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要当球长 >

第317部分

我要当球长-第317部分

小说: 我要当球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拖垮了。

    而且除了军队的高薪外,政府官员和公务人员也全开‘高薪’——相对,这对于经济还未能完成转型,税收也没有什么质的改变的陈汉而言,是太重太重的负担了。而且去年陈汉还如此挥霍了那么多的银子。

    “殿下要担心的不是今年,而是明年啊。明年的战事会比今年更重更频繁,军费开支更大,控制区的增加也让政府官员和公务人员随之增加,财政支出大增……”在汪辉祖看来,明年才是最为关键的时候。

    他可是知道大都督府最近酝酿的扩军计划,今年军费预算很宽松,主力部队不会大大增加,但地方的守备师会组建编整完毕——一个省两个守备师,即四个守备旅。

    而到了明年时候,真正的大规模进攻展开,各地的守备部队回再度化师为旅,多出来的两个旅则前线,辅助主力部队进攻清军。这整个计划完成后的军方开支耗费的数额,完全是让汪辉祖感到窒息的。

    “那要是把军饷都换成田地呢?”房间里静悄悄的,汪辉祖、熊炳章等人退了下去。这时黄松的声音突然在陈鸣耳边响起。

    “军饷可换田亩,也做银元,任由士兵选择。那田亩的价格还可以比市面上的价格低上一成两成的。太子以为还会有几个士兵去要钱不要田?”

    陈鸣吃惊的看着黄松,这老表真的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啊。“我怎么没想到呢?”狠狠地拍了一下自己的大腿。根本不用再去拔账本,对付陈汉政府控制下的各地官田的数量陈鸣聊熟于心。“一亩好田至少是士兵两个月的军饷,这还要加上战时补贴。”

    复汉军现在主力部队、守备部队一共三十多万人,后者的军饷还要矮前者一头,就算是这三十多万人全部是主战部队,全部都在战场上,只算最基本的士兵,一年也不过二百万亩土地,这还是往多了算的。那么再加上各级军官呢,三百万亩?

    可陈汉手下握着的官田总共有多少亩啊?

    这等于换个方式将田地卖给了士兵!后者在此时的中国,怎么说也算富农生活吧?

    即使这些人中还有一部分选择了拿银元而不是田地,那位陈汉‘’的军饷开支都是轻松过千万的。

    陈鸣笑了,他感觉自己心头压着的一块石头突然没有了。“好,好。”嘴里赞叹着,一边用手拍着黄松的肩膀,“你这一言,胜过一场大胜啊。”

    大笑着从房间里走出,陈鸣立刻招来汪辉祖、熊文炳等嫡系他们就黄松之言为出点,炮制出一片折子来,再加上粗略的统计计算。他要立马进汉王宫,见老爹去。

    对于汪熊等人而言,一片简明又有着一定深远影响的奏折是很容易炮制的。因为从黄松的主意为出点,有太多可做延伸与论述的着笔点了。一个最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各地的军功田庄必然会急兴盛一把,而后的影响力泛滥,等等。

    熊炳章看着陈鸣带着黄松一块出去的背影,神态有些唏嘘。他是不是把人家太小看了呢?

    “以田代饷之法,此刻想来也简单明了,何以我等枯思无功呢?”

    汪辉祖这个时候也觉得纳闷了。以田代饷,这四个字只要一说开,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奇思妙想,怎么他们这些人就没一个想到这一招的呢?

    “殿下不觉得这与朱明的卫所制有些相似么?”黄松没有突然间脑壳大开,而是无意中拿起了一本永乐大典的书册,想到了朱明,继而想到了卫所制。

    明朝的卫所制一定程度上不久也是以田代饷么?

    事情就是如此简单。(wwuanshu。cm)

    “大王,太子殿下求见。”

    时间已经临到四点,太阳偏西时候。陈惠这个时候正在打桌球,这玩意也是罗东尼贡献的。现在这个中国籍葡萄牙人在汉王宫混的如鱼得水,很吃香。他已经被陈惠授予了议郎官衔,从四品。

    陈惠年纪大了,骑马还行,打马球就不行了。踢足球、打篮球更不行,有碍视观,不庄重。陈惠本身对于打麻将也不是多么爱好,倒是高氏非常喜欢搓麻将。

    罗东尼进献了桌球,就立刻填补了陈惠人生的空白。即使这种玩意儿是用象牙制的,而且经过陈鸣的一番‘改造’,桌球的可玩性大大增高,也让陈惠更是喜爱。

    “与太子殿下一同进宫的还有黄家大爷。”

    陈惠听都不听,简单的换了袍府,来见陈鸣,一眼就看到浑身轻松笑意遮都遮不住的陈鸣。

    “这是有什么喜事了?让你这番高兴?”

