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文娱抗日上海滩 >

第191部分

文娱抗日上海滩-第191部分

小说: 文娱抗日上海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了这个目的在,这种质优价廉的华人劳工很快便抢去了原本属于澳大利亚白人矿工的工作机会。一八五四年,维多利亚金矿区白人矿工集会。决定将华人矿工驱赶出矿区。随后成立的“金矿皇家委员会”,于一八五五年六月通过排华法案。

    这个法案不但对华人进入澳大利亚的数量进行了限制,而且,还设立了华人入境后的人头税。由于排华法案的正式通过。华人矿工的处境越发艰难起来,大量的财物被抢劫,并且无处申诉。

    而且,维多利亚地区当局还呼吁新南威尔士和南澳地区共同排华。一八五七年,南澳大利亚地区。和新南威尔士地区也先后通过了排华法案。

    这些法案直到十年后,金矿枯竭,才被废止。然而,这种事情,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当一八七五年,金矿在昆士兰帕尔墨河被发现后,华人再次蜂拥而至。

    这些华人劳工知道机会难得,所以,不会放过每一盎司矿渣。正如当时澳大利亚人对华人矿工的描述——(他们)与世无争地在别人采过的金矿里挖掘矿渣。

    由于华人劳工的耐心与勤勉。这次淘金让众多华人劳工收益巨大。

    所以,冲突再次发生。一八七七年,澳大利亚昆士兰正式通过《限制华人移民法案》。甚至原本已经被雇佣的、与淘金无关的各大公司的华人劳工,也被逐步解雇。

    这一次的排华事件历久绵长,在一八八四年四月,维多利亚地区发生阿富汗号船只满载华人事件,被视为违规后,一八八四年六月,第二次大洋洲殖民区区际会议通过决议,决议规定——任何船只五百吨只准载一名华人入澳;并且禁止华人在殖民地移居。

    从此时开始。排斥华人成为澳大利亚的基本国策。澳大利亚全境,全面排华。可即便如此,数以万计的华人,仍旧在澳大利亚艰难的存活下来。

    中国人文化上的包容性。使得中国人在面对其他文化时,将这种包容性迅速的转变为适应新环境的能力。这些华人在澳大利亚扎根后,开始从事家具制造业,蔬菜种植业,和一些其他的商业活动。

    这个时候,中国人传承数千年的文化给了他们强大的生命力。在自然经济。男耕女织的时代,许多中国家庭中的男子,都要学习一些简单的木工活。因为学会后,就可以省下大量雇佣他人所需的费用。这种习惯一直传承到后世。

    所以,移民澳大利亚的华人,大多都有些木工的底子。学习木工和家具制造,很容易上手。并且因为吃苦耐劳的天性,竞争力强大的不可思议。逼得澳大利亚的白人不得不成立一个名为“家具制造业**联盟”的组织,用以阻止华人在家具制造业上的发展。

    不过,这种人与人之间的歧视与反对,最终被经济规律所击败。在虽然白人劳工不喜欢华人,但是白人老板却非常喜欢。正如他们所形容的那样——“他们很少找麻烦,你能放心他们所干的活。”

    因此,这种排华虽然存在,但是华人却能在此异国他乡生存下去。直到后世华人在国际上越来越强大之后,澳大利亚这种对华人的排斥,才逐渐消失。

    当年余生购买澳大利亚的土地和矿产,也是因为有沙逊的面子在,才得以成功交易。如果当年是余生自己去买。还不知道要受到多少刁难。而余生派驻澳大利亚的人,也是因为澳大利亚人并不看好这几块地方,才能获得相应地方的采矿特许权。

    当然,如今的余生在混迹好莱坞,成为世界知名电影人后,再也不敢有人小觑。又是另一回事了。

    是以,余生对澳大利亚人,并无太多好感,给这个庭长添点乱,也成为应有之义。余生让夜无光买通了日本一家新闻媒体的记者,并让这个记者以诙谐的口吻,写了一篇报道。

    这篇报道以讽刺的手法,将澳大利亚华工所受到的排斥和歧视,表现的淋漓尽致,从一八三零年,到一九三零年,这百年间华人所受到不公正待遇细细数落了一遍。并配上了梅汝璈和威伯的照片。

    最后来了一句——不知道威伯会不会给这个华人法官以公正的待遇呢?

