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文娱抗日上海滩 >

第223部分

文娱抗日上海滩-第223部分

小说: 文娱抗日上海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诸多因素牵扯。导致海蒂拉玛并没有精力去研发这些跳频机械设备。但是,余生的出现,让海蒂拉玛有了这个机会。除了偶尔出演余生的电影之外,海蒂拉玛在这几年中。几乎将所有的精力投入到研发手机当中。

    在后世,高通的崛起,便是在海蒂拉玛跳频技术的基础上,研发了cdma无线数字通信系统。虽然,在这个时代。还没有电子晶体管,计算机也仅仅是刚刚开始研发。跳频技术的应用,并没有那么简单。但是,如果去掉后世手机的各种应用功能,只保留通话功能的话,这个问题还是可以解决的。

    在余生试用过海蒂拉玛发明的手机后,发现信号还算稳定。并且,机器本身的重量,并不到五百克,算得上是便于随身携带。机器的体积。仅仅相当于半个板砖,无论是作为电话,还作为防身工具,都是不错的选择。虽然电话线稍微有点长,但电话时的姿势会有些奇怪,不过,这全然不是问题。

    余生在得到海蒂拉玛的消息后,第一时间内,便坐着私人飞机,去了法属波利尼西亚群岛。见到海蒂拉玛的第一句话就是:“美女。这一次,你真的会名动世界流传史册。”

    海蒂拉玛笑靥如花道:“这件事情,在我发明出这款手机之后,便已经确定了。不但如此。我还确定,我会在某一段时间内,成为这个世界上最富有的女人之一。”

    海蒂拉玛一生所求,便是名声二字,并期望以此获得众人的承认,从而摆脱花瓶和白富美这两个词的局限。如果没有当年余生在青鱼中餐馆中。对她手中跳频技术的慧眼识珠,恐怕,如今的海蒂拉玛,只会如另一段历史般,成为一个年纪渐长的怨妇。

    所以,海蒂拉玛对余生的态度极为娇柔,虽然还到不了倒贴的程度,不过,也相差不远。这个年纪的女子,已然脱去了少女的青涩稚嫩,但却又无老态。特别是海蒂拉玛这种对容貌极为注重的女子。

    余生有海蒂拉玛软语相伴,但觉得眼前似有繁花盛开,一时之间,神摇魄动,差点不能自持。

    当海蒂拉玛带领的团队众人,将生产手机所需要的零部件一一罗列细化,并将一些关键的零部件生产的机器都设计出来后,便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余生知道,手机这种东西,提前面世数十年,必然会被人窥伺。

    所以,将手机的生产工厂,放到了澳大利亚,他所买下的土地上。虽然,这个工厂其实更适宜建在美国,但是,以老美的操行,谁知道会不会把余生连皮带骨一口吞了。

    还是离得远一点好。澳大利亚虽然也跟美国人关系不错,但是,总归不是美国。没有美国那么强势。

    一切按照程序,用最快的时间筹备建设。然而,等到手机真的投入生产的时候,也到了一九四八年的七月。当数万台手机在生产出来、向全世界铺货的时候,举世震惊!

    在后世,手机不过是最常用的民用设备。但是,在这个时代,手机却不仅仅是民用那么简单。美国人和苏联人都没有想到,余生居然能超越两个超级大国的科研能力,制造出这样一款设备。

    不但携带方便,信号稳定,而且,独有的跳频技术,足以保证这款通信设备不被现今的任何手段监听。在这个时代,这已经是可以应用于军事领域的现今装备。余生居然生产了数万台,全球铺货!

    而且,根据两国的情报,余生设立在澳大利亚的工厂,还在源源不断的生产这种设备。与此同时,手机信号基站也开始大量铺设。

    被震惊的,也不仅仅是美国人和苏联人。但凡和军事有关的东西,都会让各国上层保持相应的敏感度。除了美国人和苏联人,几乎世界上所有拥有军队,拥有秘密的国家,都对余生生产的这款设备,表示了极大的兴趣。

    而研究电子通信的科学家们,更是觉得面上无光,非常想买一台回去,拆开研究一下。

    所以,余生第一批生产的数万台手机,铺货宣传只用了两天时间,便被各国给抢购一空。随后,余生便被铺天盖地而来的订单淹没。粗略的统计了一下,仅第一批订单,便有近十亿美元。

