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护国公 >

第206部分

护国公-第206部分

小说: 护国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以以北为主,但都在南洋北洋两大公司互相交叉持股,小的海商要么参股北洋要么参股南洋,否则就是走私。作为海运的既得利益者,他对忠勇侯那是无比支持,为了凑造船的股本,甚至卖了沈家一半的田产。

    但获得的是丰厚回报。

    “湖广如何能与崇明比?”

    前南京国子监祭酒,崇祯南渡前就已经罢官在家,这时候特意跑来监督湖广四民代表团的文安之说道。

    “铁庵兄,川货出川难道不从夷陵过?夷陵茶难道不出名?您雇人学红茶制法,收茶叶制红茶运出,我可以保证运出多少卖出多少,就是不会制红茶,直接炒制绿茶也可以。红茶有多少荷兰人要多少,他们在福建采购的根本不够,哪怕就是绿茶也一样受其欢迎。”

    沈廷扬说道。

    中国茶叶的大规模出口,其实在明朝并未真正形成,这时候欧洲商船采购的货物第是一丝,第二瓷,第三糖,然后才是棉布,茶叶,另外还有一样特殊商品是书籍,这个还是很令人意外的,但各类书籍的确是大明第三大出口货物。

    最大出口目的地是倭国。

    另外南洋一带也大量购买大明的书籍。

    不过随着南洋的公司成立,书籍出口受到严格审查,科技类书籍被严禁出口,而很清楚未来什么最能够从欧洲赚钱的杨庆,早已经开始向巴达维亚大量销售红茶,这种东西比绿茶更容易保质。实际就算绿茶运到欧洲哪怕没发霉基本上也就跟红茶一个颜色了,甚至欧洲奸商为了增色都往茶叶上加铜绿,不得不说他们的脑洞也是很令人惊叹的。

    而红茶最大限度避免了长途运输的变质问题。

    是红茶成就了茶叶的出口。

    而最早记载的欧洲商船采购红茶是福建的,也就是正山小种,这同样也是红茶最早见于记载,这时候普遍的就是炒制绿茶,日本甚至至今还是蒸青,直到十九世纪初才被一个光头偷师去炒制绿茶。

    杨庆现在鼓励制作红茶。

    文安之家乡是夷陵,宜红有记载的出口是十九世纪初。

    沈廷扬看郑家在红茶生意上的财源滚滚一向眼红,但他的手是伸不到福建去的,上海海关的荷兰商船解决了出口问题,他需要的只是供货商而已。很显然他是想拉拢湖广士绅来做供货商,毕竟湖广山区都是茶叶最古老的产区之一,需要的只是把炒绿茶改成制红茶而已,长江会解决向上海的运输问题。

    文安之随即闭嘴了。

    “忠勇侯的原则很简单,他鼓励工商业,鼓励海外贸易,甚至他还想推动大明的商人和泰西诸国一样向海外殖民。但他反对土地兼并,因为大明搞得差一点亡国,就是土地兼并导致的,他想让大明的盛世延续,首先必须阻止土地兼并,让耕者有其田人人吃饱饭。吃饱饭就不会造反,而没有人造反,这太平就可以保持,但他也给我们指了另一条路,这条路我走了,我觉得很满意,那么我为何要与忠勇侯对抗?

    对抗能给我带来什么?

    别说我们斗不过他,就算我们能和他斗,那斗的结果又能如何?难道多尔衮,李自成,甚至张献忠这些家伙就不会趁虚而入?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外面等着咱们内乱好来这江南花花世界捞一笔的可大有人在,别忘了咱们在这里欢歌宴舞的时候,多尔衮那里一石米五两银子,也别忘了李自成那里,还在每个人定额供粮。我们是这天下最大的一块肥肉,所有人都觊觎的肥肉,是忠勇侯带领着军队阻挡住他们,没有忠勇侯,谁能挡住李自成的三十万虎狼之师,谁又能挡住多尔衮的十万铁骑?”

    沈廷扬说道。

    “若忠勇侯有异志呢?”

    兵部郎中李向中说道。

    他是承天人,原本历史上在舟山陷落后和儿子一起殉国。

    沈廷扬笑了笑。

    “若忠勇侯有异志,我等谁自认有能做方孝孺?我沈廷扬先自认做不了!”

