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从此史上无三国 >

第31部分

从此史上无三国-第31部分

小说: 从此史上无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士燮也不是无理取闹之人,听士徽如此一说,思考一番后,也觉是这么回事,便问道:“当真如此?”

    士徽笑了笑说道:“我那妻儿不也在城中?况且你我兄弟情深,又是血脉关系。我怎会骗你?”

    士燮这才冷静下来。冷静下来的士燮这才开始认真思考起如何对付陶明了。

    而士徽见大哥已经冷静下来,随即说道:“大哥,我们出城时,城中粮草还有多少?若陶明讲完了军士能撑几天?”

    士燮一听,瞬间眼放灵光,说道:“二弟啊,你可真是福星啊。我方出兵之时,城中粮草所剩不多,若陶明两万人计算,估计也就是三五天的口粮。而且陶明孤军深入,定不会带多少粮草。而且又无供给。多则半月,少则七八天。陶军必乱!”

    听完大哥的话,士徽也是一喜。便说道:“那就恭喜大哥了,只要这陶明一死,扬州对于大哥,那就是唾手可得啊。”

    士燮也与士徽一起大笑了起来。

    。。。。。。。。

    城内,陶明见半个时辰的时间,士燮都没有攻城,便知自己的计策失败了。

    其实如今还有一个办法,便是将士燮的家人带到城头,一个接一个的干掉。相信再好脾气、再能忍的,见到自己的家人一个个的被杀掉摔下城,必然是压抑不住的。

    但是陶明并不想如此,在陶明看来,虽然战场是不看过程,只看结果的地方。但拿别人家人性命来完成自己大业的事情,陶明做不出来。之前虽陶明拿士燮家人做过人质,逼士燮亲随现身,但那都是权宜之计。陶明压根就没真的想过要杀他们,更何况之前陶明就曾答应过那老夫人,陶明不是那无信之人。

    但如今局势又该如何呢?陶明独自在大厅内盘算着。突然陶明想到了郭嘉此前在自己出征荆州时就给过自己的两个锦囊。

    说是在自己犯难之时打开其中一个。想到后,陶明便打开了第一个锦囊。

    其中写到:大丈夫成大事,不拘小节。

    看完郭嘉得锦囊,陶明大声笑了笑,看来郭嘉对陶明还是非常了解的。

    不管表面如何,但陶明本质便不是枭雄心性。若真论的话,应该更多的偏向英雄情结。只不过陶明自知,所以平时也强求自己做事要不择手段。

    但人的天性便是如此,一些小事还能如此,但真的面对彻底违背自己原则事情上,陶明却是有自己的坚持。

    在陶明微笑着将这个锦囊收起后,又拿出了第二个。

    郭嘉当时的原话是:“若第一条不能实施,便打开第二个锦囊。便此计风险颇大,若有意外,性命难保。”

    看来,郭嘉要早已预见到如今的情况。随后,陶明打开了第二天锦囊。

    其中写着大大的三个字:空城计。

    看完后,陶明深深地疑惑起来,空城计?如今虽然自己兵力较少,但仍有将近两万将士,如何用这空城计?

    随后陶明结合自己如今的情况思考着。慢慢的,陶明眼中的喜色越来越浓。

    陶明想到:如今自己在忧虑什么?无非是敌军不来攻城,而自己却粮草不多。若自己摆出一副城中无人的假象,那士燮是攻还是不攻?

    想到此处,陶明越发的兴奋,但其中还需完善很多细节,才能实行。

    陶明暗道:“这鬼才不愧是鬼才。只凭当初自己将计划一说,便能预料到如今情况,并将应对之法想出。而且并没有凭空捏造般的事无巨细的安排,而是给自己提供一个思路,然后根据如今情况来安排实施。”

    夸赞一番郭嘉后,陶明便开始准备起来。

    第二日夜里,陶明安排了近五千的城中百姓,连夜从城西逃出番禹城。向着西方逃去。而这些人手中还带着些刀剑枪等武器。

    随着一批批的百姓离开,士燮也得知了消息,就要派兵攻击之时。士徽住阻止了他。

    士徽对其说道:“大哥,你为何出兵?”

