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文娱抗日上海滩 >

第104部分

文娱抗日上海滩-第104部分

小说: 文娱抗日上海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的中国和日本,军队数量上,是以中**队占优。但是以质量论,却是日本军队占优。实力上,还是以中**队落后。除了优良的装备和严格的训练外,后勤保障也是两军战力相差悬殊的原因。这个时代,中国人能顿顿吃上饱饭的绝对是少数,在广大乡村甚至还保留着一天两顿饭、节省粮食的“好”习惯!在后世,虽然看数据时,即便是中国人以偷袭的方式袭击日本军队,士兵的战损也接近一比一,甚至还是中**人死伤较多。

    可是亲临战场的人都知道,日本人虽然矮小,虽然国内也有经济危机,但是军队统治的国家里,军人绝对是国家战略资源倾斜的那一方。在加上在中国肆无忌惮的劫掠,平日里都吃的饱饱的。在收敛尸体的时候,明显的可以看出,中**人,虽然高大,但是瘦骨嶙峋,长期营养不良。日本军人虽然个子矮小,但是明显肌肉饱满,粗壮有力。因为吃不饱,而身体缺少耐力和爆发力而死的,并非少数,死的很是冤枉!

    有此根本上的差别,也无怪于中国人的单兵战斗力比日本人差了许多。连饭都吃不饱,哪会有什么战斗力。而这些吃不饱饭的军队中,尤以老蒋不待见的军队为主。余生捐赠的这些斯帕姆,虽然并非军火武器,但是,却能让中**队在吃饱饭后多长一些战斗力。且不说能杀多少日本人,就是能让中国这些爱国志士,在厮杀中少死伤两个也是好的。

    杰克一愣,不过,无论以亨氏公司的实力,送到哪里都不成问题。也就没有在细节上纠结。待余生请律师看过合同,确认没有问题之后,合约便签了下来。

    合约签订后,杰克告辞离去。余生回想后世,不由得一笑。如果没记错的话,在后世,关于各种海苔的专利,发明者和申请人好像大多是日本人。日本人非常喜欢吃寿司,自然不会放过干海苔。

    不过,既然他已经穿越到了这个时代,那么借用一下日本人后世的专利技术,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用日本人的发明换取物资对付日本人,这种事情,在这个时代,想起来就让人心情愉快为了这愉快的心情,干海苔的那一成利润,不要也罢!

    ********

    当余生正在考虑怎么祸害日本人的时候,夜无光却在为怎么应付日本人而头疼不已。此时的上海滩,孤岛消失,欧美人士在日本人和美国撕破脸之后,已经全都被关进了集中营。只不过,这些欧洲人还有不少利用价值,日本人对这些人也不太过分。总比对中国人好许多。

    而中国人,则只能在日本人的刺刀之下,勉强求存而已。夜无光算是比较幸运的一个。因为他和川岛芳子八竿子才能打得着的血缘关系,和三四分相似的长相,在成为李香兰的助手之后,就颇得李香兰的重用。

    不知是什么原因,虽然余生和青小艺对川岛芳子的求助并没有搭理过,但是川岛芳子仍旧在得知夜无光成为李香兰的助手后,给李香兰来了一封信。信中对夜无光颇多赞扬和庇护。李香兰对于自己这个“哥哥”还是颇多亲近的,得到川岛芳子来信后,又对夜无光高看了一眼。

    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后,夜无光也看出来了。这个李香兰本身,也不过是个心机不深的妙龄女子而已。且颇重情感。对于中国人,并没有日本人惯有的蔑视,私下里也没有欺负过谁。很是容易相处。

第一百四十三章 同化(一)第一更() 
而日本人在占据上海滩以及中国东南沿海各大城镇时候,自认为已经在中国站稳了脚跟。所以,此时对于这些繁华的地区,不再有对中国人大规模的屠杀。取而代之的是严格的保甲制度和思想文化的渗透。

    上海滩的繁华路段,会有免费的日文书摊,可以供行人免费阅读。同时,日本人开始对年幼的中国孩童,以及所有的中小学实行日文教育。与此同时,日本人各种文艺作品也开始在中国强制性的广为传播。

    李香兰来到上海滩,就是为了拍一部让中国人能接受的高质量的作品。而以李香兰日本人的身份和川喜多长政与张善琨的合作关系,日本人自然而然的会将这部作品定性为一部由日方主导电影。而这部电影就是万世流芳,故事本身和日本人并没有太多关系,甚至可以算是一部明显宣扬反抗外来侵略者的作品。

