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隋至尊小纨绔 >

第21部分

大隋至尊小纨绔-第21部分

小说: 大隋至尊小纨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这尚书省的其他部门,都是有历史沿革的,是从秦汉时期逐渐发展而来。

    你这个宣传省,是个新生事物,今后如何开展工作,如何与其他部门协调,权力的分配,这都是问题。

    杨恩一听,杨广居然任命他兼任谕政,心里大喜:这可是大隋的喉舌,皇帝的喉舌!没想到居然掌握在自己手中!

    这个岗位,可比什么京兆尹和国子祭酒,还有什么虚得不能再虚的益州牧强了不知多少倍!

    接下来得根据这个宣传省的职能,做好几件相关的事情,比如说办一份报纸,建立信息采集渠道、传达渠道等。

    不过,根据习惯,高级职务是需要向皇帝谦让的!于是他向杨广叩首而谢:

    “孙儿多谢皇祖父的信任!不过,孙儿年幼,还兼任了好几个职务,怕是忙不过来,还请皇祖父另选他人!”

    杨广笑一笑,道:“无事,京兆府和国子监的事,分别有他人负责日常,并无什么大事!

    我以前比你还年轻之时,已经当上了行台大总管,事情可比这多得多!

    再说,我十多岁已经带领大军渡江南下伐陈了!你就静下心来先学着干,不要有任何顾虑!”

    “孙儿多谢皇祖父信任!”

第38章 五士争宝() 
午餐自然十分丰富,菜品由殿中省尚食局提供,不过费用却要虞世基来出。

    当然,仅仅是酒、菜、瓜果、点心等,并花不了多少钱,不过百贯而已!

    这对于善于敛财的虞世基来说,不过九牛一毛!

    喝到高兴处,虞世基提醒杨广,他还未赐予今日获胜的士子何种奖赏呢!

    杨广一听,趁着三分酒意大笑道:“获胜者,受朝散大夫,调任宣传省,担任宣政郎,再赏赐御马两匹,金钱二百!”

    众人一听,很有些惊奇!

    这可是莫大的奖赏!

    五品朝散大夫,可是极为难得,进入了通贵阶层!

    还有,御马与金钱赏赐,职务提升更为难得!

    金钱指黄金钱,乃是宫中玩物,市面上罕见。至于御马,那是赏赐给大功臣的,连杨恩都没有得到呢!

    邻案的五位士子一听,顿时都有些心花怒放!

    ……

    饭后,就是五士夺宝的重头戏。

    众人站在船舷之上,一览曲江池的风光,微风袭来,顿时那酒意倒是清醒了一两分!

    虞世基请杨广出题:“陛下,五位士子已经准备就绪,请陛下出题!”

    杨广点点头:“好!我看简单点,这文章就不要写了,就每人做一首诗,我等共同评判一下,谁的诗词写得好,就获得魁首!”

    “遵旨!”

    接着,虞世基就把杨广的意思给了五人讲了!

    其他人一听都没有什么,唯独那房玄龄一听,顿时就泄了气!因为这诗词并非其强项,他比较擅长四书五经和写文章。

    其他几人都摩拳擦掌,开始琢磨如何下笔!

    不一会儿,文房四宝已经准备好,有人请五位士子开始入屋!

    许敬宗等人一听,却急忙进屋去了。那房玄龄却在船舷之上凝望,寻找灵感,思索如何下笔!

    “房先生,为何还不进屋?”突然身后一个声音传来。

    房玄龄忙回头一望,却是魏王杨恩。

    “卑职参见魏王!”

    “免礼,先生不用客气!怎么?先生若还不进去,这魁首可是被他人夺了,五品可不知等到何时了,机会难得呀!”杨恩说道。

    房玄龄苦笑道:“不瞒魏王,这诗词并非下官的强项,许敬宗、虞世南等人都擅长诗词,这魁首下官是不敢争了!”

    “这也倒是!不过,毕竟机会难得,先生何不一试?再说,圣上已经下旨,这诗词肯定必须写的!”

    “这诗词本是一蹴而就,卑职实在还未找到灵感!唉……”

    “房先生,面前的一池荷花,不就是灵感吗?”

    “荷花?”

    房玄龄一听,又转头凝视满池的的荷花荷叶,看了半天,可是依旧没想到如何下笔!

