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奋战在第三帝国 >

第3部分

奋战在第三帝国-第3部分

小说: 奋战在第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面的话欧贝。李奇不是那么注意在听了,他低头看向指令,签名的全称是汉斯。冯。塞克特(也有翻译为西克特),不由神情一愣。这一位可是以后的“德国十万陆军之父”,也曾经到过中~国任职。不过,他现在思考的不是那些,是关于突击队的事情,或许这将是他能够抓住的机会!

第五章:汉斯。冯。塞克特() 
等等!汉斯。冯。塞克特陆军少将不是在东线为奥匈服务并且成为奥匈第7集团军的参谋长吗?而奥匈第7集团军不应该是在东线和巴尔干地区的战斗吗?

    在西线作战的第16巴伐利亚预备步兵团理所当然与奥匈那边扯不上关系,怎么汉斯。冯。塞克特的命令会传达到这里?

    伊普尔中尉显然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他只是负责将上面传达下去。

    后面,欧贝。李奇才知道是什么情况,原来是之前组织的突击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有鉴于突击渗透的战术有效,汉斯。冯。塞克特向德意志第二帝国的皇帝威廉二世建议,向全军推广并执行。

    本来威廉二世是不当一回事,但汉斯。冯。塞克特又找到了皇储,也就是弗里德里希。威廉。维克多。奥古斯特。恩斯特,经由皇储的再一次建议德皇威廉二世才点头许可。

    突击队是个怎么回事呢?是鉴于正面战场难以攻破,为了达成一些军事目标德军召集优秀军官和士兵组成的渗透小队。

    德军几次渗透攻击的成功造成的轰动并不大,甚至是不被重视,但几次成功的渗透攻击估计是近代军事战争史上特种战的鼻祖,也是随后任何一次特种战的范本,现代特种战的核心思想就是在一次世界大战中形成。

    欧贝。李奇特意找知情者了解突击队的事情,他了解情况之后仔细想了一想,自己连队还有不少历经多次战斗幸存下来的士官。

    这些士官已经一起作战很久,拥有很强的默契,要是报名突击队的话是组成突击队骨干的合适人选。

    欧贝。李奇是在隔天连队的人都回来,他召集士官将自己的想法叙述出来,得到连队多数士官的支持,才将自己的申请信件递交上去。

    当然,欧贝。李奇为了增加自己被选中的几率,他不是简单的进行申请,是在信件之中写了一些自己的想法,那些想法毫无例外皆是突击队渗透攻击的一些建议,并且那些建议都是现代战争中一些有的放矢的成功战术。

    1916年6月18号,蹲在堑壕军官专属掩体的欧贝。李奇正在数着不时响起的炮弹爆炸次数,安贝格在门外报告之后一脸兴奋地出现了。

    “中尉,恭喜你!”安贝格脸上除了兴奋还有荣幸,他双手奉上一封盖有鹰徽印章的信封,说:“来自少将阁下的亲笔信!”

    欧贝。李奇听得一愣神,反应过来之后接过安贝格递来的信封拆掉。

    信封是一种用打印机敲打的字体,并不是硬笔书写的文字,信封的开头是“亲爱的李奇中尉,我为你的一些见解而感到惊讶”,这是一种完全不按照套路的开头,后面的内容是对欧贝。李奇述说的一些战术的询问和推敲。

    其实汉斯。冯。塞克特的整封信都是在探讨战术,到了后面才写着邀请欧贝。李奇前去他所在的安置地。

    是“邀请”,注意证明欧贝。李奇已经引起了汉斯。冯。塞克特的重视和尊重,毕竟一个是少将一个是中尉。

    “少将阁下是特意前来西线,但具体是在什么地方,我们只有到了亚眠才能得到进一步的信息。”

    唔?亚眠目前是西线德军的指挥枢纽区域,不过指挥部的位置一直在变,除非是高级军官不然谁也不清楚下一刻谁是在哪。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因为通信不方面的因素,指挥部一般是会距离前线不远的位置。前线的指挥部每个一段时间都会进行移动,那是因为害怕暴露位置惹来重炮攻击。这种情况还是随后因为大规模运用有线电话才得以改善,不过因为是有线电话的关系,双方意识到这一点很快就加强了渗透破坏,结果是很多时候电话线会被敌方的渗透部队切断。

