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文娱抗日上海滩 >

第182部分

文娱抗日上海滩-第182部分

小说: 文娱抗日上海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余生哭笑不得:“原来如此。”

    在后世,如果要论数二战中。哪个日本军团是最英勇善战的军团,可能争议会很多。但是,如果要论数二战中,哪个日本军团是最爱好和平的军团,那么,毫无疑义是大阪第四师团。

    这个大阪第四师团的征兵所在地,是日本大阪。这个师团成立于一八八八年,士兵的主要来源是菜贩子。在一九三七年,日本军队入侵中国时,它已经配备了当时世界上一流的武器装备。成为日军中资格最老的师团之一,堪称日军之中的“精锐”。

    然而,大阪此地和日本其他的地方不同。在日本古代,基本的社会结构是农民依附于拥有土地的大名。而拥有土地的大名,则服从于幕府将军。而幕府将军则在名义上服从于实际上是傀儡的日本天皇。这种长期不变的社会结构导致日本形成了上下级关系严格,富有服从精神的文化特点,也是二战中日本军队普遍狂热“效忠天皇”的心理基础。

    大阪一直都是日本的商业城市。此地居民不依赖于土地和大名的等级制度生存。反而会因为各种苛捐杂税和此地的大名斗智斗勇、讨价还价,根本就没有什么忠诚度可言。所以,效忠天皇。也根本谈不上。

    纵然是出于国家法令,大阪的年轻人不得不服兵役。也不会按照日本上层宣传的那样,“为效忠天皇而死,为大日本帝国而死”。临别赠言,大多是“御身大切”,译为中文,就是“保住小命,活着要紧”。

    而想活着,这些在大阪第四师团服役的士兵,就绝对不会无脑遵从上级让他们苦战送死的命令。甚至第四师团内部还制订了所谓“无谓的牺牲不要付出”、“不合理的战斗不要参加”、“穷途的敌军不要追击”的“三不要”原则。

    有了这些原则,大阪第四师团的战例自此让人啼笑皆非。

    一九三七年,因为驻华日军兵力吃紧。所以日本人将大阪第四师团调往中国东北。在训练两年后,一九三九年,日本北进,试探苏联的虚实,与苏联军队在诺门坎大打出手。

    随后,日本关东军下令驻扎在伪满洲国北部的大阪、仙台两个精锐师团紧急动员,增援前线。日本的仙台师团在接到命令后,强行军四天,从海拉尔赶到诺门坎。在抵达战场的当天就投入战斗,随后就死伤惨重,被苏联人打得溃不成军。

    而大阪第四师团,却在命令下达后,患了拖延症。大阪师团内的官兵,在接到紧急增援的命令和苏联人很凶猛的消息后,接连因为五花八门的怪病“病倒”,并要求留守。

    日军联队长听到这个消息后,大怒不已。亲自坐镇医务室参加诊断,这才大阪第四师团众人五花八门的怪病迅“痊愈”。随后,大阪第四师团进军海拉尔。然而,出工不出力这种事情,在大阪师团内早已深入人心。前进的度缓慢无比。仙台师团走了四天的路,大阪师团整整走了八天。就这个样,还有的人员。因为各种稀奇古怪的原因“掉队”。

    而在大阪第四师团抵达前线的当天,日本人看到战事无望后,便和苏联人达成停战协定,宣布停战。停战的消息传出后。患有各种“行军拖延症”的大阪师团士兵,纷纷治愈。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赶到前线。非常“伤心”的和战损极多的其他师团的士兵“抱怨”——老子赶路这么急切,居然没有仗打,实在是让人伤心……

    其他师团的日本士兵听到这种“抱怨”后有没有吐血。不可考……

    因为大阪第四师团赶到前线时,战争已经结束,所以,并没有伤到一兵一卒。返程的时候,齐装满员、精神饱满、面色红润,军容整齐漂亮的一塌糊涂。而苦战数日的仙台师团和其他日本军团,在大阪第四师团的比对下,简直就成了要饭的乞丐。

    当然,实情如何,日本人心知肚明。日本关东军实在看不过眼。所以,报纸上报道大阪第四师团的《我无敌皇军第四师团威势归来》新闻标题变成了《我无伤皇军第四师团威势归来》。一字之差,意思截然不同。