    士燮诧异的看着他说道:“这陶明如何会好心放城中百姓离开?必然是其麾下将士伪装成百姓离开了。如今我过去将他们一网打尽。”

    听士燮笃定的语气,士徽笑着说道:“大哥,若那五千人马真是其麾下将士,那不是更好吗?我们如今最担心的就是他在城中乱搞。如今他见势不妙,退走后不是更好吗?我们只需等他兵马撤离后,夺回城池,再派兵攻伐。陶明没了城池守护,而且兵力又少于我们。要灭杀他们不难。但如今他只派出了最多五千人,城中至少还余一万兵马。大哥若带兵攻杀,惊动陶明后,万一他在城中屠戮百姓或者我族之人,到时我们就算得到。也只能是一座死城。而且族人性命也难保。”

    听完士徽的话,士燮也觉得是这么个道理,不过还是有些疑惑道:“若这五千人是百姓呢?”

    士徽更是笑了起来。说道:“大哥,糊涂啊,若是百姓,走了便走了。等日后大哥收复番禹城的消息传出后,那些百姓还会不回来?”

    经士徽这么一说,士燮深觉如此,便笑着说道:“那我们这就是休息?”

    士徽也是微微一笑。士燮派人继续盯着城中情况后,返回营帐休息了。

    此刻陶明却是有些紧张,他怕的不是士燮看穿他的计策,而是怕那士燮派兵不问东西便直接将那五千百姓屠戮,那自己可就罪过了。

    不过一想此前他没有被自己激怒而攻城后,便稍稍安心一点。那士燮身边也必然有善谋之士。

    一个时辰过去,两个时辰过去。府中的陶明并未得到士燮出兵的消息。陶明便知道,那士燮中计了。

    第二日夜晚,与前天同样,又是五千百姓出城。同样是城西方向。

第五十八章 空城计(终)() 
城外士燮军中。

    士徽看着身边的大哥,说道:“如今陶明两次放人出城。那出城之人定是陶明将士。如今还不是派人前去之时。等后日陶明出城消息一传来。我们便占领城池,然后跟随最后一批出城之人。定能找到陶明藏身之处。大军一攻,将那陶明擒来。到时大业可期啊。”

    士燮被其二弟说的热血沸腾,好似如今他已坐拥三州一般。

    大手一挥,说道:“就按你所说,后日待那陶明下出城。我们就行动。”

    。。。。。。。。

    转眼便到了第二天夜晚。

    陶明还是按照之前行动,将五千百姓遣出了城。

    而城中,陶明的两万大军早已严阵以待。一些碎石火箭等守城利器也都准备完全。

    进入城门后的一个街道两旁,隐藏着两千弓箭手,包括毒牙的将士也加入了此次埋伏的弓箭手行列。

    如今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随后陶明便从城墙之上,看到了城外士燮军营中有了动静。

    一队队的将士逐渐的接近着城下。陶明事先找到的一名俘兵被陶明用家人性命以及重利的诱惑下,来到了城头上。他看着下面接近的士燮将士。大声呼喊道:“下面的可是主公军队?”

    听到城头这么一喊,下面的人吓坏了。但是听完此人的话后,一名将军模样的人回答道:“对,你是何人?”

    那俘兵按照陶明给他安排好的话,说道:“如今那陶明大家已经向西逃走了。城中没有一人,你快快通知主公去追那陶明大军啊。”

    听到此人说陶明已经逃走,立马向士燮去汇报了。

    士燮听到后,反而哈哈大笑起来,说道:“走,随我进城。带进城后,我们再追那陶明去。”

    士燮与众人来到城下后,士燮对着城头喊道:“楼上可是我麾下将士?”

    那俘兵听到后,机灵的说道:“是,主公。我这便打开城门放您进来。”

    听完此人话,士燮更是得意。

    随之,城门被缓缓的打开了,士燮带头便要进入城中。虽那士徽阻拦,但士燮反而说道:“二弟,你这胆子越来越小了。如今城内早已没有陶明一兵一卒了,难道还有人敢对我不利吗?”

    士燮大笑着便带头走进了城内。

    本来一切都在朝着士燮的理想方向发展着,但是当部队大概进入七八千人后。城门突然被守在旁边的将士关住了。

    然后这大概五十名的将士抽刀便砍向了在前方行走的将士。

    一时间惨叫不断。这时士燮也意识到了不对,对着城门处的五十人吼道:“难道你们想造反吗?”

