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们不是逃兵 >

第45部分

我们不是逃兵-第45部分

小说: 我们不是逃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家快半年没见过啊父了,当然想啦。不过只要啊父没事就好了,晚点见也没事的。”冯沙漏再一次打掉想要伸到自己脑袋的恶手,气鼓鼓的瞪着自己一脸无辜的兄长。

    “说了不要摸我的头,会长不高的啦。”

    “刚才在路口的时候,哥哥有看见依然姐姐吗?”冯沙漏挎着冯君岩的手臂,靠在自家哥哥身上,一边走一边问。脸上倒是有点幸灾乐祸。

    “见到了,怎么了?”冯君岩没发现自己妹妹脸上的表情,好奇的问。

    “那你这次带回那么多女子,不怕依然姐姐生气吗?我可是看见那么多女子都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哥哥哦。”冯沙漏看着自家兄长一头雾水的样子,表情更是微妙了。

    “她们跟我回来的,以我为主并不奇怪啊。”冯君岩可不知道自家的妹妹正在等着看她的笑话,他可不知道不管是为什么女孩子要是吃起醋来,根本不需要理由。

    江氏一群人跟着冯君岩进了村子,在张曼的安排下进食之后就一直在等着冯君岩的出现。因为是自家少族长亲自带回的人,再加上冯君岩对众人所宣称的这些人是冯刘两家死去的那些人一起救回来的难民,尽管知道这些人的出现会加重这个村子里的负担,但是热情好客的村民对这些陌生人并没有敌视。他们都受过战争的苦,祖上也是因为战争而逃难到这里的难民,本着朴素同情心和良知,他们很快就接受了以后要跟这些人生活在一起的事实。

    住的地方很简单,村子里的空地还有很多,房子只要有力气,山上的木头哪都是,河边的竹子也到处可见。村里边并不缺木匠,虽然要盖能住下七十多人的房子要费些时间,不过住的问题终究是可以解决的。但是吃的问题却很难解决。

    村里的粮食并不算太足够,每年都得靠着青壮进山打猎提供一部分的消耗。这一次村里的青壮一下子失去了二十多个,虽然吃饭的人减少了,可是打猎的人也减少了。原本还能靠着打猎解决一部分,现在一下子多处七十余人,这么大的缺口很难补足。说到底冯家庄,也不过二百人左右,现在一下子多出了三分之一,还大多是成年人,粮食的压力一下了就大了。

    冯君岩带着自己妹妹来到江氏她们所在地方的时候,江氏正在村里人的帮助下整理着她们未来要住的地方。在冯君岩到来之后,整个场面更是变得更加的热火朝天起来。以后她们就要住在自己脚下这片土地了,所以每个人都在为了自己的未来,努力的工作着。

    这群受尽磨难的女子成了冯家村最靓丽的一道风景线。

第四十八章朝廷的诏令() 
时间过得很快,半个月过去之后,新来的女子逐渐被安顿了下来。村里边的村民逐渐接受了这群新加入的村民,江氏那一群女子也开始融入这个陌生的环境。蕉麻镇因为蕉麻而得名,江氏等女子短时间内就靠着纺织麻布为生。

    冯君岩在寻找着合适的方式收集粮食,一直没有回来的冯家族长,在小年那一天终于回来了。出去的时候,冯家族长还是一介白身,回来的时候却成了骑着高头大马的军官,这是整个冯家庄的喜事。

    冯思冀不是一个人回来的,骑着高头大马的冯思冀和刘念齐带着百余的士卒,从龙兴一路往合浦郡赶回来。回到合浦之后,一路张扬,鲜衣怒马的回到了蕉麻镇。多少年了,蕉麻镇才出了一个做到军候的大官,这件镇里的大事立即就引起了整个镇的关注。冯家出了一个军候,刘家出了一个屯长,这一下子整个蕉麻镇的人在周围的乡镇里脸上光彩也多了些,冯刘两家一时间门庭若市,往来不绝。

    国人的风俗,每次有喜事就要大庆,这些日子以来,整个冯家庄都沉浸在欢庆的海洋中。族长带誉归来,成了一名军候,这就意味着冯家庄有了更为有理的依靠,意味着他们的生活有了更大的保障。这些看得见的实惠,冲淡了整个庄里半个月前随冯君岩一同归来的阴霾。

    整个庄子的人都在庆祝着未来的幸福生活,而这件事情的主人公,冯家的族长,冯思冀这时候却没有像他的族人一样的开心。接待了一个又一个访客,招揽了一个又一个的有志之士后,前来拜访的人终于少了。终于解脱出来的冯思冀却并没有因此而得到更大的解脱,反而变得更加的沉默。

    冯家的内院,冯思冀正跪坐在案席的面前,主位之上的李氏,像是个陌生人一般的看着面前的儿子。

    “冀儿,你跟我说实话,这一次你大张旗鼓的回来到底想干什么?这段日子以来,你不断的接待拜访的人,不断地到各家去拜访当家的族老,你到底想要干什么?”

