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文娱抗日上海滩 >

第168部分

文娱抗日上海滩-第168部分

小说: 文娱抗日上海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演****。

    这种事情,许多好莱坞女星都做过,比如说丽塔海华丝等等。这种****的行程,对这些女星的名声有益无损。只是会累一些,耽误一些拍摄电影的档期而已。所以,玛丽莲梦露稍微有些犹豫。

    而玛丽莲梦露的老板,就是余生。如果麦克阿瑟想请玛丽莲梦露到日本,进行****演出,就必须和余生洽谈好相关事宜。可是麦克阿瑟总不能这点事情就回美国一趟。所以,余生去往东京也就顺理成章。

    而且,此时的美国大兵,在日本,虽然称是驻军。但是,简直就是来度假的。每天吃喝玩乐,调戏由日本政府出面召集来的日本姑娘们。日子过得荒唐而乐趣十足。很是哈皮。

    既然是度假,美食饮料都是不可少的。可是如今的日本,无法供应美国大兵对饮料的需求。就近从中国和太平洋等地补充的可口可乐数量极少。而且味道单一。有多种口味的illusion,又在日本根本就没有工厂。所以,在此度假的美国大兵们,意见很大。

    麦克阿瑟安抚军心,便同时邀请了可口可乐公司的人和illusion饮料公司的人,前往日本洽谈。而illusion的大老板就是余生。这又成为余生到日本祸祸的另一个正当理由。

    当余生和青小艺的私人飞机,停在日本东京机场的停机坪时,夜无光和李香兰也从海路,乘坐轮船,到达了东京。由于身份证明清晰,可以确定李香兰的日本人身份,所以,在简短的审判程序后,李香兰便被无罪释放,不予起诉。毕竟,这姑娘实在没做过什么欺负良民的事,不过是拍了几部电影,唱了几首歌。而且,在后期,还有反战思想。

    而陪同李香兰的,便是夜无光。自从这两个人在上海虹桥日本侨民收容所中没羞没臊的秀了一次恩爱之后,关系便明显与以往不同。一层隔了好几年的窗户纸,在战争结束后,也终于捅破了。

    夜无光全然以男朋友的身份自居,一路上安排李香兰的食宿起居,路程行止,李香兰也丝毫没有反对的意思。他们乘船回到日本,一路船行颠簸,也都是夜无光在照顾。耳厮鬓磨间,船身随着海浪摇晃,人则随着船摇晃,甚至无需刻意的动作,两个人便被摇晃在了一起。

    虽然说,按照夜无光从小的教育,是君子不期暗室。但是这君子也有化身为狼人的时候。柳下惠的事情,夜无光是绝不会做的。既然已经被船摇晃在一起了,那么便不妨大欺而特欺。如此昼夜起居,欺了整整一路,到日本的时候,李香兰和夜无光的关系已经是蜜里调油。解锁了各种禁忌。

    两个人在余生和青小艺面前秀恩爱,秀的毫无障碍。到此时,夜无光才反应过来,余生交给他一本子歌曲的时候,为何笑得那么怪异。要不是余生的武功实在比他高,他早就不能忍了……(。)

第二百一十五章 日本崩溃() 
到达东京后,余生等人才看清,如今经过战乱的日本的满目疮痍。且不说,被轰炸后的东京的遍地废墟,就是在街上匆匆走过的日本人,也大多是形销骨立,面黄肌瘦,仿佛饿死鬼投胎一般。走起路来一步三晃,飘飘荡荡。一看就知道是好长时间没吃饱饭了。绝对没有需要减肥的顾虑。

    其实,日本经济的崩溃,并不是在美国人大规模轰炸日本之后。日本经济的崩溃,早在战争中期,一九三八年的时候便开始了。日本人的侵略战争,只能保证其短暂的富足。日本人最富的时候,就是甲午战争结束的时候。

    明治维新开始后,日本还很穷。虽然倾尽国力,向西方学习了许多先进知识,近代的工业发展,基本上了然于胸。可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钱,各种经济发展,工业体系建设全是空谈。

    到一**四年,甲午战争开始之前,日本政府每年的财政收入,不到五千万两白银。筹集甲午战争所需的物资,日本政府通过动用财政积蓄,发行政府公债和获得民间捐献的方式,筹集到了两亿三千万日元。约合白银一亿五千万两。

