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隋至尊小纨绔 >

第44部分

大隋至尊小纨绔-第44部分

小说: 大隋至尊小纨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长平之战的过程当中,战役发生在山西的上党郡,秦军当时是集结全国之力,从南北两路突入了上党郡。

    如此一来,就注定了赵军的失败,因为40万赵军,只能够通过太行山几条狭窄的山谷小道“陉”,也就是著名的“太行八陉”中间的几条“陉”进行粮草运输。

    这还是从低处到高处运输,运输难度非常大。

    只要赵军的运输粮道一旦被秦军切断,这40万人必定饿死,丝毫没有逃生的可能性。

    反之,秦军可以通过河道运粮,北面通过汾水运输,南面通过黄河运输。粮草下了船之后,陆路的运输距离,和赵军几乎相等。

    而相比较之下,秦军粮道几乎没有任何威胁!

    因此在历史上,从山西进攻河北非常容易,从河北进攻山西,几乎很不容易找到成功的例子!

    这完全是地理位置所决定的,并不是廉颇或者其他什么将领可以改变,更何况当时秦军还有名将白起。

    对于这些历史上的经典案例,无论是王世充,还是李靖,肯定都有过精心的研究,从中吸取经验。

    杨恩看着王世充对李靖赞口不绝,心着想,这个有屁用!

    我来到这个世界之后,一切都将发生改变,秦琼程咬金,都不会出现在你的麾下!

    更进一步说,或许你根本就没有称王的机会,更不存在招揽李靖的可能性!

    很快的,阅兵仪式就搞完了!

    然后杨恩命令,负责侦察的船队先出发。这一支侦察船队,由陈棱负责统领,带领了2000人和20艘船。

    接着,就是由建安郡刘郡守组织的一个欢送仪式!

    也就是组织了一些当地百姓,当然主要是一些富人,他们捐出了很多牛羊、绢帛、酒肉,来慰劳军队。

    这些人当中的领头人,是一位80岁的老者,只见他颤颤巍巍把礼单递给了杨恩,然后慢吞吞地说道:

    “魏……魏王,草民希望魏王马到成功,一举登陆琉求,扬……扬我大隋之威……”

    “请老丈放心!小王此次出征,一定不辜负百姓们的期望,将那蛮荒之岛占领,变成我大隋的一个郡或者一个县。

    今后此地的百姓们,若是嫌这里种地打鱼辛苦,都可以移民琉求,在那个地方,税收可是有优惠的……”

