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文娱抗日上海滩 >

第125部分

文娱抗日上海滩-第125部分

小说: 文娱抗日上海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据余生所知,山林之中,能称王称霸的并不是各种猛兽。而是人。人是自然界唯一可以自觉利用火的生物。而其他的生物,没有一种是不怕火的。这是烙印在生物基因中的本能。不可抗拒。所以,只要是篝火点燃,便很少有生物敢于靠近人类的宿营之地。即便是棕熊虎豹之类。

    而溪流的所在。是余生唯一脱困的机会,如果亚历山大在明天还没有找到他,余生便不打算再等下去了。只要沿着溪流的方向走,便总会找到人类的聚居地。只要找到任何一个乡村,余生便算是脱困了。而以他在山林中的路盲程度,如果离开了溪流,明天再要回到此地,便要费好大工夫。

    不过,余生虽然在后世读书甚多。对于一些山林中基本的求生常识,也有所了解。但是做起来,却总有疏漏之处。余生忘记了,小细犬抓来的那只肥胖的野兔。在血液干涸凝结之后,还散发着强烈的血腥味。而滴落在路途中的鲜血,也没有完全被鹿群的气息和蹄印淹没。

    对于一个饭馆老板来说,烧烤兔子并不成为问题。余生用刀。将兔子皮挑破口子之后,沿着其皮毛脆弱处,轻轻一撕。整只肥兔子便露出浑身肥肉来。余生将兔子的内脏分给小细犬,剩下的便用去了皮的树枝绑着,架到了火上。

    调料什么的都在夏尔马的马背上,在来回翻滚数十次,兔子烤了几分熟后,撒上调料,然后在烘烤一会儿,便有浓郁的肉香散发出来。这一天的折腾,让余生有些饿了。剥掉皮去掉内脏和骨骼后,还有三四斤肉的兔子,被余生狼吞虎咽,干掉七成。

    想再多吃几口时,却听见小细犬疯狂的咆哮起来。余生知道不太对头。转身朝小细犬咆哮的地方看去,却见在微茫昏暗的暮色中,有几双碧绿的双眼亮了起来。原本追逐着鹿群的狼,居然在闻到小细犬猎到的那只兔子的鲜血气息后,放弃了鹿群,跟了过来!

    而在跟随余生而来的这几只狼的眼中,余生和两匹马的威胁并不大。唯一有些棘手的,就是小细犬而已。所以,毫不畏惧的露出了身形。余生看清楚这几只狼的样子后,却不由得一愣。

    这几只狼中,除了一公一母两匹狼是成年狼以外,其他五只狼,不过只是些几个月大的小狼崽子而已。估计连半岁大都没有。很明显没有什么捕猎经验,奶声奶气的朝着余生和小细犬嚎叫,并呲牙咧嘴。余生忍不住大笑,这一窝狼,绝逼不是来组团打猎的,而是来组团卖萌的。

    狼这种动物,其实和狗相差不大,都是一个祖宗。公狼和母狼一般在一二月份相亲恋爱交配后,母狼怀孕六十一天,便会产下一窝狼崽。数量不定。少的不过三四只,多的能有十几只。而小狼诞生后,会一直吃狼奶,直到五六个月大。

    但是到了一个半月后,就已经能消化肉食了。三四个月大的小狼崽便会跟随父母一同打猎,学习捕猎技巧与各种求生之道。到了半岁大,便可以自己捕食。算算时间,这些小狼崽不过只有三四个月大而已。而很明显,这几只狼是一家子。

    余生的大笑让两只成年狼一愣,它们捕食过的鹿和其他动物也不少。没有一种是在见到它们后,会有如此表情的。不是惊恐不安,就是掉头就跑。有勇气当面挑战的都很少。

    不过,这成年狼的捕食经验也确实丰富,那头公狼在一愣后,趁着余生和小细犬的倏忽,竟是直袭夏尔马。夏尔马天生胆小,虽然体积比公狼大多了,但却不敢应战,扭头便跑。余生一声暴喝,反应的速度远在那头公狼的预料之上。

    转瞬之间欺近公狼,一脚踹在公狼的肚子上。以余生武学的造诣,这一脚若不是脚下留情,公狼的内脏非给踹爆了不可。饶是如此,这一脚也踹得公狼倒飞数米,重重摔在地上,哀鸣一声。半天爬不起来。

    而在公狼进击之时,那头母狼和几头小狼的身形也动了起来。几头小狼一拥而上,围住小细犬。那头母狼则向余生和夏尔马处奔来。却不料,兔起鹘落之间,形势陡变。公狼被余生一脚踹飞,母狼才冲到一半。