    最近几日,整个陈汉高层都知道太子爷在为岁入愁。现在陈鸣笑的这般开怀,陈惠倒是不想美事,比如税赋的事情已经被解决啦啥的,而是想着有什么意外之喜……

    “父王,确实是喜事,大大的喜事。表哥这一良法,解我朝大危机……”

    ps:有点想哭。解决军饷的难题,想了好多法子啊,前后思量了一个星期。开了无数脑洞,绞尽脑汁。终于想出一个以田代饷的法子,结果把这四个字往度娘上一搜……

    我被自己蠢哭了/(ㄒoㄒ)/~~呜呜(。)

    耳根新书:一念永恒主宰江山主宰江山无弹窗

第438章 归途() 
耳根新书【一念永恒】,大神新作!

    一个月的时间很漫长,一个月的时间很短暂。★清晨,阳光洒照在江面上。

    王之政被泪眼婆娑的父母姐弟送上了回安庆的码头,那人群中还多了一个新鲜出炉的姐夫。“姐夫,下次我回来,可要抱抱小外甥的……”

    春日里的微风吹拂着脸庞,哭声、笑声,摇晃凝噎,就仿佛是过去破碎的流年,深深地印刻在人生的时光中,做为人这一辈子生涯中最美的点缀。

    一步三回头,终有离别时。亲人多少次想挽留,终不能够,人世间难得的是亲情,可最脆弱的也是亲情。面对朝廷的规矩,感情显得那般渺小。

    王之政只是一个还不满十八岁的青年,到了船舱后泪水还禁不住流淌。也幸亏他现在没有穿军服,不然被人看到一个军人哭的稀里哗啦的,甭管这军人年龄有多大,都要影响军队形象了。王之政穿着一身黑色的新装,身边放着一个大大的箱子,里头装的全是江南风味。风鸡、风鸭、腊肉、火腿、腊肠、酱菜……

    儿子一别三年,王宗荃、王氏喜欢坏了,满满的一箱子东西代表的是父母的一片深情。

    客船溯江而上,第二天中午时候才到达了南京下关码头。大批的乘客在码头下船,然后66续续的又有一些乘客重新登船,船只要等到明天才开。

    王之政并不觉恼火,这里是南京啊,这里是长江沿线一直来的最繁华处,更即将成为陈汉的都城。

    地盘越来越大,鲁山的区位劣势就越来越明显,它不仅小,位置还过于靠边,水6交通也算不上达,即使这几年复汉军一直在打理修筑豫西南的道路,可要作为一个帝国的都城,天然劣势太大了。

    陈汉由鲁山那个弹丸小城迁都到南京来,这并不让人意外。南京虽然不能跟北京比,可巨大的政治影响力,还有作为长江一线的经济、政治中心,胜过小小鲁山千百倍。之前陈汉派出过二十多个劳改营,还征召了三千多人工匠,清理修缮南京明皇城,这就已经是一个再明确不过的信了。而去年年中时候,今年陈汉就将迁都南京的这一消息一经爆出,整个南京的地价还是应声高涨了三成。

    王之政之前经过南京,归心似箭的他根本就没出码头,而是立刻转乘了一艘去上海的客船,路经镇江下了船。这一回他最大的心愿已经了了,经过一天时间的‘治疗’,离别的悲伤也消散了许多,随着人流下了船,王之政要进南京城逛一逛。

    临下船时,王之政特体看了一下自己的钱包里,除了钱还有一本军官证,靠着这个,一年里他可以到一家公立百货商店去累计购买二十块银元的货物,享受九折优惠。

    王之政之前回家的时候,卖了七八块银元的东西,现在剩下的这些他准备一次性用光。

    虽然军队里什么都有,但味道不一样。现在民用市场上的纸烟品牌越来越多,酒类也比军队要太多,还有罐头,各种品味的都有,虽然价格昂贵。再有其他的一些纪念品,比如竹雕木雕,牙雕、核雕、瓷刻、竹刻、草编、惠山泥人等等。

    王之政他老师还有师兄师弟里,很多人都喜欢这些精巧的小东西。

    这个时代的军医一工作就泡在血肉里,如果不想疯,是很需要陶冶情操的【个人对于眼下的外科手术大夫表示三分怯】。王之政还给他老师准备了一把紫砂壶,不算什么精品,聊表心意。

    一踏出港口的码头区,王之政就觉得震惊,眼前的港口区域,商业区、出货区、海关机构,

    等等,干净整洁是不需要多说的,可连着厕所都包括着,竟然全是整洁的水泥路面,这就让他吃惊了。水泥这个东西到现在为止还是很的军用物资!

