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护国公 >

第232部分

护国公-第232部分

小说: 护国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东阳公,先看看再说,南京士绅买的少,其他地方买得多不就可以了吗?”

    杨庆说道。

    张国维深深地看了他一眼。

    这他玛南京都没人买,其他地方谁还会买?要想全国凑一千万,南京或者说应天府至少得一百万,这样才会有戏。大明能掏出钱来的,无非南京,扬州,苏杭这三个最主要财富集中地,然后再加上如福州,南昌和武昌这些次一级的,但满打满算也就十个左右的财富圈。这些财富圈以外弄不到多少,而南京作为其中最大的要是连一百万都没有,那就根本别指望凑一千万了,五百万都悬。

    可是……

    的确不能指望杨庆了。

    杨庆的确兑现了承诺,现在的问题是士绅不给力啊!

    “老朽先告辞了!”

    他叹了口气说道。

    他紧接着离开杨庆这里,然后在锦衣卫暗探的监视下,直接去了浙江会馆,很显然找杨庆没用那就只能找家乡士绅们,想办法让他们掏出钱买国债。

    话说张国维也算是忠臣了!

    一边是奸臣,一边是守财奴,他真得为大明也算心力交瘁了。

    “东阳公,我们买国债可以,但既然杨庆可以提条件,那么我们就同样得提条件,这件事无论怎么说其实都是凑钱给圣驾赎身。杨庆的确掏了钱,然后他提了要求,那么接下来要我们掏钱,我们就一样提要求,圣驾不答应他就回不来,圣驾不答应我们的一样回不来!”

    毛奇龄说道。

    “你们也想学那些乱臣贼子?”

    张国维怒道。

    这一点其实他有思想准备,毕竟这个销售额很不正常,但有思想准备和从这些原本被他视为年轻一代才俊嘴里说出来,带给他的心理感受还是不一样的。来之前他还自我催眠,告诉自己只是多心了,他们还都是大明的好臣子,他们不会和杨庆这样的乱臣贼子一样的。

    然而……

    “东阳公,乱臣贼子我们是肯定不当的,但这就跟做生意一样,我们付出了总得有回报才行,谁家的银子也不是大风刮来的,白白送出去那也未免太蠢了。”

    黄宗羲笑着说道。

    “你们的条件呢!”

    张国维阴沉着脸说道。

    “第一,必须由圣旨来明确这笔钱是谁借的,户部不行,陛下欲反悔只需要把高弘图抄家就行,必须是圣驾以圣旨相借,这是圣驾本人借的而不是户部借的。第二,就算以后把杨庆抄家,帝国银行也不能动,而且不能归库,最多把杨庆这些人持有的股份归入户部。”

    黄宗羲说道。

    “这个没问题,无需担心,就算陛下还都,帝国银行也肯定不会废除的,至于陛下的圣旨,这个可以作为规矩,以后所有国债都由陛下以圣旨来发行!”

    张国维说道。

    这个可以接受,说白了就是怕龙兴天子回来赖账,但这种账是真不能赖的,至于帝国银行这样的好机构怎么可能废除,自从有了这家银行,户部几乎就没再受缺钱困扰过。万寿宫地下的金银本来就是库的,真要拿下杨庆肯定籍没,但籍没到库和籍没到户部不一样,作为文臣他是肯定希望籍没到户部的。说到底这样的银行不应该由某个人控制,哪怕皇帝控制也不行,必须得由朝廷的文官们控制才行,否则哪天皇帝缺钱狂印钞票就麻烦了。

    “第三,四民大会必须保留但改为议会,仿效两广以土地定选举权由士绅推选代表,但杨庆之前为四民大会所要求之权力不变。”

    黄宗羲说道。

    “内阁还是陛下任命吧?”

    张国维皱着眉头说道。

    实际上朱慈可以说最恨的就是这一条,之前钱谦益也是故意用这个来激怒他的,但现在还继续要朱慈接受这一条那无疑就打脸了。用这一条来坐实杨庆是奸臣的,如今连忠臣也这样要求,那岂不是和杨庆一样了?

    “陛下能答应杨庆,那么为何不能答应我们呢?”

