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从此史上无三国 >

第20部分

从此史上无三国-第20部分

小说: 从此史上无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相比于其他州郡的百姓,陶明治下百姓一片喜气洋洋。

    马上就要过年了,春节对于中国百姓来说,代表着希望,而今陶明的出现让他们这种希望有了保障。

    建业城中,百姓爱戴的陶明,还在处理着公务。

    看着鲁肃与郭嘉送来的一份报告中,如今士族反扑在陶明的大力镇压下,已经基本平静下来,但是如今还有一个问题,就是陶明自己家族中的人。

    要知道陶明家族可是徐州最大的士族了,若自己家族中的事情处理不好,那会被人指着脊梁骨骂的。

    尤其是看到其中的一个案件时,陶明也不由觉得棘手。

    此人名叫陶鑫,是陶明二爷爷陶谐的儿子,平时仗着身份,横行无忌,鲁肃因为他是陶明家中人,也有些顾及,所以将此事写到报告中,交给陶明决定。

    从祖父死了,陶明对家中人就格外看重,可是偏偏如今发生这样的事,让陶明的政策受到阻碍。

    想起之前去看望陶谐时,陶明能感觉出这位二爷爷也是一位受人敬重之人,却是不知为何会有这么一个儿子。

    叹息之余,陶明也不得不面对。不得不在亲情与法纪和正义之间选择。

    良久,陶明才提笔写到:子敬,一切按法纪执行。但需提前告知二老爷。

    写完后,略显疲惫的陶明将信交给了将士。安排他送回鲁肃那里。

    鲁肃接到陶明信后,即刻便命人与他出行,去往陶谐家中。

    陶谐府上,怒气冲冲的陶谐正在教训着自己的儿子陶鑫。

    “你整天不务正业,不思长进,终有一日你这个逆子要吃苦头的!”

    旁边的陶鑫一听自己父亲的话,满不在乎的说道:“这徐州都是我们家的,我在自己家中有什么可怕的?”

    听到那陶鑫还敢狡辩,陶谐愤怒的将手中茶杯摔在地上,训斥道:“你们家的?这是你大伯拼了命换来的,是你侄儿用命守下来的,他们为的是这徐州百姓。不是为了让你这个逆子逍遥。真当在这徐州没人治你吗?终有一日你会因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的!”

    可是看着陶鑫不以为意的样子,显然陶谐这样的话不止一遍的说过,但还是没有让陶鑫有丝毫的悔过之意。

    正在陶谐恨不得将这逆子打死的时候,一名家丁来到了厅内,对着陶谐说着什么。

    听完,陶谐说道:“请别驾大人进来。”

    没过一会儿,只听厅外传来一声,“二姥爷,子敬前来拜见。”

    听到这人的声音,陶谐变幻了一番脸色,对着来人说着:“子敬快快请进。”

    陶谐看着坐在下座的鲁肃,问道:“子敬此次前来,不知有何事?”

    鲁肃整理一番情绪,平静的看着陶谐说道:“二老爷,这全徐州的人见您都尊称一声二老爷可知为何?”

    陶谐听完,笑着坦然说道:“老夫沾了大哥的光了。”

    鲁肃听完,摇摇头,反驳道:“二老爷却是谦虚了,除了陶公的原因外。还有一点,便是二老爷从未仗着身份行那龌蹉之事,而且为人正直,颇受世人敬重。但是如今却有人在败坏二老爷名声啊。”

    陶谐听完鲁肃的话,就知今日他此来怕是有事,便与鲁肃说道:“子敬若有什么事,尽管直说便是,老夫不是那不通事理之人。”

    鲁肃想了想说道:“如今主公刚在扬州得一大胜,将江东以北尽数拿下。但思虑将士损伤,不愿再强攻。所以退回后,打算安心治理境内。并提出了一些治世之策,但这些对于主公大业来说,有很多的损害。可主公不顾后果只愿治下百姓能富足安乐。如此大义,子敬敬重非常。但就是这样,却有些人不愿如此,怕伤害自己利益。统统被主公大军镇压。但还是有人是主公派大军解决不了的,便是二老爷啊。”

    陶谐听到最后,居然说起自己,大声说道:“若有需要,老夫这条命都能给那明儿,不知有啥事难为明儿?”

    鲁肃接着道:“二老爷膝下小子,平时横行乡野,犯下诸多案件。主公念及二老爷情分不愿大动干戈,所以派子敬请来先与二老爷商讨一番。”

    陶谐一听又是这逆子陶谐,火气一下又冲了起来,喊道:“来人,给我将那陶鑫带过来。”

    一会儿,便听到一阵慵懒的声音,“父亲,又有何事啊?”

