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护国公 >

第50部分

护国公-第50部分

小说: 护国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由他来操心,而所有这一切的前提又是银子。

    尽管他抄了几千万两。

    但这些还是远远不够的。

    他至少今年是不准备向治下老百姓收税的。

    因为他很清楚,无论多少士绅官员反对自己,只要老百姓还惦记着他的均田免粮,那么后者就统统都是渣,相反,一旦均田免粮这个旗帜倒下,那么他的基础也就崩塌了,所以至少在今年他还是得高举这面旗帜。

    哪怕有所改变也得以后再说。

    所以他还是得重新拾起打土豪,之前是因为担心各地反抗愈演愈烈影响了山海关的大战,但现在山海关打赢了,缺了一个蛋蛋的多尔衮再无力南下,没有了后顾之忧那当然是重新对士绅举起屠刀。收老百姓税和打土豪相比,明显后者更符合他的风格,所以原本山海关之战时候被他匆忙叫停的助饷,这时候在各地又开始恢复,反正这些士绅已经是他圈里的肥羊了,不宰那真得就没天理了。

    可怜那些士绅真得走投无路了。

    崇祯是他们最后的一根救命稻草,这时候无论如何不能放过。

    “朕之旨已下,岂有食言之理,尔等不欲为北官,随朕南下就是。”

    崇祯缓缓说道。

    说起来他对这些人还是满意的。

    毕竟这些人理论上也是为他而战的,虽然和那些真正对他忠诚不二的相比还是要差一些,但对比那些背叛他的,追杀他的也算对得起他了,尤其是朱帅钦这样的宗室,在宗室普遍都表现如猪的情况下,能有这份魄力也算难得。

    “陛下,臣能走,这百姓能走吗?”

    起兵临清的兵部主事凌駉说道。

    他倒是南方人,他是在山西兵败而回的,原本历史上归南明,后来受弘光命令守归德阻清军,但守军都投降,他愤而自杀。

    “百姓依秦王即可!”

    张慎言不耐烦地说道。

    “陛下,老臣历事四朝,老臣敢问陛下如此,何颜见先帝,何颜见神宗皇帝,何颜见大明列祖列宗!”

    张凤翔悲愤地说。

    他其实原本还可以历事五朝的,这可是咱大清顺治朝太子太保,话说他此刻心情的确唯有悲愤,不过肯定不是对大明列祖列宗的感情使之,主要是他是本地人,他家就是聊城的,这连跑都没法跑啊!他人跑了家里的几万亩良田总不能带着吧?

    “元蓬公,请自重!”

    吴伟业厉声喝道。

    “陛下不过是南幸还都太祖皇帝旧都而已,何来弃淮河以北之说,难道秦王非大明之臣,难道太子不是还在北京,难道这山东再非大明之地?秦王虽出身草莽,然已洗心革面得陛下之赦,率领所部为大明藩屏镇守北京阻挡建奴,再非过去之流寇。公即为神宗及先帝旧臣,当知建奴为患数十年乃大明世仇,国家用兵数十年未能诛灭,当年建奴入关劫掠山东遭其荼毒,此番秦王归顺,与朝廷联军一战而诛其数万,尔等不思尽心协助秦王使其再接再厉荡平建奴,反而兴兵阻挡圣驾是欲为乱否?”

    他紧接着大义凛然地怒斥。

    话说他自己都觉得自己脸皮有点厚了,尤其是那李自成洗心革面一出,他自己都有点作呕,但他又必须得这么说,他家是太仓又不是德州,他管山东士绅是不是被李自成夹出脑浆子呢!崇祯南下明顺停战,他们继续在秦淮河上吟咏风月拿着海上贸易而来的白银风流快活才是正理,至于北方士绅的哀嚎他们是不会听见的,或者听见了也装听不见就行。

    “狗东西,老夫万历二十九年进士,汝何人?降生否?何敢在此教训老夫?”

    张凤翔一口浓痰啐他脸上,毫不客气地骂道。

    “呃?!”

    吴伟业张口结舌。

    的确,人家中进士时候他还没下生呢!

    “大明就是尔等东林党坏了,尔等居南方丰饶之地,坐视北方饥荒饿殍遍野,天下大乱盗贼蜂起之时尔等于秦淮河上欢歌宴饮,宗庙蒙尘之时不顾廉耻以北方之民饵贼,以万里河山换尔等之苟安,以千万黎民之尸骨换尔等之升平,尔等厚颜无耻简直令人作呕,尔等欲为南宋,难道就不怕有朝一日吾等为张弘范?老夫虽行将就木,但终有一日观汝等之崖山!”

