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护国公 >

第59部分

护国公-第59部分

小说: 护国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那些亲兵全都被震慑住了。

    他们一个个惊愕地看着刘泽清那鲜血不断从脖子上流淌的死尸。

    整个清江浦一片寂静。

    “陛下,东平伯忠心耿耿……”

    一名刘部将领突然悲怆地高喊。

    崇祯抬手示意他闭嘴。

    而就在此时数十名锦衣卫抬着一个个箱子走上前,在那将领和五千刘部士兵愕然的目光中,将一箱箱白银径直倒在了刘泽清的死尸上,一座银山就这样很快堆了起来,然后彻底掩埋了刘泽清的死尸。

    “罪只刘泽清一人,尔等南下以卫社稷者皆忠义之士,赐犒军银二十万两,全军暂归路振飞统辖,朕到南京后将于汝等军中酌情另择一帅。”

    崇祯站在银山旁淡然说道。

    那将领咽了口唾沫。

    “刘泽清背恩负义,临阵脱逃,致使宗庙蒙尘罪该万死!”

    紧接着他大义凛然地高喊道。

    “臣等誓死追随陛下!”

    然后他带着所有官兵全部跪倒高喊。

    在山呼万岁声中,旁边路振飞多少有些茫然地看着崇祯,很显然皇帝陛下的变化有些让他一时不适应,他记忆中的崇祯可没有这种杀伐果决,这样的事情以前的崇祯是绝对干不出的,就那优柔寡断的性格,哪会干出这么漂亮的事情,而且以那时候崇祯的性格,估计也不会如此没风度地直接倒银子,很显然北京之变让皇帝陛下有了一种脱胎换骨的成长。

    他已经跟不上皇帝陛下的节奏了。

    不得不说这经历苦难之后就是不一样,不过这种改变对于衮衮诸公来说是好是坏这就很难说了,江南衮衮诸公要的只是一个傀儡,要的只是过去那个很好哄的皇帝,但这个明显不是,这一次江南的衮衮诸公怕是要失算了。

    不过这关他屁事。

    他又不是江南的衮衮诸公。

    他是北直隶曲周人,崇祯无论变成什么样子,他都只需要尽自己臣子职责就行。

    “路公,请让一让!”

    然后他身旁突然多出了一张大脸。

    “忠勇伯快请!’

    路振飞立刻清醒过来忙说道。

    他可是从王承恩那里已经听说了这个目前炙手可热的锦衣卫,曾经提议让自己当内阁首辅,虽然这肯定是不可能成功的,但素不相识能这样看重他,他也不能不领这份情,至于张慎言所说的那些恶行,那个关他屁事,脸上被挠成花的又不是他。

    “路公,刘泽清家在哪儿?兄弟赶时间去抄家呢!”

    杨庆说道。

    虽然崇祯说过赦免刘泽清家人,但那可是在他企图弑君之前。

    这弑君之罪别说家人,就是九族都得一起砍了,所以抄家的工作刻不容缓。

    “快,给忠勇伯带路!”

    路振飞立刻对一名官员说道。

    好吧,虽然崇祯拼着肉疼,在杨庆建议下拿出二十万两银子,解决了斩杀刘泽清后,其所部三万人马的安抚问题,但紧接着杨庆又从淮安城內刘泽清的府中给他抄出三十万,最后崇祯居然还赚了十万。当然,原本他应该赚更多的,只是一万两黄金和数量不祥的一批珠宝又被负责抄家的杨庆和他的抄家团瓜分,这些混蛋干这种事情可是已经算老手。不过遗憾的是因为一些特殊原因,刘泽清的那数十名美姬杨庆实在无福贪墨,最终只能忍痛割爱分给了关宁军和刘部的那些将领,然后忠勇伯义薄云天之名算是在军中传开。

    这个小插曲并没太过耽误崇祯的行程,紧接着皇帝陛下继续南下,只不过已经到了自己的地盘,所以护驾军的规模锐减……

    主要是关宁军离开了。

    曹友义和吴国贵率领三万关宁军步兵和大批家属,在淮安向西转入淮河前往寿州再南下庐州,沿途都是水路,而此时北边的黎玉田也已经完成所有南迁辽民的装船,这支绵延千里的船队将在年底之前把所有南迁军民送达目的地,他们的事情就不需要再由崇祯操心了,崇祯的船队在三千关宁铁骑和一千锦衣卫,七百杨庆的家奴护卫下,沿着运河继续南下。

    或者说继续抄家。

    话说抄家这种事情可是很容易上瘾,哪怕崇祯也是如此,这南方可是还有很多家等着他们去抄呢!

