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文娱抗日上海滩 >

第13部分

文娱抗日上海滩-第13部分

小说: 文娱抗日上海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让余生痛恨无比的小报又出现了,并且还是头条——才子余生路遇佳人,三日后便已同居!

    小报一出,余生的大名便哄传上海滩。此时的上海滩租界,娱乐产业极为繁荣。世事太过于沉重,所以,有太多的人需要一个精神寄托。而这名人的风流韵事,便是各类人茶余饭后最好的谈资。

    余生的八卦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传播开来,以至于这一日电影拍摄任务完成,余生回家时,却发现有几个记者带着照相机和笔记本等在别墅之外。

    众记者一看余生到来,便蜂拥而上,问道:“余先生,我是大华晚报的记者,请问与您同居的小姐叫什么名字呢?你们又是怎么相遇的呢?可否给大家讲述一下?”

    “余先生,我是英和日报的记者,请问您新歌的名字叫什么?版权作价几何?”

    “余先生,请问您收养这么多难民儿童有压力么?您收养这么多难民儿童的目的是什么?只是为了与你同居的小姐么?”

    “”

    有几个孩童在别墅的门口张望,余生挥挥手,让他们回到别墅中去,然后开口道:“众位先生,在接受采访之前,我可以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么?”

    “”记者们愣了一下。看这态度,余生比他们还像记者啊。

    “请问各位报社还招聘报童么?我想,我收养的这些孩童应该足以胜任。”

    “余先生放心,我们报社的报童名额不限,只要卖出报纸,就会有收入!”说话的是大华报社的记者。其他的几个报社记者虽然笔下的记录飞快,却也大都随声应和,“余先生放心,我们这些报社招报童都是不限名额的。”

    余生点头笑道:“那就多谢各位了!大家问的问题我也听明白了。我可以告诉大家,住在我别墅中的女子是我的未婚妻。自小接受传统国学教育,恐怕对这种出名方式会心有顾忌。所以,有很多**性的东西我不会回答。”

    “那一天喝醉酒之后唱的歌,是我最近创作的新歌,名为胭脂扣。但是,这首歌其实并不适合男子歌唱,所以,近期我会把这首歌的版权卖掉。毕竟,娶媳妇也是需要彩礼的嘛!”

    余生开了个不冷不热的玩笑,众记者便也附和着笑了起来。

    此时突然有一个记者问道:“余先生,我听说,您是从南京逃亡而来的,这个消息属实么?”

    余生看了那个记者一眼,是个中年男子,眼中虽有好奇,但无挑衅。看来不是有恶意。余生犹豫了一下,觉得虽然自己从南京逃亡至此的事情可能会引起日本人的注意,并不利于隐藏和复仇的计划。但是从外地逃亡至上海租界中的人如此之多,想来倒不至于太过显眼。

    便答道:“没错,我是从南京流落至此的。我整整在江水中漂流了十几个小时,才到达上海滩,侥幸逃生的!”

    众位记者一阵喧哗!纷纷问道:“余先生既然是从南京来到上海,那么可以和大家说一下南京的形势么?”

    日本自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十三日攻占南京后,在南京进行了持续六个周的南京大屠杀!这期间犯下的杀人放火、抢劫之类的罪行无数。直至后世,南京城中还不断挖出当年被日本人大规模填埋的尸骨。有的人,是被活埋!

    而自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十三日之后,日本军队便封锁了南京城。只有日本国内的少数媒体才会报道一些高大上的正面新闻,而三十万中国人死亡的悲哀与痛楚,却只有少数外国人才会记录,并留下资料。

    而等到南京城逐渐恢复秩序时,已经是一九三八年的二月中旬。此时,上海的新闻界也只是通过一些小道消息,获知南京城的情况,除了知道南京城死了很多人,并不知道细节。遇到余生这个当事人,自然是非常感兴趣。

    余生道:“如果大家对南京的现状和日本人的暴行感兴趣,那么,我会告诉大家我的亲身经历以及一些从其他消息来源得知的真相。但是,为了保护当事人,还请大家不要追问消息来源。”

    余生神色肃穆,语气凝重,众记者也不多话,出了笔在本子上飞快记录的“唰唰”声外,便只听得余生的讲述。

    “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十二日,日军第六师团一部突入中华门但未能深入,其余城垣阵地还在中**队手中。负责防守中华门的第八十八师师长孙元良擅自带部分部队向下关逃跑,虽被第三十六师师长宋希濂劝阻返回,但已经造成城内混乱。

