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护国公 >

第268部分

护国公-第268部分

小说: 护国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是粮盐票二是棉布票。

    他就这两类是必须定量供应。

    但放牧养殖,狩猎还有捕鱼,这些统统都开放,他只是自己不能满足需求,而且是生存必须的衣食这两样控制并定量供应,其他是开放可以自己搞的。商业的垄断经营只是为了把利润收在自己手中,以便用来采购粮食和棉布,但老百姓自己种个菜采个野果打个猎他是不管的。尤其是打猎甚至受他鼓励,他自己没事就经常跑去打猎,然后秦王府里很大一部分食物都来自这个。

    而这种粮食定量供应制度,的确会造成些问题,每个人的需求各不相同,不可能做到那么科学合理,但这一点可以容忍,因为没有定量供应那就得大量饿死人。

    布票也是如此

    事实上布票不可能计算严格,那么大计算量根本不是他能做到,真要给每个人正好满足需求,那恐怕得上大型计算机,多点少点都有可能,但是,没有棉布票,冬天的关中贫民有几个能穿得起衣服啊?

    看看那些清末的照片吧!

    多少人寒冬里就披个破布片甚至连这都没有。

    这套制度的确很多弊端。

    但是它解决了有无的问题,没有这种定量分配制度,就有人大鱼大肉有人饿死,有人绫罗绸缎有人在寒冬衣不蔽体,它最大限度做到了人的衣食这两个基本需求的公平。对于这个时代来说,这就是老百姓最梦寐以求的了,当然,前提是李自成能够持续不断从外部获得粮食和棉布,如果他不能继续获得这些,那么这个制度就无法维持下去了。

    毕竟他还是不能自给自足。

    但杨庆给他那本邪书的目的,也仅仅是为了让他带着这片土地上的遗民,在自己的帮助下支撑过这段最艰难岁月。

    很显然李自成做到了。

    这里的雨水正在逐年增加,越来越多不得不荒芜的土地种上了地瓜。

    关中撑过了最艰难的岁月。

    秦明的路引很快检查完毕,那名守门的军官带着讨好的笑容双手递给他,这些商社社员可是和后世的供销社售货员一样受尊敬,因为他们是城里那些官营商店的主要供货者。而秦明当然不会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他以一个特务混到这个岗位,那可是全凭会做人,他紧接着从兜里掏出一大块冰糖悄然塞进士兵兜里。

    这是绝对的奢侈品!

    “这位兄弟看着面善,咱们以前是不是一个锅里吃过饭?”

    他笑着说道。

    “兄弟韩平,以前跟着塔天宝的。”

    那军官同样笑着说。

    “我就说嘛,我是秦明,你忘了咱们当年……”

    秦明恍然般说道。

    “竟然是秦二哥,一别几年你这样子变得兄弟都认不出了!”

    那军官惊喜地说。

    然后两人瞬间就真如兄弟一样了。

    “韩老弟先忙,为兄进城先忙完正事再来找你喝酒!”

    秦明拍着他肩膀说。

    “秦二哥先进城,我得到天黑才交班,你忙完来这里找我就行,咱们兄弟好好叙旧!”

    那军官说道。

    于是一个应该是夹带私货,准备在黑市捞钱的商社社员,和一个掌握门禁,想着捞一点外快的军官,就迅速建立初步的合作关系,至于接下来的具体合作,得等天黑后两人叙旧时候确定。秦明紧接着从兜里掏出几块小的冰糖,那些守门士兵立刻笑着围上前,这东西不是生活必须品,李自成是不会采购,所有从洛阳进入的冰糖和蔗糖,都是通过外贸到西域去换银子的。

    当然,李自成部下高层肯定不会吃不到,但普通士兵就很难了,也就是逢年过节会发很少一点。

    秦明紧接着进了潼关。

    他直奔城内一处山货店,这里背靠群山,同样也面对群山,南北山货汇集,但这些山货不在禁止自由贸易的范围,仍旧有专门领了商业证的小商人经营这些。秦明进门后立刻奔后院的工坊,里面已经有十几个人聚集其中,有卖山货的山民,有小商贩和雇佣的伙计,但全都是青壮年,看到他全起身行礼。

    “车驾已经到渭南。”

    秦明很直接地说道。

    “皇帝为何没走水路?”