    当然,大阪第四师团在中国的扬名立万,并不是因为日本人和苏联人的诺门坎之战,而是因为徐州会战和长沙会战。

    徐州会战开始于一九三八年年初,日本人打通津浦铁路,连接华北与华中的日本占领区。一口吃下中国北方沿海地域,所以,南北夹击进攻徐州。从南边而来的日军。是曾经攻占南京的日军。

    而北边来的日军华北方面军第五师团,在将韩复渠击溃后,一路南下,与从青岛登6的日本海军6战队会和。向西进攻台儿庄,而日本人的第十师团也接到了命令,沿津浦铁路南下,试图与从青岛来的第五师团会和。

    随后,便是台儿庄血战。虽然日本军队在武器装备上有优势,但是架不住中国人人多势众。又有决死保家卫国之心。硬是用人命填,抵住了日本人的进攻。李宗仁在下令台儿庄守军坚守阵地的同时,下令汤恩伯军团从日本人背后出现。

    这种包饺子的战术极为成功。日本人腹背受敌,损失惨重。此战歼灭日军一万余人。虽然中国士兵死的更多,但是日本人的嚣张气焰就此被打掉一半,是为正面战场的一次最重大的胜利。而一万余日本人被歼灭,也让中国人精神一振,知道日本人不是不可战胜的,自此后便可安心抗日。

    而日本人也不白给,在台儿庄之战受挫后,日本人便开始悄无声息的运作,试图围歼中**队在徐州的主力。此时,日本人南北夹击,如果死守,毫无疑义。不过是重蹈台儿庄日军的覆辙而已,所以,老蒋令李宗仁迅突围。

    李宗仁除了让刘汝明部留守徐州,吸引日本人的目光之外,下令徐州各路守军,在象征性的抵抗后,化整为零,伺机撤往山区,跳出日军的包围圈。留守徐州的刘汝明部,也在萧县一带伏击了日本的第九师团。

    日本人没有料到李宗仁所部,在被逼急了之后,也会玩一手死对头才会玩的游击战,措手不及徐州守军大部分顺利逃脱。日本人气急败坏的时候,打算全歼留守徐州的刘汝明部。而在此时,刘汝明部在表演死守徐州城数日后,果断的放弃徐州城,逃之夭夭,给日本人唱了一出完美的空城计。日本人不但没有全歼守卫徐州的中**队主力,甚至连一个上尉军衔以上的军官都没有抓到。

    当然,没有抓到的主要原因,和大阪第四师团很有关系。在中**队突围后,经过月余激战,早已人困马乏。如果这时候被日本人追上,后果不堪设想。而就在中**队经过鲁苏皖边境一条公路的时候,奉命南进的大阪第四师团先头部队出现了。

    这个时候的大阪第四师团,算是日本军队中,战损率最低,装备最精良,人员最充足的一支军队了。军团中,每个人都红光满面,士气高的一塌糊涂。

    中**队怀着必死之心摆开阵势,准备和这支看起来就是精锐中的精锐的日本军队决一死战。孰料,等了半天,日本军队毫无动静。虽然这支日本军队很明显的现了中**队,但是毫无攻击的意图。

    隔着一条公路,大阪第四师团的士兵们对中**队视若无睹。旁若无人的做起饭来,开始野餐……

    而在中**队硬着头皮横穿公路而逃时。大阪第四师团的人也很淡定的接着吃饭,毫无追击的意思。仿佛他们不是来打仗的,而是来旅游的。

    当然,这种事情因为事涉两国,部队番等信息是根本瞒不住的。大阪第四师团自此在中国扬名立万,而在日本军部气恼的追问大阪第四师团为什么不开枪阻击中**队时,带领大阪第四师团南进的联队长却回复道——他们要严格的遵循作战纪律,没有得到对中**队进行截击的命令,就对中**队进行截击,是违反纪律滴,是不对滴……

    从日本军部没有将大阪第四师团的日本兵全体枪决这件事情来看,大阪第四师团应该是日本人亲生的。

    而被调往中国南方的大阪第四师团,参加过的规模最大的战役,当属长沙会战。

    一九三八年十一月,日本军队攻陷湖南北部,危及长沙。老蒋知道长沙的兵力与日本军队相差太远,如果只依靠手下的部队和日本人硬碰硬,恐怕会伤亡很大,而且还不一定能守住。所以,老蒋下令采取焦土政策,计划火烧长沙。在日本人长沙后,将进城的日本人全部埋葬进长沙的大火中。(。)