    这些钱,只够维持八个月的战争。如果甲午战争拖得时间长一点,哪怕中国和日本保持个平手。日本的财政也会就此崩溃掉。那时候,就不是中国赔偿日本了,而是日本人思考怎样在还债的同时,支付对中国的战争赔款了。随后的日本崛起也不会出现。可惜,清廷选择了一个猪队友指挥甲午战争。甲午海战,北洋水师,一战而没。

    通过甲午战争,日本人不但获得了三个亿日元的纯利润,还获得了控制中国台湾的权力。一时之间,日本朝野上下一片欢呼。当日本天皇询问首相伊藤博文日本的财政状况如何时,伊藤博文回答道,如今的日本各界。都感到无比的富裕……

    通过战争,日本一夜暴富,并以从中国获得的巨额战争赔款为基础,制定了“战后财政十年计划”。日本政府的财政规模迅速扩大,到了一**五年,日本政府的财政支出,就比一**四年翻了一番。到了一**九年,更是达到近四亿日元。

    这些钱被用在各种工业和基础设施建设上。军事支出,也大大增加。战争从此成为日本人暴富的手段。日本人将本逐利,在消化了清廷的战争赔款之后,开始逐步扩张。一九零四年,与沙俄开战。获得了原本沙俄在中国东北的权益。

    但是日本社会并不满足,甚至因为没有获得直接的赔款,还聚集了几万人在东京街头闹事。随后,日本人在中国的经营,开始获得巨大的利润,日本人在消化这些利润强大自己的同时。也准备让自己的势力更进一步。

    一九一四年,日本人借口一战,参加了对德国的战争。派兵攻占了原本属于德国人势力范围的青岛和胶济线铁路,并顺手占据了太平洋诸多岛屿。原本,德国人在中国的驻军便不多,日本人驱逐德国驻军,也没花多少工夫。但是,这一场战争,日本人的获利却极大。

    除了占据了大片的势力范围之外,因为是一战的战胜国。和欧洲各列强的关系变好,从欧洲各国获得了数量极多的战争订单。从一九一四年,到一九一九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陡然翻了一倍!

    不过,日本人暴富的手段,也只有这么多而已。受到华盛顿条约限制,没有了战争,日本人的经济发展便陷入停滞。或许是因为作恶太多,日本的报应也纷至沓来。一九二三年,日本关东大地震,灾难使得日本人损失达九十亿日元之多,这时候的日元,还没后世那么不值钱。

    在日本人励精图治,经过五六年的时间,将经济勉强恢复起来后,一九二九年,全球经济危机又出现了。这场几乎是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将日本的经济拉向深渊。两年内,日本人的出口下降了百分之七十六,进口下降了百分之七十一,工业总产值下降了三分之一,农业总产值下降了四成。有近半数工厂停工,近半数工人失业。的流浪汉无处可去,便到中国来讨生活,史称日本浪人,臭名名载史册……

    在这种情况下,日本人黔驴技穷。只能选择以战争来解决国内的问题,转移国内的矛盾。毕竟,在几十年内,日本一而再再而三的通过战争暴富。所以,时隔两年,即一九三一年,日本关东军便策划了九一八事变,迅速的占据了中国东北。在日本没有土地的日本人,被移居到东北。日本当局的计划是伍百万人,史称“移民百万户”计划。除了想要将中国东北日本化,占据土地外,还进行了大肆的掠夺。各种矿产和粮食,被源源不断的运回日本。

    自日本人占据了东北之后,从一九三二年到一九三七年,日本依靠从中国东北掠夺来的经济迅速恢复。这五年中,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竟然增长了一点五倍之多!日本国民生活也获得了极大的改善。

    正因为有了这样的经验,日本人全都眼红了起来。连续不断的从中国的掠夺,不但让日本人度过了一次又一次的经济危机,而且,获得的日本人迅速富足起来。而且,这几次掠夺还都只是伤及皮毛的掠夺。即便是占了东北,也不过是让中国人身上掉了一块肉而已。这一点皮毛和一块肉,都有如此效果,如果把中国占了,那么日本人岂不是从此衣食无忧了么?