    李氏坐在堂上看着面前一言不发的儿子,心里很有种不祥的预感。知子莫若母,李氏了解自己的儿子,冯思冀并不是一个爱出风头的人,可是这一次他和刘念齐两人大张旗鼓的带着一大堆的军士回到这小小的蕉麻镇,不停地招揽起附近的乡镇的青壮,若说这里边没有鬼,打死李氏也不相信。

    “阿母,孩子这次成了官军,怎么说也是个军候,带着点军士回家不过是将军厚爱哪有大张旗鼓。至于拜访,不过是人情世故,孩儿不知道阿母说些什么。”冯思冀看着面前的李氏故作轻松,很显然他并没有准备说实话。可是李氏并不是那么好骗的,一看自己儿子躲躲闪闪的样子就知道事情根本不像他说的那样简单。

    “成了军候就成了大人物了?我们冯家当年将军也出过不少,怎不见有你这般张扬!我这老妪虽然快入土了,可是眼睛还没瞎,你这些时日明目张胆的招揽人,竖子汝欲欺我耶。”李氏见自己儿子心口不一,本就脾气火爆的的她当即就受不了了。

    冯思冀见李氏面色不愉,眼看就要发火,只能小心的直起身来安抚。

    “阿母息怒,孩儿并不是有意欺瞒母亲,只是兹事体大,孩儿不知道该如何说起。”

    “不知道从何说起?我儿子现在都要去送死了,现在还允许我知道到底是为什么而死。”李氏见冯思冀还想瞒着自己,心里更加愤怒。

    “阿母息怒,莫生气,孩儿说便是。此时并不是阿母想的那般,若是明知是死,孩儿又怎会自寻死路。”冯思冀从案上倒了一杯水,小心的递给李氏,小声的说。可惜李氏虽然接过杯子,脸上却依旧对他没有半点好颜色。见此情况,知道骗不了李氏的冯思冀只能说出了实情。

    “朝廷诏令,各州派军北上勤王,孩儿已经接了军令了。”

    “朝廷诏令自有刺史将军做主,这种勤王大功,如何能落入你一个新生的军候手里,再说现在国朝虽有波折,如何需要勤王,你莫要匡我。”李氏听了冯思冀的额话,脸色平静下来,不过握着杯子的手却是不自然的紧了,连杯子里的水漫出来了都没反应。

    “此次林邑进犯,孩儿在战场上立了大功,因功被护蛮将军看上,被许了个军候的职位,孩儿被将军看重,所以这次将军一力支持派我前往。”冯思冀看着李氏,说出了一个让李氏抓狂的理由。

    “说实话!”李氏听了冯思冀的话,不仅没有相信,反而对着面前的冯思冀大吼。

    “此次朝廷召集各州军士北上御敌,孩儿想去!”冯思冀嘴上一急,直接说出了原因。

    “糊涂,愚蠢,这北伐之事百余年来可曾有过好下场?你为何要去趟这趟浑水!你怎么不想想,这些年来你立得功还少?哪次乱起我们不曾出人出力,哪次不曾流血丧命,怎生不见被人看重,许了军职!偏生这次就能被将军看重,还是军职的大官!这哪里是支持,这根本就是让你去死!你怎么就这么糊涂,这么能受了军职,你怎么不想想你身后还有一大群族人要靠着你活下去!还是说你忍了十数年,今日终于忍不住羡慕起那些高头大的官人来了”李氏见自己的儿子居然这么利令智昏,登时就骂了起来。

    “阿母,孩儿军职在身不是更容易让族人活的更好吗?举孝廉已无出路,从军是最后一条路了,现在孩儿当上军候对我们整个家族也有好处。”

    冯思冀见李氏发火,只能低着头任由李氏打骂,不过却也小小的辩解了一下自己应下军职并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族人能够活的更好一些。这么些年冯思冀也算是看明白了,不管承认不承认,没有官职在身,自己就什么也不是,这次既然能有机会一步登天,不抓紧机会下次就没有了。至于李氏的误解,那就让她误解好了。