    见此人一脸的傲慢之色,鲁肃心中不由一叹:为何这陶家都是虎父犬子呢?

    陶谐见他如今模样,更是生气,正待训斥。或许年纪大了,一动肝火便剧烈咳嗽起来。

    一边咳嗽还一边指着陶鑫说道:“逆子,逆子。大祸临头还不自知。”

    说罢,便不再看他,对着旁边的鲁肃说道:“子敬,人就在这,你带走吧。老夫就算死也不做那说情丢人之事。”

    听到陶谐的话,鲁肃更是对他敬重,说道:“二老爷为人,子敬佩服。”

    说完对着陶谐行礼一拜,喊来人将陶鑫押走了。

    这时,那陶鑫才明白过来,一边挣扎一边对自己父亲喊道:“父亲,您不能不管我啊,我是你的儿子啊。”

    陶谐听到陶鑫的话,虽说没有阻拦鲁肃,但还是放不下,对着鲁肃说道:“还望子敬从轻吧。”

    说完,便不再理会陶鑫,径直向着后院走去,一边走一边叹息。

第三十六章 终定() 
三天后,陶明实在不放心,来到了下邳城中。

    城主府中,陶明正在听取鲁肃对陶鑫案件的调查结果。

    “主公,如今陶鑫一案的结果已经出来了,平时作恶多端,欺压百姓,可以说罪无可恕,按照律法当斩。”

    听着鲁肃的汇报,陶明脸色平静,问道:“可有人命案?”

    鲁肃听完,犹豫着,不知该如何对陶明说。

    陶明未等到鲁肃的回答,抬头看了他一眼后,说道:“直说便是。”

    鲁肃得到陶明的命令,遗憾说道:“一名乡妇被其玷污后,跳井自杀了。”

    听完这话,陶明未曾愤怒,也未曾开口,只是平静的起身出来大厅。身后的鲁肃看着陶明的身影,叹了口气:主公,何必啊。

    从城主府中出来后,陶明一路向着陶谐府中走去。

    “二爷爷在何处?”

    听到陶明问话的下人,忙说道:“此时老爷应当在书房中。”

    “来路。”

    说完,陶明便与下人一齐来到了书房外。

    陶明看着书房门,平静了一番心情后,走了进去。

    陶明站在门内,看着正在聚精会神书写的陶谐,陶明看到了自己祖父的影子。站了片刻后,陶谐才发现了站在门口处的陶明,连忙说道:“明儿快快进来。”

    陶明应声进去后,也不开口说话,只是站在陶谐的身边。

    陶谐看出陶明的来意,故作平静但话语颤抖的问道:“明儿,你。。叔父如今如何了?”

    看着自己二爷爷老迈的神情,陶明心中一痛。

    “叔父尚还安好。”

    陶谐听到,稍微安了安心,试探的问道:“那他所犯之事,可严重?”

    陶明神色凝重的说:“强抢民妇,致使投井。”

    陶谐拿笔的手,颤抖着,但始终没有动静,直到很久后,方才平静。开口对陶明问道:“明儿要如何处置?”

    陶明对陶谐的心情非常理解,但他所处位置不容他视而不见,而且世人也不会容许他视而不见。思虑一会儿后,对陶谐说道:“此次,我本想来告诉二爷爷,叔父非死不可,却始终开不了口。哎。”

    陶明叹息一声,接着说道:“如今我只想问二爷爷一句,可愿远去扬州?”

    听完陶明的话,陶谐便明白了。只有带人远离此地,从此隐姓埋名,再不出士,方可保得陶鑫一命。陶谐像一下子老了许多一般,说道:“罢了,这世间权势,又岂是人人可受?还望明儿日后多来看看我这个老头子啊。”

    陶明看似冷酷的脸上,终于多了一些柔情。向陶谐跪拜道:“二爷爷,带陶明完成大业,定日夜陪伴于左右。”

    说完,起身向陶谐告辞离开了。

    归途中,陶明满脸的苦涩,若不是为了法纪严明,陶明不得不如此。谁又愿意看亲人受难,哪怕罪大恶极,但始终存有血脉关系。人之常情罢了。

    回到城主府,陶明将鲁肃叫来,说道:“陶鑫罪大恶极,于狱中自杀。另外安排二爷爷一家远离徐州,去往扬州享受清福。需低调行事。”

    明白陶明意思的鲁肃,不得不感叹道:“若主公心下不忍,又何须如此,徐州上下不会有人提起此事的。”

    陶明扭头看向鲁肃严肃的说道:“此事不必再提,速速行事。”

    “属下明白。”鲁肃说完,转身向外走出。

    看着鲁肃出去,陶明低声说道:“子敬啊,陶明如何不知啊。无人提起?陶明自己便做不到!”

