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要当球长 >

第411部分

我要当球长-第411部分

小说: 我要当球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张帖子走了进来。

    蔡绍武脸上浮现出了冷笑,“林春德么?让他滚。”麻痹的,当初蔡家要在巨港混,要在荷兰人的手底下混,就林家这样的老狗,蔡家再反感也要虚与委蛇。U看书(。ukansu。)可是现在呢?蔡家的人已经都迁到坤甸了,虽然还有不少的种植园留在苏门答腊,但那又如何?荷兰人敢平白无故的摸摸试试?当蔡家的国籍证书是假的啊?当中国在南洋的威名是虚的吗?

    樊伟也放下了筷子,“林春德?是林楚的后人?”

    “就是那贼子的第三子。真恨不得现在就将他们全家斩尽杀绝。”

    樊伟脸上也浮现着冰冷的杀机,“等着瞧吧。时间就快到了……”

    林楚家族,那是太子殿下亲口定下的杀无赦之辈。他们一个也活不了!不如此怎能赎身上那无穷的罪孽呢?

    “哼,现在知道怕了。当初苏禄之战未传定论的时候,林春德可是另一幅嘴脸啊。”蔡绍武永远也忘不了林春德举着十字架向上帝‘阿门阿门’的样子。数典忘祖之辈的崽子,那也一定是忘了祖宗的鼠辈。

    林楚当狗,四个儿子俩女婿也全是狗。“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杀狗的时候没几天了!报仇的日子也没几天了。红溪的血不能白流。(。)<;!……fg_yw……>;

第524章 宗教局() 
秋天的夜幕来得总是很快,还没等董威带领着队伍绕过前面的山头,太阳就落进了西山。'不灭龙帝

    '【无弹窗。。】

    夜幕袭来,山谷中的秋风带上了浓重的凉意,远处的山头再也看不见痕迹了,只能隐约望到层峦叠嶂的庞大阴影越来越浓,渐渐和夜色混为一体,但不久,又被月亮烛成银灰色。

    七八月里的甘肃还没有太冷,这里气候最大的问题是昼夜温差太大,中午热的时候能有20,可晚上就5以下了。特别是太阳落山后,迅速变冷。

    这支骑兵绕过了山脚,停了下来,人都穿上了背袋中的薄棉衣。而董威本人则穿上了一件皮大衣,是鹿皮制作的,很柔很轻便,也很保暖。风吹在董威脸上并不能让他皱一皱眉头,刚刚结束的平凉之战,心无战意的清军在复汉军的攻击下再次落荒而逃,董威需要带着骑兵迅速由平凉北上,向着黄河岸边插进。

    这样不仅可以把至今还滞留在宁夏的一部分旗人和刚刚向北逃入宁夏的清军给截留在那里,更能让北逃的一部分新绿武装锁死在宁夏。

    夺取了陕西以后的复汉军立刻就对甘肃展开了攻势,战斗完全称得上追亡逐北。大兵跟着清军的前后脚,甘肃的东北,在平凉才完成了陈鸣下达的再次痛击俄罗斯人的军令。斩获俘虏近六百人,虽然里头大部分是战斗力低弱的鞑靼人。

    展开甘肃攻略的复汉军并没有对新老绿教武装,还有甘肃各地的汉族武装,不论三七二十一的就展开碾压。而是很明智的招抚了汉族武装,招抚了老绿武装,只对新绿武装方痛下辣手。如果说之前复汉军的斗争矛头还直指清军的话,现在就彻底的抹下了面子,也不管那些新绿武装手上是否沾染了汉人鲜血,都被复汉军一路车翻。

    后者被逼的只能向西向北逃难,甘肃东部区域的正东和东南两块区域里,新绿的星月寺或被捣毁,或是改作他用。而被俘的战俘和民人也被打入了劳改营。将来的大西北植树育林计划可需要太多太多的人力的,还有道路修通等等,劳动力缺乏缺大发了。

    而再看八旗和清军的处境,大部分的人都已经跑到了兰州及更细的地方,但还有小部分留在宁夏。董威说要面对的敌人就是这小部分清军,还有逃入宁夏府的新绿武装。而宁夏这个黄河百害,唯富一套的塞上江南,地理位置真的很得天独厚,如果是休养生息或者是屯兵,这里将是一个完美的地方,土地肥沃平坦,水力充沛,无论是耕种还是放牧,都是一块福地。

