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隋至尊小纨绔 >

第61部分

大隋至尊小纨绔-第61部分

小说: 大隋至尊小纨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咬金,你小的时候都干些什么?”杨恩问道。

    他知道,程咬金虽然出身高门,不过父亲那是北齐官员,在大隋并没有当官,只是一名大地主而已。

    一听杨恩问起这件事,程咬金就来了兴趣,神采飞扬的说道:

    “启禀魏王,卑职小时候可好玩得很!魏王住在京城当中,肯定不能比的。

    卑职住的那个地方虽然是在大平原之上,不过旁边有一座小山。我家就在那小山脚下,那村子一共有七八十户人家。

    爬树掏鸟窝、下水田捉黄鳝和泥鳅、放风筝……”

    他说了一大堆儿时的趣事,杨恩倒是听得津津有味,心想,和自己差不多。

    不过实话实说,你生活在齐郡,那是山东大平原。

    我小时候生活在城里,寒暑假经常回山城的农村,特别是暑假,有时回去就呆一两个月,那可才好玩!

    我玩过的东西,恐怕比你多十倍!尤其是老家山脚下还有一个水库,钓鱼、钓虾……

    哎!那都是自己前世的事情!

    二人聊着天走了一会儿,忽然,你们发觉那牛的右前腿似乎有些问题,于是赶紧拉着牛鼻绳停了下来,说道:“咬金,这牛好像有些问题!”

    “嗯!的确如此!”

    二人下了牛车,就来查看牛腿。

    谁知仔细查看了一番,却没有什么问题,程咬金反应快,突然说道:“或许是这牛的蹄子坏了!”

    哦?杨恩不由得一惊!

    怎么会?难道军队做运输用的牛车,没有上牛掌吗?

    于是他问道:“咬金,这牛没有上蹄铁吗?”

    “什么蹄铁?”程咬金很有些不解。

    杨恩看着程咬金的表情,突然一个念头出现了,自己穿越过来以后,还真的没有关心自己乘坐的马到底有没有马蹄铁!

    依照现在这个情况,或许真的没有!

    二人把那牛的蹄子翻过来一看,果然出现了问题,牛的蹄子磨损很严重,这倒也罢了,关键是磨损最严重之处,还钉进了一根骨刺,所以牛感到很疼痛,行走有些不便。

    “这可不好办了,我们手中又没有工具,只有等到了草料场再说!”程咬金说道。

    “也只得如此了!”

    那么小一根骨刺,没有工具如何取得出来?

    二人只得回到板车之上,赶着牛继续缓缓向前走。

    “魏王刚才说的蹄铁是何物?”程咬金问道。

    “这东西的用处可大了!我跟他讲,这个马蹄铁西域早就在用了,我把这件事搞忘了!它的形状是这样的……

    有了它之后,不但可以大大减缓马蹄或者牛蹄的磨损,而且可以提高抓地力,从而提高奔跑效果!”杨恩给程咬金详细的解释了一下。

    程咬金听了杨恩的解释之后,不由得面露敬佩之色:“哎呀!要是有了这东西之后,我大隋的骑兵可就无敌了!

    魏王,出发前我曾经听李靖说,每年因为马蹄而退役的战马,至少有三四成,多的时候有七八成呢!

    当初汉代的时候,卫青和霍去病出发的时候有十四万匹马,结果打完仗之后,只剩下三万匹。这里面除去普通的战损之外,大部分都是由于马蹄损坏了!”

    “嗯!我回去之后,马上就寻找铁匠,现加工几千支来得及!先保证战马的需要,接下来所有的牛也都要上掌,最大程度的减少损耗!”

    ……

    二人到了草料场之后,管理草料的一名校尉看见是他们二人,自然非常客气,非要留他二人吃午饭。

    二人当然不肯,是让那名校尉找东西把牛掌上的刺取出来,然后然后再找了一张破牛皮包上。

    用牛皮或者其他杂物包裹蹄子,这在当时是主要保护蹄子的措施。

    二人跟普通士兵一样,从草料堆中搬运出蓿草,然后放到班车上码放整齐,足足有一人多高,然后用麻绳横竖困了四道,确认牢固之后才放心。

    “魏王慢走!”那校尉说道。

    “好!你自己忙去吧!天开始转阴了,可能会下雨,草料可不要打湿了!”

    “请魏王放心,这万万不会!”