    “你还敢顶嘴!当初你在你阿父灵前是怎么说的?好处,当年你啊父也像你这般想法,可是最后呢?拼了一辈子,不过落得一个身死他乡的下场,到死不过是一个百长,除了一次又一次的带着族人前去送死,族人可曾因此而过的好一些!你自己说说,你是如何答应我的?跟你说了,不要参与任何的斗争,更不要做什么大官,你现在又是怎么做的?”李氏越说越是火起,先把手里的杯子扔了过来,然后拿起按上的东西就往冯思冀身上砸了过来,跪在下方的冯思冀被李氏弄得满头是谁,可是见李氏发火也没敢躲避,直接被扔过来陶壶砸了个鼻青脸肿。

    “阿母,非是孩儿忘记,只是这次不同往日。孩儿已经入了局,不得不如此了。”被李氏砸的满头包的冯思冀见李氏真的被气急了,怕她被气出病来的冯思冀急忙上前给李氏捋直了气来。再一次把李氏给安慰好,招呼李氏坐下,冯思冀也老老实实的跪做在了李氏的面前。

    “如此,我倒要看看你这个不孝子能够说出个什么缘由来,看看你眼里还有没有我这个乡村老妇!”李氏在冯思冀的额一番劝慰之下好不容易冷静下来,心里的气却怎么也消不下去,不过到底是自家的儿子,冷静下来的她也想听听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阿母息怒,其实孩儿此次也是逼不得已。好叫阿母得知,此次林邑暴起,日南、九德防范不及被土人所占,当时交州大军正在别处征战,我等青壮在九真城下与林邑一番大战,虽侥幸得胜,却也损失惨重。单我冯刘两家,出征之时数十人最后却只剩四人得归。”冯思冀说到这里,想起那些死在九真的族人,心里边也是难过,脸上表情郁郁。

    “惨胜之后,孩儿本以为会固守以待援军,谁知道北边前来的贵人却要立即追击,无奈之下我等只能进军。谁知在进军途中,那贵人一意孤行,使得我等受了埋伏,损失惨重。途中孩儿与君儿走散,本以为君儿此次凶多吉少,谁知君儿第三天却从城外带回一名女子。后来孩儿才知道这名女子真是北边而来贵人,虽然孩儿已经严令不许君儿外传,可是最后那贵人却仍旧不肯放过我等。孩儿先是被委任了一个屯长之职,接着就被派上战场做了锐士。孩儿本想不受,可是为了君儿,孩儿无法选择。那贵人如此做来,虽然没有直接要了我等性命,却是想着借刀杀人。孩儿虽然猜出了原因,可是也只能拼命保命。谁知等孩儿上任之后,却发现手下的屯,正皆是当年北来之人。”

    冯思冀看着李氏,心里也是苦涩不已。这件事情说起来是无妄之灾,可是自己不接受,难道让自己的儿子接受吗?他们就是为了报复,自己已经活了四十多年了,可是自己的儿子还年轻啊。最重要的是,他也没想到会遇上那群弃子。

    “冤孽,冤孽啊,当年你阿父就是不愿对这些人下黑手,所以最后只能含恨而终,现在又轮到你了。难道这就是我们冯家的命吗?”想起当年就算重伤在床也绝不后悔的丈夫,又看看现在跟他父亲一模一样的儿子,李氏心里头真是不知道该如何评价这种事情。当年就是这群人要了自己丈夫的性命,难道现在他们还想要了自己儿子的性命吗?

    “既然你们得罪了贵人,最后又是如何得脱?”愤恨过后的李氏很快就回过神来,按理说自己的儿子孙儿既然得罪了人,不死就算好了,如何能像想在这样不仅没事,还升官了。这完全不符合逻辑。

    “孩儿也不知为何会安然无恙,不过孩儿认为此事或许和护蛮将军有关。当日我们进攻受阻,不得不撤退。被人抓了把柄想要致我们于死地。若不是护蛮将军护着,我们这些人已经人头落地了。特别是君儿,若非将军救命,恐怕我们冯家也要绝后了。更别说现在还能带回这么多女子。”

    说起自家的儿子,冯思冀也是无可奈何,自己的儿子聪明倒是聪明,可就是太幼稚了。也不想想若不是有人护着,仅仅凭借他一个小孩子哪有资格带走这么多的妇孺。真以为自己是做好事,这根本就是在找死好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