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从此史上无三国 >

第14部分

从此史上无三国-第14部分

小说: 从此史上无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

    几名骑着马匹的斥候,从大部队中脱离,向着左右两侧搜索。

    不约而同,在搜索过程中,两方斥候都发现对方。

    当徐盛得到赵云就在附近的消息后,大笑一声说道:“将士们,与我进攻。”

    面对敌方有将近5000人的兵马,徐盛麾下的3000将士,迎面而上,毫无胆怯。就算没有赵云的骑兵,徐盛也有自信凭着手中的三千兵马将眼前的部队干掉。

    但是知晓陶明素来爱兵如子,要让他知道自己如此做法,定饶不了自己。

    不过这些都只是一瞬间的想法而已,看着眼前的敌军,徐盛现在要做的是如何拖住他们后,等待赵云率骑兵冲乱他们的阵型,到时便是单方面的屠杀了。

    为了让将士们少些损伤,徐盛下令盾兵行于最前,后面是枪兵,既能很好的防御攻击,又能给敌方造成有效的伤害。

    没过一会,两支部队便碰到了一起。

    而吴城援军前,一名男子来到领军人身旁,此人正是那从建业城中跑掉的一群军官中的一人,说道:“将军,这人乃是徐州陶明的部下徐盛,如今他们出现在此处,想来建业城已失,如今我们不妨退回吴城,据城而守最好。”

    听到此人的话,那领头之人辱骂的说道:“放屁,我樊能岂会怕他?我与张英多年交情,如今他惨遭伤害,而且此时敌寡我众。且如今仇人正好在眼前,我岂能不为他报仇?你之前即为张英麾下将士,如今却如此胆怯,若再说一句,扰我军心,当心你的脑袋!”

    听到樊能的话,那名部将也不再说话,退到了一旁,但低着的脸色却露出狠毒的目光,心中暗想:莽夫。既然你想送死,你便去吧。劳资找个机会就逃跑。

    这时,只听那樊能高喊道:“将士们,敌军就在眼前,与我歼灭他们。”

    说完,带头便冲向了徐盛一方,看着向自己冲来的樊能一军,毫无目的性,只是一味的仗着将士勇猛和数量,胡乱拼杀。心中也不由升起与那部将一样的想法:莽夫。

    想到这里,回了回神后,徐盛喊道:“将士们,敌军已经杀来,此战只需守住这一波攻击便可,不需主动出阵攻击。违令者斩。”

    “弓箭手,准备,听我命令,射!”

    徐盛一声令下,400根箭支便射向了攻来的敌军,看着不断倒下的敌人,徐盛一方更是士气大震。

    当敌人冲到近前时,已经留下了一路的尸体。

    而因为有了第一层的盾牌,部队接近后并没有给徐盛一方造成很大的伤害,反而被徐盛一方的将士们牢牢的缠在了盾阵外。

    就在两方军队接触到一起,还在不断激烈斗争的同时,樊能后方的传来一阵阵马蹄声。

    樊能听到后,马上回头,看到此时聘驰而来的赵云骑兵,樊能只觉绝望了。

    如今部队被徐盛一方死死缠住,如今这骑兵一冲,必然兵败山倒。

    就在樊能绝望的同时,之前那名部将偷偷的离开樊能身边,打算逞机溜走。

    就在他刚刚离开樊能不远,远处的一道弓箭“嗖”的一声,从其胸前射入。

    而此时的徐盛,微笑着将手中弓箭交给了身边将士,低声道:“还想跑。”

    这一支也将樊能射醒,他看着周围跟随自己多年的老兵,看着他们被不断的杀死。

    樊能眼角流出了泪水,若那樊能算得一英雄的话,还真有点英雄末路的感觉。

    抹了一把眼角泪水,看着逐渐接近的骑兵,樊能高声喊道:“我们投降,不打了!”

