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隋至尊小纨绔 >

第9部分

大隋至尊小纨绔-第9部分

小说: 大隋至尊小纨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可比普通填塞丝絮、草絮之衣,可是要好很多倍!今后皇祖父就是要征伐高句丽,有了白叠花制成的棉衣之后,士族的冻亡率至少降低九成!”

    这时站在杨恩身旁的杨倓突然笑着问道:

    “王兄!那白叠花我也知道,那去籽和纺纱的问题,可不那么好解决!如今的细白叠布可相当于绢帛三倍价格,怎么可能给普通士兵当衣物?”

    杨倓这么一说,大殿的众人纷纷点头称是:

    “别说是普通士兵,就是我也用不起呢!”

    “嗯!扶风王是王爷,他当然用得起!”

    “要是都把地拿来种白叠花,那粟米的价格不知涨了多少!”

    “……”

    众人议论纷纷,大殿之上乱作一团!

    杨广却冷眼旁观,并不发话。

    杨恩一看,这杨广一定是在试探自己,想看看自己的底牌,那我就把底牌掏出来!

    想到这里他说道:“皇祖父,请允许孙儿拿几样东西上来!”

    “准!”杨广道。

    他听说这白叠花可以解决东北和西北戍边士兵的冬衣问题,倒是很感兴趣。

    他的想法自然与常人不同,很也喜欢尝试一些新的东西!因此想看看杨恩究竟要如何解释。

    只见杨恩疾步走出殿外,接着很快就拿进来一套冬天穿的棉衣裤和一床大棉被。

    这是他刚才放在殿外,让金吾卫士兵帮着看管的。

第16章 赌局() 
杨恩把那两样东西拿进来之后,先拿出一套厚棉衣棉裤来,这是连夜让府中的裁缝制作的。

    虽然不是太精致,不过也还看得过去。

    “皇祖父,这就是一套白叠花布制作的衣裤,这套衣裤填充了白叠花,冬天防寒非常好,非寻常的麻蕴衣可比!

    现在的白叠花布之所以非常贵,除了去籽和纺纱困难之外,还有一个原因是非常稀少!

    等到这三个问题都解决之后,如果能够给戍边的士卒都穿上这厚实保暖的衣裤,必将大大增强我大隋戍边士卒的战斗力!”

    他说完之后,又介绍了一床大棉被,然后就示意那宦官将这些东西全递给杨广。

    那宦官过来把这些东西拿过去又递给了杨广。

    杨广接过之后,仔细的用双手捏捏揉揉,看了看,脸色好了很多,说道:

    “看着倒是非常不错,不知这套衣裤总共价值几何?”

    “启禀皇祖父,这套衣裤总共用去两斤二两白叠花。每斤叠花市价十六文,共花去三十五文;

    不过这布有点贵,一共花去十五尺,一尺布二十五文,共花钱三百二十五文!

    不过皇祖父,如果做这厚衣厚裤的话,采用麻布也可以,里面充填着白叠花就是,其保暖效果虽然略微差一些,不过价钱省了不少!只要一百多文,这套衣服就做成了!”

    实际上,全部采用棉布和棉花,再加上些手工费,这衣服的确很贵,寻常人家是穿不起的。

    对于皇帝杨广的说,自小生在帝王家,虽然棉布也属于高档物资,不过宫廷之中,并不常见。

    人家用的是比这还高档得多的物资:各种高档毛皮和绫罗绸缎、羽绒等。

    当然这棉花他是见过的,因为这在当时也是一种观赏花卉之一!

    这殿中有部分大臣,当然穿过这白叠布衣服,也知道价格。

    这时那杨倓一看,觉得自己说话的时机到了!

    只见他一本正经的说道:“王兄,这套衣服如果再加上裁缝的费用,大致在四百文。

    如此昂贵的衣物,寻常人家如何穿得起?如果仅仅是将白叠花用做麻衣麻裤的填充物,那我等花如此大的精力来种植白叠花,根本不值!

    除非可以把这布的价格降下来,降到与绢帛、麻布差不多,不知王兄可有办法?要是有,这白叠还真可以种植的,以解天下百姓之寒!”

    旁边的虞世基也说道:“燕王说的有理!人总有贵贱之分,物同样如此。这白叠布的价格比绢帛还要贵好几倍。

    普通老百姓很多是穿麻布的,连绢帛都穿不起,更何况这白叠布?扶风王怕是在王府呆得太久了,一点也不体恤民情,不知民间疾苦!”