    其实,现在用的草料并不多,只是提供给马匹晚上和行军途中吃的。

    因为现在是夏季,如果不行军之时,白天,马匹都放出去,在附近草场吃新鲜的草料。

    二人赶着牛车回到驻地。杨恩马上安排人通知赵将军还有其他官员,让他们加工马蹄铁。

    是给皇帝上一封奏折,传说这个马蹄铁的好处,让少府监和附近的郡赶快加工,保证军需。

    办完这件事情之后,杨恩拉着程咬金,就来找刘火长,准备开始生火做饭。

    古代军队,大多是以“火”为单位,所谓的一“火”,也就是十个人,火长就是班长。

    一火人一个灶。这里要说明一下,火长跟火夫并不相同,火夫是专门负责做饭的,一火之中就一个人。

    当然,平时在不打仗的时候,火长其他人都会帮火夫的忙,一起做饭!

第116章 早饭(第三更)() 
做饭用的是大铁锅,这还是杨恩发明的。

    吃肉是不要想了,今天的中午饭是吃大米饭。

    古代大米饭的做法和现在略有一些差别,和没有用电饭煲以前是一样的:就是先将大米饭煮开了以后,稍微煮七八分钟,然后沥干水分,上蒸笼蒸。

    现在家里一般用电饭锅,很方便,根本就不用蒸笼了。

    “程咬金,你负责淘米,我负责生火!”杨恩说道。

    刘火长在一边说:“魏王,这生火太脏了,还是让小人来吧!”

    这杨恩从小生长在帝王家,他怕杨恩不会生火。

    杨恩却摆摆手:“怎么,你怕我点不着火吗?放心,中午保管你们吃上熟饭。”

    他心想,开什么玩笑,哥前世也是个特种兵,要论生存能力,不是我自吹,你们周围的各位都是菜!

    在军营当中做饭,可并没有什么现成的灶。

    而是在地上堆几块石头,或者是挖一个坑,把铁锅放在上面,再倒上水就开始做饭。

    就像很多农村杀年猪一样,屋外找个地方挖一个坑摆一口锅。

    这种地底下挖的平灶,在生火的时候,比厨房里的灶是要麻烦很多。

    不过火夫非常有经验,专门用竹筒准备了一直吹火筒,可以往里面吹氧气。

    杨恩吹着了火折子,然后点燃了干草,放进了小的枯树枝,结果轻而易举就点燃了!

    就这么一个小小的举动,引得周边看热闹的士兵不停的恭维:“想不到魏王还会生活!”

    “是啊,魏王这动作还挺麻利的!宗二,你生活还没玩熟练呢!”

    火夫宗二干笑了几声,说道:“是是是!听说魏王是见过神仙的人,小人等哪里能比?”

    “宗二,听说大营来令,晚上加餐,有羊肉吃,你可要做好一点!”

    程咬金一听,忙对杨恩笑道:“魏王,想不到今晚有羊肉,是不是魏王下的命令呢?”

    杨恩一听,忙解释道:“这我哪知道啊?我来基层当兵之后,这大营之中的事儿,都是赵将军在管。咬金,听说你很会做羊肉,晚上的任务就交给你啦!”

    “那没问题!魏王,你不是很擅长钓鱼吗?不行,我们今晚去夜钓,明天给弟兄们煮鱼吃!”程咬金笑道。

    “那没问题!刘火长,我们三人今晚就去夜钓!”

    刘火长却说道:“魏王,这里人经常进行水葬,都不吃鱼的!”

    杨恩一听,那就算了:“看来这鱼是吃不成了!”

    程咬金叹了一口气:“可惜!”

    这些当兵的人都很能吃,一顿要吃两大碗饭,他们的定量是每天两斤米(粟)。

    原本是十个人,加上杨恩和程咬金两个,就有十二个人,因此在大锅之中,你放了二十多斤。

    这里要说明一下,这些当兵的都是吃两顿饭,上午八九点钟吃一顿,下午四五点钟吃一顿,然后就睡觉休息。

    当然如果遇到打仗,吃饭的时间有时候就需要调整。

    杨恩烧了半天灶,搞得全身都是烟臭味道。

    “差不多了,赶快拿木桶、筛子过来。”程咬金说道。

    接着,他亲自拿着大木瓢,把锅里煮着的两三成熟的米饭连汤一起舀起,倒进了放在木桶上的竹篦子里面。

    “魏王,刚才跑了一趟草料场,卑职都有一些饿了!这米饭真香啊!”程咬金说道。

    “当然!自己做的米饭,吃起来总比别人做的香。对了,你不是喜欢吃肉吗?这几天可要记嘴哟!今天中午只有酱和咸菜。”杨恩说道。

    “有这个白米饭就不错了!卑职可是吃得下,就是不知魏王吃得下不?”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哪有吃不消的道理?而且刚才我尝了咸菜和酱,很不错的!”杨恩说道。