    下午,唐生智仓促召集师以上将领布置撤退。按照撤退部署,除第三十六师掩护司令部和直属部队从下关渡江以外,其他部队都要从正面突围,但唐生智担心属于中央军嫡系在突围中损失太大,又口头命令第八十七师、第八十八师、第七十四军和教导总队‘如不能全部突围,有轮渡时可过江’,这个前后矛盾的命令使中**队的撤退更加混乱。

    然而只有属于粤系的第六十六军和第八十三军在军长叶肇和邓龙光带领下向正面突围,在付出巨大代价后成功突破日军包围,第一五九师代师长罗策群战死。

    其他部队长官大多数没有向下完整地传达撤退部署,就各自抛下部队前往江边乘事先控制的船只逃离。这些部队听说长官退往下关,以为江边已经做好了撤退准备,于是放弃阵地涌向下关一带。

    而负责封锁挹江门的第三十六师没有接到允许部队撤退的命令,和从城内退往下关的部队发生冲突,很多人被打死或踩死。

    到了十二日晚间,唐生智与司令部成员乘坐事先保留的小火轮从下关煤炭港逃到江北,此后第七十四军一部约五千余人以及第三十六师也从煤炭港乘船过江,第八十八师一部和第一五六师在下关乘自己控制的木船过江。逃到下关的中国守军已经失去建制,成为混乱的散兵,其中有些人自己扎筏过江,很多人淹死、或是被赶到的日军射杀在江中。到了十三日清晨,满江尸体,江水尽红。”

    “到了十三日清晨,日本人进城,对已经放下武器的中**人与平民展开了无差别的屠杀。除了正常的机枪扫射和集体活埋之外,还有数不尽的凌辱虐杀的手段。无分老幼男女,而幼儿与女性的遭遇尤其惨烈。”

    “据我所知,日本侵略者杀人的手段多达百种以上,可谓集古今中外残酷手段之大全。诸如枪杀、刀劈、砍头、刺刀挑捅、铡刀断头、活埋、水淹、大卸八块、五马分尸、二马分尸、刀刺肛门、开膛破腹、剐人剥皮、电磨粉身、火烧水煮、冰凉活人、铁钉贯顶、铁锅焖人、四肢钉墙、乱刀划面、剖腹灭子、活人解剖、毒气杀人、细菌实验、以人作靶(练刺杀或射击)、摔布袋(人装入麻袋反复摔打致死)、挖眼、割耳、割舌、剁手、剁脚、点天灯、坐飞机(人坐在手榴弹上引爆)、烤活人、滚钉筒、军犬咬死、军犬舞(群犬撕咬活人)、枪刺挑杀婴儿、水煮婴儿、水田倒插婴儿、摔死婴儿、活劈孩童(用手分撕成两半)等等,不胜枚举。侵华日军把杀人作为儿戏,有的日军官兵竟杀人喝血、吃心肝、吃活人脑,杀人祭军马、杀人喂马、以活人填沟渠过军车,这类罪恶兽行,经常发生”

    余生语调平静,在讲述的时候,他后世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中见到的所有文字资料和影像,以往零零散散看过的所有的资料,全部清晰无误的浮现在脑海之中。

    他所诉说的这些,自然不仅是这一世的余胜所见的南京,而是后世学者经过数十年的考证研究,才还原出来的被日本人否认和隐瞒的侵略真相。

    悲哀与痛楚深入骨髓,暗流汹涌而表面平静。众记者听闻,无不屏声敛气。

    “而据日本侵略者的残暴尚不止于此。根据日本国内媒体东京日日新闻报道,两名日本军官进行‘杀人竞赛’。日军第十六师团中岛部队两个少尉军官向井敏明和野田毅在其长官鼓励下,彼此相约‘杀人竞赛’,商定在占领南京时,谁先杀满一百人为胜者。他们从句容杀到汤山,向井敏明杀了八十九人,野田毅杀了七十八人,因皆未满一百,‘竞赛’继续进行。至十二月月十日中午,两人在紫金山下相遇,彼此军刀已砍缺了口。野田谓杀了一百零五人,向井谓杀了一百零六人。又因确定不了是谁先达到杀一百人之数,决定这次比赛不分胜负,重新比赛谁杀满一百五十名中国人。”

