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从此史上无三国 >

第19部分

从此史上无三国-第19部分

小说: 从此史上无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将他们此行的调查,交予陶明后,陶明看完大动肝火。

    连夜派人将鲁肃与郭嘉请到了建业。

    坐在主座上的陶明,看着手中调查的结果。每看完一条,仿佛都能体会到受压迫之人心中的愤怒。

    怪不得当初的黄巾起义会那么声势浩大,怪不得当初只是星星之火的起义,在有人带头后会成为燎原之火。

    陶明一边压抑着心中的愤怒,一边思考着对策。

    如今他已不是一名只需完成任务的特工,他现在的每一步都关系到治下百姓的生死。

    当夜。

    鲁肃与郭嘉已经来到了府上。等待二人稍作休息后。

    陶明便将这份调查结果交给了他二人观看。

    鲁肃和郭嘉看完后,脸色都是阴晴变幻。随后纷纷向陶明请罪。

    陶明见二人如此,便急忙说道:“快快起来,这是如何?我又未曾怪罪你们,你们刚刚履职,自然不知情况。如今叫你们来,便是商议到底该如何解决这些事情。”

    等二人起身后,陶明又接着说:“如今我将士拼死才守得徐州安宁,用命换来了江东以北安宁的局面。明实在不忍心见这些贪官污吏、乡间豪绅在私底下贪污受贿,横行乡野。百姓辛苦一年下来,什么也得不到,还吃不饱穿不暖。所以我想请二位,教明如何做。”

    听完陶明的话,首先开口的是郭嘉,问道:“主公,此事还需妥善安排。至于贪官污吏,好解决。只需有其证据,直接惩治便可。最重要的还是哪些豪绅啊。而这些豪绅背后就是那些个士族。而历来朝代更替之时,都需要这些士族的支持才能行事,所以才有了如今的情况。”

    郭嘉是寒门出生,所以对于这些个事情,也算见怪不怪,对于其原因,也是知之甚深。所以一开口就找到了关键点。

    鲁肃接着说道:“这也是之前主公要推行屯田之策时的困境。而且江东向来士族横行最为严重。若主公要彻底解决此事,必然会遭到士族的抵制。到时怕对主公一同扬州的计划有所阻碍啊。”

    听完二人所说,陶明更是心中郁闷,难道还拿他们没办法了吗?

    陶明从主座上走下,在厅内来回走动,低头思虑。

    半个时辰后,陶明回头看着二人问道:“奉孝,子敬,你们说,自去年攻取广陵起,我们所做之事。为何?”

    不等二人开口,陶明直接说道:“是为了有朝一日能统一国家,外御大汉周边宵小,内安百姓。使我一国富强。可说到底,我们还是为了百姓的幸福,改变百姓的生活。可如今呢?我们却对伤害百姓,欺占百姓的人束手无策?不,那不是我陶明要做的,我陶明可以为了统一大业而不要脸面。但我不会拿百姓的生死作为交换的条件。因为我所做的就是为他们在谋取权利。”

    一番话,陶明越说越盛气,越说越激昂。此时让他想起了前世伟人的心态。

    而这一番话,也彻底的颠覆了郭嘉和鲁肃的心态。一直以来,他们也是身怀内才,希望有朝一日遇得明主,将心中之才彻底施展,帮助明主完成大业。却从来没有想过,为何要替明主完成大业。

    跟随陶明后,也是未曾想过,只愿报答陶明的知遇之恩。

    如今听到陶明这么一说,他们也明白过来,他们不是在盲目的做着一些事情,他们是有目标有理想的。

    而陶明为大家显示出来的,就是为了天下百姓这种大志向。

    看着二人震惊的样子,陶明接着又抛出了一个重磅炸弹。说道:“我决定,从今日起,在我治下的徐、扬二州彻底推行屯田之策。并且由你们二人组织整治官吏的行动。由赵云为此次行动保驾护航。不论事情涉及到哪些人,不论出生,一同论处。”

    听到陶明的命令后,鲁肃与郭嘉都已经明白了陶明的决心,便不再劝。

    鲁肃之后又提出一点,说道:“主公若如此,治下的一些官员必定要数量锐减,到时只怕政务会堆积如山。主公还需有所安排啊。”

    陶明听完,觉得确实是个问题。正在思虑。

    一旁的郭嘉开口了“主公,奉孝有一策,可彻底解决主公的难题。”

