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小官人 >

第107部分

大明小官人-第107部分

小说: 大明小官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此,在缺乏有力证据,又不能动用刑罚的情况下,钱塘县衙暂时还无法定下赵鹏的罪名。所以从头到尾,赵鹏都是处于人身自由状态下的,王知县也只能是将其当作涉案嫌疑人来对待,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面对上级衙门所给予的种种压力,王知县越发感到此案棘手异常,再要这么无限期的拖下去,恐怕会无端生出许多变数。

    直到此刻,他仍然不太清楚,李谦这一回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事实上,无论是之前的分化拉拢、助他掌权三班,还是现如今的赵鹏一案,李谦的任何一步计划都没在行动前透露出分毫,他看不透也实属正常。

    不过,出于对李谦的无比信任,王知县还是毅然决然的顶住了各方压力,坚持提审赵鹏。

    不过案子也并非毫无进展,比方说一审时,李家派出管事与赵鹏对簿公堂,状告对方掳掠李家侍婢,致使李家平白损失上万两银子……不用问,这是在索要精神损失费了。

    赵鹏又不傻,他才不信李谦跟他打这官司是奔着钱来的,否则就不会四处散播谣言诋毁赵家了。他敢肯定,只要自己敢认下这罪名,对方的连环杀招将会接踵而至,赵家也势必会面临灭顶之灾。

    果然不出所料,在他否认了犯罪事实后,敌人的后手就来了。

    嘴仗打完之后,李家立马抛出了人证,正是那三名早就招认了的凶徒。

    对此,赵鹏不屑一顾,仍然矢口否认自己的罪行,于是李家又丢出了物证……

    不知怎么回事,赵鹏隐约觉得,李谦似乎并不急着给自己定罪,案子一审再审,却分明撼动不了赵家分毫……按理说,最希望拖延时间的是他才对,怎么李谦反倒是气定神闲,甚至是从头至尾都没露过面,他到底在等待着什么?

    时间会告诉赵鹏答案,但在这之前,他又一次收到了衙门让他过堂的传票。

    ……

    ……

    坐在院子里的摇椅上,面对着子佩的一再追问,以及小小年纪的傻妞那充满了求知欲的询问目光,李谦着实感到苦恼不已,因为他实在是不知该如何回答这样的问题。

    那个内涵段子,他也不过是随口那么一说,哪曾想过会发生小姑娘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情形?甚至在开口的时候,他都忘了顾及傻妞这么个未成年……好吧,其实她们三人都没成年。

    “问那么多干嘛?”李谦狠狠瞪了一眼子佩,佯怒道:“听不懂就一边玩去,小姑娘家家的,问题还挺多……”

    子佩嘟了嘟嘴,心里满是委屈。

    坏少爷,臭少爷!以前都没这么凶过人家,现在出了名儿了,外头的那些人都争着抢着要进李家门了,你就开始嫌弃人家话多了……

    她确实没料到这么一个小小的问题会惹李谦“生气”,因此在挨了顿不轻不重的训斥后,心中越想越是难过不已,只觉得自家少爷这是开始讨厌自己了……女人,天性就喜欢胡思乱想。

    心中委屈,眼泪便也跟着不自觉地涌现出来,很快就溢满了眼眶,只低着头站在那儿一言不发。

    “呃……”

    李谦见状,到嘴的话又给生生咽了回去,其实他真不会说出什么重话来,却没想到小丫头的心里承受能力竟是如此的脆弱。

    处在摇椅的高度上,李谦分明能看到眼泪在她眼珠子里打转的可怜模样,尽管她并未抬头。

    心中不自觉地一紧,连忙缓和了脸色,有些不自然地干笑道:“咳,子佩啊,刚才你这问题问得就挺好,不过呢……”

    沉吟半天,都没能想出个合适的理由来搪塞过去,心中不禁暗骂一句:“男人,果然都是贱骨头!”

    目光不经意的一抬,竟是瞥见了一道“不怀好意”的目光正偷偷打量自己胯下……顺着那道目光望去,看见的却是子衿微红的俏脸。

    “唔?”

    李谦略微一愣,随即脑海中灵光一闪,乐了。

    “不过呢,呵,这故事你姐姐知道,回头让她说与你听吧!”

    “少爷……”子衿脸色一变,瞬间羞得满面潮红,突然一个转身就跑开了,只留下原地的三人大眼瞪小眼。

第140章 舆论的战场() 
自打那夜参与花魁梳拢的竞价后,李谦就一直在考虑着一件事情,并为此纠结了许多天。

    自己到底该不该上一趟林家?

