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文娱抗日上海滩 >

第99部分

文娱抗日上海滩-第99部分

小说: 文娱抗日上海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怎么可能?咱们准备了一百多斤干炸里脊啊!”

    “没错,可是美国人好像对其他中国菜还不敢尝试太多,只有干炸里脊长相有些像他们经常吃的麦当劳和肯德基。所以,都朝着这一个菜下手了!”

    “啊?那也够卖好几百个人的,怎么这么快就卖光了?”

    “呃,有两个老美尝过以后,又让后面排队的朋友各自买了五斤”

    余生大汗:“知道了,告诉厨房,一个小时以后,再出一锅干炸里脊。控制在一百斤左右。现在先不要管了,把这些美国人的兴趣往其他菜品上引导!”

    自干炸里脊卖完后,二十分钟内,面食那一排的热干面也被售罄。武汉热干面也是起源于这个时代,在三十年代初期,由汉口汤面摊的老板蔡明伟最终定型。这个蔡明伟做面地道好吃,所以,其汤面经常供不应求。为了加快速度,蔡明伟便自创了一套“掸面”的工艺。

    即先把面煮七八成熟,然后快速降温并均匀抹上油,这样卖面时,出货量就快了。后来,又创造性的加入了芝麻酱。于是,热干面便就此诞生。热干面的面条纤细根根有筋力,色泽黄而油润,滋味鲜美。拌以香油、芝麻酱、富清鲜辣味粉、五香酱菜等配料,色香味俱全。

    但凡是有味觉的人,估计没有不喜欢的。

第一百三十七章 好吃(一)第一更() 
而与热干面相比,半生不熟,只拌红酱或者白酱的意大利面便逊色了不少。这倒不是中国人的自吹自擂,固然口味这个东西各有偏好。但是,不同的食物吃到嘴里面之后,其成分和味道在人的味觉上形成的刺激是不同的。而这种味觉上的刺激,自然也决定了一样食物是否好吃,好吃到什么程度,是否能胜过其他的食物。

    后世的肯德基和麦当劳专研炸鸡一项,虽然比不得中国菜的花样繁多,也未必就比中国菜健康多少。但是,单论炸鸡这一品菜式,确实就比中国人做的炸鸡好吃。无论是八大菜系中的哪一个,在炸鸡这一项上,都胜不过这两家。即便身为一个对中国菜有无比热爱的吃货,余生也不得不承认这一点!

    在热干面卖完后的一个小时,面食类与苹果派长相相似的春卷,与披萨有所类似的火烧也被卖完。至于饭菜类,所有的菜都只剩下汤底了。米饭也已经卖出去几大桶。

    厨房中并非没有厨师在继续做饭,但是,做饭的速度却远远赶不上售卖的速度。所以,青鱼中餐馆外排队的人就一直都没断过。自从早晨八点开门,至晚上十点打烊,排队买饭的人一直存在。

    余生和青小艺忙得团团转。到了打烊之后,统计一日的营业额,数字让所有的店员都瞠目结舌。而其他各城市的分店,火爆的情况也完全相似。虽然没有第五大道旗舰店这般夸张,但营业额也是高高在上。几家餐馆第一天营业额,加起来居然足以抵得上其中一处分店的店面投入了!

    因此,余生不得不立即开始招聘第二批店员。毕竟,饥饿营销的本质不是让顾客一直买不到的饥饿,而是将货物尽多尽快卖出去的营销。当然,余生自开店之始,便没有忘了后世维系客户的神器——打折和优惠券!

    但凡在青鱼中餐馆一次消费到一定额度的顾客,既可以选择获得一定折扣,也可以选择一张第二次消费的优惠券。享受到折扣的顾客自然不会忘了自己占到的便宜,而选择了优惠券的顾客,自然是准备在下一次消费中占些便宜!而对于余生这样经营餐饮业的商家而言,怕的不是顾客占便宜,而是留不住顾客。

    在后世,余生的这些手段只能算是经营餐饮业的惯用套路,而在这个时代,这样的手段却是独一份!打折这种在后世看来司空见惯的经营手段,在这个时代曾经成就过许多商业帝国!比如说在后世声名显赫的凯马特!