    陶明正不知该如何进行之时,郭嘉便有了计策,忙求教:“奉孝快快说来。”

    “天下有才之士,出于二处。一则士族,如公瑾便是。二则寒门,如嘉。今天下诸侯兼对士族之人恭敬。而寒门之士却无投靠之门。若主公发布一则消息,不限制出生,只凭才能便可为官。相信天下有才之士将尽归主公了。”说完,郭嘉还行了一礼,感谢当初陶明的知遇。

    陶明听完,大喜过望。心中暗想:这不就是史上的为才是举令吗?自己怎么没有想到。

    满意的对郭嘉说道:“好,奉孝这方法却是奇妙。”

    郭嘉连忙笑着回应道:“本来此策一般无人敢用,只因他们都需要士族的帮助。若行此策就是与天下士族作对。但如今主公的做法比此策得罪的还要严重,嘉便献丑了。”

    听完后,陶明与鲁肃也是纷纷笑了起来,也确实是,这天下除了他们几个,谁还敢如此做法?

    此时的主臣三人,不似一般。更像是为了同一目标而努力前行的好友。

    在说笑完后,陶明又对具体的实施与二人,有了一番探讨。

    直至第二日天亮,三人吃些早饭后,才纷纷散去。郭嘉与鲁肃二人暂时先在府中休息一天,第二日返回各自辖区,按照计划开始实施。

    待二人去休息后,陶明一人站在屋前,心中想到:一个人有多大能力,就需要承担多大的责任。老天既然叫我来此,我便不能辜负了这天下的百姓。

第三十四章 一令出天下惊(一更求推荐打赏)() 
距离陶明与郭嘉鲁肃二人商讨那晚已经一周过去了。

    对此前的计划,三人都做了妥善的安排,包括周瑜和徐盛,也都调动了起来,以防有心之人拿此事做文章。

    而赵云在接到命令后,也整装待发,率领麾下三千将士,时刻等待。

    今天,便是向外界发布“唯才是举令”的日子了。

    陶明将早已准备好的内容,传递了出去。徐州,扬州各地,街头纷纷填满了告示。

    这一下,仿佛炸开锅一般,尤其是扬州的世家名士们,纷纷聚集在一起,对陶明这份“唯才是举令”进行批判。

    有人说这是陶明在卸磨杀驴过河拆桥;有人讽刺陶明无知;有人说陶明太过狂妄,居然小视天下士族。

    反正是众说纷纭,大多是在讽刺陶明年幼无知。而只有一些寒门出生的人,对比有了一些想法。

    茺州。曹操在得到消息后,认真思虑了一番,对着手下众人叹道:“这陶元亮,好魄力啊!”

    下面的一众人,也只有仅仅几人能明白曹操的意思,而大多数人则不清楚曹操为何如此说,

    冀州。袁绍看到消息后,大怒。当着众人便说道:“这陶元亮,我本还觉得是一人物,如今看来,实为无知小儿。居然小看于天下士族。”

    其实说来,也不怪袁绍如此,先来这袁绍本身就是士族出生,按照东汉时代的说法,士族掌控了天下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权柄,而今陶明居然要提拔寒门士人,这不是“啪啪”的打脸吗?而恰好袁绍就是最大士族。

    而南阳袁术,虽那袁术也是士族出生,却对此没有什么想法,只是大笑着对孙策说:“这陶明真是作死啊。”

    却完全没有发现孙策严重的鄙视。

    而刘鹞、刘表、马腾等诸侯,都是意见看法各异。

    随着“唯才是举令”的推行,鲁肃与郭嘉也对那些贪赃枉法的官吏举起了铡刀。

    一些贪官污吏们纷纷被查出背地的勾当,还有一些年代久远的冤案、绝案也纷纷告破,让那些在官位上只知享乐的官员们吓破胆子,生怕哪天查到自己。

    而一些背景深厚的,靠着其背后的豪强士族,觉得自己可以高枕无忧。赵云的铁骑也告诉了他们,不光他们要完蛋,其身后士族与他们有利益瓜葛的也逃不掉。

    一时间,徐扬两地的官场,血流不止,人头不断。

    其中有一次比较严重的是扬州一士族,仗着其声名远扬,而且家中家将众多,生生将赵云的人马拒之门外,毫不忌讳。

    赵云顾及伤及他人,便没有急于动手。将消息传到了陶明那里,希望陶明给他下达命令。

    陶明听完后,果断的对着来人说道:“告诉子龙,提醒过后,若有人阻拦执法,杀无赦。敢对执法之人动手的,杀无赦。”