    这篇报道看似是一篇历史考证,类似于后世论文,但是。最后这句话足以让威伯惴惴不安。如果梅汝璈在座次争执上,出现任何一点问题,并愤而辞职。那么威伯便无法向各方面交代。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公正性也将受到质疑。

    这是美国人绝对不允许出现的状况,因为这等于质疑美国。到时候。美国人不让威伯滚蛋才是怪事。

    另外,这篇文章颇有挑拨同盟国之间关系的意思,很得日本上下的欢心。所以,虽然这家报社和这个记者都受到了美国人的警告,但是。日本人却视其为英雄。层层遮掩中,将此人庇护下来。

    不过,事情还是如历史一样发展。威伯还是想为封自己为爵士的大英帝国争取一下。

    一九四六年,五月二日,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正式开庭的前一天。威伯准备迂回前进,让梅汝璈妥协。

    一九四六年,五月二日,当梅汝璈正在办公室阅读文件资料时,工作人员通知梅汝璈:“梅先生,今天下午四点钟。举行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开庭仪式预演,请务必按照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着装要求出席,会有记者到现场拍照。”

    梅汝璈没有听到调整坐席次序的通知,心中便有了谱。在下午,在十一位法官预演之前的会议上,威伯果然说道:“因为明天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要正式开庭审判,所以,现在我们做最后一次彩排。下面,我宣布一下法官座位的排列次序。”

    “美国、英国、中国、苏联、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荷兰、印度、新西兰、菲律宾。”

    梅汝璈听完后,合上笔记本。调头就走。回到自己的办公室。这个举动非常出乎威伯的意料之外。他从来没有想到梅汝璈的态度居然有如此坚决。

    威伯不得不追到梅汝璈的办公室,对梅汝璈说:“梅先生,事情不是你想的那样,你听我解释。请你冷静一下好么?”

    梅汝璈道:“我听着。你说吧!”

    威伯解释道:“美国法官和英国法官坐在我的左手和右手边,主要原因是因为他们对英美法系的程序更熟悉一些。这只是为了工作上的便利而已,丝毫没有任何歧视中国的意思。”

    梅汝璈白眼一翻,这番话只能骗小孩子。谁都不是傻子,只要座次一定,谁都会知道这其中是什么含义。这番解释。难道要一个人一个人的去说么?

    他对威伯道:“恕我直言,你我都清楚,这里是国际法庭而并不是英美法庭。所以,你的这个解释并不成立。我认为,没有必要这样安排!”

    威伯回应道:“梅先生,那你能否从另外一个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呢?你想想,现在你们国家的法官来自于英国或者美国,而不是俄国,这对你将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这段话,威伯仍旧是从便利工作的角度去说。

    梅汝璈却并不被威伯所忽悠:“威伯爵士,这是对我的侮辱,作为一个中国人,我必须郑重的说,我来东京并不是为了愉快。我的祖国,遭受了日本长达五十年的侵略!”

    “对于中国人而言,审判日本战犯,是一件严肃沉重的任务!而不是用来愉快的事情!”

    威伯黔驴技穷,只能威胁梅汝璈道:“我也必须再次提醒你,这个座次安排,是盟军最高统帅的意思。遗憾的说,如果你拒绝的话,中美关系可能会陷入不愉快。你们的国家也未必会同意你做出这种争执。”

    一般来说,威胁他人的人,其实都是无力实现某件事情,或者实现后自己的损失比较大,不愿意承受。所以只能用威胁这种手段。属于明显的纸老虎。

    所以,梅汝璈坚持道:“我拒绝接受这种不合理的安排!在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中,中国受到的侵略最深,抗日战争时间最长,牺牲最大!而反观英国人!却只是一味的对日本忍受和妥协!中国绝不能接受,在这场审判中,中国的法官座次排在英国人之后!”

    “我认为中国的其他人也绝不会同意!我甚至怀疑,这是否是盟军最高统帅做出的决定!”