第82章 远洋船队() 
杨恩接过了礼单之后,对那位老者和周围的百姓进行了感谢。

    随后在锣鼓喧天和百姓们的呼喊声中,杨恩带着自己的卫队,慢慢离开广场,踏上了指挥舰“大兴”号五牙大舰。

    现在的京城叫大兴城,所以就取了这个名字。

    这一艘船最多可以乘坐八百人,不过这一次实际乘坐的只有四百人。

    其中的两百多人,是杨恩的卫队和幕僚,另外就是王世充、张稹等人以及指挥班子,还有就是驾驶人员。

    这里要说一下,古代军队的指挥机构和现代军队差异极大。

    除了部队的长官和主要的干将之外,剩下的参谋等等,其实大多是文职,并非军官。

    比如说长史、司马和下面的兵曹、甲曹、骑曹等。

    长史或者是行军司马实际上相当于参谋长,尽管他并不负责实际指挥行动。

    ……

    杨恩来到第五层的指挥室,这里紧挨着他的休息室。

    这一艘船是在闽县当地船厂制造,原本是用来作为进攻高句丽的水军指挥舰,现在给弄来当指挥舰。

    因为按照杨广的计划,进攻高句丽,肯定是水陆两军同时进行。

    船的结构是底尖上阔,首尾高昂,两侧有护板。带有坚强的铁质冲击装置,乘风下压能犁沉敌船,多用船力取胜。

    全船分五层,下层装土石压舱,二层住兵士,三层是主要操作场所。

    第四层的作战场所,可以居高临下,弓箭砲石向下发,往往能克敌制胜。

    这第五层,是杨恩和他的主要幕僚还有王世充、张稹等人的休息场所。

    根据张稹的介绍,此船吃水十二尺,是深海优良战舰。

    这种船的结构在当时的全世界,也无出其右。欧洲的船舶要达到这种水平,至少要一千年以后。

    人员全部登船之后,王世充一声令下,船员立刻开始扬帆起航。

    杨恩站在船头之上,看那些船员们扬帆。这艘船总共有两支桅杆,横帆,一大一小。

    据旁边的水兵军官介绍,这种帆船已经可以逆风航行。杨恩心想,看来中国古代的航海技术,的确是首屈一指。

    今后若有条件,得派一支船队,上南美洲去,把土豆、红薯、玉米、橡胶等等后世常见的农作物,全部搞回来。

    对了,还有不可缺少的辣椒!

    一想到这一点,突然一个念头出现:为什么要等到以后?

    自己既然来到了这个地方,何不想办法招募一些勇士,让他们试着做一次航行?

    这应该可行!现在已经具备了远航的全部条件:大船、罗盘!

    关键缺的是人员!当然自己是不能去的,只有招募果敢坚毅的勇士!

    想到这里,他就把临海镇的高镇将叫到休息室,开始询问这件事可行性。

    ……

    高镇将名叫高奎,今年五十五岁,正五品,相当于鹰扬郎将。

    杨恩先开口问了他一些基本情况,得知他最初为北齐水军低级军官,后来隋朝统一天下之后,他就一直在南方任职。

    经过几次剿匪战役之后,如今做到了正五品军官,也非常不容易。

    “高将军辛苦了!这次行动能够成功,高将军必定会获得丰厚的奖赏,还望将军多多尽力!”

    “多谢魏王!请魏王放心,下官一定协助魏王和王总管,完成此次军事行动。其实在下官看来,登陆琉求非常容易。

    只是比较困难的是今后如何对该处进行管理,毕竟该岛距离建安郡有好几百里,往来还有些不方便。”高奎说话自然非常客气。

    “你说的很有道理,此事我也考虑过,同时也向我皇祖父禀告。

    按照我的设想,也不能胡乱抢劫一番就离开,只要适当降低原住民的比例,抓走一些青壮。

    另外适当在该岛驻军,并进行屯田,或者是进行大规模移民,给予其适当的免税政策,完成对该岛的统治应该不成问题。”

    “魏王之言有理,下官也觉得该岛应该长期占领!否则任其做大,总是不好,搞不好会威胁我沿海边疆,亦或是成为海盗的聚集地。”

    “此事我已有详细计划,皇祖父已经全权交由我处理,一切等登陆琉求岛之后再说。

    现在我要说的是另外一件事,此事可是功在千秋,利在万民,还得要高将军帮忙。”

    高奎一看杨恩说的如此重要,却不知是何事,于是就开口问道:“不知魏王说的是何种事情?”

    “不久之前,我曾经遇到一位奇人。他说曾经在海上漂流数月,曾经漂到一个海外一个不知名大洲之上。

    那上面有许多神奇的动物和农作物。其中有几种农作物,普通山地也可种植,产量极高,是现在菽、粟、黍、麦的好几倍。

    当时他也带了些种子回来,不过后来由于在海上出事,那些种子全部丢了。

    那人很精于航海,我让他简单画了一份地图,所以知道大致的方向和位置。

    我的意思,由我出钱,你出面招募一些勇士和工匠,到该地去把那些农作物种子弄些回来……”

    杨恩把把自己的意思详细的向高镇将说了。

    那高奎一听,却摇摇头,说道:“魏王,以下官看来,此事怕是不可行!”

    杨恩一听,顿时心就凉了半截,问道:“此话怎讲?”

    他以为是航海技术不行,因为毕竟要航行几万年里呢!

    他对这个航海技术还有些外行,以为有大船和罗盘应该就可以,而且自己还懂得防治水手病的技术。

    只见那高奎回答道:“魏王,这可是有前车之鉴!当初秦始皇派徐福出去寻找长生不老之药,结果如何?

    那些人根本就没回来,而是到了其它地方,自立为王,不肯再回到中土。如此一来,魏王不就白白辛苦了?

    至于说招募人员和勇士,这倒是轻而易举的,下官就可以轻易找到!”

    杨恩一听,不由得大喜,原来是这个原因!