    他说话时虽然表情严肃,不过,言语之间谁都听得出来,他有一丝嘲笑的味道!

    因为他是宰相,而且在辈分上和杨广相同。因此尽管杨恩是郡王,可他似乎并不把杨恩放在眼中。

    “嗯!虞相公说得也有道理!”

    “这扶风王说的真是个笑话,就是我这个五品官之家,白叠布也是奢侈品,我娘子都舍不得穿……”

    “张公一个长安县令都穿不起白叠布,我等一个月俸禄一贯钱不到,还养着七八口人呢,更是穿不起了!”

    “……”

    众人又是议论纷纷,纷纷表示不相信如此昂贵的白叠布可以走入寻常百姓家!

    杨恩自然听得见众人的言语。

    他心里只有冷笑!

    你等知道个毛线!这棉花可是后世主要的纺织物,比那麻布穿在身上效果好得多,又舒适又保暖。

    至于价格,你们怎么知道降不下去?

    我偏要把价格降下去,让你们看一看!

    想到这里,他说道:“虞相公!体恤百姓疾苦,可不是单单放在嘴上,而是要记在心中!

    我之所以执意推广白叠布,正是体恤民情!如今却是王公春着千金裘,哪管百姓冬单衣!

    我愿与虞相公打一个赌!不知虞相公敢与不敢?”

    啊?打赌?

    虞世基一听,先是一愣,随后问道:“不知扶风王要打何赌?”

    “其实这很简单!我可以把白叠布价格降到比绢帛还要低!不止虞相公敢不敢赌?”

    啊?比普通绢帛还要低?

    这可能吗?

    如今白叠花去籽,可是非常困难的,全部都要靠手工!

    而且白叠花丝线不长,非常短,纺织纱线很困难,速度很慢,因而造成成品白叠布价格很高。

    除非能够达到麻布和丝绸纺纱速度,这样的话价格算下来,或许差不多。

    可是这根本不可能!

    想到这里,只见虞世基说道:“我当然敢赌,不知多久为限,具体怎么个赌法?”

    虞世基一脸的傲气,丝毫不服输。

    杨恩微微一笑道:“我就用这十五文一斤的白叠花,也可以生产出与绢帛一般价格的白叠布来!

    至于这时间,最多两个月可成功。我若输了,情愿降郡王爵,去掉封地!

    虞相公若输了,就摆一顿酒,请皇祖父、燕王、几位宰相和我同到曲江池游玩一日!不知虞相公意下如何?”

    杨广和众人一听,这杨恩也太吃亏了!

    这时,裴世矩出班奏道:“陛下,微臣以为不可!既然要打赌,双方赌注应基本相等,还有相差如此之大的?

    不如这样,扶风王罚一年俸禄,也就可以了!算起来,损失也至少是虞相公的十倍!”

    杨恩现在是益州牧兼任京兆尹,从二品职官,一年的俸禄可是好几百贯。

    内史侍郎许善心、京兆少尹李渊二人也出班上奏,认为裴世矩说的有道理。

    在他们眼中,都认为杨恩年少气盛,肯定说的是气话!

    那边,虞世基却不说话。

    杨倓却说道:“皇祖父,孙儿看,大哥若是输了,罚一年俸禄也太严厉了些!还是比照裴相公,请众人吃一顿酒罢了!”

    杨恩一看,不觉心里暗道,自己这个堂弟确实厉害,在杨广面前处处装得关照自己,显示出他们堂兄弟之间关系友好非常!

    看来,这杨倓显然是一个很难缠的对手,万万不可大意!

第17章 这很简单() 
杨恩说道:“皇祖父,孙儿觉得大可不必如此,孙儿竟然已经把话说出来,就定然不会后悔!”

    “扶风王,你可要考虑清楚!”裴世矩提醒道。

    他话音刚落,那大殿之上的杨广却说道:“你等都无需多言!我看,就依照裴相公之言最好!”

    杨广的想法与众人大不相同,他从刚才众人的讨论之中,已经隐约察觉到这白叠花的好处。

    他倒是希望杨恩能够把白叠布的价格降下去。

    因为一般人都可以看出来,普通的麻布哪里赶得上这白叠布?