    毛奇龄说道。

    张国维默然不语。

    “第四,大都督府各部总长全部退出内阁,只保留大都督一人,组织部撤销,将领任免重归兵部,各地恢复总督军务制度。第五首辅由议会提供候选人,然后交由陛下定夺,而阁臣由首辅推选候选人再交由陛下来定夺。第五,在各省省会设立省议会推选巡抚候选人由陛下定夺……”

    黄宗羲侃侃而谈。

    “你们这是趁人之危,杨庆都没你们这么过分!”

    张国维打断他们怒斥道。

    “东阳公,您别忘了,就算陛下回来,没有各地士绅支持,他一样还是什么都做不了,我们花钱,我们冒着被杨庆抄家的危险,那么总得要有所回报才行。”

    黄宗羲说道。

    “你们也不能如此贪得无厌,你们这样与杨庆有何区别?”

    张国维怒道。

    “区别当然有,区别在于一个奸臣会篡位,而我们肯定不会,我们无论提多少要求,都是为了能够与陛下君臣天长地久下去!”

    毛奇龄说道。

    “东阳公,杨庆曾经有一句话说得很好,大明已经到了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不变是肯定不行了,祖宗之制必须得变,但如何变是最重要的。杨庆的变是为了他一己之私,是为了给他有朝一日谋篡布局,而我们的变是为了大明江山永固,是为了众正盈朝的太平盛世。陛下垂拱于上,群贤治事于下,难道这不正是大同之世?”

    黄宗羲说道。

    张国维看着面前这副看似满是真诚的面孔,然后又看了看四周,毛奇龄,吕留良,张履祥……

    这全都年轻一代的才俊啊!

    但他真没想到这些人胃口这么大。

    杨庆仅仅是给皇帝套绳索,他们这是干脆就想把皇帝变成一个纯属摆设的花瓶。按照杨庆的要求皇帝至少还有一点权力,按照他们这套皇帝直接什么权力也没有了。内阁大臣必须议会提名,地方官员必须地方议会提名,皇帝就是个盖章机器,议会把事情决定了叫过皇帝盖章就行。杨庆是一个人的篡位,他们这是一群人的篡位,两者没有任何区别,如果说杨庆是奸臣,这些家伙同样是奸臣。

    张国维是个很传统的人。

    他的确是东林党,他的确想斗倒杨庆,可他的原则仍旧是做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忠臣,这些人已经超出他容忍的底线了。

    他根本不能接受。

    接受这些东西并转达给龙兴天子对他来说简直就是洗不去的污点。

    他可是原本历史上自杀的。

    “老夫老了,却没想到老来失计亲豺狼,你们好自为之吧,老夫受大明三朝之恩,此生惟忠于朱氏,不想给你们做大明的掘墓者。”

    张国维站起身冷笑着说。

    说完他颇有些沧桑地转身径直离开。

    “您的确老了,跟不上时代了!”

    后面黄宗羲端着茶杯说道。

    

第三一五章 皇上,您是愿意做花瓶呢还是愿意做花瓶呢?() 
长安。

    “你们这要的太多了!”

    水太凉皱着眉头说道。

    黄宗羲那些人才不会在乎张国维会不会给他们转达呢!他们在长安又不是没人,再说东林党也不只有一个张国维,既然张国维老糊涂,那就换人好了。

    “牧斋公,这只是我们的提议。”

    朱之瑜笑着说。

    “但就算是提议,这些东西提出来也会让圣驾不满,别的都好说,哪怕你们说在各省设议会也行,两广的地方咨议局也在搞,这可以说是大势所趋。但哪怕两广的咨议局,也无权干涉阁臣的任免,以杨庆之猖狂,也仅仅是对陛下任免阁臣加以限制,可你们这算什么,替陛下任免阁臣吗?”

    旁边顾锡畴说道。

    他也有些不满了,这些人明显要得太多,杨庆都没这么狠呢!

    “瑞屏公,大明内阁制无错吧?”

    朱之瑜说道。

    顾锡畴点了点头。

    内阁制的确没问题,这一点是所有文臣的共识,这种制度堪称历代制度演化的最佳成果。

    “那为何又天下大乱?”

    朱之瑜说道。

    这位原本历史上要在倭国几乎登上圣坛的朱舜水紧接着说道:“内阁制度没有问题,那么出问题的就是那些阁臣,君主任贤则国安,君主任奸佞则国乱,国之安危系阁臣,阁臣贤奸系君主一心,那么大明历代皇帝任用了几个贤臣?”