    他紧接着说道。

    整个房间內一片沉默。

    的确,谁自认能做方孝孺?如果杨庆是流寇,胡虏,这些人的确都敢放话一战,事实上这些人里面绝大多数都是抗清而死的,比如文安之就是永历的大学士,最后病死在夔东的军中。哪怕没死在抗清中的,也都是失败后隐居的,比如陶汝鼐哪怕死了数十年,文章都能被四阿哥的文字u而封禁甚至牵连出大狱。

    但现在他们真没这底气。

    “看看这不夜之城!”

    沈廷扬推开窗子,对着外面被各种灯光映照城市……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他大声喊道。

第二七九章 我就是威胁你们()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六朝烟云都做了流水,唯有这不尽长江依然在滚滚东流!”

    杨庆在阅江楼上极目长江。

    “忠勇侯想说什么?”

    李定国说道。

    他是奉张献忠命令,前来列席四民大会的,毕竟四川理论上依然是大明属地,虽然因为特殊性,所以没有四民代表的名额,但依然得到列席的邀请。李定国也算常来的,所以他作为张献忠的代表率领数十名四川代表前来列席……

    这其实是东林群贤邀请的。

    “我只是想告诉你们,没有什么能挡住这天下大势!”

    杨庆说道。

    “是忠勇侯的大业吧?”

    李定国说道。

    “这个随你怎么说,总之,我自认对你们仁至义尽,但如果你们想趟这淌混水,那也别怪我不客气。”

    杨庆说道。

    东林群贤这段时间和张献忠打得火热,他们很显然在为以后布局,哪怕龙兴天子接来,他们也不会蠢到认为可以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仅仅依靠一个空头天子斗法。而外援里面最理想的就是张献忠,其他人里面金声桓实力太小,多尔衮刚被暴打,李自成不考虑,至于桂王,桂王那里其实他们也有所勾搭。但桂王和龙兴天子肯定是不可能并存的,所以这还牵扯龙兴天子的正统问题,这个就比较复杂了,而且桂王身后的支持者是两广士绅,他们和江浙士绅之间也存在主导权的竞争……

    东林群贤是为争权的。

    引入一群竞争者算什么?这样算起来也只有张献忠这个当年的流寇是最完美选择。

    不得不说东林群贤也煞费苦心。

    现在他们都已经在舆论上给张献忠洗白了,这个原本历史上被他们戴上杀了这个世界一多半人口的头衔的家伙,如今却在东林党控制的报纸上成了讲文明懂礼貌的三好学生,搞得湖广士绅控制的报纸,经常为此和他们展开隔空骂战。

    后者对张献忠的仇恨那可是称得上刻骨铭心。

    而张献忠表现暧昧。

    这个家伙在四川这两年发展的也很不错,仗着富顺等地盐井在西南盐业几乎无可取代的地位,还有成都平原的农业优势,那日子过得已经开始保暖思yin欲了。

    当然,这是形容词。

    虽然他这几年的确收了一大堆美女,但依然也就是一个正常男人的标准而已。

    但他的确已经有些不满足于现状了。

    这两年仗着手下有孙可望,刘文秀,李定国这一堆能打的,他把周围土司给搞得鸡犬不宁,比如之前和他有仇的松坪马家,就干脆被他给灭门了。而且去年刚把大渡河铁索桥修起来,准备去抢顾实汗的打箭炉,由此可见他已经穷极无聊到什么地步了。

    可怜那是西康啊!

    不穷极无聊谁会去惦记那里啊!

    杨庆得警惕他真穷极无聊到跟东林群贤结盟,然后惦记着来个顺流直下上洛勤王什么的。如果张献忠出川金声桓沿汉江而下,那么就算最后一样会解决掉,也会给刚刚开始恢复元气的湖广造成严重损失。更别说还有可能引起其他未知的麻烦,比如说云贵的那些卫所将领们跟着搞事情,他们可是依然在抵制改革,直到现在那里的皇庄改革依然进展缓慢。

    哪怕有一个藩王坐镇也没用,毕竟那些卫所将领也清楚,杨庆真没兴趣和他们纠缠。

    “忠勇侯,您这是威胁我们吗?”

    李定国说道。

    杨庆转过头看着他,然后很坦诚地点了点头。

    “对,我就是威胁你们!”