    当然,也有不愿意通过下订单这种方式买手机的。当年曾经为了敌后抗日根据地粮食问题找过余生的人,再次出现在余生面前。这一次,他不是来买粮食的,而是来买手机的。

    此时的老蒋,终于体会到了当年收编大量烂泥扶不上墙的伪军的痛苦。大量的伪军,在所谓的剿匪中,贪生怕死瞻前顾后。并且,战斗力简直连渣五都算不上。简直就是负数。

    这便导致老蒋布置下的很多战略战术都用不上。正如后世神剧《亮剑》中,老蒋的手下在战后的感叹:“战略都是由天才制定的,但却由蠢才来执行。”正因为如此,虽然老蒋人多势众,但是却有败退之象。

    为了让战争的天平倾斜的更快一些,此人再次出现,拜访余生。要求尽快购买一些手机。此人对余生道:“手机的出现,确是现代战争扭转局势的利器。由于通讯手段落后,现在很多时候,我们的通讯只能依靠老式的电报机。如果要用电话,就需要不停的拆线装线,很是麻烦。”

    “而战场瞬息万变。很多时候,前线的人打昏了头,并不一定能做出最正确的决定。如果有一定数量的手机在,那么,军队的调动必然如臂使指。上下级之间的交流,和命令的传达会更加容易。”

    余生道:“手机可以给你。等到这一批手机出来,你可以先拿走一万部。不过,运输却是个大问题,毕竟,现在各国都对手机很感兴趣。如果一不注意,必然出纰漏。”

    来人却是一笑:“这个余先生放心。我们自有方法。”(未完待续。)

第二百七十五章 坑老蒋() 
余生也是一笑,不再追问。←百度搜索→此人离去后,美国人登门拜访。来者居然是余生的老朋友,詹姆斯斯图尔特。詹姆斯斯图尔特在美国人之中的名声很好,威望很高。各种勋章拿了无数。

    甚至,詹姆斯斯图尔特还成为美国空军准将。但是,余生在后世从来都没有听说过詹姆斯斯图尔特居然会和人谈判。所以,虽然余生早已料到,美国人必然会对手机有很大的兴趣,会派人来谈此事。但根本没有想到美国人会派詹姆斯斯图尔特出马。

    在余生的印象里,詹姆斯斯图尔特可是个纯正的老好人。根本不会与人起争执。

    美国人派詹姆斯斯图尔特来,显然是在打感情牌。只要余生抹不开面子,那么,无论是做什么生意,余生的要价都不会太高。美国人会占到不少便宜。

    不过,美国人显然打错了主意,虽然詹姆斯斯图尔特奉命而来,但是,这个从来都不愿意和人计较太多的道德模范,显然不是一个好的谈判人选。还没等余生纠结,是不是该给詹姆斯斯图尔特打个折,詹姆斯斯图尔特自己先纠结起来。

    詹姆斯斯图尔特对余生道:“余,我想我的来意你已经知道了。美**方,除了想订购大量的手机之外,还想购买生产手机的专利和相关的生产线,价格会让你满意的。”

    余生道:“吉米,你知道我不缺钱。”

    詹姆斯斯图尔特用非常抱歉的语气对余生道:“我和上司谈过这件事情。我们知道你如今已经身价千亿,不缺钱。不过,上司还是要求我,必须要向你提出这个收购意向。”

    余生看詹姆斯斯图尔特也确实为难,便说道:“吉米,不如你直接告诉我,如果我拒绝了你们的收购意向,你们会怎样对待我呢?秘密逮捕?还是就地枪决?”

    这话把詹姆斯斯图尔特吓了一跳:“当然不会!余,你也不要多想。毕竟,如今的世界。科学家数量最多的就是美国了。说不准哪一个科学家,就会发明出跨时代的产品来。这是不可能被抢夺的,否则,会被所有人群起而攻之。”

    “这种杀鸡取卵的事情。我们自然是不会做的。不过,如果你不打算答应收购意向,那么,我们有一个要求,希望余你能答应。”

    “哦?什么请求?”

    “请你拒绝向苏联出口手机!”

