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文娱抗日上海滩 >

第49部分

文娱抗日上海滩-第49部分

小说: 文娱抗日上海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歌在后世,也传唱数十年,而仍旧经典依然。即便提早问世数十年,也契合这个年代男女对于一段情缘的构想。

    ***********

    订婚仪式筹办的极快。夜无光为了自己的亲妹子,也算是拿出了十二分的精力打点。他知道自己的妹子和余生都不是喜欢麻烦和繁文缛节的人。虽然遵照传统,也不过是为了给自己和青小艺一个尊重的态度而已。

    所以,夜无光既没有按照中国传统的婚俗,去做纳采、问名之类的六礼。也没有按照简单到毫无意趣的西式婚俗,去设置交换戒指或彼此宣誓之类的环节。毕竟,誓言并不可靠,还是彼此舒适并努力维护的真心要紧些。

    当年余生接青小艺住进别墅,并没有太多的人知道。所以是个缺憾。夜无光便请来所有与自己、余生和青小艺相熟的人。余生的交际面广,又是名人,自不待言。夜无光如今也算是小小的影星一枚。而青小艺,简直就是沪江大学众男生心中的女神。

    所以,当夜无光广撒请帖的时候,发现请帖居然不够用。

第七十四章 美国(一)(第一更)() 
有太多的人主动问他要请帖,于是又发了一轮。到订婚这一日,来者竟不下千人!有诚心恭贺的、有来此准备和名人混个脸熟的、还有暗自伤心名花有主的不一而足。

    而唯有一个相同点,便是这些人都做好了起哄的准备。在酒过三巡后,余生才和青小艺一起登台致谢。于是众人哄闹不休,非要余生和青小艺喝一个交杯酒,表演一个节目才放余生下台。

    交杯酒余生自然不能和青小艺当众喝,要不时空管理局一定会把河蟹跨时空送上门。而表演节目,却不是什么难事。

    余生抬抬手,把众人的喧哗压住,然后对着麦克风开口,却是念出一首现代诗来。

    只缘感君一回顾,使我思君暮与朝

    在那样古老的岁月里

    也曾有过同样的故事

    那弹箜篌的女子也是十六岁吗

    还是说今夜的我

    就是那个女子

    就是几千年来弹着箜篌等待着的

    那一个温柔谦卑的灵魂

    就是在莺花烂漫时蹉跎着哭泣的

    那同一个人

    那么就算我流泪了也别笑我软弱

    多少个朝代的女子唱着同样的歌

    在开满了玉兰的树下曾有过

    多少次的别离

    而在这温暖的春夜里啊

    有多少美丽的声音曾唱过古相思曲

    这本是后世席慕蓉的一首古相思曲,借用汉乐府的遗韵,收在诗集七里香中。在后世也属于文青的必读书目。

    台下虽然并不都是文学素养很深的人,却也有一半人听懂了,便安静了下来。况且,这首诗其实是余生念给青小艺听的。一个女子的诗,极容易被另外一个女子理解。特别是关于情缘的话题。

    青小艺听余生一句句念来,但觉得字字句句都是心声。她的心防就此破裂,张开臂膀抱住余生,眼泪滑下,再也不理外界喧扰。

    诗念完后,夜无光看着在台上失态的妹妹,急中生智,喊了一声:“好!”

    台下便响起一片叫好声,掌声如同雷声轰鸣。

    然而订婚不过是订婚而已,订婚后并没有发生什么喜闻乐见的和谐事情。青小艺所受的教育极为传统保守。讲究发乎情止乎礼,自然不会在婚前做被传统道德认为是出格的事情。

    只是两情相悦,并不只在于被和谐的事情。平日相处中,青小艺与余生不再有客气的疏离与隔阂,神态举止变为自然而然的亲切。偶尔也会娇嗔轻怒,等着余生来哄。只是对别人,却仍是温和有礼的。

    自家中变故陡生,青小艺与夜无光流离失所,沦为难民后。青小艺便强装出一股成熟姿态,温和有礼,运筹帷幄。而心中终究是冰冷。直到此时,其少女的娇憨天性才毫无压抑的释放出来。