    得到命令后,那传令之人便急忙向着赵云处传去消息。

    得到命令的赵云,在又一次提醒过后,扔未有人理会。直接下令道:“攻进府中,捉拿贼犯,若有阻拦,杀无赦。”

    说罢,几名精壮之人直接将门撞开后,来到府中抓人。期间有家丁想要动手,纷纷被将士手中兵器直接砍杀。

    进去后,派人四处搜索抓捕。那家主也不知是真傻还是自持身份居然下令护院家丁家将向赵云等进攻。

    果断的赵云直接下达了将此家杀无赦的命令,一时间府内院中,血流成河。四处响起被杀人的叫好声。

    那家主见来人居然真的敢动手杀人,一时也慌了。但已经赶鸭子上架了,只能粗着脖子大声质问道:“谁给你的权利,居然动手杀人?”

    赵云冷眼看着他后,说道:“主公吩咐,敢于阻拦执法者,杀无赦。”

    那人叫听到此话,正要再多说什么,赵云一枪便将他挑起。

    看着地上死透的家主,赵云说道:“主公命令,无人敢违!”

    当府中一切反抗力量都被歼灭后,终于将那犯事之人抓了起来。绳之于法了。

    此事经过陶明乐意的宣传后,之后外执行时,赵云再无一切阻碍之人,而日后的抓捕工作也渐渐还给了县府。赵云只是针对前期的难题做了几日罢了。

    一些本打算观望的寒门士子,见了如今陶明的做派后,也纷纷打消了观望的态度,来到周围县府以及治所,要投靠陶明一方。针对这些人,陶明也有过安排,将一份试卷摆放于这些人之前,只有答出合适答案的,才能得到重用。

    而试卷的题目则并不是陶明一人所处,更多的是郭嘉与鲁肃的功劳。

    就是这一系列的动作,让这个快要进入冬天的季节,百姓们还是感觉心中暖洋洋的。

    尤其是一些家中有年代久远冤案的,还告知凶手以及得到应有的惩罚后,纷纷对官府表示感谢。知道这些事情都是陶明的安排后,对于这位年轻的主公,百姓们都非常爱戴。

    逞着这个时机,陶明也将他改良过后的屯田之策抛出了。

    而改良后的屯田之策不像前世曹操一般,剥削屯民,相反给予屯民的比例高达七层。要知道前世曹操最后给屯民最多的时候才五层,而且越到后来越是高。

    而陶明的屯田除了刚刚说的外,还注明一点,所有士族家族的土地,其根本都是国家的,而陶明便替国家收取。同样也是收取三层的收成。具体标准按照当地每年收成平均情况制定。

    这样一来,让士族们白白将三成收入交予陶明,他们是打死不愿意的。纷纷联合起来抵制陶明。

    对于他们这手,陶明也有准备,直接调集大军将正面署名的家族中的土地,统统收回。成为了第一批屯民的土地。

    而且在陶明的鼓励机制,上年无田地,今年第一年免税之下。加入屯民户籍的人是越来越多。而这些人平时都有管理者在统一指挥。闲时是务农,但一旦境内有战事,这些人就会变成将士,抵御外敌。

    虽然还有很多士族不太舒服,但是在陶明的高压下。也纷纷被迫遵守,被前去的人丈量土地。然后每年交粮。

第三十五章 整顿() 
入冬了。

    皑皑的大雪弥漫着整个天空。一眼望去,白茫茫的一片。时不时的可以看到乡间人家的烟囱上冒起的白烟,这颜色与与雪的白又截然不同,让人可以感受到其中的生气。

    经过一个多月的整顿,陶明治下不说吏清严明,但寻常官员却是不敢有些许的怠慢,生怕被陶明的调查队发现。

    两州的百姓没有了剥削,还剩下了一些粮食,能熬过冬季。按照来年的政策,相信日子会过得一天天好起来。

    百姓有了生存下来的希望,对陶明更是敬仰。是陶明让他们有了生的希望。

    相比于其他州郡的百姓,陶明治下百姓一片喜气洋洋。

    马上就要过年了,春节对于中国百姓来说,代表着希望,而今陶明的出现让他们这种希望有了保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