    (恢复两更)

第八十一章 抄家,抄家!() 
抄家的确是会令人上瘾的。

    这可比崇祯当初可怜巴巴向群臣借钱来得轻松多了,那次他总共屈辱地借到了不足二十万两银子,但现在仅仅抄了原毓宗,孔胤植,刘泽清这三家他就得到了多少?

    三百万啊!

    这些狗东西全有钱!

    就自己这个皇帝没钱!

    孔家的财产惊呆了他,可怜孔家的所有祭田,学田全是御赐的,孔家的府邸,保护他家的曲阜城,这些也全都是大明皇帝给修的,不用孔家一文钱,就连日常维护都有朝廷给钱。逢年过节还要给他们家赐物,还给他家免税,那两千多顷祭田是不交税的,然后这个狗东西家光金银珠宝就达三百万两,如果算上田产房产之类的,那岂不是奔着千万?这他玛想想自己以前给他家的赐物崇祯就想骂街……

    闹了半天自己就是个傻子啊!

    自己就是个棒槌啊!

    自己就是个哈儿吆!

    连原毓宗家都抄出了十万两啊!

    他之前仅仅是一个兵备道啊。

    刘泽清从临清跑路,然后按照南京兵部的命令移防淮安才不过两个月啊!两个月他就搜刮了三十万啊!

    抄家!

    继续抄家!

    关门放杨庆!

    高邮,蝶园。

    “这个老东西很会享受啊!”

    盛夏的荷塘边,合欢树下杨庆坐在藤椅上喝着芬芳的茉莉花茶,看着身旁姹紫嫣红的花园中那些成群翩飞的彩蝶由衷感慨道。

    当然,就是哭喊声很煞风景。

    在他不远处大批如狼似虎的锦衣卫正押着一些男女老幼走过,他们那撕心裂肺的哭喊声,就像不时抽在他们身上的鞭子一样,撕碎这座园林的如画美景……

    这是王永吉家。

    作为和吴三桂并列的首犯,虽然王永吉已经在山海关被老吴拉着一起共赴黄泉了,但这种谋逆大罪肯定是要诛九族,虽然诛不诛暂时崇祯还没确定,这个要说诛的确也过分了,毕竟老王某种意义上也是为了剿寇。实际上杨庆并不主张搞这种株连式地杀人,他一直蛊惑崇祯,想让崇祯把那些逆党统统流放,比如流放到海南岛去开发石碌铁矿,在钢铁冶炼技术不发达的时代,一座这种高品位铁矿的价值无与伦比。

    不过崇祯还没点头,主要是崇祯也知道哪怕流放,史可法这些人也未必接受。

    可这抄家是必须的。

    无论流还是杀,抄家都是最起码。

    然后皇上大驾正好路过高邮,已经正式获得任命,执掌锦衣卫北镇抚司的忠勇伯顺便就来办了,毕竟换刑部的话,抄到的就入户部了,不会落在崇祯手里,不过杨庆也没想到王家这么有钱,光一座私人园林就占了数万平方米。

    “爵爷,这是王家财产清单!”

    高得捷把账簿递给他说道。

    “嗬,这老王也挺有钱嘛!他不是据说为官清廉,他爹不是据说只是个教书先生吗?”

    杨庆看着账簿说道。

    “爵爷,您真会说笑,咱大明哪有为官清廉的?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王逆都坐到蓟辽总督了,管着半个北直隶加辽东,加起来在册的几十万兵马,那些总兵每年吃空饷交给他的份子也不下几十万两,光辽东每年都孝敬好几万呢!他都根本用不着自己贪,下面的人贪了有哪个敢不给他份子?

    他爹是个穷教书先生有什么大不了?

    话说圆嘟嘟家当年也穷,可抄家时候就算金银全被他弟弟卷走潜逃了最后也还五千多两呢!至于他弟弟到底卷走了多少,还有负责抄家的侵吞了多少,这个就无人知道了!

    要不咱们当兵的苦呢!

    为将的贪终归有个限度,否则上了战场有人射自己黑箭就麻烦了,吃空饷也不能没限度,终究还是要有一天带兵上战场,总不能就带个花名册去吧?但这些控制粮饷控制监察权随时可以请出尚方宝剑的文官不怕,为了满足从宫里到朝廷到督抚道这层层大爷们,为将的也就只能对着下面兄弟敲骨吸髓了,您看这花园雅致,这底下可没少了咱辽东将士们的尸骨呢!”