    但是要从这里往西面去,那可就悲催了。银川的西面是贺兰山,贺兰山的更西面的腾格里沙漠,那就是一道十足的鬼门关啊人望而生畏。虽说腾格里沙漠中有一处处的草湖,但清军就算有熟悉地理的向导,清军加新绿,小两万军民要横穿浩瀚的腾格里沙漠,那也是九死一生的。'斗破苍穹'而从银川向北面走,又是乌兰布和沙漠。

    这乌兰布和沙漠和腾格里沙漠之间并不相连,也存在着草原通道,但那等于是绕着腾格里沙漠走上满满一周,才能抵到甘肃的西部,距离实在太遥远了。就算复汉军不派兵追击,沿途路上的艰难困苦也能夺走大部分人的生命。

    所以啊,他们只有沿贺兰山向南,也就是顺着黄河,如此的走到兰州府。而中卫这个地方,就是清军和八旗,还有新绿们必须要保的地方。他们要从中卫走过,沿着黄河转兰州,然后从兰州向西,向着凉州、甘州、肃州去。

    保不住中卫,

    那么这条生命线就给复汉军掐死了。

    董威对这一战有着期望的。自从西北攻略发动以来,清军的表现堪称垃圾,一次次作战都表明了西北清军脆弱的战斗意志。即使是在延安,海印都死了也没个卵用。

    复汉军可以说是赶在清军的后面一路夺下了山西和陕西,现在又要夺下半个甘肃了。

    但复汉军却从没有能将清军逼到不得不死战的境地,只有现在,在中卫,这还复汉军第一次将清军逼到了不得不拼死一战的绝境!虽然这支清军只是西北清军中的一支。

    这个地方一失,宁夏清军和旗民残余就成了瓮中之鳖,而且跟他们一起当鳖的还有平凉之战后晕头转向的往北逃的一部分新绿武装,后者兵力并不多,只有一两千人,但都是骑兵。

    董威现在还需要时刻提防的是,兰州的清军会不会也出兵来夹击,接应宁夏的人马。他这一回的任务是很较重的。

    “副座,前面就是古水井堡。”而过了古水井堡,最多再有二十里,那就是中卫的治所所在宁安堡了。

    “今晚上咱们就在古水井堡扎营。”董威不觉得二十里路是多么远的距离,不过派出去探骑是必须要做的。“让探马都小心一点。”队伍距离目的地越近,也就是距离敌人越近。

    董威手下只有两千来人的马队,兵力上处在劣势,就要更加的小心谨慎了。

    这一战的性质不一样。之前的清军,至少是永瑢带领的清军主力,那想来是能跑啊跑的,可现在这支清军却极可能要拼死一搏。再说了,董威在甘肃都这么长时间了,他怎么会不知道新绿教徒们的疯狂呢。

    古水井堡是中卫一个很老的地名,相传在北宋的时候就有了。明朝的时候更是成为宁夏卫一支卫兵的驻地。但如今一切都被风吹雨打去,这个地方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大村子,回汉杂居,都算不上是个镇集。

    外头的栅栏、土墙还不到一丈高。'玄界之门'不过夜间土墙、栅栏也是守的有人的。近来两年,整个甘肃都不安稳,古水井堡一样组织起了丁壮,值夜、巡哨。还集资外购了一些铁料刀枪。

    今晚上值夜的人离得老远就听到了马蹄的轰鸣声响,吓得人连忙把土墙上的铁钟给敲响了,铜锣也给敲响了。整个古水井堡的人都给惊动了。

    天刚黑不久,很多人已经躺下了,但还没睡去。古水井堡不是什么富裕的地方,一日三餐对于绝大多数的人家来说都是奢望,即使当地的富户,还有中的阿嗡,到了晚上也顶多喝碗奶茶吃点自家做的饼子。

    当董威带领着人马抵到古水井堡的时候,星星点点的火把已经把整个古水井堡照亮,土墙大门外也燃亮着篝火,一汉一,一个中年人,一个老年人,静静地站在下面。

    “敢问,可是南面来的复汉军?”中年人秦吉,透过火光看得到马队打着的红旗,胸膛里这提着的心是放下去了一半了。但不听到对面的回话,他这颗心就落不到实处。

    “我们正是复汉军。今晚上要在古水井堡留宿。你们就老老实实的待在寨子里,这一期间不准有人外出。否则也谍探论处。”

    出面的是一个左校尉,骑着一匹泛着金黄色的顿河马上。这顿河马当然是缴获自俄国人手中,比蒙古马要高大一些,但也仅仅是如此了。还没有被混血改良的顿河马,比之蒙古马强大的相当有限。

