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隋至尊小纨绔 >

第48部分

大隋至尊小纨绔-第48部分

小说: 大隋至尊小纨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自己还封了司空,这是一个职事官,虽然品级同亲王一样,都是正一品。

    不过,杨倓可没有这个职事的职务,他以前与自己一样,最高的职务是州牧,这个职务是从二品。

    所以理论上说,自己现在的职务是高于杨倓的!

    他偷眼望去,只见在杨倓脸色铁青,默然不语!

    杨恩心里觉得好笑,我还有绝招没有使出来呢!

    想到这里他突然又对杨广说道:“启禀皇祖父,这次孙儿到南方一行,遇到一位西域奇人,把那炼鍮(tou)的技术学到了!

    我发觉这个炼鍮(黄铜,当时很贵的一种金属,价值仅次于白银)其实很简单,只要用孙儿的方法,一年增加几十上百万斤也没有问题!”

    此话一出,整个大殿顿时无比震惊!

    上百万斤?

    这铜倒是真有可能,可是这个鍮,可是与白银一样宝贵,都是以“两”计的,怎么又冒出来个几十上百万斤?

    不过有了前几次的教训,众人对杨恩的话倒是信了六七分。

    老成稳重的宇文述说道:“魏王,今日正好人员较齐,魏王不如把这个方法简单的说一说,让陛下和我们有个底,接下来也好安排工部和少府监处理此事!”

    杨广虽然没有说话,不过眼神中露出无比期待!

    杨恩一看,自己就把底牌交给他们,让他们也震惊一下!

    想到这里只见他说道:“皇祖父,这大规模炼鍮之法,西域以外的某国,已经掌握其此技术,不过一直保密,就像那制造高档琉璃品技术一样,外人不得而知。

    这次孙儿能够得知此技术,过程非常偶然,这里就不说了。现在虽然也有炼鍮技术,不过数量很有限,都是一些炼丹士用铜和炉甘石,偶然炼得,产量非常低。

    因此价格非常高昂,是铜的八倍,快要赶上白银了。其实,这鍮的确是需要铜才能练出来,另外还需要一样金属,这种金属名叫锌,炉甘石当中就有。

    不过,冶炼锌非常困难,稍不注意,那锌就可能跑到空气之中,因此炼丹师炼出的鍮还非常的稀少……”

    杨恩讲了半天,那些人终于听明白了。

    原来,锌的沸点只有907℃,稍不注意,变成蒸汽飞掉了。

    所以直到明代以前,中国人并没有掌握炼锌的技术,但是据说这个技术,有部分地中海附近的国家先于中国掌握,但是一直保密,外人不得而知。

    所谓的鍮,其实就是黄铜,也就是百分之七十以上的铜,加上锌,就变成了鍮,看着跟黄金差不多,这东西在唐宋时期贵得很,当然到了明代就跟普通的青铜差不多了!

第90章 行台总管() 
杨广一听,终于明白了为何那些炼丹师虽然能够练出鍮来,却数量很稀少的原因。

    原来那些炼丹师,把铜和炉甘石放在一起,然后盖上一个盖子,用木炭进行烧制。

    由于没有采取任何封闭措施,绝大部分的锌都跑掉了,所以炼出来的鍮不但数量少,而且质量也不行!

    其实那些炼丹师,大多数人并不知道“锌”这种金属。

    当然杨恩没有给他们讲什么度数,即使讲了这些人也听不懂。

    苏威说道:“陛下,待魏王写出冶锌与鍮的文案后,此事宜尽快让少府监云公下牒各冶监,让他们督促各地办理此事。

    如果在铜当中添加锌和锡,总量按照三到四成计算,一年可以增加两百万斤鍮以上。

    再说了,按照魏王的说法,这锌和锡一样,本身就是一种金属,用处也极大,并不比铜差多少。

    如果全国大规模开采冶炼,估计一年产锌将逐步增加到四五百万斤没有问题,这就解决了金属器物不够用的大问题!魏王学到的这项技术,可真是不得了!”

    杨广也说道:“的确如此,虞相公,马上下旨,让云定兴抓紧办理。”

    这时杨恩道:“皇祖父,依孙儿看来,要想尽快推广这项技术,孙儿就在大业新闻之上,发一期特刊,将此技术向全国推而广之,效果或许会更佳!”