    店主,实际上也是锦衣卫特务说道。

    “不知道,大概李自成没有那么多船,他的船都忙着运粮,现在我们需要制定一个计划,武器由甘辉给咱们提供,但他的人不能参与,唐王对他们盯得很紧。我的提议是在车驾通过潼关后,在路上埋伏线膛枪手狙杀,你们谁的枪法足够保证?”

    秦明说道。

    “他俩以前是特勤队的,犯了点错误被调离。”

    店主指着两个伙计说道。

    “那就以你们为主,甘辉会提供十支线膛枪,咱们出十个人,你们俩主要负责动手,其他人给你们装弹和掩护。你在风陵渡准备好船并放下去等着,你们一旦完成任务就立刻去河边直接上船往下游漂。就算有人追也肯定追不上,你们到灵宝上岸,如果这边的狙杀没有成功,那么会派人去灵宝的点通知你们,然后在函谷旧关山路准备第二次狙杀。”

    秦明说道。

    好吧,他们其实是想弄死朱慈烺。

    这是锦衣卫长安站和甘辉密谋好了的,朱慈烺对甘辉这支迎驾军的提防完全是正确的,作为明军少壮派将领的甘辉,之前还是福建一个贫苦山民,但杨庆的山地军招兵,让他人生得到彻底改变。

    现在就是报答楚国公的时候了。

    至于秦明更不用说,他其实是运河上纤夫出身,完全是跟着杨庆才有了今天,他在长安潜伏多年,很清楚皇帝做了多少准备。

    该给楚国公清除危险了。

    “若下一站也失手呢?其实这样不如到下游黄河上动手保险。”

    店主说道。

    这种远程狙杀成功率不高,朱慈烺也不会没有防备,多弄几辆马车就能解决,更何况他在车里面,只要不是自己露出头,那么就根本无法真正进行瞄准。但如果在潼关动手,那么很难逃走,如果被抓暴露身份就给楚国公带来麻烦了,最好其实就是像上次一样在黄河上一顿炮弹轰沉,这是最稳妥保险的手段。

    “下一站还有崤函道,洛阳站和郑州镇守府不会没有准备,至于在下游黄河上就不是咱们的事了,再说最好是让他死在李自成这边。”

    秦明说道。

    “咱们这是不是得算弑君了?”

    店主叹了口气说道。

    “弑君?弑君就弑君吧,都是他自找的,若他老老实实在长安,那咱们就相安无事,也算咱们对得起先帝了。可他自己不懂事,非要去跟楚国公斗,那就别怨咱们心狠手辣,咱们的今天都是楚国公给的,可不是他朱家给的,他朱家时候我还在运河上拉纤,你还在建奴那边当奴隶呢!咱们大明如今盛世是楚国公建立,与他可没什么关系,他要是认清这一点老老实实在长安就还是皇帝,他要是认不清那就去死好了。

    弑君?

    皇帝要造反,弑了又何妨?”

    秦明冷笑道。

    就在这时候,外面突然传来一阵喧哗,他和店主相视一下,紧接着两人一同走出去,那些手下也立刻各自忙碌。他俩刚走到外面,就看见留在渭南的手下,在一名伙计陪伴下气喘吁吁地走进来。

    “出了何事?”

    秦明带着一丝不祥的预感说道。

    “站长,车驾没有向潼关,在渭南转桐油道南下。”

    那名手下说道。

    “该死的,中计了,他是虚晃一枪走商洛道!”

    秦明怒道。

第三六二章 真弑君了!() 
牧护关。

    “陛下倒是颇有心计!”

    甘辉和他的训导长杨信,站在关城上看着远去的车驾,拿着一张五万元的支票说道。

    这是昨晚钱谦益送来的。

    龙兴天子以他和部下将士此番护驾一路辛苦,故赏赐五万龙元以示奖励,等到南京后另有封赏,就像这种护驾之功,怎么也不得个伯爵,总之这五万先收着,以后还有更多,只要你们……

    只要你们别搞事情!

