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文娱抗日上海滩 >

第72部分

文娱抗日上海滩-第72部分

小说: 文娱抗日上海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逻辑性。

    虽然这种分散也是一种风格,但是却并不合余生的心意。

    余生收集的这些胶片,因为当时和摄影师们说好是以时间和质量算钱,所以,摄影师们都拍的极为详细。这些胶片加起来的放映时长,大概会有上千个小时之多。余生从其中选择出自己喜欢的影像,结构成木、火、土、金、水,以及宇、宙七个主题。

    前者不用说,是按照中国文化的五行来结构的顺序。木讲草木荣发,食材的生长与采摘,以及辨别食材优劣的细微差别。火讲火候控制。土讲皇天后土,土质不同对食材的影响,以及百种山珍。金讲刀功和厨房器具,庖丁解牛,动作之中,自有意韵连贯。水讲意韵连贯,中国菜对水的需求和各种河鲜海味。

    上下四方为宇,古往今来为宙。宇、宙两篇,宇讲中国食材的生长空间,与中国人的生长空间。宙讲四季变迁,时间酝酿。

    如此七篇,虽然与后世的舌尖上的中国有所不同,但是却以另一个角度包容了中国菜品的内蕴,并直指其文化价值。所幸,上海滩云集了各方来客和各种物资及菜品。否则,余生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在偏居一隅时,完成这个采集中国菜品之精华的拍摄计划。

    至于配音的主力,则是青小艺和阿花。这部纪录片的开头,被余生设计成童音念唱着的、在中国传承数千年,至今甚至到后世,仍被中国农家奉为经典的节气歌。

    “春雨惊春晴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阿花稚嫩的嗓音配上古老的节气歌,仿佛青嫩细草与浩阔时间相对,格外的清新明媚。而后,青小艺清脆的嗓音开始讲述食材生长的经历。这样的纪录片不曾出现于这个时代,虽然与后世的原版并不相同,但是余生对其成功,有着莫名的信心。

    ***********

    一个多月之后,傅筱庵之死的风波已经过去。人总是善忘的,记忆过往不如专注眼下。一九四零年十一月二十日,汪精卫任命陈公博以“立法院长”的身份兼任“上海特别市市长”。随后,陈公博又兼任“上海保安司令”、“清乡委员会上海分会主任委员”、“新国**动促进委员会上海分会主任委员”等诸多要职。

    到了一九四一年一月一日,“上海特别市政府”改称“上海市政府”。

    其实傅筱庵的死,对于汪精卫而言,并不是坏事。傅筱庵背后有日本人支持,与日本人的牵连比汪精卫还要深,却又不服汪精卫的管辖。占据上海市伪市长一职,却又不能为汪精卫所用,自然让汪精卫一系众人心中不爽。傅筱庵这一死,对于日本人而言是痛失一员爱将,对于汪精卫而言,却是正中下怀。

    并且,傅筱庵自一九三八年十月十六日就任以来,忙前忙后,早已为日本人架构起一个较为完善的体制。除了任命苏锡文为秘书长,日本人甲斐弥次郎为市政府顾问外,还先后设立了秘书处、社会局、警察局、财政局、公用局、教育局、土地局、司法处、宣传委员会、沪西特别警察总署、卫生局、工务局、社会运动指导委员会、粮食管理局、教育委员会、总会计处、市金库、经济局、社会福利局、保甲委员会、清乡事务局、宣传处等三十余个部门。

    行政体系早已完善。汪精卫派陈公博接替傅筱庵不过是去吃个现成的,替汪精卫铺路,以便汪精卫施展自己的报复而已。

    *********

    求关注啊!求收藏啊!求推荐票啊!

第一百零二章 中储券() 
陈公博伤人十天后,即一九四零年十一月三十日,汪精卫在日本人的支持下,在原来的国民政府首都南京,建立伪政府。史称汪伪政权。由汪精卫担任国民政府代主席、行政院院长和军事委员会委员长。搜罗中国有名的汉奸,如李士群、周佛海、陈公博等担任要职。

    而以蒋介石为首的重庆国民政府并不承认其合法性。由于日本与德国的同盟关系,欧美各主要国家,也没有承认其合法性。而汪精卫为了和蒋介石分庭抗礼,并显示自己才是正统,便仍旧沿用了民国的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和青天白日的标志。