    这里边的情况非常复杂,有些秘密还不到公开的时候,因此即便是明知未婚妻林秋芸对自己心存误会,眼下他也无法真正当着面儿的把事情给解释清楚,那样的话登门又有什么用呢?只怕是越描越黑罢了。

    当然了,对于能否见到林家的闺女,李谦都是不抱什么希望的,毕竟老丈人那关也不容易过不是?

    可即便是心知眼下的情况不适合登门,他也仍觉心下难安,深深为自己的无能为力而感到自责,只因他心中确实在乎那个女人对于自己的看法。

    都说好事多磨,若真因此等小事而导致俩人最终的有缘无份,这锅又该谁来背?

    不用问,怎么看都是宋忠那个大黑脸的责任!

    李谦心中暗暗抱怨了一句,随即抬头看向边上客座的宋忠,十分客气的笑道:“宋检校今日前来,有何贵干?”

    “来看看你是不是还活着。”宋忠淡淡地瞥他一眼,没好气道:“见你还这么活蹦乱跳的,才发觉我的担心有些多余。”

    “……”李谦将手中的茶盏重重往桌上一扣,怒声道:“合着你还嫌坑得我不够,现在又想咒我死是不是?”

    “是我想咒你死,还是你自个儿活得不耐烦了?”宋忠端起身侧的茶盏,径自喝了一大口温热的茶水后,才看向他颇不客气地道:“对此,你难道就没有一丁点的自知之明?”

    “你想说什么?”

    “赵家,你动不得,至少眼下还动不得!”

    李谦闻言,满不在乎地摇了摇头,轻笑道:“如果这赵家当真是一头猛虎,此番我还偏要捋一捋它的虎须了。”

    宋忠眉头微皱,眼睛一眨不眨地注视着他,李谦则回以一副认真的神情,与他目光对视。

    片刻,他轻叹一声,问道:“你决定了?”

    “早就想好了的事情。”

    “何必呢?”宋忠轻轻放下手中的茶盏,身子后仰,微微阖上了眼脸。

    李谦见状,也不出声,自顾捧杯饮茶。

    这个问题无须回答,两家早已势同水火,早一刻或晚一刻爆发全面的冲突,其实并无太大的分别,与其坐以待毙,倒不如先下手为强……把握还是有的,他从不做毫无把握之事。

    屋内沉寂了片刻,宋忠忽然从椅子上起身,语气不无抱怨地道:“你既有胆子对付赵家,又为何连日不敢出门,躲在家里做这缩头乌龟?”

    “我本就不喜出门啊……”李谦眨巴眨巴眼睛,正打算做出一副无辜的宅男表情,却被对方毫不客气地打断了。

    “我呸!你深居简出是不假,但也还不至于严防死守到如此地步吧?”宋忠冷笑,“近日来,你唯一出门的一次,身侧足足带有八个随从……这份小小心思,还妄想瞒过我的耳目?”

    “呵,这你都知道哇!”让人一言戳穿,李谦眼睛不由一瞪,随即又是尴尬地笑笑:“不愧是顺天府第一号的特务头头,社会社会……不过你这么关心我的事情作甚?”

    “哼!怕你让人给杀了,到了御前我不好交代!”宋忠傲娇地一昂首,“稍停孙茂会过来,小住于你府上,暂时充当你的贴身伴当……”

    李谦闻言眼睛一亮,这不给我安排高级保镖来了么?锦衣卫百户,屈身给自己当一名小小的贴身伴当,随身保护呀!这规格,啧啧……美滋滋!

    心中一兴奋,便忍不住出声打断道:“你怎么会有这等好心?”

    “我……”宋忠话音一滞,狠狠瞪了他一眼,“怕你死了,圣上面前我不好交代!”