    杨恩倒是想把此人招揽到宣传省任职,见他还没有思路,便走近提醒道:

    “先生,我倒是偶然觅得一首诗,先生不妨拿去暂且救急……”

    “哦?请魏王赐教!”房玄龄很感激。

    因为皇帝既然下旨,这诗无论好坏,都必须得写出来。

    “我看,他们多半是写五言,先生不妨另辟蹊径,根据这眼前的风景,来一首七言……”

    杨恩把自己知道的一首咏荷花的七言诗对房玄龄说了,房玄龄一听,不由满脸兴奋地连连点头:

    “好诗!此来另辟蹊径,卑职就借诗一用,或许有机会争魁首也说不得!”

    说完,他朝杨恩一抱拳,然后飞速进屋,开始写诗!

    ……

    “诸位,下面就请陛下点评几位士子这几首诗!”虞世基把五位士子的诗词交给了杨广。

    杨广微笑着接过,便开始翻看起来!

    第一首诗是许敬宗的,这是一首五言,是写风景的应旨诗:

    戚里欢娱地,园林瞩望新。

    山庭带芳杜,歌吹叶阳春。

    台榭疑巫峡,荷蕖似洛滨。

    风花萦少女,虹梁聚美人。

    宴游穷至乐,谈笑毕良辰。

    独叹高阳晚,归路不知津。

    “不错,文字高雅,不俗之作!你等也看一看!”杨广看罢,然后递给虞世基,让他给几位宰相看看。

    接着,就是杜正伦的一首诗,同样是五言应旨诗:

    大君端扆暇,睿赏狎林泉。

    开轩临禁籞,藉野列芳筵。

    参差歌管飏,容裔羽旗悬。

    玉池流若醴,云阁聚非烟。

    湛露晞尧日,熏风入舜弦。

    大德侔玄造,微物荷陶甄。

    谬陪瑶水宴,仍厕柏梁篇。

    阚名徒上月,邹辩讵谈天。

    既喜光华旦,还伤迟暮年。

    犹冀升中日,簪裾奉肃然

    看完以后,杨广自然又赞叹一番:“文辞华丽,也是佳作!”

    第三首是杜淹的:

    冠盖游梁日,诗书问志年。

    佩兰长坂上,攀桂小山前。

    结交澹若水,履道直如弦。

    此欢终未极,于兹独播迁。

    赭衣登蜀道,白首别秦川。

    泪随沟水逝,心逐晓旌悬。

    去去逾千里,悠悠隔九天。

    郊野间长薄,城阙隐凝烟。

    关门共月对,山路与云连。

    此时寸心里,难用尺书传。

    杨广同样赞叹道:“这首诗对仗工整,气魄不凡!

    第四首诗诗是虞世南的:

    葱翠梢云质,垂彩映清池。

    波泛含风影,流摇防露枝。

    龙鳞漾嶰谷,凤翅拂涟漪。

    欲识凌冬性,唯有岁寒知。

    杨广看罢说道:“此时虽文字短小,然写景入微,人所不及也!”

    前面四个人的诗,虽然觉得都很不错,是难得的佳作,不过似乎缺少新意,略微有些遗憾。

    最后,他打开了房玄龄的诗,一眼看去,不觉眼睛一亮,只见是一首七言诗:

    毕竟曲池五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咦?怎么是一首很难见到的七言诗?

    有些意思!

    杨广不由得大喜,忙拿着这首诗对众人说道:

    “诸位!房玄龄的这一首应旨荷花诗,采用七言,倒是别有一番风味,十分的应景!

    而且文字浅显易懂,一股清新之风陡然扑面,朕觉得非常不错,你等拿去看一看!”

    众人一听杨广的话,不由得立刻产生了巨大的兴趣,虞世基接过了那诗篇之后,都忍不住涌过来观看这首七言诗!

    “嗯!的确十分的应景,而且采用七言,倒是别具一格,难得!”

    “文字浅显,通俗易懂!诗风不俗,毫无文字堆砌之感,堪称神作!此诗应该是今日之魁首!”

    “竟然是七言绝句!遣词造句十分新颖,画面感极强,的确是大手笔!房校书郎出手果然不凡……”

    “……”

    众人赞美之声不绝于耳!

    这时虞世基突然说道:“陛下,此诗虽然好,然而恐非房玄龄之作,还请陛下明察!”

第39章 奖赏() 
原来,杨恩与房玄龄的谈话,却恰巧被路过的虞世基给听见了!

    因为大家都喝了酒,都有三四分酒意,也没太注意细节!