    所以,这一套留住客户的手段便也非常管用。按照正常的规律,在开业后的几天,新鲜劲过去后,无论是经营什么菜品,餐馆中的客流量总会有所下降。而根据青小艺所给出的数据,在青鱼中餐馆开业十天之后,这种客流量的下降却并不厉害。想必无比火爆的第一天,客流量不过是减少了百分之二十左右。门口排队买饭的人依然存在,只是排出去的队伍没有第一天开业那么长了而已。

    到了这个程度,余生和青小艺便松了一口气,只要不出意外,青鱼中餐馆这就算是扎根立足了。

    ********

    青鱼中餐馆的火爆,很快就吸引到了美国人的注意。在余生的青鱼中餐馆开张之前,美国并非没有中国餐馆。只是,经营的模式仍旧是国内带来的老一套,连菜品也不是美国人喜欢的口味和形式。该卖面条的卖面条,该卖馒头的卖馒头,原来在国内做什么菜,到了美国还做什么菜。却不知,美国人根本就不会用筷子。对于馒头的兴趣也远远没有面包大。

    所以,中餐馆的主要顾客,一直都是华人和其他亚裔。生意一直不好,不过是能维持个温饱而已。从来没有人想过快餐这种运营模式,更不会将八大菜系中简单易做的菜混搭成快餐。这年头,中国人还讲究个传承有序,天地君亲师。这八个菜系一混搭,谁知道掌勺的师傅到底是哪一个派系的?

    而余生这一开办青鱼中餐馆,中式快餐的威力和利润一下子显现出来。把那些因循守旧的老顽固们吓了一跳。为了赚钱养家,不得已只能到青鱼中餐馆里取经学习。

    青鱼中餐馆把握食物味道是余生和青小艺。青小艺会做的不过是家常菜而已。所以,青鱼中餐馆里面的菜,也不过是中国人家常菜的味道。这让各种身怀绝技,却把自家餐馆经营的一塌糊涂的大师傅们,在尝过青鱼中餐馆里的快餐后,眼睛里全是泪水——原来这老美的要求这么低!怎么不早说!

    以余生的精明,但凡来中餐馆里仔细品尝菜式的中国人,都会主动上去摸摸底。一来二去,便认识了许多来打探敌情的中国厨子。一旦发现这些厨子们的弱点,余生就会主动出击。用大把大把的美元,将这些只会做菜却不会经营饭店的厨子们收入麾下。

    这些人,不用培训,只需要获得其忠心,便是可以当顶梁柱的员工。所以,余生这件事情做的不亦乐乎。

    而那个曾经报道过中国菜偷袭美利坚的记者,也没有食言,在青鱼中餐馆开业后,排了两个小时的队,到青鱼中餐馆里吃了一顿套餐。然后,光荣的吃撑了

    随后,便在报纸上刊登出另一则标题惊人的报道太好吃了该怎么投诉?。报道用非常详细的数据统计了余生在美国开的几家分店,第五大道旗舰店中中国菜品的数量,以及每一样的味道。

    按照记者的原文就是——“当我进入青鱼中餐馆的时候,我其实是满怀恶意的。毕竟,我足足在外面排了两个小时的队。这样的排队方式,只有米其林的星级餐厅才会有,而我只不过是想吃一顿快餐而已!所以,我和同事将每一种菜品都要了一份。然后,满怀恶意的把每一个菜都尝了一口。”

第一百三十七章 好吃(二)第二更() 
“请相信我,我是抱着挑剔的心思去品尝的。只要有一点不好吃的,我就可以证明那部纪录片是雇佣杂技演员拍的!”

    然而在尝过第一遍之后,我们又忍不住尝了第二遍,等我们尝到第四遍的时候盘子已经见底了!相信我,我是抱着挑剔的心情去采访的记者,不是个吃货!所以说,吃撑了这件事情绝对属于工伤!话说,菜太好吃以至于吃撑了这件事情,可以投诉么?

    相信我,这家店里面真的没有鸡脖子和松花蛋。”

    这样的一篇文章一出,美国人对于青鱼中餐馆的兴趣再次增长到一个新的高度。客流量在略微下降之后,又迅速的增长起来。比开业第一天还要火爆的场景在青鱼中餐馆开业一个月后,逐渐稳定下来,成为一个惊人的常量!

    这样的客流量,带来的营业额自然是惊人至极。即便是去除了各种成本,纯利润之高,也让同行甚至是其他行当的人眼红。当然,阿尔伯特华纳除外,他是除了余生和青小艺之外,唯一的一个股东。投入的钱不算多,但是他也没有想到,这笔投资居然在青鱼中餐馆开业一周之后便回本了!