    很显然龙兴天子和他手下的那些大臣们也不傻,他们也对此行的危险性有足够的觉悟,也做好了周密的计划,别的不说,就这一招声东击西玩得就很漂亮。对外一直声称着要走崤函道去洛阳,顺便巡视一下前线诸军再沿黄河而下的皇帝,在出渭南城不到二十里后,突然以最快速度折返又惦记起武关道的风光了。然后紧接着他们转入桐油古道直插牧护关,让甘辉和秦明的所有布置全部落空,同样也让郑州镇守府和锦衣卫洛阳站在崤山的刺客们全白费。甚至就连黄河沿线其他那些明军将领,极有可能已经在进行的部署也白费。

    他没准备走黄河。

    走商州道就不可能再走黄河,他是出武关直接进入金声桓的防区然后走汉江南下,不得不说这虚晃一枪搞得大家都很狼狈!

    “垂死挣扎!”

    杨信冷笑道。

    这个旅训导长就是政委。

    主要负责向士兵灌输对楚国公的忠心和神话,当然,也包括楚国公的政治理念尤其是均田思想,对外扩张的昭昭天命。事实上一个带有一定神话色彩,以杨庆为信仰的,以均田思想,工商业立国原则,对外扩张为天命的半宗教半政治思想体系在大明早已经形成。

    同样政党的雏形,也在士兵,工厂和皇庄形成,只不过目前还只是自发的一个个小组织,比如说各种学习会之类,没有真正整合起来而已。

    但信仰是一样的。

    甘辉把五万元支票递给杨信。

    后者也没啰嗦直接接过,这是收买他们别动手的,这种钱回去必须得亲手交给楚国公,这是表明忠心的,虽然以楚国公的习惯百分百转手又赏给他们。

    但那是楚国公赏的。

    那就不是皇帝赏赐的了。

    前者是分得毫无顾虑的,后者是分得心惊肉跳的,这一点有着本质的区别,至于他们现在收了钱以后……

    “收了钱未必办事啊!”

    钱谦益忧心忡忡地说道。

    他们此时距离牧护关已很远,甘辉所部还是被撵到后卫,给了钱也一样要防备,而倭奴军严密保护龙兴天子的车驾,这些身材矮小的士兵,却都是山地的好手。他们甚至分散在两旁的山林中,最大限度扩大着整个防御圈,避免狭窄山路上龙兴天子遭遇伏击。而除了前导的极少数少数骑兵以外,剩下的倭奴骑兵营主力却在队伍后面用于隔开甘辉所部,尽量拉开与这支军队间的距离。

    钱谦益可没指望五万元就能买个真正放心。

    那只是尽量而已。

    “不至于吧,五万两还不够?”

    王应熊难以置信地说道。

    他比水太凉晚一科,他是万历四十一年进士,钱谦益是三十八年,不过人家老钱是探花,而他只是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三甲直接代表的是直接的差距。

    “五万元,真不保险啊!”

    钱谦益说道。

    “就算五万元不保险,咱们还有五千大军呢!话说这些倭奴倒是好奴才,听话,吃得少,什么都肯干,任打任罚还没怨言,以前怎么就不知道还有这种好奴才呢!这可比山里那些娃子们强多了!”

    王应熊看着前面的倭奴们饶有兴趣地说道。

    很显然他还是相信五万元的。

    毕竟这些年他一直在四川,根本不知道南京情况,更不知道这时候明军一个旅指挥使的收入。尽管因为官制的限制,指挥使的基本工资还是每月三十五元,但这个工资就是个意思而已,没人在乎这个。这只是基本俸禄,在这个数字下面通常还会有一整页的各种补贴,最终结果根据情况不同,作战任务,非作战任务,驻防期,休假期,甚至作战任务还有区分。比如甘辉目前的迎驾性质就是低烈度作战任务,每个月补贴一百元,最终他执行这趟任务期间每个月的收入是三百元。但这种工资并不是他最主要收入,他最主要收入是在杨庆主导的那些产业股份,甘辉作为福建籍将领的后起之秀,早已经被邀请参股了南洋公司,去年的分红就达五千元。

    五万元?

    他几年的收入而已。

    更何况五万元是需要跟其他人分的,毕竟谁也不知道自己军中有多少士兵领锦衣卫补贴,或者对楚国公的忠心足够狂热会告密,最后甘辉能到手的连自己一年收入都不如。

    谁会为不到一年收入,放弃一个开国元勋的机会呢!

    王应熊当然不知道这些,在他看来五万两收买几个将领已经足够,再说又不是要这些人拼命,只是要他们老老实实,别对皇帝下手。更何况他们就算下手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