    余生恍然。冷战自丘吉尔的铁幕演说开始。美国人和苏联人之间。角力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关于德国到底该如何运作的问题。一九四八年二月到六月,美、英、法、荷、比、卢六国举行会议,决定建立西德政府。

    随后,美、英、法占领当局,便于一九四八年六月十八日宣布在德国占区实行“币制改革”,发行所谓“b”记马克,在西占区流通。

    而在英美法发行“b”记马克之后,苏联立即全面封锁西占区与柏林西管区之间的水陆交通,并宣布在东占区和大柏林区发行新货币。从此以后。美国和苏联开始了在德国的对峙。

    德国从此有了西德和东德之分。而这次对峙,被称为柏林危机。是战后美苏冷战的第一个高峰期。到了一九四八年九月二十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即西德正式成立。正因为有了这次对峙,北约和华约才有了成立的理由。

    余生原本没打算搀和美国与苏联两个巨无霸之间的争斗,虽然他远比普通人强大,但是,和这两个超级巨无霸相比,还很弱小。余生发明手机,只是为了大捞一笔而已。

    只是。海蒂拉玛将手机研制出来的时间凑巧。在手机分销全世界的时候,正是美国和苏联在德国闹得最僵的时候。而对峙与冷战,讲究的就是尽量收拢自己手中的砝码。

    只要某一方面比对方要强,就算是赢了。而余生的手机。足以让一方在顷刻之间,将军队指挥效率提高三成。这三成,已经可以算是绝对优势。所以,美国人对余生发明的手机重视异常。

    在试用之后,便立刻派詹姆斯斯图尔特来和余生谈判。不过,这种限制。也是要付出代价的,余生问詹姆斯斯图尔特道:“拒绝向苏联出口手机,当然可以。不过,这会让我损失一个大客户。没有补偿,我可不干。”

    “当然会有补偿。军方会在稍后,向你下一份价值二十亿美元的订单。”

    余生摇摇头道:“这可不行。这并不是说钱多少的问题,而是无论我答不答应拒绝苏联人购买手机的请求,军方都需要购买我的手机。并且,数量绝对不会小。军方这是在拿原本就属于我的东西,换原本不属于他的东西。我会很吃亏的。”

    詹姆斯斯图尔特也是聪明人,自然明白余生说的有道理。不过,这是上司给他的最后底线,如果拿不下,后续的事情,无论是余生还是他,都会有不小的麻烦。

    所以,詹姆斯斯图尔特问道:“那么,余,你想要什么条件呢?”

    余生道:“很简单,我希望我手中的illusion饮料,能够替代可口可乐,成为美**方的用于后勤保障的战略物资!”

    可口可乐之所以在全世界闻名,并且销路广阔。除了是因为借了二战的东风,最大的原因,还是因为在二战后,可口可乐这款饮料,随着美国大兵踏遍了全世界。美国大兵所到之处,便是可口可乐最好的广告。

    余生旗下的illusion口味远比可口可乐多样,口感也较好。在美国大兵之中,也有很广泛的受众。在这种情况下,只要用力巧妙,想要取代可口可乐,还是有可能的。而手机这件事情,是一个很好的着力点。

    詹姆斯斯图尔特记下余生的要求之后,便回去向上司汇报去了。余生暗自发笑,美国人现如今,还没有后世电信商的概念。后世的电信商,最挣钱不是在营业厅里出售的手机,而是每个月都不间断的话费。

    虽然。在这个时代,因为没有电子晶体管,手机的使用,不可能像后世那么方便。普及率也没有那么高。但即便普及率和使用人群,只有后世的百分之一。每个月的话费总额,也会让余生数钱数到手抽筋的。

    所以,多一个客户,少一个客户。其实并不要紧。反正如今没有人和余生竞争。要紧的是赶快铺设信号基站,扩大手机信号的覆盖面。然后,坐等收话费。

    在詹姆斯斯图尔特离开后,余生还不能休息。因为,还有人登门拜访。并且,来者是个华人。余生虽然身在海外,但是对华人总会留三分情面。更何况,来拜见余生的这个华人,是奉了老蒋的命令。在老蒋还没有退守海岛之前,余生不见不合适。

    来人自称姓宋。看年纪,比余生也大不了几岁。相貌堂堂,礼仪周全,一看便知是个积极向上的富二代。余生请此人落座后,寒暄几句,方才打探清楚,此人是蒋宋孔陈四大家族中的一员。和老蒋有着八竿子才能够得着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