    然后,余生才知道,无论人类的科技如何发达,进化到哪个时代,女人这种生物的天性都是一样的。

    ************

    在余生与青小艺订婚的时候,阿尔伯特华纳已经回到了好莱坞。刚回到好莱坞,阿尔伯特便迫不及待的将几个兄弟召集起来。把大闹天宫放映了一遍。

    华纳兄弟白手起家,眼光自然独到。大闹天宫有极强的戏剧性和细节上连续不断的动作冲突。并且孙悟空的个人英雄主义也很契合美国人的文化内核。再加上万里长城永不倒的余威和东方神话的噱头,票房大卖已经可以想见。

    所以,华纳兄弟这一次给大闹天宫安排了最好的宣传和最佳的院线上映时间。而这一次大闹天宫并不同于当年万里长城永不倒刚上映时的惨淡情景。第一天上映,上座率便达到了百分之八十。

    虽然大多数观众是因为看了万里长城永不倒才对大闹天宫有兴趣的。不过,这部长篇动画丝毫没有让观众失望。

    动画片开始,便是一块巨石在东海波涛中炸裂,一道金光预示一个惊天动地的生命就此诞生。从猴王出世开始,东方神话的绚丽神奇便让人惊心动魄。

    然后,猴王进入人世求取长生。历尽艰难险阻。这个时代,正是美国人的淘金热和西进运动基本结束的时候,其中的艰辛尚存在于老一辈的记忆中。而大量的青年人怀揣着一夜暴富的美国梦,又开始了无尽的寻找。他们基本上踏遍了每一个可能出产油田的地方,一旦命中,便是命运就此改变。

    而在此时的美国人看来,孙悟空对长生的追求寻找,与自己对财富的追寻竟然是如此相似。而敢问路在何方一曲又沧桑洗练,不由得便有了共鸣!

    而当孙悟空学成归来,无论是东海龙宫还是阎罗宝殿,甚至是三十三重天上玉帝所在的凌霄宝殿都不能让其畏惧。在美国人看来,这便已经是成功了。

    而细想来,这些戳中美国人的点和后世的网络小说与美国大片的卖点其实并无不同。毕竟,每个人都期望自己有不被束缚笑傲风云的一日。这种情结在漫长的时间中,酝酿成经典。

    所以,大闹天宫上映后,不但美国的孩子们喜欢看,连大人也喜欢看!有的铁杆粉丝看了一遍不过瘾,便去电影院刷了一遍又一遍票房!而敢问路在何方的歌曲,也在美国传唱开来。并被改编成英文版。

    在街头巷陌和酒吧中的传唱率竟然和redrivervalley不相上下!这个年代,美国经济危机的余韵还未过去,露宿街头并不罕见。所以,很多躺在街头卖艺的人,弹着吉他唱的歌曲居然也变成了英文版的敢问路在何方。

    而这些人的传唱便成为大闹天宫的最佳宣传。一传十十传百,八卦的力量是伟大的,不过十天时间,大闹天宫的名字便在美国家喻户晓。所以,大闹天宫的票房更是滚雪球一般的飞速上涨!

    仅仅一个月的时间,便已经超过了万里长城永不倒在美国和欧洲的票房总和!毕竟,万里长城永不倒虽然精彩,但是受众总是有限。不像动画片这般,可以跨越国界和文明,轻而易举的得到理解。

第七十四章 美国(二)(第二更)() 
而大闹天宫只不过是西游记系列动画的开篇而已,当美国人对这部电影有了浓厚的兴趣后,便难免会对原著也感兴趣。特别是原著中孙悟空大闹天宫后续的情节。一时间,西游记的各种英译本在美国的各大书店瞬间售罄。

    其实,西游记这本书在国外早有译著。最早英译本是一九一三年出版的,书名圣僧天国之行,翻译者是蒂莫西理查德,书的内封题为“一部伟大的中国讽喻史诗”。这是根据邱长春的西游证道书翻译的。而在英译本之前,早在一八三一年就有西游记的日文译本通俗西游记,其后英、捷、波、俄、西班牙等国译本才相继问世。

    而余生的这部大闹天宫一出,西游记便立刻成为英文译著者的目标。西方公认翻译水平最高的译作猴就此动笔。到了一九四二年,阿瑟韦理终于译著完成,并在纽约出版。

    阿瑟韦理在为此译本所作的序言中说:“西游记是一部长篇神话小说,我的选译文大幅度缩减了它的长度,省略了原著插进的许多诗词,这些诗词是十分难译的。书中主角‘猴’是无可匹敌的,它是荒诞与美的结合,猴所打乱的天宫世界,反映的是人间封建官僚的统治,这一点在中国是一种公认的看法。”

    有评论称赞韦理的译文能传达原文的风格,所以这一译本曾在后世多次再版。

    而在书籍和影视的双重攻势下,美国人对华人的排斥在微不可查的消退,见到华人后,除了说一句“中国功夫”,便会说“哦,你们有一个孙悟空”!