    道路两边留着绿化带,一个个小树已经出了嫩嫩的绿叶,还有盛开的鲜花,以及点缀其间可供人休息的桌椅。

    下关码头的要比安庆、镇江码头更严格,在这里你完全看不到买瓜子花生的流动小贩,买报纸的报童、报摊,一切吃喝全都要去商业区解决。那里吃喝玩乐,衣食住行,一切应有尽有。

    王之政时间充足,没必要跑去价格要贵上一些的港口商业区去购买东西,半天的时间足够他去南京城里转上一转。

    作为整个中国都有数的重地,南京城往日因战争留下的痕迹已经彻底消散了,纵横交织的沟壕、胸墙已经完全看不到了,一座座碉堡成了警务室,短短两年时间就大变了样。在港口区出口处有一个大大的车马场!左手边是停车区,右手边是公交车站,虽然外表很整洁,王之政的鼻子很灵敏,还是能够闻到一点马圈的味道。

    中间停的则是一水儿的私人马车,也就是往日的车马行。以拉人来说,从最高档的四轮马车,到传统的两轮马车,乃至驴车,都有;以拉货来说,传统的货车、板车,到大型的四轮货车等等,也都全活儿的很。

    南京城的公共马车也就是过了年,才彻底把水牛淘汰了的,之前是牛马夹杂,没法子。马匹不够用。现在陈汉迁都的消息已经爆出去了,陈汉自身也毫无遮掩的充实着南京城,把水牛全部淘汰换成马匹,那还不是小菜一碟?

    王之政来到公共交通站,没去花钱租车马车,站在竹棚站台下抬头看着一面木牌上挂着的车次、时间和沿途停靠站点,木牌一边还有一个大大的南京地图。上面标记着一个个小红点,还有12345这样的数字标识。

    南京城现在一共开辟了六条公交马车运输线。

    地图上还标志着好几个大圆点,那是城内换乘马匹的中心站。

    每个班次的到站和站时间都写得清清楚楚。此刻站台上已经聚集了不少人,除了如王之政这样刚刚下船的乘客外,还有很多当地的乡民。

    现在坐船横渡长江用不了几个钱,不仅北岸的小百姓来南京,南京的百姓们也常常去北岸,这些人背着篓子,挑着担子,很容易识别。

    随着南京的复苏,尤其是陈汉迁都的消息传来,南京城迎来了一波人口涌入潮,如此每日里南京城蔬菜瓜果,肉类家禽,还有鱼虾河鲜等,消耗量也就与日俱增,同类产品的价格已经出周边城市一头了。自然就有人不辞辛苦的往来南京贩卖了。

    零星杂税的废除,还有交通的便捷便利,周边乡民的出行频率大为增加,乡民销售农家产品的热情提高了,也就刺激了物资的流通,以及交通的展。

    穿着常服的王之政一到站台上就看到,一个腿脚不利索,拄着拐杖,穿着不配领章军衔的退伍兵正在高声的念着木牌上的车次和站点。周边的很多人都用羡慕的目光打量着那退伍兵。

    识字认字,这就是在复汉军服役的好处之一。士兵就是再笨蛋脑瓜,军纪军规下,到了时间就要去上辅导课,对于很多战士来说,一节辅导课比十节思想课都难熬。而且辅导课还有不定期的小考,然后半年一回的文化课考试,分数高的在提升职衔的时候能获得一定的加分。而且有那么多的时间熬,再笨的人也能认上一些字。

    王之政本来就认识字,医护营因为自身的工作性质,更也是整个复汉军里,文化水准最高的几支部队之一。

    刚刚加入复汉军的时候,王之政对这一点是十分不明白的。敢不敢打仗跟认不认识字有毛的干系啊?但很快的他就不这么想了。不识字的士兵连基本的军规军纪手册都看不懂,上战术课的时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