    然而,傀儡终究不过是傀儡而已。汪精卫希望借日本人的力量,完成其统治中国的梦想。而日本人也不是傻子,在扶持汪伪政权的同时,也在扶植所谓的“华北政务委员会”和“蒙疆联合自治政府”。对于日本人而言,一个分散对立的中国,远比一个统一有力的中国容易治理!汪伪政权的实际管辖范围,不过也就是南京、上海,以及长江三角洲一块地域。

    其他部分,虽有区划,但是由于各种势力犬牙交错,汪伪政府的政令根本传达不下去,也没什么实际上的掌控能力。

    而汪精卫为了实现自己在实际上的统治,汪伪政府在建立几个月后,便有了大动作!一九四一年一月。汪伪政府设立伪中央储备银行,由伪财政部长周佛海兼任总裁,发行中储券。并希望以中储券代替国民政府发行的法币、以及日本人发行的军用票、华兴券和联银券等,成为主要的流通货币。

    一旦汪伪政府能达成此目的,便可以以中央储备银行和中储券为杠杆,撬动长江三角洲一带乃至于全国的金融体系。形成新的金融网络。控制国民经济!

    而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汪伪政权同时试图掌控长江三角洲一带乃至于所有区划内的战略物资。一九四一年三月,汪伪政权成立清乡委员会,集结大批日伪军队,和正牌的日军一起,进行清乡行动。除了在军事上消灭游击队外,还强行圈占土地,滥发纸币,并以委托经营的方式强行占据各大工矿企业。实行物资统制并收取名目繁多的苛捐杂税以及大量的粮食和棉花。

    汪精卫如此闹腾,对于日本人来说倒是没什么,以华制华,对于日本人而言,是最省心的事情。可是身在重庆的老蒋就坐不住了。汪精卫长此以往的闹下去,那是动摇他的江山啊!更况且,汪精卫在上海为了推行中储券,也是步步紧逼。

    中储券在上海的推行并不顺利。除了上海各行业和各商店对于汪伪政府这种不知道能蹦跶到几时的政府天然的不信任和抵制外,各大银行也并不买汪精卫的帐。

    而汪精卫为了推行中储券,则命令隶属于老蒋管辖的中央、中国、交通、农民四大银行撤离公共租界。并且,同时向四大银行提出各自十万元中储券的开户要求。四大银行中,中央银行是由重庆方面直接管辖的,脸面丢不得。所以,拒绝了汪精卫所有的要求,其余三家银行,迁往法租界。但也没有答应中储券的开户要求,只是婉言拒绝,将汪伪政府送来的中储券暂时寄存在仓库中。

    蒋介石听到这个消息大怒!下令此时重庆国民政府最高金融经济管制机构、由老蒋亲自任理事会主席的四联总处要求在上海滩的四家银行坚守立场,不能有丝毫让步!同时,命令戴笠让上海军统站的特工大规模出动,对汪伪政府设立的伪中储银行的汉奸和职员进行暗杀!务必阻止中储券在上海滩的发行!

    陈恭澍和陈默接到命令后,知道这狗皮倒灶的事情,纯属是神仙打架凡人遭殃,却也不得不硬着头皮执行上峰的命令。

    一九四一年,一月三十日,汪伪中储银行调查处专员李明达被杀。

    一九四一年,二月二十日,汪伪中储银行上海分行本部被扔进两颗手榴弹,并爆炸,物资损失不少,数名汪伪中储银行职员身受重伤。

    一九四一年,三月三日,汪伪中储银行上海分行职员富荣炳被枪杀。

    一九四一年,三月二十一日,汪伪中储银行第五次理事会调查处副主任楼侗被刺身亡。

    一时间,汪伪中储银行众人人心惶惶。汪精卫和周佛海大怒,命令手下七十六号众特务杀回去!

    一九四一年,三月二十一日,汪伪中储银行第五次理事会调查处副主任楼侗被刺当日,夜。晚十一点。

    七十六号特务分乘两辆汽车,去往霞飞路与赛仲路路口,江苏农民银行职员宿舍门前。将汽车横放里弄路口,架上机枪,骗开房门,一拥而入!见人就杀,毫不留情!只有三人见机得快,藏在床下或门后,幸免于难。

    几个小时后,七十六号干将吴四宝带领大批七十六号特务,包围同在吉斯菲尔路的中国银行职员宿舍,抓捕一百二十八人!