    左校尉领章上两颗银星精光闪闪,一身红色的薄棉大衣,而红色的军服与军旗那完全就是复汉军的标记。

    虽然左校尉说的话很不客气,但门下的这一汉一,脸上全都浮现出了由衷的笑容。复汉军好啊,复汉军守规矩,不祸祸人。比清军和乱兵土匪都强多了。

    特别是那个中年汉人,笑的一百个开心。这可是汉人的武装,还马上就是自己的朝廷了,他心里彻底放下了。

    复汉军在西北民族宗教矛盾上的表现可比原先的满清朝廷强硬多了,也光明正大的彻底倾向于汉人。后者在西北的统治期间虽然也扶持汉人,目的是压制绿教,可同时又何尝不是在利用绿教牵制汉人呢?西北这块地方,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方压倒东风。毕竟这里还牵扯到了信仰。

    现在这个年月还不是原时空的同治时候,还没有完成新绿教合一的思想改造,不管是势力还是武力,这西北大地都是汉人稳稳占据着上风。而在这个基础上再多了一支作风强硬,武力上完全是碾压模式的复汉军,这两年里西北虽然大大的混乱,汉攻杀也不是没有出现,军却绝不敢生出屠戮汉民的事情来,汉人面对的时候是更加的扬眉吐气了。

    说到底,满清在西北的那啥政策是带着深重的政治目的的,就像他们在湘西、云贵等做的扶汉抑苗、土等等一样。

    绿绿真在中国牛的根由候,也就是原时空的清末以来,同治乱加马家军的军头军阀延续传承,算是打下了基础。但在红朝开国初期是被狠打了一次,裤子都给扒光了。可后来的改开后没多长时间,人家被扒掉的裤子又重新穿了回去。由于外界的种种压力,兔子们或许是从大局考虑吧,一条条的政策扶持绿绿本已经灭掉的气焰飞快的死灰复燃

    “开门,快开门。”

    秦吉对着身后大喊着,土墙和栅栏旁边已经响起了欢呼声。来的不是清兵,也不是土匪,而是复汉军。现在这西北大地还有几个人不知道?汉家重兴,这复汉军就是今后的官军啊。整个古水井堡的居民都在欢呼着!

    原木钉成的厚重大门被缓缓地拉开,左校尉打马走到这一一汉跟前,对他们再一次郑重的吩咐了一边,人不得允许,不许擅自外出。否则格杀勿论!

    而不远处的复汉军大部队已经散出一支支小编制的探马,向四周布开眼线,大部队靠着水源地安营扎寨。

    两头牛被牵了出来,然后是六头猪和六头羊。这是古水井堡犒劳军队的敬献,对于这个并不富裕的地方而言,这是一个很大的负担了。

    尤其是两头牛!

    董威依旧没时间出面,左校尉看了眼一左一右泾渭分明的汉两组人,手指点着两头牛说:“这个拉回去。”牛,对于复汉军而言还是要尽可能的少杀的。在这个时代,耕牛是十分的生产资料。至于猪羊,左校尉就毫不客气的笑纳了。不过他也扔了一小袋银元给了那个零头的秦姓中年汉人。

    里头有二十块银元,在这个地方足够买下六头猪和六头羊了。

    “别废话。俺们复汉军就这规矩,还能占你们这个小村子的便宜不成。”左校尉没心思跟这些人闲扯淡,队伍修整修整,早点休息。明天还有硬仗等着他们呢。“还有你,你是这里的阿嗡是吧?这本书你拿着好好地看看。

    今后老老实实的过活,什么门宦,什么新教,今后是统统不准的。”

    粗俗的左校尉对待人的态度似乎更加的粗俗。没办法,复汉军中现在正流传着一句话,国有难必乱。也不知道出自哪个人的口,但这位左校尉显然是受影响者。而且复汉军对新教痛下杀手,就是因为新教要搞什么教合一,遵古兰那啥经的治国理民,左校尉对印象要是能好了才叫怪了。这话一出,那阿嗡的脸色都变了,周边人的脸色也都变了。

    新朝对于新绿的态度是早早的就表现出来了,可是这门宦

    秦吉和他身边的汉人们脸上露出了看笑话的不良心态来,特别是秦吉,那脸上红果果的就写着四个字幸灾乐祸。

    显得有点老迈的阿嗡回到土墙内立刻跟换了一个人似的,精神抖索,脸上一点也没有了刚才的老像。他手中握着八块银元,身边一个二十来岁的人牵着一头牛。

    左校尉刚才的态度很让他受伤,但人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