    虞世基希望他的弟弟虞世南能够拔得头筹,当上宣传部的宣政郎,所以才揭露房玄龄。

    众人看到高兴之处,突然被虞世基的一句话,给惊得目瞪口呆!

    什么?不是他写的?

    这怎么可能?那这是谁写的?

    众人把目光都转向房玄龄,却见他十分坦然,走上前来给杨广行礼道:

    “启禀陛下!虞相公说的句句事实,此诗并非微臣所写!还请陛下饶恕微臣唐突!”

    他也并不认为什么欺君之罪!

    不就是借了一首诗吗?有什么了不起!自己原本就没想夺这个什么魁首!

    杨广微微一皱眉头,心想,不是他写的?那是谁写的?

    “你说说这是谁写的诗?”杨广面色严肃的问道。

    “启禀陛下,虞相公可能也看见了,此乃是魏王看到曲江池中满池荷花,有感而发,才写出了此等佳作!

    微臣虽然略微读过些诗书,也能写几篇拿不出手的文章,然而却不擅诗词。微臣本欲认输,不想争夺魁首!

    魏王怕微臣违旨无礼,便写出了这一首咏荷花七言,让微臣顺手借来一用。这并非有意欺君,实为奉旨应景而已!”

    此言一出,众人都很感震惊!

    啊?居然是魏王所写?

    他小小年纪,居然可以写出这创意无限的七言诗来?

    随后众人都用目光寻找杨恩,却连人影也不见,不知他去了何处。

    杨广先是眉头一皱,随后笑道:“杨恩在何处?快把他给我叫来!”

    原来,此时那杨恩喝多了酒,正在上茅厕。

    听得有人过来说,杨广叫他去,他忙提着裤子跑出来,一问,居然是刚才帮着写诗的事情露馅了!

    艹!怎么这么倒霉?该怎么办?

    杨广不会因为生气,而处理房玄龄吧?会不会处罚自己?

    不就是一首诗吗?杨广应该不至于小题大做!

    他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跑过来给杨广行完礼,道:

    “请皇祖父恕罪!房先生饱读诗书,文理悠长,却不善于作诗!

    孙儿酒后张狂,觅得一首小诗,借给房先生以应景,并非有意欺瞒皇祖父!请祖父明察!”

    众人大气都不敢出,很有些为杨恩担心!

    谁知杨广听罢,却微微一笑:“你二人倒也诚实!因为若房玄龄狡辩,其他人怕是也拿不出确凿证据。

    杨恩,看来你在裴师傅的教导之下,诗文倒是有了长足进步!

    这一首咏荷的应旨诗,文风朴实自然,毫无娇柔做作之态,也无堆砌文字之感,非常有新意,令人眼前一亮,倒是一首佳作!”

    “孙儿惶恐!皇祖父谬赞了!”

    杨恩心想,自己也是想帮帮房玄龄,想了一首诗来,没想到却被虞世基听了去。

    真是人算不如天算,看样子今后做事一定要万分小心,不可丝毫马虎!

    这可是在皇帝身边,不比后世。

    这时裴世矩说道:“陛下,这不过是魏王与房玄龄二人,酒后应旨做一首小诗罢了,也是为了应今日之景,因此微臣认为这谈不上欺君!”

    这时虞世基看杨广可能不会处罚他们二人,忙不失时机的说道:

    “裴相公之言有理,微臣刚才怕陛下受蒙蔽!此时想来,倒是也认为不必处罚房玄龄,毕竟只是借一首诗罢了!

    而且,魏王才思敏捷,刹那之间就写出如此清新的好诗,以应今日曲江池之景,这极为难得!微臣请求对魏王予以奖赏!”

    他这么一说,众人都松了一口气!剩下的几位宰相,都表示这是小事情,用不着处罚房玄龄。

    杨广一听,这的确是小事情,因为这样的小事就处罚一个知名文人,会让天下士子寒心,破坏了自己开考进士科的初衷!

    尤其是这个房玄龄,可是饱读诗书之辈,他也是自己开考进士科之后,录取的第一批进士当中的五个人之一,而且他还是魁首!

    想到这里他说道:“学诗借诗,那是风流雅事,的确不值一提!我看,虞世南的诗非常短浅,易于流传,今日就选他作魁首。

    加之他一直在朕身边,办事还算得力,就破格提任宣传舍人,加朝散大夫!就按照中午之言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