    麻布太粗、太硬,就穿在身上的体感与保暖效果来讲,麻布差得很远。

    而普通绢帛,虽然体感不错,然而保暖作用同样与这白叠布相差很多。

    再者,绢帛是靠养蚕,这就多了一套复杂的程序;而这白叠花,是直接在土里面种植,相对来说更为便捷。

    所以,这白叠布价格要是能够降下来,那可就成为了国家的战略物资,万万不可小视!

    这时御史大夫、参与朝政裴蕴说道:“陛下,既然扶风王和虞相公要打赌,微臣愿意做个证人,请陛下允许!”

    杨广点点头:“好!就依裴公!另外,京兆少尹李渊、户部侍郎封德彝也一同参与!”

    “遵旨!”

    ……

    大兴县,顾老五家中。

    大兴县就是后来的万年县,是大隋第一大县。

    顾家虽然未必是大隋首富,不过,肯定是京兆府首富,当然,皇帝除外。

    杨恩家中虽然也有十几万贯家财,不过与顾老五比,还是有相当差距!

    顾老五真名顾春,专门做丝绸生意,他家的作坊占了大通坊半个坊,家中织布机五百台,纺纱机二百台!

    现在,顾春正带着他作坊内最有经验的管事与工匠,给杨恩等人汇报纺纱织布经验。

    杨恩是带着谢俊、蒋鹏、韦挺三人来的,那韦挺是杨恩的大舅,二十五岁。

    只见顾春的一名管事说道:“扶风王,这里主要是纺丝、麻。这白叠花也纺,不过很少,主要是收购来的带籽白叠花,去籽很困难,全要靠人工选出来!

    要是收购去籽的花,价格又要贵许多。还有,这白叠花与普通绒毛差不多,很短,用现在的脚踏三锭纺纱机,纺纱不太容易。一般也就纺一个锭而已,很慢。”

    杨恩一听,什么?手工去籽?

    那当然很慢啊!

    必须得采用机器,那东西用两个辊子一碾压,棉籽就自动出来了,哪里用得着人一个一个将棉籽手工摘出来?

    只见他说道:“顾大商,其实我倒是有一个去籽的好方法,比单纯用手摘取要方便不知多少倍,你们可以试一试!”

    啊?顾老五和那个江管事一愣!

    方便不知多少倍?

    真有这样的技术?

    “还请扶风王不吝赐教!”顾老五道。

    “其实很简单,昨日来我已经画了一个图样,你二人拿去看看,这东西我等已经在家中试过,非常好用!”杨恩道。

    那二人满脸激动的把那张草图接了过去,一看,却是两个辊子,还有一个支架,看样子是手摇的。

    二人看了好半天没搞懂!

    顾老五又问道:“扶风王,不知如何操作?”

    只见杨恩对旁边的蒋鹏点点头,示意他来讲解。

    于是蒋鹏站起身,对着那个图样给顾老五等二人讲起来:

    “顾兄,此物是如此使用的,这两个辊子转动方向相反。你只要把带籽的白叠花放进去,那叠花自然被转动的两个辊子卷了进去,而白叠花籽由于太大,是过不去这辊子的……”

    啊?那二人一听,却是如梦方醒!

    没想到居然如此简单的一个方法,就把这白叠花籽去掉了!

    这个发明也太神奇了,谁想出来的?

    “扶风王,莫非这替白叠花去籽的工具,是王爷发明的?”顾老五问道。

    蒋鹏微笑着点点头,说道:“当然,不然还有谁能发明这神奇之物?这东西你只要做他几百个,多少籽都可以去掉!”

    这时杨恩插话道:“其实,单单是做一个小的,一个人操作起来就很方便!

    不过要想速度快,就得把这个辊子做长做大一些,旁边增加一个料槽,让人往里面批量加料,速度可以提高几十倍的!”

    原来,杨恩只做了一个简单的轧棉机。这是一个人用右手摇,左手往那轧棉机里添加籽棉的小机器。

    虽然这东西家庭用很方便,不过要作坊大规模加工,那就效率太低,不大方便。

    如果在旁边安放料槽,加长轧辊,一次可以转进去几十个籽棉,当然方便得多。

    二人知道了这轧花机去籽的原理,再经过杨恩这一提醒后,瞬间就明白了他的意思。

    只见顾老五满脸兴奋的说道:“嗯!小人听懂了王爷的意思!小人马上安排人,制作这个轧花机来去籽!”

    他说完之后,就对身旁的那江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