    杨广点点头:“有理,就按照你说的办!对了,杨恩,我准备亲自西征吐谷浑,留你下来守京城,你以为如何?”

    杨恩一听,不由得大惊!啊?把我留下来?

    这怎么行呢,我当然是要出征的!

    此事应该还没有最后决定,否则,杨广就不会问自己了!

    想到这里他赶紧说道:“皇祖父,孙儿正想趁此机会,去测量河西与陇右,尽快完成测量全国的任务,绘制出全国地图。

    另外,孙儿还从那西域高人处学得了冶炼高档琉璃器的技术,据说按照此法可以冶炼出透明的琉璃。

    今后,这价若黄金的精美琉璃器,宫中可以大量使用,达官富人也可以尽力购买。

    不过现在还缺少一种材料,孙儿准备到那里去寻找!至于守卫京城,越王足以胜任,只需要派两位大臣协助就行,比如唐国公和户部尚书樊公。”

    旁边宇文述也说道:“陛下,魏王之言有理!上述两件事情,非魏王不可办。

    再说了,魏王勇猛无比,这次登陆琉求,不过是牛刀小试。以微臣看来,这攻击吐谷浑可是大仗,完全可以让魏王带领一军,跟着去学习军事。”

    他是得到了杨恩好处的,而且又兼着杨恩的师傅,知道杨恩想出去,自然要帮着说话。

    那杨倓一听,心中很是不悦。因为按照现在的情况,皇帝带在身边的人,存在两种人:

    一种是皇帝特别喜欢的,比如自己;另外一种,就是皇帝要时刻提防的人,比如秦王,齐王等。

    这个时候留守京城,的确随便换个人都行。不过,杨恩不同于他人,也不同于自己的弟弟越王杨侑,祖父让他留守京城,莫非有何特别意义?

    他思前想后,还是决定建议让祖父把杨恩带上,于是他说道:

    “皇祖父,孙儿以为,大哥既然有两项重要任务急着去办,让他跟着去也并无不可,这京城就让三弟留守,当不会有问题!”

    其他几位宰相都没有说话,因为这种事情很微妙,不便于插手。

    杨广听了二人的建议,低头思考了一会儿,说道:

    “也好!现在山东长白山一带,有盗贼闹事。突厥可汗阴持两端,我害怕京城出事,才计划让杨恩留守。

    既然你等都如此说,那就按照二位的意见办。任命代王杨侑为西京留守,李渊、樊子盖为副,留守西京。”

    杨恩说道:“孙儿多谢皇祖父!祖父,那个王薄不值一提,齐郡通守张须陀定然可以轻易将其剿灭!

    不过,上次修建运河和爵位变更,的确侵犯了很多世家之利益,在孙儿看来,那王薄这次起事,肯定得到了河北部分大族的支持。

    孙儿以为对这些人,一定不能手软,要杀一儆百,不让他们破坏皇祖父进攻高句丽的大计。当然,孙儿也会利用大业新闻广泛宣传此事。”

    杨广一听,猛的一拍大腿,说道:“好一个杀一儆百!这话说的好!我就不相信,在我大隋万里疆域之内,几个小小的强盗能干成什么事!

    虞世基,立即发旨张须陀,让他再兼任渤海、平原、清河、武阳四郡通守,限其三个月之内剿灭盗匪!

    对了,来将军的六郎很是勇猛,他父亲说想让他去锻炼锻炼,就让他到张须陀军前效力,担任虎牙郎将。”

    “遵旨!”虞世基答道。

    “另外,此次西征吐谷浑,让杨恩担任行台总管,宇文述、来护儿副之,负责行营安全和统一指挥这次军事行动!

    还有,虽然这次是出征,不过也可以看看沿途绝美的风景,除了留守的官员之外,想去的三品以上官员全部带上,还有那些暂时被软禁的皇族。

    别忘了把乐平长公主也带上,她可是打过招呼的,也想到河西去看一看!具体的名单,就有你们几个商量着定。”

    “遵旨!”

    杨恩一听,还是杨广有魄力,除了行军打仗之外,还把大小官员都带去旅游一番!

    特别是那皇宫之内的女人,还有像乐平长公主这样的人,如果不是遇到杨广,一辈子也别想到河西(青海、甘肃等地)去逛逛!

    开完会之后,众人散去。

    宇文述过来道谢:“魏王这礼物太重了,下官何德何能……”

    没等他说完,杨恩就打断了他的话:“宇文公为国事操劳,辛苦一生!皇祖父又任命你为我的师傅,教授我学业!