    欧贝。李奇是得到罗兹中校的允许才带着安贝格离开前线,他俩骑着战马先是去到亚眠,到了地头根据汉斯。冯。塞克特信中的提示找到一名叫作贝尔格的中尉,才知道汉斯。冯。塞克特其实是在更后方的里尔。

    幸好的是贝尔格中尉早就准备好了一辆汽车,虽然说一战期间的汽车并不怎么样,但至少不用像骑马那样颠簸,他们在安置好战马之后也就乘坐汽车向着里尔进发。

    到了亚眠其实已经不算是前线,但是千万不要以为不是前线就是一副风和日丽的好风光,任何一条道路上都是充满了军人的身影,更有着不断往前线运送补给的马车或是卡车。

    欧贝。李奇乘坐的汽车沿途也经过不少村庄和小镇,有些地方虽然也有着很多的军人,但是当地的情况其实还好,最为不幸的是一些有过交战的村庄或是小镇,可能是因为当初争夺阵地过于激烈,许多村庄和小镇基本都是一片废墟的模样。

    比较糟糕的事情在路途上时有发生,比如到了某些地段因为公路太过狭隘,欧贝。李奇所乘坐的汽车因为不是什么紧急序列,是需要躲避到路旁等待行军队伍或是运输车队过去了才能继续上路。就是这样一路耽搁下来,从早晨出发一直是到下午时分才算是在一处庄园见到了汉斯。冯。塞克特。

    汉斯。冯。塞克特全名应该是叫约翰内斯。弗里德里希。列奥佩德。冯。西克特,他是一个看上去很严肃的人,欧贝。李奇敲门而入的时候,他正站在办公桌边上用手撑住桌面,半俯着身躯,单眼夹着一个单片的眼镜在观看一些什么文件。

    “我一直在思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才能写出那样的文章。”汉斯。冯。塞克特抬头看着欧贝。李奇,目光里有探寻也有迷惑,说道:“尽管已经知道你才19岁,但真正看到的时候还是讶异于你的年轻。”

    欧贝。李奇一个立正行军礼,致意问候道:“尊敬的少将阁下!”

    “来自慕尼黑的小伙,或许我们可以一边喝下午茶一边进行一次畅快的长聊。”汉斯。冯。塞克特将文件夹合上,对外招呼了一声什么,随后看似随意地说道:“你毕业于高级军官学校?”

    这一刻欧贝。李奇无比感谢这具身躯的原主人曾经付出的努力,显然汉斯。冯。塞克特是查到了“欧贝。李奇”从高级军团学校毕业,然后才会有这次会面。

第六章:期许着未来() 
高级军官学校,它于1810年创建于柏林,是世界上第一所培养参谋人员的学校。它的第一任校长是格哈德。冯。沙恩霍斯特将军。著名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曾在该校任校长达12年(1818一1830年)之久。

    欧贝。李奇正是从这里毕业,他也由此在19岁的时候能够成为一支预备兵团的中尉,要不是从军校毕业,19岁进入军队只能是一名步枪兵。

    汉斯。冯。塞克特也是从军官学校毕业,不过他就读的是陆军军官学校,正是因为都是从正规的军官学校毕业,才能知道一个能从军官学校毕业的人是多么的了不起。

    高级军官学校在德意志第二帝国是军方的最高学府,那里前前后后培养了无数著名的军事家,亦是德意志军方众多优秀军官的摇篮,汉斯。冯。塞克特有理由相信从那里毕业的欧贝。李奇写下那么多的见解不会是无的放矢。

    汉斯。冯。塞克特是一个干练的军人,他大老远从东线来到法国,是重视欧贝。李奇在信件中的一些建议,因此前面稍微寒暄一下立刻进入正题。

    以突击队形式进行渗透进攻是德军最先采用,一开始的目标是进行一些阵地渗透侦查,后面转为刺探敌军的炮兵阵地所在,可以说与正面的推进作战上面有着根本的区别。

    欧贝。李奇是结合已经发生过的一些突击队作战,取得的战果以及损失,以假设性的推断衍伸,认为可以在这一个战术前提下进行有目的性和针对性的渗透攻击。

    “……因此,成功的渗透攻击需要得到来自于情报部门的支持,寻找到敌方的指挥枢纽实施攻击,或是以针对敌方将领为目标的斩首行动。”欧贝。李奇说完微微地看一眼汉斯。冯。塞克特。

    汉斯。冯。塞克特很是令人琢磨不定地问了一句:“你是学习参谋学科的吧?”