第83章 有人愿意去() 
杨恩原本以为可能是航海技术达不到,没有办法进行远洋航行。

    谁知听了高奎的介绍,却并非此原因,而是担心派出去的人占地为王,不回来。

    他想,这当然有可能!

    不过这只是可能而已,事实上这并不绝对。

    而且在杨恩看来,这种可能性还并不太大。

    因为如今的美洲,还非常落后,几乎还停留在原始社会,最多是奴隶社会早期。

    一个从先进文明地区的人,到达一个极度落后的地区,开始会觉得新鲜,不过呆久了之后,未必会有兴趣。

    毕竟一切都要重新开始,从农业到手工业,再到医药技术,并非想象般那么容易。

    经过一番思索之后,杨恩下定了决心:不就是花一些钱吗?这就像赌博一样,自己何不试一试?

    想到这里他对高奎说道:“高将军,你说的虽然有道理,不过人各有志,并非每个人都想称王称霸,我倒是计划派人一试。”

    随后他向高奎说了自己的计划。按照杨恩的设想,为了保证成功率,他准备派两批人出去。

    最近派一批,一年之后再派一批人。

    “关键在于人员的选拔,我想,这领头之人,最好选一个士人,江南世家大族之人。

    当然,我肯定会许以高官厚禄,今上(皇帝)一定会同意,因为这毕竟是大功一件。不知道这样的人可好找?”杨恩问道。

    “下官也是这样想,虽然这有些一厢情愿,不过总比挑选一些草莽出去也好。如今倒有一个人比较合适。

    此人叫王勇,其真名叫桓勇,是东晋大族桓家的后人。其祖上因为牵涉到桓玄的谋反一案,几乎被诛戮殆尽。

    此人现居建安郡,隐姓埋名,入了商籍经营漕运生意,一直梦想恢复其祖上之荣光。”

    “哦?此人为人如何?多大年纪?”

    “人品当然没的说,四十二岁!”

    “好!高将军,我看现在就派一艘游艇(游艇是古代一种战船的名称),把此人请上来,我要和他细谈。我们走慢一点,让他赶上来就是!”

    “这……也好!下官马上去联系王副总管安排人。”高奎没有想到杨恩居然如此着急。

    “如此最好!”

    ……

    闽县。

    桓勇家。

    什么?魏王现在要见我?

    他十分吃惊,忍不住问道:“刘校尉,不知魏王找小人有何事?”

    刘校尉有些不耐烦:“这我也不知道,听高镇将说反正是有急事,而且对你来说也是一件好事!这里东西你不用收拾了,魏王那里什么都有的!”

    桓勇一听说是好事,倒是放了大半个心,旁边他的妻子和儿女,也都轻松了大半。

    他们起初见到军官来到,以为要来祸事。

    桓勇转头对家人说道:“既然刘校尉如此说,我定然没事,你等稍安勿躁,一切照旧就行!”

    说完他让人简单的收拾了一下,装了些金银玉器,以便上船之后好打点。然后带了两名小童,跟着刘校尉来见杨恩。

    ……

    三个时辰之后,桓勇登上了“大兴”号。

    “草民参见魏王!”

    “免礼!快快请坐!”

    杨恩一看,此人面相不错,看起来似乎很诚实!尽管不一定看得准,不过杨恩却喜欢。

    “桓勇,你遇到好事了,魏王有一件任务要交给你,此事你若办成了,可就发达了!”高奎说道。

    那桓勇一听,顿时一颗悬着的心全部落地。

    他心想,这下肯定没事了,即便有难事,牺牲我一个人就行。

    “草民但请王爷吩咐,赴汤蹈火,在所不惜!”

    杨恩笑了笑:“没有这么恐怖!我听说你有一个船队,专门负责沿海一带商货以及漕运运输,海运经验丰富,而且为人耿直。

    因此现在有一个任务要交给你。在遥远的地方,有一个大洲,那上面也没有什么神仙,不过是个蛮荒之地。

    那里有一些稀奇的农作物,产量高。如今我大隋人口年年增加,怕是有六七千万口,耕地有限,粮食有些紧张,因此想让你走一趟,弄一些当地的农作物回来。当然,那岛上的原住民,可能也有很多金器……”

    杨恩开门见山,把自己的想法说了。

    原来是这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