    顾锡畴没说话。

    这个问题的确很难回答。

    “恐怕十中无一吧?以崇祯朝为例有几个贤能?多半皆庸碌无能之辈甚至不乏奸佞之徒,但这样的人却要治国,那国何由不乱?天下安危所系者却由君主一言决之,君主圣明都难免有被蒙蔽的,就不用说君主圣明者同样十中无一。想要避免以后阁臣尽奸佞,以至于再次天下大乱,最好的办法就是限定人选,代表着天下万民的议会先替君主筛选一遍,然后把筛选出来的贤能之臣交由君主做最后决断。

    这才能保天下持久太平。

    而天下太平则大明江山永固,这对陛下也是好事。”

    朱之瑜诚恳地说。

    “但陛下不会这样想,在陛下看来你们此举与杨庆有何区别?都不过是趁机要挟而已。就算你说的对,此事也可以徐图之,先把这议会建立起来再慢慢劝说陛下,你们还是太操之过急了!”

    顾锡畴说道。

    “若非此时,哪个皇帝会接受?”

    朱之瑜笑着说道。

    顾锡畴语塞,不过他也知道朱之瑜说的对,如果不是这种时候,哪个皇帝会接受这种条件?甚至就连议会都别想一个正常的皇帝会接受,只有在这种特殊情况下,才有可能跟皇帝试着谈这种问题,否则正常情况下敢提这种要求,那基本上是奔着满门抄斩去的。可他们要的真太多,这事情不好开口啊,钱谦益回来后可是刚刚用杨庆那些套刺激了龙兴天子,这相当于忠臣们自己打脸啊!

    “老朽先试探一下吧!”

    水太凉叹了口气说道。

    “那就有劳牧斋公了,请牧斋公转奏圣上,杨庆可能篡位,但议会永远忠于圣上。”

    朱之瑜说道。

    这的确是他们最大的优势。

    杨庆这样武将系的权臣的确有可能会篡位,但议会不会,议会推选出来的阁臣同样不会,一个当花瓶的皇位也没什么好篡的,只有实权皇帝才有吸引力。但谁想当实权皇帝,议会肯定第一个不答应,只要朱慈接受条件愿意当花瓶,那么他的确就可以江山永固。

    但是,他会愿意当花瓶吗?

    “玛的,比我还狠!”

    数千里外的杨庆感慨道。

    锦衣卫在浙江会馆的暗桩,迅速把黄宗羲等人的要求内容报告到了他这里,不得不说这些家伙的胃口连杨庆都为之惊叹。

    “他们就不怕皇帝真回来了,哪天真正控制了军权,然后再跟他们来个秋后算账,直接把这些家伙挨个满门抄斩?如果我是龙兴天子,那就痛痛快快答应他们,然后跟他们签一个密约,哄着他们一起夺权,夺得权力后再来一场大狱,秀才造反,终究不过是个笑话。”

    黎玉田笑着说。

    “这些都是浙江士绅公推的吧?”

    黄蜚说道。

    他的意思是这些人背后肯定有浙江士绅的支持,大同社的要求就是浙江士绅的要求。

    “黄尊素死的时候,浙江士绅做过什么吗?”

    黎玉田说道。

    黄蜚无话可说了。

    的确,黄宗羲他爹死的时候,江浙士绅做过什么吗?

    “这些人最好对付了,只要有军队过去杀几个带头的,其他那些立刻全都老老实实,他们的确喜欢闹事,但他们也是最胆小的。都有家有业顾虑太多,贫民反而是最难对付的,因为贫民没什么可失去的,就烂命一条只要真被逼急了,那大不了跟你同归于尽而已。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但这些人不一样,都是有家有业好日子过着,闲得蛋疼了搞事情的确很热衷,可真到生死关头立刻全都老实了!”

    杨庆说道。

    他真没把这些人放在眼里。

    都是一群眼高手低,放现代完全跟公知嘴炮一个德性的,这样的人有什么可在意的?

    浙江士绅喊着他奸臣都喊四年了!

    上次大规模双规时候一个真反抗的都没有,徽州闹得那么大,民兵真杀人了瞬间散得干干净净,哪怕释奴令公布,这些家伙也最多骂几句。原以为他们会齐心协力买国债把皇帝迎回来斗奸臣,结果国债发售了居然又没人买了。

    不得不说连他都有些尴尬。

    他的算无遗策形象,居然被士绅们连续打击,哪怕他已经尽可能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