    只有陶明自己心中知道:他从来到这里后,经历了这一系列的事情后,他如今要做的已经不仅仅是痛快的与诸侯争霸了。他要做的是改变这个时代,用铁骑统一全国,用法治使治下百姓安居乐业,让历史不再有五胡乱华那一幕,泱泱中华岂容他人来犯?

    。。。。。。。。

    自陶鑫一案后,所有人看到了陶明的决心,不论是乡间豪绅,还是官员家属,都纷纷对家人有所警示。

    而陶谐一家,也悄悄的从下邳城离开了。

    当鲁肃来将陶谐一家人已经离开的消息汇报陶明时。陶明看着鲁肃问道:“子敬是不是不知,我为何如此?”

    鲁肃想了想后,说道:“主公高义,鲁肃明白,只是不愿主公如此难作罢了。”

    “子敬,如今我还能凭着威信镇压诸人不敢作乱,但日后呢?日后更多的官员加入,疆土更大后。谁能时刻监管?若我治下也如如今其他诸地一般,权贵欺辱百姓,生灵涂炭。我如今所作又为何?所以我要给所有人一个警示,告诉他们,我陶明的家人尚且如此,谁若敢犯,定不容绕。”说到最后,陶敏言辞郑重,让人不敢质疑。

    听完陶明的话,鲁肃才缓缓说道:“主公深谋远虑,鲁肃不及,鲁肃定与主公一心,将徐州治理的百姓安宁。”

    陶明看着又下起的大雪,背对着鲁肃说道:“来年入春后,我方边界必然会有强敌来袭,若不将境内安定,到时内忧外患,恐有大乱啊。”

    鲁肃听到,眼神疑惑的问道:“主公为何如此肯定?”

    陶明高深莫测的对着鲁肃一笑道:“那曹操可不是常人啊。”说完,便不再多说。

第三十七章 于糜来信() 
临近春节,四处都是喜气洋洋,张灯结彩。

    此事陶明正在家中后院,与蔡琰喝茶下棋。

    “元亮,你耍赖,明明刚刚你的棋子还在这里,怎么一下蹦到这边了。”蔡琰撅着小嘴对着面前的陶明说道。

    陶明见此,哈哈一笑道:“笨琰儿啊,你看,如此是不是就跳到这边了?”

    两人正在玩耍的便是陶明从后世模仿出的跳棋,用来平常与蔡琰娱乐。同时他还搞出了象棋,本来只是与郭嘉玩过几回,却被郭嘉以研究为名,骗了去。从那以后,象棋也成了陶明麾下众人的娱乐方式了。

    只要一见面,无大事的情况下,非得杀上一盘。这都是陶明没有想到的,不过也算是陶明为枯燥无趣的古代生活,找了点乐趣吧。

    而这边陶明正在与蔡琰谈论之时。一名下人从外进到屋中,在陶明耳朵边说了一声后,边出去了。

    陶明在思考了一番后,也与蔡琰告辞,说是一会儿再来陪她,然后也向着外面走去。

    片刻后,陶明来到大厅。

    一名看似家将的男子,正在厅中等候,见陶明进来后,便行礼说道:“小人见过陶公子。”

    陶明应了一声,问道:“你有何事?”

    此人看了看周围下人,陶明明白,便挥手让身边人全都下去了。

    随后那人从胸中掏出一封信来,交予陶明后,说道:“公子,我家大人乃刘鹞麾下谋士于糜。托付小人将此信交予公子,说公子看后便可明白。”

    陶明疑惑的听完那人的话,将手中信封打开,看了起来。

    片刻后,陶明将信放于一旁,看着下面跪着的人,说道:“我该如何相信你家大人?”

    那人见陶明有此一问,便道:“大人吩咐,若公子有此问题,便与公子说,信与不信全在公子一念之间。”

    听完此人的话,陶明当即说道:“回去告诉你家大人,开春后,会派人与他联系。”

    说完,便将此人打发了。

    。。。。。。。。

    很快,春节便到了。

    此时,陶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