    而随后赚到的钱,都是长远到无法计算的纯利润!阿尔伯特这几天高兴至极,与华纳兄弟几个平常说起来也是一副我很有先见之明的样子!

    “我就说中国菜好吃吧!你们非说我是吃货我可是名正言顺的美食家!”

    当形势一片大好,所有人都认为青鱼中餐馆已经达到了巅峰的时候。余生新一轮的招兵买马已经完成。他和青小艺用尽浑身解数,终于招揽到十几个厨艺不错,但是自家饭馆经营不善的中国厨子。在许以高额的年薪和部分股票后,这十几个厨子便成为了新开的十几家青鱼中餐馆的掌勺师傅。

    到此时,距离第五大道青鱼中餐馆旗舰店开业,还不到两个月时间。而余生手中的分店,已经达到二十家之多!而这二十家分店,基本上占据了美国所有比较繁华城市中最繁华的街区的一处店面。并且,招纳到的华裔劳动力便有数百人!一时间,青鱼中餐馆居然成了中国菜在美国的代言人。

    受此影响,其他在美国做生意的中餐馆的生意也明显好了起来。此时,美国人才惊讶的发现,但凡是中国人,好像没有不会做菜的!中国菜的独特味道,和中国人无所不吃的精神,似乎是这个文化和其他文化有所区别的重要标志之一!

    以至于,当几个中国人在被一个小镇的美国人误认为是日本人而排斥的时候,居然会说:“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真的是中国人!不信的话,我们可以给你们做酸辣土豆丝!你们别不信啊!水煮鱼我也会做!”

    然后这几个中国人在美国人将信将疑之下,麻利的做出一桌子的中国菜。随后,这一个小镇上的美国人对他们的态度大改。不但友好,而且很客气的问他们:“你们可以每个星期帮我们做两次中国菜么?”

    “?”

    “给你们免一半房租”

    “没有问题!原料自备,想吃什么尽管说”

    随后,动静越闹越大。一九四三年三月一日,宋美龄在纽约市政厅发表演讲。寻求美国民众的同情与美国政府的支援。衣着华美,气质出众。带着美式口音的英语流畅至极。

    “(中国国土)遭人侵占已五年半,此诚为事实,但余愿奉告诸君,虽感痛苦,但依然能忍受,盖吾知美国人民与吾人站在同一战线,吾人皆了解美国之同情、善意及友谊。如吾人认为仅孤独作战,而作战目的仅为中国,则余愿坦白承认中国或已非复今日面目,而已被征服矣;吾人感觉正义必能存在,且知美国必认识并感觉其危险性。”

    三月二日,宋美龄又在美国麦迪逊广场为一万八千余美国听众演讲。又道:“在此世界战争中,吾人不惜牺牲吾民族之精华,并牺牲吾人所有之一切,以期有贡献于此次大战争而建立一自由正义之世界。余为此言,实因余感觉应将今日中国人民之思想,与思想所依据之民族性奉告诸君。”

    宋美龄的这一番演讲,尽显其气度。但如同许多上流社会人士一般,所做和所说大都不太一致。既不提中国是为何在其枕边人的带领下国力日渐衰落且打了好几年仗都没有宣战的,也没有提四大家族对于中国经济的掌控与压榨,更没有提自己珍藏的、在后世价值数亿人民币的翡翠首饰。

    而且,宋美龄的演讲稿忽略了一点。美国人不太喜欢中国式思维中,那些抽象的东西。比较喜欢具体可见的东东。譬如说:“我想我该回家吃一口玛丽做的南瓜饼”或者“我喜欢思考的时候喝咖啡”这种细节上的东西。即便是在奥斯卡颁奖仪式上,这么说也不会被认为是丢人。而且还会博得很多人的好感。

    而似乎欧美人都比较适应这种思维。对比口吃的乔治六世在一九三九年发表的那篇著名的国王的演讲和宋美龄的演讲稿,便很容易看出其中的差异。

    更何况,历史被余生这个穿越众添上了一抹颜色。美国人对中国人的印象,已经成为“中国人都会做好吃的中国菜”了。所以,在宋美龄演讲过后,一个记者招待会上,有个美国记者便满怀善意的问道:“宋女士,您会做中国菜么?”

    “?”宋美龄和其智囊团从来没想过美国记者会问这种问题。

    幸而美国记者善意的接了一句:“现在在美国流行的青鱼中式快餐非常好吃,而且,我们发现,似乎每一个中国人都是会做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