    有了这个逻辑,再加上日本上层对于底层民众的洗脑,日本人很快便狂热了起来,战略意图从占据中国,逐渐扩大到占据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几乎不需要太多的煽动,想发财和过好日子的日本民众便疯狂了起来。对军队的,基本上成为日本民众的本能。一九三七年,日本人的财政收入是四十七亿日元,而军费支出,却高达三十三亿日元!

    财政得以正常运转,全靠日本民众疯狂参加的战争储蓄和购买的战争公债。

    不过。日本人的掠夺计划和暴富计划,并没有因为一九三七年对华战争的开始,而顺利进行。财富这个东西,虽然在和平时期。可以是金银珠宝,古玩字画,房产等等。但是,到了战争开始的时候,所谓的财富。只有寥寥几种而已——粮食,武器,人口,医药,棉麻,矿产……

    日本人固然是从中国掠夺了的文物典籍,古玩字画,金银珠宝。可是这些东西,在战争的时候,根本没用。日本人虽然迅速的占据了中国的东南沿海等大都市。但是,这些地方缺少的,恰恰是原产于乡土的粮食、医药原料、矿产棉麻和人口等等大宗。

    此时的中国,城镇化还基本没有开始。农村的人口总数,远远多过城市。而武器之类的东西,日本人就更不敢指望从中国弄到。中国自近代以来,就不是军事强国,武器更是参差不齐。远不如日本人的制式装备。

    而且,中国人对于日本人交通线的破坏,成本小。而效果大。几颗手雷和地雷,就能让一段铁路或者公路陷入远比爆炸时间长的瘫痪。所以,大宗的掠夺,根本没法实现。即便日本人能控制城市周边的一些乡土。这些地方的产出,也大多只能满足日本人控制的城市所需。

    所以,即便日本人从中国掠夺了许多,也一时无用。不能变现的暴富,反而成为日本人的负担。到了一九三八年四月二十八日,日本政府颁布《国民精神总动员基本方针》。开始实施消费品配给。到了一九四一年,日本人对国内民众的配给,已经压缩到了一个危险的地步。普通民众每日配给的主食大米或者麦类,只有三百三十克,普通人的主粮,实际上已经变成了地瓜和土豆等薯类杂粮。实际上,和中国抗日民众吃的差不多。

    到了一九四三年,日本人的经济终于崩溃。日本政府,开始以节俭为名,禁止普通民众在家中洗澡,只许泡澡堂。搜罗能用的金属制造武器,将街头的铁质路灯座拆除,换成了木质的,甚至连普通民众家的铁质门把手和多余的铁锅铁桶都要征集……

    与此同时,日本政府对普通民众的食物配给,也迅速的下降到三百克。日本人从此开始忍饥挨饿。然而,即便是如此节衣缩食,前线部队的供给,也很难保证。几乎的日本部队,都接到了“自活”的命令。要求部队自己就地解决自己的给养。

    这让中国敌后抗日根据地,和各地的游击队非常不满。毕竟,原本,这些以打劫日本人为生的中国人,改善生活就靠日本人送粮了。战争初期,打劫日本人,不但能获得被服,枪支弹药,和日本兵脚上穿着的牛皮鞋。还能打劫来牛肉罐头,压缩饼干,面包,糖果和日本特产的咸鱼。

    这些东西,在以地瓜和玉米为主食的老百姓和游击队眼中,可都算是奢侈品。打劫一次日本人,够部队舒舒服服过好长时间的。可是自一九四三年之后,这些东西便越来越少。打劫一次日本兵,除了能抢点枪支之外,别说肉罐头了,连干粮都抢不了多少。

    至此,老蒋以空间换时间的策略基本上成功。后世很多人质疑,如果没有美国人的帮助,中国人是否能将日本人驱离中国。并且,有的人认为,如果没有原子弹,中国人的抗日战争还要进行个十年八年。

    但是,实际上日本人的经济根本就坚持不了多少时间。虽然中国也产粮,而且土地广大。但是,由于战争,劳动力死亡,粮食的产量非常有限。即便有粮食产出,但凡收粮食的时候,敌后抗日的人都会千方百计的破坏日本人的征粮。并将的粮食抢到自己手中。

    所以,即便日本人在中国反反复复的征粮,也没征集到多少。即便是在东南沿海,这些土地肥沃,产粮极多的地区。

    在这种情况下,日本人的军力在缺少供给的情况下,日渐消退,而中国人,随着第二代的成长,抗日的力量逐渐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