    而与大闹天宫的火热相伴的,便是华纳兄弟的心痛和动画巨头迪斯尼的失意。华纳兄弟即为了凭空赚到手的大把钞票而高兴,但与此同时却不得不把这大把钞票分一半给余生。想到此处,阿尔伯特华纳几人便心疼的无以复加。

    谁能想到一部中国人拍的动画片会创造这么恐怖的利润啊!

    而迪斯尼虽然拍出了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赚取了大把的利润,但华特迪士尼却也因此有些得意忘形。接连收购了三家与原本迪士尼同等规模的公司后,将迪士尼从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上赚到的利润挥霍一空,还欠下了一些债务。

    所以,从一九三八年到一九四零年这一段时间内,都并没有什么作品产出。所以,大闹天宫一出,华纳竟然成了新的动画片代名词。迪士尼这个名字,都快被美国人给忘了。不过,华特迪士尼虽然有些失意,却并不急切,因为这个动画天才正在制作另一部名闻后世的动画巨作——木偶奇遇记。

    而大闹天宫在美国的热映除了让国内的市场又火爆了一下外,还带动了另一个行业的发展!这便是在后世八十年代,漫画没有兴起时,盛极一时的连环画业!

    此时的上海滩,除了一小部分由宣纸工笔描绘的连环画外,最盛行的连环画其实还是各种影视改编而成的。而出版连环画的出版商,不但可以省掉画工费用,而且连环画印出来之后,因为有前期影视的宣传,宣传的费用也可以省掉。并且,销路并不会太差。

    而贫苦人家的孩子,花一两分钱,租几本连环画,便可以将自己因买不起电影票而错过的电影一一看过。虽然并没有电影本身那么有冲击力和享受的感觉,但好歹也算是看过了。

    而大闹天宫的连环画授权一卖出,不过两三天时间,上海滩的连环画出租店中,便尽是大闹天宫。余生和万氏四兄弟的名字随着这连环画册,被人熟知。影响了整整一代人!

    *************

    而银幕的光影流转闪烁间,这个上海滩并不平静。丁默邨自从上次办砸了中美日报的差事后,心有怒火,一口气制造了数十起血案。每一件都是连日本太君们也不愿意沾手的脏活。

    这数十起血案一出,日本太君们觉得丁默邨此人十分有用,丁默邨的地位便高了起来。这一日,南造云子又接到日本军部的命令。让她协助丁默邨扫清上海滩上反对日本人,反对大东亚共荣圈的宣传喉舌。

    而这一次,丁默邨聪明了许多,不再碰有中统和军统背景的报社。于是便挑了纯粹由美国人办起来,影响力却不小的大美晚报,作为下手对象。

    大美晚报于一九二九年四月十六日创刊,由美国报纸公司发行,美国人撒克里任主编。以英文版为主,但同时也有中文版。以旅沪美国侨民为主要市场。

    所以,报道的内容大多是美国和其他西方侨民在中国的活动。而海外华人在美国或者其他欧美国家的重要活动也会报道。而余生的万里长城永不倒在欧美的轰动,以及大闹天宫在美国创造的惊人票房等消息,便是有这份大美晚报报道的。

    大美晚报每日下午出版,大概发行十四页左右。报馆设于爱多亚路21号,位于法租界境内,面对公共租界。一九三七年十二月一日,因为中国的时局变化,又增刊中文版大美晚报晨刊,大量报道日本人的动向和中国人的苦难,以及中国人的抗日宣传等文章。

    天长日久,自然成为日本人的眼中钉肉中刺。所以,必除之而后快!

    一九三九年夏末,大美晚报的编辑们正在边喝下午茶,便校对稿件。报社中突然闯进一人,用宽沿的帽子遮面,对众编辑道:“二十分钟后,七十六号的人会到报社里闹事,大家赶快离开!”

    说完,不待众编辑反应过来,便冲出后门,消失不见。几个编辑面面相觑,不知道这个人说的是真是假。不过,他们也知道七十六号的凶名。觉得宁可信其有不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