    万世流芳这部电影,导演是卜万苍、朱石麟、马徐维邦、杨小仲四个可以独立支撑起一部电影的重量级导演。由当时上海滩最红的男星高占非饰演林则徐,张善琨一手培养出来的电影皇后陈云裳饰演女主角静娴,李香兰饰演的角色则是女三号凤姑。

    故事的反派人物,名叫叶利,以走私烟土大发横财。叶利暗地收买烟徒爪牙,加紧走私贩卖,并报告英领事义律,提出“抗议”。达年在凤姑帮助下戒除烟瘾,投奔林则徐部下,探知叶利贩毒详情呈报林则徐。

    林则徐下令扣留烟船,迫使义律屈服,将查获之大量**当众焚毁,并将捕捉之案犯处决。英以炮艇袭击水师提督关天培之兵船,战事由此展开。英攻粤失利,乃分途向沿海进攻。广州援兵不继,终为英军攻下。英军在粤烧杀掳掠,粤人组平英团在三元里起事,静娴亦在其中,手刃叶利后奋战殉难。

    清被迫签南京和约。清廷以林则徐虽酿战祸,实非其罪,仅以遣戍伊犁以示薄惩。后林则徐又获复职,赴任途中亲诣静娴墓前镌立“万世流芳”石碑,追念其报国精神。

    故事的本身,传奇色彩太重,爱国反抗的意味反而淡化。并且,在日本人的解读中,因为反抗的是英国人,所以,符合日本人所提出的构建“东亚共荣圈”,反抗白种人统治的理念。因此,很容易就通过了审批。

    只是,安排了李香兰饰演电影中最出彩的人物凤姑。并且为其安排了两首精心制作的歌曲,发挥李香兰善于歌唱的才能,尽快的聚拢人气。

    所以,夜无光最近的工作就是在李香兰练习这两首歌的时候,在旁倾听,并且指出其中的不足之处!

    “达呀达,你醒醒吧!你为什么还想着它?它耗尽了你的精神,断送了你和年华!你把一生事业付烟霞,这牺牲未免可怕!你把一生心血化泥沙,这代价未免太大!它就是你的情人,你也该把它放下。何况是你的冤家,也是我的冤家。达呀达、达呀达,你为什么还想着它?(白)你要真爱我,要听我的话!(唱)从今以后别再想着它!”

    “烟盘儿富丽烟味儿香,烟斗儿精致烟泡儿黄。断送了多少好时光,改变了多少人模样!牙如漆,嘴成方,背如弓,肩向上,眼泪鼻涕随时淌!啊!你快快吹灭了**的灯!你快快放下了自杀的枪!换一换口味来买块糖,谁甜谁苦自己去尝!卖糖呀卖糖、卖糖呀卖糖!

    断送了多少好时光,改变了多少人模样!牙如漆,嘴成方,背如弓,肩向上,眼泪鼻涕随时淌!啊!你快快吹灭了**的灯!你快快放下了自杀的枪!换一换口味来买块糖,谁甜谁苦自己去尝!卖糖呀卖糖、卖糖呀卖糖!”

    两首歌翻来覆去的唱,一首名为戒烟歌,一首名为卖糖歌。这两首歌本身就是劝诫人放弃吸食烟土的歌谣,也勉强算得上是有些正能量。再加上李香兰的歌喉轻柔婉转,所以,这个差事实在算不上是个苦差事。

    夜无光自从和余生认识之后,便踏入电影界。顺带着认识了不少音乐界的人士,再加上余生时不时的给夜无光灌输一些从后世带来一些超越这个时代的知识和视角,虽然没法给李香兰专业性的评价,但是好坏还能分得清。

    李香兰也把夜无光当成了一个普通听众。在她看来,不管是什么歌,当听众感觉不错的时候,才是真的不错。不过,无论她怎么努力,在她练歌的时候,听众也只有夜无光一个而已。按照寻常惯例,同一剧组的人,即便平日关系疏远,在拍戏的时候,也会相互探望一下,以便对戏的时候相互熟悉。即便剧本中没有对手戏,也可以在拍戏之余结交人脉,拉拉关系。

    可是,并没有一个中国演员来李香兰练歌处探访。所有的中国籍演员,对李香兰的态度都是客气且疏远。已经有“电影皇后”之称的陈云裳,从不和李香兰在拍戏之余有所交谈。这让在满洲映画一向大受欢迎的李香兰很是失落。