    我从江南带来一点小小的礼物,实在不成敬意,宇文公不要放在心上!”

    “下官多谢魏王好意!”

    杨恩送他厚礼,他倒有些不好意思!不过又一想,听说皇后正在商量他的婚事,已经差不多了,到时候自己送他一份厚礼就是!

    正想到这里,千秋令方盎过来找杨恩,他也同样谢过了杨恩的礼物之后,然后说道:

    “魏王,皇后殿下请魏王前去,商量魏王的婚事!”

第91章 计划经济() 
杨恩一听,什么?讨论我的婚事?

    这倒是好事情,不知是哪家大家闺秀?

    究竟是山东高门,还是关中贵族?亦或是江南皇族?

    “方公可知是哪家娘子?”杨恩问道。

    “此事有他人在管,下官不得而知!总之下官先恭喜魏王了,到时候少不得讨一杯喜酒喝!”方案盎笑逐颜开。

    “那自然没有问题,我害怕方公不来呢!”

    二人说笑着,来到千秋殿里拜见萧皇后。

    萧皇后看见杨恩,满脸堆笑:“哥奴,你送的礼物真不错,我谢谢你!”

    “这是孙儿的一点孝心而已,孙儿还担心皇祖母不喜欢呢!不曾想皇族母如此看重,倒是让孙儿受宠若惊了!”

    “我很满意!你真是有心!今日叫你来,是有三家的娘子让你挑选!”

    “皇祖母费心了!”

    “刘少卿,你把那个名单递给哥奴!”萧皇后冲着宗正寺刘少卿说道。

    “遵命!”刘少卿答应着,过来把那名单递给了杨恩:“魏王,这里是三名候选人,请魏王过目!”

    “好!”

    杨恩怀着一丝疑惑,接过那名单一看,原来这三个女子分别是:裴世矩相公的孙女、王阳郡守的女儿、崔孚侍郎的女儿。

    裴世矩是河东裴氏,王郡守是太原王氏,崔侍郎清河崔氏,这都是当时的大族,天下人都能与他们结亲为荣。

    可不要小看这些豪门大族,当初李渊家族当了皇帝之后,要取这些高门的女儿做儿媳,很多人还不愿干呢!

    由此可见,李渊家族自己编造陇西李氏后代,很有些经不起推敲,人家这些老牌高门根本不信,认为那是假的!

    当然自己这个弘农杨氏就不同,这可是正儿八经的关中高门,不比他山东王、崔二家差多少!

    杨恩看罢,心中想了想,这几名女子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家事自然没得说!

    而且在自己的记忆当中,这几个人也没有涉及到谋反的事情,是非常不错的婚配对象。

    然而此事自己说了不算,还是得让皇后来做主!

    自己当然想找一个美若天仙的娘子过来当王妃,不过未必能如愿,因为既然已经定下了这三个女人,几乎不可能变动。

    至于人家长什么样,虽然下来可以打听,不过现在肯定来不及!

    早知道当初就不去攻打什么琉求了,早点得到消息,派人去打听一下这三位娘子的容貌该多好?

    真是人算不如天算!

    自己事业一帆风顺,这桃花运怕是走不了,还是听天由命吧!

    话又说回来,自己是王爷,府中的女人多的是,现在都忙不过来!

    想到这里杨恩说道:“皇祖母,孙儿母亲早逝,一切还望皇祖母做主,只要皇祖母皇祖父同意,孙儿没有话说!”

    萧皇后一听,高兴的点点头:“很好!你可比你那父亲强多了!你那父亲贪恋美色之人,难成大器!

    这样吧,我与你皇祖父再仔细地斟酌斟酌,看看何人比较合适,在你们出征吐谷浑之前就定下来,争取年中或年底成亲!”

    “孙儿多谢皇祖母!”

    ……

    京兆府,杨恩办事房。

    “魏王,经过广泛宣传,京城之中各主要街道,没有人在树上乱刻乱画了!不过,很多树木需要补栽,至少还有一个月才能完成!”京兆王士曹汇报道。

    士曹主要管房屋、桥梁、仓库维护修建等,去被杨恩找来管子植树造林。

    今年冬天京城大雪,好多树木被压倒了,看得杨恩非常扎眼,心里不舒服。

    “你们决定都补种些什么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