    七十六号的特务们在将抓捕的这一百二十八人按照重要性突击审讯后,一九四一年,三月二十三日,汪伪警政部在由汪伪政府控制的中华日报上,说明抓捕这些银行职员的原因,是因为汪伪中储银行在上海的职员,屡次遭到重庆方面的暗杀。并警告重庆方面,如果继续暗杀,这些被抓捕的银行职员则将性命不保。为了给重庆的老蒋施压,汪伪政府还公布了被其抓捕的一百二十八人名单。

    然而,这样的威胁对于老蒋来说,并不管用。老蒋属于纯正的顺毛驴,一旦受人威胁,就会驴脾气发作。当年小张同学兵谏,刚开始老蒋也是怎么劝都不听的,还是宋美龄把老蒋给说服了。可是后来小张同学也被幽禁半生。足见老蒋同学不受威胁的顺毛驴脾气之深厚。

    汪伪政府这一威胁,老蒋能答应才怪!一百二十八名职员被捕后,驻扎在上海滩的四大银行,奉命正常开业!

    *************

    今日有琐事,一更。sorry

第一百零三章 大劫案(一)(第一更)() 
不过,自从汪伪政府在报纸上挑明了与老蒋的金融暗战后,这件事情的最终处理手段,便只能是明面上的手段了。并且,军统投鼠忌器,也不敢再出手。风水轮流转,汪伪政府和七十六号占据了主动,便肆无忌惮起来。

    几天之后,上海中央银行法租界亚尔培路分行被炸,银行职员和顾客死了七个,重伤二十多个。与此同时,英美公共租界的白克路分行被炸,三人死亡,伤了二十六个,其余有六人重伤致残。

    而上海四大银行仍旧奉命正常开业。

    随即,公共租界静安寺路分行被炸,死亡六人,重伤约七十人,其中有十余人因为伤势太重,抢救无效,相继死亡。中央银行所有的分行都被炸毁,不得不暂停营业。除了领头的中央银行外,上海四大行中其余三家银行也受到了七十六号特务不同程度的袭击——交通银行在公共租界南京路分行被炸,农民银行方面女职员被绑架!数家银行内发现定时炸弹。若非发现的早,又将造成重大伤亡!

    听闻此消息,军统上下,怒火丛生!以往军统都是压着七十六号打的,而如今,七十六号有一百二十八个人质在手,便逼得军统不得不束手,不得不忍气吞声。这对军统上下的士气,影响极大。

    不过陈默思来想去,终于想到一个让七十六号和汪伪政府也“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的主意来——陈默建议,烧掉汪伪中储银行印发的钞票!

    这个时代的银行体系,有了西方近百年的探索,已经基本成熟。国家的纸币印发,也都有了规定的纸张质量标准和印刷质量标准。私人想要印制**,因为没有相应的机器和纸浆材料,根本就是妄想!

    而汪伪政府发行的中储券,本质上,也不过是纸币的一种。其印制和发行,都是由日本人提供场地、机器和原材料。并且,因为战时物资紧张,中储券印制的数量其实有限。而且,日本人为了控制汪伪政府,即便有充足的物料,也要同时供应伪满货币、军用票、华兴券和联银券等,不可能任由汪伪的中储银行一家独大。

    所以,汪伪政府虽然叫的响亮,其实不过是纸老虎而已。中储券印发不易,数量其实有限的很。印刷厂是日本人保护的重地,无计可施,但只要烧掉几车中储券,中储券的发行就必受影响!

    而汪伪政府和伪中储银行,为了保证中储券的顺利发行,即便印出来的中储券全部被烧了,也不能大肆宣扬!

    并且,陈默的手下已经得到了相关的情报,汪伪政府为了保证自己不完全受日本人控制,中储券的运送护卫工作,都是由汪精卫的心腹去做的。保护并不严密。而且,为了避免夜长梦多,已经印出来的中储券会集中在一天之内运送到汪伪的中储银行,而不会多批次运送。这便是一个下手的良机,烧掉了中储券,看汪精卫到时候拿什么去控制上海滩的金融体系!

    陈恭澍听陈默如此说,也觉得可行,于是,军统便倾巢出动,去搜集相关的情报。可是,情报送上来后,陈恭澍和陈默却傻了眼。

    汪伪政府也不傻,不但知道夜长梦多的道理,也知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