    听到樊能的喊声,徐盛也命令将士停手,并派人通知赵云停下。

    如今的情况是最好的,只要对方投降,此战将能避免大的伤亡。

    樊能看着眼前停下手的将士们,说道:“将士们,是我樊能对不起众位,陷入如此境地,我对不起大家,但如今败局已定,我樊能不能白白牺牲众将士的性命。大伙便降了吧。”

    说完,捡起一把长刀,就要自刎。

    徐盛看此情景,哪里能让他死,夺下身边之人的弓箭,搭弓一箭射出,正中樊能手下长刀。

    接着徐盛急忙命人将他绑了,以免再次寻死。

    不是徐盛舍不得他死,就从他刚刚带兵的水平,来到自己军中也只能做个百人长。

    而是如今他麾下将士虽都停手,但若见他自刎,必有一些血气之人,重新开战,到时有人带头,再重新打起来,就得不尝失了。

    总之按照徐盛的想法就是:死远点,别在这死。

    此时赵云率人也来到徐盛身边,笑着说道:“文向,我可都没动手,你就结束了。真是太不够意思了。”

    听到赵云的话,徐盛也是笑笑,说道:“子龙之后的大战还多,何必在意这点功劳。”

    与徐盛调笑几句,赵云便不再多说,向着徐盛说道:“文向,如今既然已经结束,那我便不多留了,先率兵去建业了。”

    听到赵云的话,徐盛欣然说道:“子龙快快前去吧。”

    。。。。。。。。。。。。

    建业城中。

    当赵云将战况与陶明说完后,陶明高兴的大声笑了起来。

    “好。不错,此次众将都表现很好,待此战完成,再一同封赏。”

    就在此时,陶明又是一阵心绞。

    之前的感觉又一次有了反应。而且不比之前此次更是严重。

第二十五章 返回彭城() 
陶明默默的坐下,握着心口。脑中思虑着什么。

    看着陶明的样子,赵云以为陶明身体有什么不适,便准备开口问道,却被一旁的郭嘉阻拦了。

    看着一旁向自己摇头的郭嘉,赵云只能站在一旁着急。

    过了一会,陶明站了起来,看着一旁焦急的赵云一愣,想想后才微笑着说:“子龙放心,我没事。”

    然后命令门外的士兵说道:“派人将徐盛给我喊来,让他速速一人前来。”

    说完,又和赵云郭嘉说道:“刚刚心中又是一阵蠕动,感觉一定有什么大事发生。之前请军师分析过,只有徐州境内可能有所危机,所以我想和子龙率领骑兵返回彭城一趟,不然实在心难安。而这边的事情就交予军师与文向了。”

    听到陶明的话,郭嘉也严肃的说道:“将军放心去便可。有如今形势,待将军返回,嘉必将江东以北交予将军。”

    “好,那我便不等文向了。这里就交予军师和文向了。”

    说完,便带着赵云,率领三千骑兵返回彭城。

    。。。。。。。。。。。

    徐州彭城内。

    陶谦手下的典农校尉陈登,此时正在陶明的叔叔,陶应的房中。

    一脸焦急的说道:“公子,如今陶公的态度你也知道,必然将徐州交予他手。但是公子又该如何自处?现那曹军势力也涉及茺豫青三州,已有一统中原之势。更是和北方袁绍联盟,无人可挡其锋芒。现已兵临城下,公子只需将城门打开,接应曹军。那曹操已经答应将徐州交予公子统领。公子还有什么好犹豫的?”

    听着陈登的话,陶应很心动,但是要他背叛他的父亲,他却还是有些做不到。

    看着陈登说道:“且再让我考虑考虑。”

    听着陶应的话,陈登一脸的失望之色,说道:“希望公子能尽快想通,不然等曹军攻破彭城之时,就来不及了。”

    叹了口气后,与陶应告辞出去了。

    其实陶应和陈登,早已与曹操有所联系了,之前还只是初步接触,并未太深,而前番被陶谦骂后,让陶应才下决心与曹操有了深入的接触。

    如今到了最后关头,陶应又反口需要再考虑考虑,从这些便可看出。这陶应真是不成气候。有天大的野心,却又前怕狼后怕虎。

    再说此时的陶谦,却是对这一切一无所知。但是看其如今的模样,自从曹操屯兵于城外后,便一日老过一日。若让陶明看见。必然心疼非常。

    但陶谦却咬牙坚持着,要为自己孙儿守得徐州北方的安宁。

    。。。。。。。。。。。。。。

    豫州北。

    ”主公,真的要对那徐州动手吗?如今我方也四面楚歌啊。若不能一战而胜,大量兵力必然会被拖在徐州的“

    一旁的荀彧,不无担忧的说道。其实当时曹操决定要出兵徐州的时候,荀彧就并不是太赞同,如今北有袁绍、南有袁术、东又有青州孔融。若如今再出兵徐州,危险不小啊。

    ”无妨,文若,你哪里都好,就是有些太过稳妥了,如今那彭城之内有人接应,必可将彭城拿下,到时徐州门户已开,还不是任由我们攻取?“曹操听着荀彧的话,毫不在意的说道。

    一旁的戏志才说道:”文若,此番定不会有什么问题的。如今那袁绍暂时不会与我方为难,而青州孔融本就老已,上次已被我们打怕了,也定不会出手。如今我方只需将南方袁术打回,就可全力将那徐州除掉,不然那陶明必然壮大,到时就为时已晚了。“