    “这篇报道图文兼备,而在日本国内,向井敏明和野田毅两人被称为——皇军的英雄。”

    “据统计——日本军队在南京的大规模屠杀行动约二十八起,杀害中国人约十九万!零散的屠杀行动约八百五十八起,杀害中国人约十五万!日军在南京进行了长达六个星期的大屠杀,中**民共死亡三十多万人。”

    众记者都是中国人,而在上海滩租界,虽然日伪有黄道会等诸多爪牙,但反日的情绪依旧极为浓重。所以,在整个上海孤岛时期,没有一篇赞扬日本人的文章,也没有一部赞扬日本人的电影出现!

    所以,当众记者听到余生给出的,有关南京大屠杀的具体信息之后,不由得义愤填膺。早已忘了自己来的目的仅仅是为了一个八卦。不过,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有了余生对南京大屠杀详细的描述,便足以对编辑和老板交代。

    大华报社的记者是个三十余岁的男子,详细记录完余生的描述后,对余生说:“余先生,你放心,历史真相不容掩盖,国之耻辱不容忘记。明天无论如何,我大华也会出一份号外。让大家了解真相,一心为国,共同抗日!”

    ************************

    写这一章之前,看过很多纪录片和史料。看完之后的心情确实不太好。另,过会儿还有一章。

第十五章 毒蛇露牙() 
余生并不会刻意隐藏自己对日本人的敌意,但也不会刻意的表现出来。只是,三十万同胞的死亡让他觉得如鲠在喉,不吐不快。他这一世身为习武之人,身上自然带了一股极强的血性。若不是后世的灵魂带来的生存智慧让他懂得先保存自己,恐怕当年在第一眼见到日本人的时候,就上去拼命了。

    说完之后,余生才有些担心,今日说的有点多,恐怕会惹恼了日本人,恐怕不利于日后的暗杀行刺。但转念又想,或许把自己的一面暴露在灯光底下才是对的,当日本人总有一只眼盯着自己的时候,怕也就不会怀疑自己是那根黑暗中的刺了!

    不出余生预料,第二天,上海滩租界各大报刊和广播,开始疯狂的报道南京大屠杀,标题就是余才子,亲历南京大屠杀!

    并且有神通广大的记者,竟然不知从何处找到了余生提到的东京日日新闻对杀人比赛的原报道!并且,毫无删改、毫无顾忌的把原文翻译报导出来!

    兔死狐悲,物伤其类!

    上海滩与南京的距离本就极近,纵然这些藏在租界中的中国人再怎么麻木再怎么想要保存自己,在看到报道中有三十万中国人被屠杀的消息后,仍然情不自禁的爆发出愤怒来!毕竟,日本人能将南京的中国人大规模屠杀,就能将上海的中国人大规模屠杀!

    谁都不知道,下一刻,死亡会不会降临到自己头上来!

    这些愤怒与恐惧结合,化为极其强烈的情绪!一时间游行示威,口号不停!虽然害怕因为使用暴力给日本人以进驻租界区的借口,但是非暴力不合作这种方式,中国人却可以无师自通!

    即使是西方居住在上海的名流,见到这样的资料,也忍不住纷纷谴责日寇的屠杀毫无人性。

    一时间,日本人无论是侨民还是军人在上海滩的待遇大降!到茶馆喝茶,茶博士虽然笑容依旧,端上来的茶水却明显降了个档次。偶尔还会有奇怪的泡沫从茶水中泛出来,不知道是唾沫还是其他什么。

    黄包车夫对日本乘客也不再热情,即使不拒载,小小的宰他一刀却是在所难免,以前却是从来不敢的。中国的小民无力反抗大势,但表达不满却各有各的方式。

    这样的事情,对于正常人来说,几天碰到一次便挺闹心的。一天碰到一次就是霉运当头,但如果是一天碰到十几次或者几十次,这日子就没法过了!

    而此时,能在华侨居的日本侨民,多少也有些本事。于是便纷纷打电话到日本总领馆,谴责日本在华官员办事不力。而日本总领馆又把屎盆子扣到了负责针对租界内抗日人士的日本宪兵队、井上公馆和黄道会的头上。

    而这几个日本人的爪牙中,只有黄道会是由汉奸和日本浪人混搭而成的,属于后娘养的序列。而黄道会与余生又有过结,所以,黄道会和常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