    张凤翔恶狠狠地说道。

    说完他站起身,也没有再向崇祯行礼,直接带着随从走向船下。

    而朱帅钦和凌駉尴尬地看着他。

    “陛下,元蓬公也是一时激愤。”

    凌駉小心翼翼地说。

    崇祯微微叹了口气。

    “凌卿,朕南幸之意已决,汝等不欲为北官随行即可,汝等属下之人亦可跟随,若留在北方就安心听秦王号令,还都北京之事就不要再提了,北方如今这样子,朕实有负百姓,秦王若能使北方百姓平安,那就随他去吧!”

    紧接着他摆了摆手说道。

    “陛下,那德州……”

    刚擦干净脸的吴伟业欲言又止。

    他的意思是咱怎么过?

    德州,临清,东昌三城在运河上串成串,绕也没地方可绕,要想过去就只能一座城一座城地挨个打开,真打倒也没什么,毕竟崇祯后面还跟着关宁军和高一功的三万顺军,可大明皇帝带着自己的军队和贼军合伙,进攻某种意义上说一群大明的忠臣义士……

    这,这,这怎么这么别扭啊?

    这些人的确算是大明的忠臣义士了!

    崇祯也很纠结,他这时候才发现走运河完全是个错误,要是走海路就没有这些破事了,可他也没想到自己在这里还有些忠臣义士啊,他如果真得下令进攻德州,那么大明这个招牌在北方士绅心目中也就彻底臭了。就像张凤翔所说的,既然你们想做南宋,那就别怨我们做那些跟着金军和蒙古军南下的汉人军阀,别怨我们做灭宋者张弘范了。是你们抛弃我们的,是你们把我们出卖的,南宋把我们卖给异族,你们把我们卖给贼,这对我们来说都一样,以后我们跟着李自成南下灭你们的时候就是你们咎由自取了。

    而他可是还想有朝一日中兴呢!

    他当然不可能就这样认命,他和李自成的妥协不过是换取重整旗鼓的时间而已,只要在江南训练出一支精锐之师,他还是要杀回北京的,那时候北方士绅的支持也是必不可少的。

    可现在怎么办?

    此刻不仅仅是崇祯,这船上所有人都默然不语。

    “咳!”

    突然间一声咳嗽响起。

    朱帅钦和凌駉愕然抬头,看着一直站在崇祯身后的那个年轻锦衣卫。

    后者身穿红色飞鱼服,背后就像孔雀开屏般斜插七把刀,那造型看起来也是相当夸张,然后他一脸矜持地再次咳嗽了一声。

    “杨庆,此事交给你了!”

    崇祯缓缓说道。

    “但不能攻城,此辈皆忠义之士,虽阻朕南下但也是为了大明江山社稷。”

    他紧接着补充道。

第六十九章 闯王来了不纳粮() 
德州,钟鼓楼上。

    “你是个疯子,为何我也要跟着你一起发疯?”

    高一功说道。

    此时他身穿大明北京五军都督府中军左都督的正一品官服,魁梧的西北大汉身材外罩绯袍加狮子补子,头戴七梁冠,看上去也颇有几分衮衮诸公的味道,而在他身后一名锦衣卫不断撞击着大钟,钟声正回荡在这座其实并不很大的靴子状古城。

    “我可是给你们帮忙的!”

    他身旁杨庆在钟声中说道。

    这家伙身穿红色飞鱼服,背后孔雀开屏一样七把刀,这也是无可奈何,毕竟他打起仗来除非是狼牙棒一类野蛮式武器,否则都会很快损耗,尤其是刀一类的,要不然他怎么就喜欢割喉呢,割喉不废刀啊!砍脑袋用不了几下刀就没法用了,这就是为什么泉盖苏文身配五刀,他那不完全是为了装逼的,到了战场上是真有这种需要,当然,杨庆这是纯属为了装逼的。

    “这样一座小城,难道我的大军打不下来吗?”

    高一功不屑地说。

    “能不打还是不打吧,这天下死的人已经够多了!”

    杨庆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

    高一功默然不语。

    “圣旨到,德州军民接旨!”