    在母狼见势不妙,想要调头就跑时,却已经晚了。余生冲上去,又是一脚踹在母狼的肚子上。狼天生的撕咬和搏斗能力,对于余生这个武学宗师而言,根本就毫无用处。两只成年狼就此倒了大霉,余生也不想杀他们,摁住两头狼便是一阵拳打脚踢。揍得两头狼哀鸣不已。比后世那些受虐待的狗还可怜。

    而几头小狼根本不是以速度著称的小细犬的对手,小细犬瞅准一个空当,便叼住了一只小狼的脖子。要不余生叫了一声:“不准咬死了!”这几匹小狼一个都活不了。

    自然界从来都是弱肉强食,而狼的智商又高,在发现确实搞不定余生之后,便老实了下来。余生把他们揍了一顿之后,两只狼也不跑,蹲坐在一旁,低头搭眼的等着余生把那五只小狼也放掉。

    余生两世为人,对犬科动物从来都有莫名的好感。要不然当年也不会收留小细犬。对于几只叫得奶声奶气的小狼,自然也没有什么恶感。而且看来这几只小狼也是真饿了。无论小细犬怎么驱赶,也拼命的往余生烤熟的那些兔子肉上凑。

    余生见两只成年狼老实了之后,将剩下的兔子肉撕开,分成五份,喂给五只小狼。而此时夏尔马也被他的老大莱恩给找了回来。看其鬃毛上的伤口,想来莱恩没少揍这个体积巨大,胆子巨小,丢人现眼的货。(。)

第一百六十七章 印第安人() 
在五只小狼,将剩下的兔子肉一扫而光后,余生才任由这几只小狼离开。两只成年狼知道余生不可挑衅,于是便带着吃了半饱的小狼,饿着肚子,灰溜溜的离开,另寻食物。

    有小细犬警戒守夜,余生很是放心。在一夜好睡之后,收拾起东西,便沿着溪流流动的方向,往山下走去。

    山势陡峭险峻。很明显,有许多地方,常年无人到此。所以,也根本没有路可言。这一路便走得极为缓慢。一天过去,即便余生有莱恩代步,也不过走了大约十几里路程而已。不过好在食物和水不缺,各种装备也齐全。小细犬在半路有捉到了两只兔子,一只松鸡。足够余生再来两次烧烤所用。

    不得已,余生只能在山中又住了一夜。几只狼又来了。不过这一次不是来捕猎的,而是来卖萌的。两只成年狼记住了余生的那一顿臭揍,再也不敢向前。毕竟,狼这种野兽,平日里搏斗都是用撕咬和爪子,不是捕捉猎物,就是被当做猎物捕捉,胜败生死干脆至极。哪有活生生的被痛殴几十分钟的经历!造成的心理阴影面积简直大到无法计算

    倒是几只小狼,在奶声奶气的卖萌之后,都混了个肚子溜圆。吃的加起来比小细犬都多,让小细犬十分不满。

    吃完以后,这几只小狼明显不想走了。要不是两只成年狼嚎叫了许多次,这几只小狼断然是不会回去跟着挨饿的。怪不得远古人类能用充足的食物将充满野性的狼,驯化成以卖萌为主要技能的狗。也怪不得有个词叫做小白眼狼

    又是一夜好睡后,第二天的路明显比第一天好走了许多。余生已经从落基山脉的高处离开。这一日的路,已经几乎完全是平原了,只不过并无草木。满眼苍黄。余生于是放开马力,认准一个方向,驾着莱恩狂奔而去。小细犬和夏尔马在身后紧紧跟随。到了午后时分,余生终于见到了人烟。有一个小镇出现在余生面前。余生踏进这个小镇才发现,此处的大部分居民居然并不是白人。

    仔细问过之后,才知道。他这两日的路程,居然已经到了印第安人的保留地,怀俄明州中西部的温德河保留地。再向南,便是美国历史中,具有纪念意义的俄勒冈小道。

    这个俄勒冈小道可不是后世的那一款西部冒险游戏。十九世纪初,美国总统杰斐逊以超卓的眼光,从法国人手中购买到了美国西部大量的土地。美国的国土面积陡然增加了一倍!随后,在美国的快速发展中,美国东部的人口急剧增加。有一部分人找不到适宜耕种或者求生的土地,于是便开始向西部迁徙。