    练歌之余,李香兰难免和夜无光有所交谈。

    “夜君,我很困惑。我怎么样才能得到剧组里面,其他人的好感呢?你们中国人对日本人的态度很是奇怪,虽然有的人臣服,虽然有的人对日本人很尊敬,但是,自护总会有自己的盘算。即便是一些著名的亲日人士,也总让我觉得很有疏离感。这一点和日本人从来都不同,日本人信仰天皇,就会一直虔诚的信仰下去。究竟是中国人本身没有信仰?还是我本身做的不够?我并没有欺压过任何一个中国人”

    夜无光哑然,他记得余生曾经和他讨论过这个问题。在余生的观念中,似乎中国人是没有信仰的,毕竟余生看过后世中国古典文化的衰颓和价值观混乱时的群魔乱舞。想不到,李香兰也会想到这一层。

第一百四十三章 同化(二)第二更() 
不过,夜无光觉得余生说的并不对,于是答道:“淑子,中国人并非是没有信仰的。只不过,中国并不信仰外物,只是信仰自己而已。易经之中有一句话——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厚德载物。”

    “这句话其实已经很好的诠释了中国人的信仰和生存问题问题。中国人所谓的自强不息,其内核便是依靠自己,不寄望于他人,所笃信的力量,完全来自于自身。而所谓的厚德载物,却是体制之中的道德。中国人文明的根基便是农业文明,这种文明对人最基本的束缚,便是一个群体,一个体制。正因如此,中国人几乎是世界上最适合生存于一个体制之内的民族。”

    “无论是汉唐还是前清,中国人帝制不灭的原因,是因为中国文明本身就认可这种体制。但是,这个体制,和体制之上的那个皇座并非是中国人的信仰。借助体制之力才是根本目的。只要身在体制之中,自身的生存便有了保障。并且可以一步一步的爬上去,借助体制之力将自身推到一个高峰。所以,中国人自古就是内斗内行。其深层原因,便是在体制之内生存的太久了。”

    “而对于中国人而言,你们日本人即便再骄横,即便是有文化侵略,对中国人而言,也不过是换了一种体制而已。中国人,即便是汪精卫和周佛海之流,也不过是借用你们日本人支撑起来的体制而已。真心相待,奉为信仰是绝不可能的事情!”

    “可是许多日本人,包括我和我的父母,都很喜欢中国的文化啊!前几天,还听说宪兵队的队长们搜集了许多中国的字画和书籍,这几天就要搭在军舰送回日本珍藏。如果中国人都是这么想的,就太让人伤心了。另外,既然夜君对日本的天皇并无信仰,又为什么会和日本人如此亲善呢?”

    夜无光一笑:“因为我觉得日本早晚会变成中国的一部分!”

    李香兰一惊:“啊?”

    夜无光接着道:“虽然日本人对于和自己不同文化的态度,从来都是加以改造之后,再进行吸收和学习。但是,淑子,你不觉得中国和日本的文化有太多相似之处了么?即便是你们文化核心的隐忍和武士道精神,也不过中国文化内核的一部分。简直如同物之两面,虽然有阴影,有光明,但是其内质相同,不可分割。”

    “你们从中国学习到的东西太多,从先秦至明清,数千年的时间,其中虽然有各种改变,但,换汤不换药。日本文化想要同化中国文化,纯属做梦。你们推广日文,但是在学生们发现日文和汉字的相似之后,到底是会学汉字还是会学日文呢?你们劫掠中国文物,研究中国文化,研究的成果被推广后,究竟是日本同化了中国,还是中国同化了日本呢?一滴水滴入海中,海仍旧是海,那一滴水却已经不见踪影。”

    “这还只是短期的问题。即便是日本人占据了中国,可以实行稳定的统治。可是,中日两国都是纯粹的黄种人,连相貌都大体相似,种族隔离根本不可行。以中日两国人口的差距,两国融合后,在三四代之后,血统纯粹的日本人还会剩下多少呢?想必,绝大多数人的绝大多数血脉都是中国的了!那时候,你说掌控这个国度的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呢?”

    “如果真到了那个时候,恐怕不但中国还是中国人的,连日本的那些岛屿,也会名正言顺是中国人的。甚至连整个东亚都会是中国人的既然,按照如今的态势发展下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