    其实,麦克阿瑟哪有闲心管这些事情。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法官的排座次问题,还真就不是美国人的意思,而是澳大利亚名义上的老大英国人的意思。威伯自作主张,梅汝璈洞悉真相,反将一军。

    威伯当即便有些慌乱,这件事情要是闹大了,报纸上所说的可就全都成真了。对美国人也没法交代,毕竟这是节外生枝。

    所以,威伯对梅汝璈道:“梅先生稍等,我去和其他的几位法官商量一下。”

    梅汝璈自己穿自己的衣服,丝毫不搭理威伯。威伯只能许诺道:“我十分钟以后,就给你答复!”

    虽然威伯许诺的是十分钟给答复,但实际上,梅汝璈却等了几十分钟。

    几十分钟后,威伯敲门而入,对梅汝璈以宣判的态度说道:“梅先生,很抱歉,又让您失望了!我们一致认为,今天只不过是一次彩排而已,是非正式的!我们只是先拍一些照片而已,今晚我们还会再讨论一下有关明天正式开庭的座次排序问题。”

    威伯的这一招叫做造成既定事实。一旦梅汝璈被他表演出来的低姿态所忽悠,那么,中国人在英国人之后的座次排序,便会被世界所知。先拍一些照片,绝不仅仅是拍一些照片而已。

    到那时候,国际影响已经形成,再调整座次已经不可能。这个问题也不会再拿出来讨论。

    梅汝璈当然知道威伯的用意,所以,只能用出杀手锏:“威伯爵士,我也要让您失望了。这样的座次安排,我绝不会出席。”

    “全世界的摄影记者和新闻记者,现在都在审判大厅,你们必定要进行相关报道。所以,我绝不能出席。一旦这些照片和报导传到中国,你知道将会是什么后果么?”(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一章 乱入() 
“所有的中国人都会指责我的软弱、我的无能!如果我同意了今天的安排,那么我就是侮辱了我的国家!我就是侮辱了所有中国人为抗击日本侵略而付出的代价、牺牲、努力、坚持,和一切的一切!”

    “威伯爵士,这么说,你听明白了么?”

    威伯默认。梅汝璈接着道:“所以,我绝不会出席这种座次的彩排!至于我自己,我可以向国内请示。如果得不到国内的支持,我会马上辞职!”

    威伯怎么可能让梅汝璈就此辞职!一旦梅汝璈辞职,他也要滚蛋了!并且,还要得罪几乎所有的中国人。余生找人炮制的那篇文章,掐断了威伯所有的解释和退路。他所得微乎其微,而风险却很大。

    所以,威伯请求道:“请等等,要不这样,我再和其他几位法官商量商量。但你千万不要走啊亲!我最多十分钟就回来!”

    梅汝璈感觉这次差不多了,于是对威伯道:“那我就再等十分钟!”

    威伯转身离去,梅汝璈心中大笑。这场谈判看似艰难,但其实原理很是简单。和中国街头巷陌的小商小贩讲价没有什么太大差别。

    便如同张三对李四说:“这黄瓜再不买就没有了!你丫抓紧时间!”

    李四说:“五毛一斤买么?”

    张三肯定不答应:“五毛一斤?卖你个黄瓜叶子还差不多!”

    李四转身就走。张三急了,黄瓜虽好,不能换饭吃。只有钞票可以。于是大喊:“回来回来!六毛!只要六毛!”

    李四继续向前走,步子却慢的向乌龟爬。在张三大喊:“五毛就五毛!算是便宜你了!”之后,飞一般的跑回去,开始挑拣又粗又长的黄瓜……

    梅汝璈虽然学历高,但也出身市井,自然对中国这些商贩之间的小手段了如指掌。这种谈判能力,自童年开始,锻炼了无数年。威伯能是梅汝璈的对手才是怪事。

    所以。几十分钟之后,威伯很无奈的对梅汝璈道:“梅先生,你赢了!”中国人的座次从此在英国人之前。

    这番法官之间的暗战结束后,一九四六年。五月二日,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开庭仪式预演才正式开始,十一位**官依次进入审判大厅,并就坐。因为就坐的顺序完全是按照《日本受降书》签字仪式的顺序,并没有什么出奇之处。所以,并没有引起审判大厅中,等待已久的记者们的重视。

    而预演之前的传闻,就此烟消云散。中国人的位置,从此便在英国人之前,仅在美国人之后。

    被美国人翻修过的审判大厅,布局极为精巧。在审判大厅的右边靠墙的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