    荀彧听的后,也不再说什么。回道:”希望不会出什么事情吧。“

    。。。。。。。。。

    徐州广陵。

    陶明与赵云率骑兵急行军,已经来到了广陵境内。

    陶明对着鲁肃说道:”子敬,昨日我心感彭城哪里应是出了问题,所以想要前去探查一番。你现在集结好军队,等待我的命令,若彭城真有问题,我们要第一时间支援,保证徐州的稳定。“

    听到陶明的话,鲁肃自然应好,说道:”将军尽管前去,我这就集结军队等待将军的消息。“

    ”好,那我便不再停留,子龙,我们走。“

    与鲁肃交待一番后,陶明便又上路了。

    。。。。。。。。。。。

    彭城内,陶谦看着坐在下面的徐州文武。

    ”众位,如今老朽已年迈,且日渐虚弱,想来时日不多了,所以想将徐州交于我那孙子,陶明。最近我那孙儿做事,相信大家都已有所耳闻,我也就不再多说。只希望日后众位可全力辅助,相信明儿定不会亏待大家的。“

    说完,陶谦就坐于主位,看着下面众位文武的反应。

    如今陶谦确实身体已经一日不如一日,自从那曹军屯兵于彭城外后,更是让其心力交瘁。深知自己没多少时日的陶谦,如今就是要在自己死前,为陶明铺好接手徐州的路。

    下面坐着的众位文武,听到陶谦的话后,纷纷议论起来。

    这时,陶谦看了看麋竺,明了陶谦意思的麋竺,开口说道:”众位,竺觉得如今让陶明将军接手是最合适了,将军年轻,且身怀大志,前番做的一些事迹,还有如今已在攻取扬州,相信徐州之后在将军的带领下,定会安定富足。“

    麋竺这文臣之首一说完,其他的一些文臣也都纷纷表面了自己愿意支持陶明的想法。

    而曹豹此时也开口了,说道:”小公子是我们从小看着长大的,主公如今已下了决心,那豹定然也全力支持小公子。尽心辅佐小公子。“

    有了这一文一武的话,所有的将士和文臣都形成了统一的意见,原来支持于陶商和陶应的人,也都纷纷改变了立场。

    看着眼前的一幕,陶谦哈哈笑了起来,高声说道:”既然大家都已认同,那即可派人前去通知于明儿,让他扬州形势稳定后,返回彭城与诸位见面。“

    一干文武纷纷应是。

    而坐在一旁的陶家兄弟,面色都不是太好。看着在场的文武完全就没人提到他们一句,让他们作为陶明父辈非常的尴尬。陶商作为陶明的父亲本应很高兴的,但此时也是一脸阴霾。好像非常没有面子似的。而陶应更是如此,心中不由的暗暗交了决心。

    一旁混在文武中的陈登,此刻看到陶应的脸色后,嘴角阴恻恻的笑了一下,心中想道:这次该下决心了吧。

第二十六章 陶谦之死() 
黑夜,陈登再次出现在了陶应的屋内。

    看着进来的陈登,陶应没有一点意外,好像知道他一定会来一般。开口说道:”我答应了,希望曹公能遵守承诺。“

    陈登听到陶应的话,面露喜色,说道:”那我这就前去通知城外大军。“

    ”嗯,一会我会亲自到城门口打开大门,迎接曹军进城。你这就是发信号。“

    陈登应答一声后,就出了屋内。

    屋中的陶应此时满脸的阴毒,小声嘀咕道:”父亲,这就别怪儿子如此了,都是你们逼得。“

    然后起身,向着城门处走去。

    。。。。。。。。。。。

    “公子,主公吩咐过,没有他的命令不能开城门。”守门的将士听到陶应要他将城门打开,连忙拒绝道。

    “你那主公是我父亲,我会害自己父亲吗?城外有我方的密探,已经获取到曹操军队的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