第二百三十一章 加以扶植() 
此时的长沙,由于出于中国内陆,很少遭到侵扰。又是长江水运的港口,所以,自明清甚至宋元时期遗留的中国古代建筑非常多,而这些建筑,最大的特点,便是以木材作为主要的建筑原料。所以,此时的长沙,看似繁华,但其实是建构在一堆风干了许多年的干柴之上。

    火烧长沙算是不得已的焦土政策。因为,如果日本人攻取长沙,沿江而上,重庆就会陷入被动。所以,虽然长沙文物古迹众多,但是中国的血脉留存,却也顾不得许多了。

    从战术上讲,火烧长沙完全是正确的。如果日本人陷入火海,中国人不费一兵一卒,就能将数万日本人变成烤肉。纵然有逃出火海的日本人,在惊惶之中,也逃不过中**队的追击。

    然而正如《亮剑》中那个老蒋手下的军官所言,老蒋手下,制定战略战术的不乏天才,但是执行者,却大多数是蠢才。负责执行的几个人,提前逃跑,在日本人还没有进城的时候,便燃起了大火。

    这场大火烧掉了长沙百分之九十的建筑。并让三万余中国平民丧生。如果单从效果看,放火放的确实漂亮。然而,却连日本人一根毛都没有伤到。让全国上下一片非议,老蒋气得暴跳如雷。几天后,便将负责执行的人一杀到底。

    一九三九年,老蒋派薛岳代理第九战区司令长官,指挥长沙会战。长沙会战其实一共有四次,从一九三八年到一九四四年,持续六年的时间。这四次长沙会战,是中国八年抗战中,中国和日本方面出动兵力最多,规模最大,历时最长的一次。

    中**队出动一百多万人次,日本人出动六十六万人次。虽然第四次会战时,日本人狗急了跳墙。集结了三十万人,以人数众多的优势兵力,迫使中**队不得不撤退。但是前三次会战,薛岳却是指挥的很漂亮。

    据后世统计。前三次会战,日军伤亡十万七千余人,中**队伤亡十三万人。伤亡接近一比一。远比台儿庄战役要低。而中**队的装备,此时仍旧逊于日本人。

    大阪第四师团,在长沙亮相的时间。是一九四一年九月初,第二次长沙会战。此时,日军第十一军司令官阿南惟几集结四个师团、两个支队和航空兵等共十二万人,企图一举拿下长沙。

    然而阿南惟几崩溃的是,被他寄予众望的大阪第四师团,刚一进长沙便被薛岳的中国精锐给赶了出来。几乎称得上是全线溃败。而战争这个东西,讲究的就是一个战略配合,环环相扣。当大阪第四师团这一环崩溃后,其他的几个日本师团便陷入被动的境地。纷纷溃败。只有中**队精神大振。

    自此。大阪第四师团在日本军队中的名声便算是臭了大街。日本军队中,没有一个军敢将其收入麾下。最后日本军部只能将其改为直辖部队。在日本轰炸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将其派往菲律宾,攻打已经弹尽粮绝的美菲联军。

    饿了好几个月的美菲联军连强弩之末都算不上,大阪第四师团发现这个状况后,不费吹灰之力,便取得了胜利。这场胜利让大阪人觉得荣耀至极,与有荣焉。趁此机会,大阪的商贩开始大肆倒卖战时配给的军用物资。狠狠的发了一笔横财……

    当然,只在中日两国面前“丢人”,还不足以让大阪第四师团名扬千古。对大阪军团印象最好的,不是中国人。而是美国人。

    一九四五年八月,日本人战败投降后,正在泰国曼谷附近休整的大阪第四师团,向美国人投降的那叫一个爽快。根本没有的拖延症,毕竟他们奉行的是“御身大切”,而不是武士道精神。战后统计。大阪第四师团,是日本南方军甚至军团之中,战死最少,装备物资保留最完整的部队。充分完成了其保命第一的战略目标。

    而在回到美国的第二天,大阪第四师团中,出身于商业世家的士兵们,便纷纷跑到美国人的兵营驻地前,整齐地摆开摊位,兜售起战争纪念品来……

    包括美国人在内,无一不对大阪军团爱好和平的精神所打动……

    大阪第四师团的人能在回国的第二天就跑去做美国人的生意,有胆量来和余生谈投资反战电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