    随着士燮的一声大喊,一道比他声音更高的人喊了出来:“众将士听令,给我杀!”

    城门口的街道两旁,以及房顶之上,纷纷涌出无数的弓箭手。

    手中的弓箭更是带着火焰,一道道的向着士燮部队射了过来。

    毫无防备的士燮将士,纷纷被这铺天盖地的火箭射中了身体。惨叫声,救火声不绝于耳。

    陶明站在城头,冷眼看着场中被屠戮的士燮一方,心中不起一点波澜。

    好似这被屠戮的只是猪羊一般。见城中大局已定,陶明又转头看向了城外军队。

    发现此刻他们都还真木楞的不知如何是好,虽城外也有军官,但都是一些低级军官,对于军队指挥都没有权利的那些。

    而那些有权利的,都已经陪士燮进了城中。

    见到此景,陶明也不由感叹,真是老天保佑。若真的城外两万部队攻城,陶明还真没办法,只能守城。但那伤亡就大了。

    见城外将士一动不动,陶明还乐得如此。

    一个时辰的功夫,城中的战斗便结束了。一名将士把士燮的尸体,送了过来。

    看着士燮的尸体,陶明感叹:这一方诸侯便就这么死在乱箭下了。

    这些思虑也只在一瞬之间,等陶明抬起头来之时,便命人将士燮头颅割下。

    然后陶明转过身来,向着城外的敌军说道:“交州的将士们,我是陶明。前些日子,你们的主公士燮,带领你们偷袭我扬州。如今我陶明来攻打,也不算错。只是为了报仇。不管有何错误,都是士燮的责任。如今他已伏诛,我便不愿再动干戈。若你们愿意,放下手中武器。我陶明答应你们,定不伤害一人。若不答应,除城中两万将士外,还有我城外的三千骑兵。将把你们一网打尽。你们自己选择吧。”

    说完,便将士燮的头颅扔下城外。而之前安排出城的三千骑兵就出现在了远处,只是这场战斗,他们却没有发挥任何作用。只有此时能充充人数了。

    下面的众士兵们,都没有了主意。听陶明刚刚说的也在理,大伙一商量,都纷纷放下了手中武器。

    毕竟主公一死,谁还愿意打仗死人。

    见他们纷纷放下了武器,陶明也遵守约定。并未伤害一人,然后派人打开城门将这些人暂时收押。

    随着这两万人被俘,一场浩浩荡荡的交州战役,也算结束了。

    之后自己只需退出交州境内,那整个行动便算成功了。

第五十九章 陶明大婚() 
当天夜里,陶明让人将士徽带了上来。白天虽然士燮被乱箭射死,但士徽侥幸逃的一命。

    陶明与士徽整整谈了一个晚上,但是却无人知道他们具体谈了些什么。

    第二日,陶明便带着大军从城中向着扬州境内撤回,随行的还有那两万俘虏。

    相信有了些两万人的加入,陶明的实力会更加强盛。

    而番禹城此时,则由士徽领州牧之职。统领交州境内。

    陶明对交州,没有要一城一地。按照如今情况,哪怕陶明收复交州也不是太困难。

    四日后,陶明安全的抵达了庐陵。早已得到消息的郭嘉,率领众将士在城门外迎接陶明。

    当陶明逐渐接近庐陵城时,城外迎接的将士们纷纷齐声喊道:“恭迎主公大胜而归!”

    陶明看着郭嘉搞出来的这一套,不由笑了笑。

    来到城头下后,郭嘉与众人纷纷下跪行礼。陶明坦然的接受了这一拜,对着众人说道:“快快请起。”

    当众人起来后,陶明才站着的对大家说道:“此次士燮攻击我扬州,多亏众将士奋力保家,我陶明也在这里谢过大家了。”

    说完,便是对着众人一个拱手行礼。

    随后,陶明安排众将士进城,让后命原来城中的将士到城外建营,而此战跟随陶明回来的将士进城中营房。

    这么做的目的却是此次的俘兵太多,而且大都是异地他乡,怕有什么意外发生。

    而其他的一切,把这些安排好后,其余的就交给郭嘉处理了。

    此次出征,赵云意外的受伤,让陶明有什么事情都得亲力亲为,如今好不容易回到了自己境内。怎么着也要休息休息的。

    陶明回到扬州的第二天,从前线传来的荆州战报,便交到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