    而在当年,铁路和公路都是没有的。所有人的迁徙都是依靠徒步,或者马车。一八四三年,曾经有上千人一次性成批的驾驶马车通过俄勒冈小道。从此,俄勒冈小道声名远扬。与去淘金的加利福尼亚小道和去盐湖城的摩门小道齐名,成为寻求耕地的俄勒冈小道。

    当然,移民寻求的并不仅仅只是耕地。在一八四八年。加利福尼亚的旧金山附近发现了黄金之后,大量的淘金者。通过这条小道涌入进入旧金山和美国西部。据后世统计,至少有五十万之众。直到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横贯美国东西的铁路开通。俄勒冈小道才逐渐废弃。

    温德河岭和温德河印第安人保留地,才逐渐荒凉下来。

    不过,虽然这个地方的人口是以印第安人为主,但是经过这么多年的同化。大部分印第安人已经接受了绝大多数白种人的生活习惯。所以,余生虽然到了印第安人的保留地,但是却并没有察觉到与外界有太多不同。

    只不过是破败一些,如此而已。大部分印第安人,都是会说英语的。原本占据美国中西部地区的印第安人的强大部落苏族使用的苏族语、拉科塔语和达科他语早已经式微。会说的只有一些上了年纪,还留存着上个时代记忆的人。

    温德河印第安人保留地内,也有印第安人开的旅馆,用以接待路过此地,无处投宿的白人。余生的黄皮肤、黑头发与黑眼珠,这些印第安人倒是很少见到。这种明显与他们有相似之处的长相,让这些印第安人对余生有些莫名的好感。

    所以,在余生住下后,温德河保留地中的印第安人,不但给了余生一份地图,而且还给余生准备了晚宴。席间,保留地中的长者说起过往的经历。余生才知道原来这个保留地中的印第安人,大部分都是苏族人。

    印第安人其实并不是一个民族,甚至是不是同一人种,在后世,史学家也不确定。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初,误认为自己找到的这片大陆就是印度,因此,将这片大陆上的土著称为印度人。但是在后人发现哥伦布的错误时,这种称呼已经普及了。所以,在英语的欧洲语言中,将印第安人称为“西印度人”,而印度人则被称为“东印度人”。而汉语的翻译,却是将“西印度人”直译为印第安人。

    在后世,考古学家和人类学家翻遍了整个美洲,也没有找到代表人类进化的类人猿化石和古代遗迹。并不如亚非欧三个大洲一般,广泛的分布着这些上古文明的遗迹。在后世不断被发现。

    因此,在后世的考古学上,基本可以认定美洲人都是外来的移民。但是,具体这些外来移民是来源于何处,历史学家又各有争论。总而言之,共有四种比较主流的假说。

    第一种假说即欧洲移民说,认为印第安人的祖先是从欧洲大陆向北经冰岛和格陵兰岛进人美洲的,或者是通过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的。但是这种假说较难成立。横渡大西洋在上古基本上属于天方夜谭。

    第二种假说是南太平洋岛屿说,认为印第安人是亚洲人经过南太平洋的岛屿,逐步移民美洲的。与印第安人有直接关系的,应该是生活在太平洋群岛上的波利尼西亚人通过南太平洋岛屿进入美洲的。这种假说,也缺少实证。只是因为波利尼西亚人占据南太平洋诸岛,并有极强的航海能力,才有此假说。但是,不得不承认,这种假设确实有存在的可能!

    第三种假说是非洲移民说,认为是非洲的黑人。特别是努比亚人、马里人,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这种假说比欧洲移民说还要搞笑。且不说在上古时代凭借木筏横渡大西洋可不可行,就是非洲人本身与印第安人也有极大的种族差异。

    最有可能成立的,是第四种假说,即亚洲移民说。但是,亚洲移民说中,又有两个主要的假说,一个是蒙古人白令海峡说。一个是殷人东渡美洲说。

    第一种蒙古人白令海峡说是认为,由于白令海峡的一端是亚洲。一端是美洲,平均宽度只有六十五千米,最窄处只有三十五千米,并且,中间还有克拉特曼诺夫岛和克鲁逊什特恩岛,两个相距只有四千米的小岛。

    而且白令海峡很浅,平均深度只有四十二米。所以,在地球最后一次冰河期的时候。当海平面下降了一百三十米之后,白令海峡的海底便露出海面。成了一座陆桥。成为亚洲与北美洲天然的通道。而当时以捕猎为生的蒙古人种,跟随着迁徙的动物通过白令海峡的陆桥,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