    高得捷说道。

    “把这些拿去给兄弟们分了吧!”

    杨庆拿起笔,在账簿上改了一个数字然后颇为唏嘘地说。

    “多谢爵爷!”

    高得捷感激地说。

    “咱们这样其实也不好!”

    杨庆很有些负罪感地看着自己改完的账簿说道。

    “爵爷,您这是少的,其实锦衣卫抄家至少得是您的三倍,卑职对爵爷忠心耿耿,有些话可能不好听,但爵爷您这样,会让其他人很难做的,您对皇上忠心耿耿,可您终究也是要在官场混的,咱不能惹人厌是不是?”

    高得捷小心翼翼地说。

    “这样啊,那就再改一处吧!”

    杨庆说道。

    他还真就不太懂这些规矩,他手下的锦衣卫也都是新人,其实也都不懂这些,老王那些人肯定不能教他做这种事情,幸亏还有高得捷这样懂规矩的,既然这样那就干脆别让别人难做了,难怪这几天韩赞周总是说些别有深意的话,很显然是在暗示他抄家的时候侵吞的少了。

    “爵爷,外面大批秀才堵了门,不让咱们押着人出去!”

    一名锦衣卫走过来说道。

    “呃,这是要搞事情啊!”

    杨庆放下正在改数字的笔说道。

    的确是要搞事情!

    当他和高得捷走到王家大门前的时候,这里已经聚集了包括上百名青虫在內的数千人,一个个义愤填膺地堵住锦衣卫,双方因为语言不通都混乱地互相喝骂着,一些衙役和迎驾的当地卫所兵就在远处看热闹。

    “你们想干什么?”

    杨庆喝道。

    他这具身体也有语言挂,基本上还没有他听不懂不会说的,不仅仅是各地方言,就连各国语言都懂,他这具身体特殊之处太多,杨庆也懒得多想,反正都是对自己有好处的。不过那种生来就知道炼钢造枪炮火药的本事他是没有的,他知道的只是自己记忆中的那些,所以给他一块土地他就能征服世界的能力肯定没有。要不然他惦记着造劈山炮和大抬杆呢!他倒是想造七五小姐造马克沁,可是他真没那本事,造劈山炮和大抬杆是因为他知道那些工匠造这个毫无压力。

    “王家何罪要灭其满门?”

    一只青虫挺身而出义正言辞地喝道。

    “逆党难道不是罪?”

    杨庆说道。

    “引建奴南侵者吴三桂也,铁山先生不过为其挟持,更何况就算铁山先生欲借兵剿寇,源其本意不过以闯逆犯驾宗庙蒙尘,欲效法当年唐肃宗借兵于回纥以平安史之乱故事,所忠者依然大明非叛逆,挟持陛下血溅御衣者张若麒也,亦非铁山先生本意,虽有矫诏之罪其人已死,何至祸及亲人株连九族?”

    那青虫说道。

    “对,铁山先生借兵剿寇乃是为了大明江山,若清兵南下灭闯逆,大明何至于失中原!”

    “铁山先生乃大明忠臣!”

    “铁山先生是冤枉的!”

    ……

    那些青虫们义愤填膺地高喊着。

    杨庆无语地看着他们,话说王永吉要是地下有知,也终于可以欣慰地瞑目了,他终究还是有翻身之日。

    很显然随着局势的改变,清顺两家攻守之势的转换,咱大清在江南士绅心中已经由可能的威胁,变成了可以牵制李自成的盟友,毕竟有清军在北方牵制李自成,他们这里就可以保证绝对安全。而之前清军强,万一南下席卷中原接下来一样也是他们倒霉,所以他们支持李自成在山海关和多尔衮的决战。可当多尔衮惨败失去了南下入主中原的能力后,获胜并得到北方的李自成就成了他们共同的敌人,那么咱大清在江南人民心目中的形象也就需要扭转,同样王永吉的借兵剿寇就成了忠于大明的举动,可以和郭子仪向回纥借兵收复长安相提并论了!

    反正借兵剿寇已经失败了!

    那么王永吉就不是挟持圣驾引异族入关的奸臣,他是为了剿灭贼寇收复北京向异族借兵的忠臣。

    他是大大的忠臣。

    这也算是曲线救国了!

    这样的忠臣蒙冤而死,已经足够令人痛心,如果再被抄家,那就完全堪称千古奇冤了,一向有坚持正义聚众对抗朝廷传统的青虫们,绝对不能坐视这种事情发生……

    当然,这只是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