    他说道。

    就在这时候,远处的长江上一队漕船从下游缓缓驶来,而江面上长江水师的一艘艘战舰排成双纵队,就在这些漕船进入双纵队中间时候,从前向后所有战船上礼炮依次鸣响,在不断传来的炮声中,杨庆最后看了一眼硝烟弥漫的江面。

    “告诉张献忠,别做傻事!”

    杨庆紧接着转身拍了拍李定国的肩膀然后直接走向楼梯。

    李定国在他身后默默看着江面上这一幕,这是运送山东战场的英模前来南京受勋的,同时运送的还有山东除济南城以外,其他各府州县的四民代表。这也是最后一批四民代表,随着他们的到达,参加大明第一届四民大会第一次全会的所有代表全部到达南京。看着眼前这长江水师礼炮欢迎的场面,李定国最后叹了口气,然后同样转身走下阅江楼,当他到达下关码头时候,第一艘漕船已经开始靠岸了。

    他站在欢迎的人群中,伴着礼炮和鼓乐声,默默看着一百多受勋的英模走下船。

    这些人绝大多数身上有伤。

    甚至还有残疾的,全都穿着最新的军装礼服,身上带着一种凛然的杀气,这种气质李定国可以很清晰地感受到,他很清楚这些人每一个都是杀敌无数的,尤其是走在最前面的一个瘸子……

    “这位就是斩杀建奴二十级的徐少尉?”

    杨庆的声音传来。

    李定国默默看着忠勇侯拉住这个瘸子的手高高举起,然后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他看过应天日报对这个人的报道,而且杀死的每一个建奴过程都有详细介绍,甚至最后的淄河大战中在身受两处伤的情况下,一个人就杀了十个蒙古骑兵,从小西北长大的李定国,很清楚这意味着什么。

    这都是真正的虎狼之士!

    在他的注视下,杨庆和南京军民欢迎着一个个英模登上一辆辆特制的敞篷马车,然后在两边无数欢呼声中驶向城内,这些人还将进宫,由监国亲自为他们授勋。这些勋章不仅仅是勋章,还代表着他们都能根据勋章等级不同,享受相当于不同品级官员的俸禄,而且还是终生享受。甚至其中一些高级的勋章,还能荫及子孙两代同样享受降级的俸禄,一枚最高等级的勋章,意味着哪怕到其孙子也都能终生领取相当于九品武官俸禄。这几乎相当于过去的封爵,甚至他们还有一个专门的称呼……

    勋民。

    而且在政治上同样享有一些特权。

    “天下大势?势不可挡啊!”

    李定国感慨道。

    当然,他怎么想就不关杨庆什么事了,杨庆给他们面子才警告,不给他们面子直接和李自成商议一下,两家干脆瓜分张献忠的地盘也不是不可以,话说李自成对成都平原可是已经垂涎好几年了,到时候一家西川一家东川瓜分他会干的。

    也就是对四川百姓不好。

    毕竟战争肯定会带来普通百姓大量伤亡,四川好不容易恢复和平,杨庆实在不想破坏这种和平。未来他的计划中,也不包括战争手段解决张献忠,如果后者老实,他宁可双方维持这种局面二十年。实际上包括李自成那里,他也不是很想武力解决,他更愿意做德川老乌龟,用自己年龄的优势把这些家伙统统耗死,他们可是都已经四五十了。而他至今百病不生身强体健,估计就算活个百八十也毫无压力,而李自成张献忠这些年轻时候吃了太多苦,落下无数病根,然后常年征战同样满身伤痕的,能活过六十就已经是奇迹了。

    也就是说他们最多再活个十几年也就差不多了。

    李自成还没孩子。

    他的继承人最后只能是李过,但李过肯定控制不了那些军头,无论高一功,田见秀,袁宗第这些人都不可能服李过,那时候挑拨离间各个击破以收买的方式,基本上也就瓦解李自成集团了。

    张献忠倒是有孩子。

    但他的孩子年纪都很小,他如果六十左右死,那他的儿子也就才十几岁而已,同样没有能力控制孙可望这些军头们。到时候还是分化瓦解收买一下,实在不行还可以让锦衣卫去搞暗杀,总之能不动武就不动武,尽量以和平方式解决这两家。当然,前提是他们不做傻事,他们要是自找麻烦那杨庆也不会忍着,他还没迂腐到那种地步,也算杀人无数的忠勇侯还没把几个无辜人命看得重到那种地步。

    至于桂王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