    杨庆骤然间对着下面大吼一声。

    而在这座钟鼓楼的下面,是无数因为他俩的突然出现,尤其是突然响起的钟声而匆忙聚集起来的大量百姓。

    甚至一队距离最近的士兵也正匆忙赶来。

    杨庆和高一功其实是带着十二名锦衣卫化妆进城,而他们的大军依然停留在桑园,这是崇祯的命令,然后杨庆拉着很不情愿的高一功,一起玩这种明显有些疯狂的游戏,反正城里也没人认识他们。至于什么官服和武器的运输完全不值一提,在城门口塞两块银子就解决了,这里可是运河重镇,南来北往什么样的商人没有?话说那些守门士兵谁还没见过几个运违禁品的呀!这种小事无需杨庆操心,他那些锦衣卫可是运河纤夫,对这些事情都清楚得很,实际上他带来的十二个以前全来过德州。

    他们一行进城后直接登上钟鼓楼,再换上衣服突然露面,以这种突然性来制造轰动效果吸引城内军民。

    然后……

    伴着杨庆的吼声钟声停止。

    紧接着他从怀里掏出了一卷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他展开圣旨大喊一声。

    话说他的嗓门可足够大,下面正在聚集的数以千计百姓,全都愕然抬起头看着这个锦衣卫。

    守着这个帝国交通大动脉,这里的百姓当然不可能不认识飞鱼服,更不会不认识高一功身上的正一品武官官服,狮子补子代表着的是武官的最高等级,飞鱼服虽然早就已经泛滥,但依旧代表特殊的身份。尤其是在他俩身后还有一排锦衣卫,更是清一色的红色斗牛服,这些家伙全是当初海河上救驾的,统统被赐穿斗牛服,这东西虽然在明末早就泛滥,但最多也是有钱人家贿赂太监求一件,偶尔穿出来装个逼,十几件排列钟鼓楼上,仍旧可以用震撼来形容。

    下面所有人茫然地看着这一幕。

    杨庆并没有急于读圣旨,而是一脸微笑地看着那队士兵。

    后者正迅速分开人群。

    “别听他的,都散开,他是假传圣旨,快把这贼人拿下!”

    为首军官焦急地喝道。

    下一刻一柄雁翎刀骤然飞来,瞬间穿透了他的胸膛,他愕然地看着胸前的刀柄,紧接着抬起头看着背上少了一把刀的杨庆,然后在四周一片惊叫中倒下……

    “不知死活的东西,敢对圣旨无礼!”

    杨庆冷笑道。

    下面所有人寂若寒蝉。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以顺天迫近建奴,且瘟疫不断,故欲幸南京借孝陵之威以镇天下,前已下旨昭告天下,今日特旨重申以解山东吏民之惑。李自成者,虽起于叛逆,然已知悔改,愿率所部为大明留镇北方抵御建奴,故此朕以秦藩赐之,以其为北京留守辅佐太子,淮河以北皆奉北京留守司号令,军民皆尊其调度。且北直隶,山东,河南,陕西,山西等地旱蝗不断,百姓饥谨,南方尚有余粮可用,朕南幸亦为此,非是民间之谣言种种,今日一并申明。前者诏各地起义军之旨,乃前辽东总兵吴三桂,前蓟辽总督王永吉勾结建奴,欲引建奴入关祸乱大明,故劫朕至山海关矫诏以惑吏民,随误信者众,然实非朕之本意,今日朕一并申明。各地为其所惑起兵者亦出于忠义之心,故此不予追究,然所聚之兵悉罢,秦王乃奉朕旨意非过去可比,各地吏民不得兴兵相抗,若有其所置官吏侵渔士绅者,可往南北二京诉之御史……”

    杨庆对着圣旨不断念道。

    话说崇祯无非就是为了面子,不想和贼军一起进攻自己的忠臣义士,然后沾上一个洗不去的污点而已。

    小事而已。

    来传个圣旨就行了。

    德州士绅的确走投无路,可德州军民纯属被裹挟,的确,只能用裹挟这两个字来形容,他们恐怕绝大多数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知道跟着官老爷们抵御流寇保卫家园而已,官老爷们是不会告诉他们太多东西的。那么就直接来告诉他们好了,告诉他们没有流寇了,李自成已经招安,李自成已经归顺并被封秦王,顺军不是来抢掠,他们现在的身份是官军。之前那些都是谣传,都是吴三桂和王永吉想叛国投敌引建奴入关祸害老百姓,所以绑架了皇上假传圣旨骗你们的。

    至于现在才是真的圣旨。

    这一点毋庸置疑,毕竟皇帝陛下就在几十里外,这德州军民都是很清楚的。

    这就足够,不需要太麻烦……

    “别听他的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