    “……”

    ……

    ……

    提学道始设于正统元年,洪武年间还未有“学道”这一说法,只沿袭元朝旧制,于各行省设有儒学提举司,提督一方学政。

    最近的督学衙门颇不平静,每日都会有不少之前落榜的学子聚众而来,堵在大门口高声抗议,直呼院试取士不公,让赵鹏这等品行不端之人得了秀才功名,要求严惩赵鹏,彻查科举舞弊之事……

    舆论的力量是非常可怕的,加上有李谦刻意安排的人在士子当中煽风点火,不时抛出“重磅新闻”,游行示威之事便愈演愈烈,一发而不可收拾了。

    起初还只是府城周边的乡县上学子们的抗议,随着时间的酝酿,消息的传播范围也越来越广,已经逐渐遍及了整个杭州府境,甚至就连邻近府县都有不少士人赶来凑热闹的……毕竟这年代的读书人是真的很闲。

    当然,许多事情并非空穴来风,那些隐秘的传闻也不全然是造谣,虚虚实实间让人真假难辨,但都被传得有鼻子有眼,提供一手爆料的消息灵通之人也是言之凿凿,由不得人们不信。

    赵鹏品行不端早有定论,这是不争的事实,何况此前还有诗会上沈溍对他的严声痛斥,更是加重了士子们心中的权威性。

    试想,连当朝的兵部尚书、文坛大儒都这么说了,那还能有假?

    学子们表现得义愤填膺,实则另怀心思,只因他们先前落榜导致的心情抑郁,如今才会这么急切的寻找一个泄愤的关口而已。

    很显然,李谦给他们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虽然时间上晚了一些,但效果却不会打上多少折扣,因为人性里大都存在着一个爱翻旧账的属性。

    当然了,怪也只怪赵鹏确实引起了公愤,因为从那一桩桩一件件的丑闻当中,根本就挑不出来一件是能容于士林的……或许人群当中也有人干过那么一两件难以启齿的丑事,但只要还没被人翻出来,他们就还是谦谦君子,圣人门徒,表面形象相当的伟光正。

    事情越闹越大,但现任的提学大宗师却是雷打不动,始终都不予以正面回应。文人们对此也有些无可奈何,除非真的有人愿意跋山涉水上京去告御状,否则他们还真就拿这位大文宗没办法。

    但事实上,都想着日后要入朝为官,眼下谁又愿意当这出头之鸟,平白沾上这样的污点,去得罪官场上的大佬们呢?法不责众下的呐喊助威还成,真刀真枪就真没人愿意去干了,这年头可没那么多书呆子!

    话说回来,现任提学不惧这场面也并不让人意外,毕竟主持上一届院试的人是他的前任,不说舞弊之事多半是有人恶意造谣中伤,就算事情属实,最终捅破了天都和他没太大的干系,到时推诿一番,朝中再有人帮着说上几句好话,倒也不至于危及仕途。

    因此,提学大人很淡定。

    不过事情又远非表面上所表现出来的那么简单,事实上,这位老大人正在暗中查访,此次闹事的学子中究竟是何人挑头,煽动众人情绪的。

    经过连续几日的纠察暗访,事情总算是有了些许眉目,他找出了整场风波中一直活跃于士人当中的几名可疑人选……

    门前的人群仍在鼓噪不停,边上守卫的几名差役也是全神戒备,一旦发现他们有冲撞衙门的苗头,便立即向发声示警,里边轮值的弟兄自会抄家伙出来助阵,坚决不能让这些文弱书生给踢了馆子!

    忽然,衙门里梆声四起,紧接着门口便涌出两队全副武装的差役,迅速朝着大门两端并列排开,气势十分唬人。

    人群中的几道身影立即警觉,身子一矮便想开溜,不料紧随其后走出衙门的大宗师人未到声先至,嘴里只蹦出了简短有力的两个字。

    “拿下!”

    一群如狼似虎的差役齐声应诺,随即一拥而上,眨眼间变形成了一个大大的包围圈,并逐渐朝里靠拢,令门前的学子们插翅难逃。

    伴随着几声喝斥,差役们很快就从人群中揪出了几名首犯,押到了学宪大人的面前。

    饶有兴致的打量了一眼面前的几名学子,这位老大人也不废话,大手一挥道:“蓄意煽动考生闹事,先笞四十,以儆效尤!”

    随后,他面带威严地踏前两步,目光扫视门外众人。

    众人见状纷纷垂首后退,不敢与他目光对视,全场鸦雀无声,全无先前的那股子嚣张气焰。

    他们确实是让这位大宗师给震慑住了,连日来的沉默应对,到这一刻的瞬间爆发,一省学宪的官威尽显。也由不得考生们不表现出恭敬的姿态,毕竟面前之人乃是掌管他们步入仕途第一道关卡的上官,一言便可断其一生仕途。一旦惹火了他,随手就能给你扣顶帽子,让你此生都无法再参加科考……在这一点上,一省学宪的地位才是真正超然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