    欧贝。李奇恭敬地点头,答道:“是的,将军阁下。”

    “看来你对战术运用也有着自己的见解。”汉斯。冯。塞克特很难得地露出笑容,沉思一小会之后,恢复刻板的不苟言笑表情,说道:“你是想将自己的设想付之行动,因此才会写那封信?”

    “是的,将军阁下。”欧贝。李奇保持着恭敬的表情,说道:“战争已经过去了两个年头,战场态势已经陷入相对的对峙状态,无论是哪一方想要向前一里总需要付出难以想象的代价。因此,我窃以为,战争已经是持久化。任何阵营想要从真正战场击败对手将变得异常艰难,哪怕是能取得胜利也必将付出难以承受的代价。”

    汉斯。冯。塞克特不正是在寻找快速结束战争的办法,得知突击队在战场的作用,因此才想要推广化的吗?他静静地看着欧贝。李奇,从欧贝。李奇的眼眸里看到一丝期盼和一丝的紧张。他心想:“高级将领知道战争持久化不难,这个小伙子没有更多的信息却能判断战争陷入持久化,并且明白现在双方已经进入疲软期,谁都无法在战场上解决对手……”

    欧贝。李奇却是被汉斯。冯。塞克特那审视的目光看得有些心里发虚。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无论是以德意志第二帝国为首的同盟国,还是以英法为首的协约国,双方都以为会是像之前的战争那样很快就会结束。但是,战争爆发之后的规模和惨烈程度都超乎双方的预料,结果是无论协约国或是同盟国都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这里的准备是从心理到物资,而哪怕是战争已经持续了两年,到目前为止发现这点的人依然是属于少数。

    毫无疑问,欧贝。李奇之所以会说那些话,那是想要引起汉斯。冯。塞克特的重视或者说赏识。汉斯。冯。塞克特深得威廉皇储的信赖,他得到汉斯。冯。塞克特的重视绝对有利而无害。

    哪怕是欧贝。李奇在德意志第二帝国没能因为得到汉斯。冯。塞克特的赏识而得到什么发展,别忘记汉斯。冯。塞克特还是魏玛共和国的国防军总司令。

    正是因为汉斯。冯。塞克特在魏玛共和国期间担任国防军总司令一职,他致力于保证德国陆军的战斗力,每一名士兵都当成军官在训练,奠基了二战时德军的素养,而成了“二战德军之父”。

    现在同盟国已经和协约国一同陷入堑壕战这个泥潭,双方都像是一头喘气迈不动腿的骆驼,明年美国就会站到协约国那边成为压垮骆驼的那根稻草,欧贝。李奇必须要有自己的发挥,赚取日后需要的声望。

    “你有很好的想法。”汉斯。冯。塞克特沉吟了一下,说道:“我会写一封推荐信给贝洛将军,或许你应该在战场上有一个新的舞台。”

    贝洛将军的全名叫奥托。冯。贝洛,他是德军西线第1集团军的指挥官,汉斯。冯。塞克特愿意为欧贝。李奇写推荐信,足以证明汉斯。冯。塞克特真的非常赏识欧贝。李奇。

    没有多余的谈话时间,其实是谈话进行到一半的时候,汉斯。冯。塞克特得到通知,他必须赶回东线。

    欧贝。李奇回前线的路上是带着兴奋和忐忑的心情,他将因为自己的大胆和果决得到属于自己的舞台。

    这个舞台或许会很大,也或许会很小,甚至可能站上舞台的一刹那欧贝。李奇就会领饭盒,但无论怎么说也比成为一个在正面战场,带着一票人迎上几乎是必死之路的军官安全得多。

    欧贝。李奇所不知道的是,汉斯。冯。塞克特回到东线之后就该陷入一大串的麻烦之中,奥匈帝国虽然和德意志第二帝国是盟友,但实际上关系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

    又是花了很长一段时间,回到西线前线的欧贝。李奇先去找罗兹中校销假,然后回到属于自己的连队巡视了一下,鼓励士官的同时也和连队的士兵随便聊了聊,回到属于自己掩体的时候,他拿出贴身的笔记。

    笔记是“欧贝。李奇”的日记,现在这个冒牌货也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他用铅笔记录一天的经历,写完之后带着憧憬心想:“我即将踏上一个新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的表演不是为了当前的第二帝国,是为了在魏玛共和国史时期,也是为了在第三帝国有一个其他人难以望其项背的资本!”

第七章:高层的关注() 
时间一点一滴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