    这里要补充一下,其实普通士兵来说,一般都是米饭咸菜,有时候有一个炖菜。

    不要说这个酱,还是杨恩让加的。这东西普通的士兵也不是每顿都有,至少要队副以上军官,才能保证每顿有酱吃。

    至于这个酱,在北方很常见,在南方就稍微少一些,当时的穷人家还不一定吃得到。

    ……

    沥干水分,程咬金把竹篦子当中的米饭舀进了木桶蒸笼里面。然后用长筷子插了若干小孔便于出气,接着盖上蒸笼的盖子。

    旁边刘火长走了过来,拿着一个粗瓷大碗,从木桶里面有了一碗米汤递给杨恩:“魏王,请喝一碗米汤!”

    “谢谢!先凉一会儿再说!”杨恩接过之后,吹了几口气,尝了一口,然后就放在地上。

    那刘火长又给程咬金舀了一碗。

    杨恩看着眼前的情形,心中异常感触。

    这几天是当兵的时候,在野外训练之时,也是经常这样生活的。

    弟兄们来自天南海北,都非常淳朴,和现在周围的这些人都差不多。

    要说唯一的差别,那就是饮食了!

    后世吃的东西肯定好很多,至少每顿都有肉,这在大隋根本是无法企及的。

    只有自己的玄甲卫士,能够每天吃到一顿肉,其他的士兵是不可能的,那全靠长官赏赐。

    至于今天晚上吃羊肉,那肯定是赵将军看着自己的面子上,特意照顾了一顿。

    可不要小看这一顿,自己带的好几万人,一顿羊肉至少需要好几百只羊,这开支可不小!

    当然,上次俘虏了十万吐谷浑百姓,得到了三十万头牲畜,自己留了一部分,羊肉倒是吃得起。

    其他的牲畜全部送走了,特别是马,这在当时绝对是贵重物资。

    他来到这吐谷浑,大致了解了这里的法律,根据吐谷浑法律的规定,“杀人及盗马者,罪至死!”

    由此可见,马在吐谷浑,甚至在大隋,都是非常高档的物资。

    当时一匹还算过得去的突厥马,一般要三十贯,普通老百姓是承受不起的。

    “来,魏王,饭添好了!”有人把米饭端了过来!

    杨恩让大家添咸菜和酱之后,围坐成一个圆圈,开始有说有笑的吃着饭!

    这些士兵看着杨恩与普通的王爷大不一样,很容易亲近,说话自然就随意起来:“魏王,我军何时启程啊?”

第117章 杀机(第四更)() 
“你问到何时启程,这要根据战况决定,正常情况下,十日之后就会出发。我们还会进入积石山,抓捕慕容伏允。

    如果能够得手的话,你们就会立大功。奖赏肯定是少不了的!”杨恩鼓励道。

    “魏王,小人们都是养马的马夫,也谈不上什么前途,希望魏王能多给几个赏钱足矣!”有人说道。

    杨恩说道:“你说的倒也是实话,百姓就图个温饱。不过,当兵的就有保家卫国的责任。

    你们放心,只要立功之后,该给的赏赐一定不会少。你们想,如果边关不宁,敌人进攻,还不是老百姓遭殃?哪次不是死亡数千人数万人?

    亦或是改朝换代之时,国内发生动乱,百姓还不是死亡十之五六,有时候是十之六七。比如说秦末、汉末……”

    他详细的举个例子,因为一般这样的大动乱年代,百分之六七十的人都会死亡,这几乎毫无疑问。

    杨恩这么一说,众人都点头称是,谁都明白一个道理。

    不过杨恩还有一点没有说,那就是有可能到来的隋末大动乱。

    根据自己历史课本上依稀的记忆,这次大乱,有超过百分之七十以上的人死亡或者失踪。

    这些士兵都是府兵,服役有一定的期限,回去之后依旧是农民。

    ……

    吃完饭之后,众人就把出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