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要当球长 >

第667部分

我要当球长-第667部分

小说: 我要当球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在几年前,他也曾经意气风发,他是建国早期毕业的大学生,是矿产部重引进的人才。同时作为一个伊比利亚半岛帅哥,帕索斯的长相就算是以中国的眼光看,也不会觉得丑陋。

    那时的他就像是一颗闪耀的明星,只要稳稳当当的,他就可以一直悬挂在芸芸众生的头。

    可是因为一个女人,因为一时的冲动,帕索斯毁掉了自己一帆风顺的前途,甚至差毁掉了整个苏格拉底家族。

    就因为一个自愿给一个比她的父亲还要大的男人当妾的女人,被爱卿和妒忌冲昏头脑的帕索斯向着监察院寄去了一封信。

    一封没有过多的真凭实据,很多都是凭空捏造的信。

    那时候他还在东北,在夹皮沟金矿。

    那是一个超大型的金矿,分布广泛,即便是现在,在大金矿频频爆出的年代里,那里也能算得上是中国黄金生产的矿山之一。

    当初这个金矿被开发的时候,动用了十个劳改营,两千多名矿工,周遭的光警备守卫部队就有一个四营制的守备团。

    当时负责整个工程的总指挥是矿产部的一名正四品司长。年纪都要五十岁了!

    帕索斯平日里对总指挥十分的恭敬,但是在心里却并不把他放在眼中,因为他太老了。

    作为矿产部主动引入的人才,刚一进部中,帕索斯就是七品。皮家沟金矿探勘的时候,就有人过,事成之后帕索斯就是六品官了。

    五品是陈汉官场上的一个分割线,肯定需要不断地时间熬。但帕索斯年轻啊,才二十出头,他有的是别人所宝贵的时间。

    然后因为一个女人,当地一名商人的女儿,才十七岁,正是如鲜花般的年龄。

    却在血淋淋的现实面前毫不犹豫的拒绝了他,转而投入了总指挥的怀抱。

    帕索斯妒忌了,他更痛恨了,所以他选择了举报,匿名举报。

    帕索斯知道匿名举报信的作用不大,他没有总指挥的证据,但是他们内部早就有传闻,皮家沟的黄金开采量与预计不足,部里头有对总指挥不满的声音。

    帕索斯就选择了搏一搏。监察院如果真的置之不理,那他也没什么损害不是?可要万一理会了呢?

    被监察部上的人,不死也要脱一层皮。

    陈皇帝是十分鼓励举报的,为此他都一手《举报奖励制度》新鲜出台。但他要的‘举报’是实名举报,而不是鬼鬼祟祟的匿名举报信。这种代价很轻微的举报信是真心为国家,还只是内斗?

    早在十几年前,陈汉还是大将军府的时候,他就招呼过监察院,遇到匿名举报信勿要轻举妄动。

    你要真是愤慨,真是一心为公,正义凛然,就光明正大的向上头告了目标对象,拿不拿得出真凭实据来都不。的是光明正大的态度!

    想当初陈家军刚刚发展壮大的时候,各部之间的矛盾逐渐增多,匿名举报信这种玩意儿就开始在内部出现了。

    陈鸣本着**草根的心,在最初的时候还特意命人去查,但是当一封封匿名举报信像雪花一样朝他涌来的时候,他就不得不对之的可信度和真实度,产生怀疑了。

    到这个时候陈鸣才算明白为何前世兔子的纪检从来不把‘八分钱’当一回事儿。也总算知道什么叫‘花上八分钱你忙半年’了。

    匿名举报信果然只有在目标对象事发的时候才能拿来事。盖是如此的因由啊。

    因为匿名举报的效果几近于无,同时陈汉又光明正大的推出了《举报奖励制度》,是以这匿名举报是越来越少了。但事实就如帕索斯想的那样,矿产部的内部真的有一股对‘’皮家沟金矿总指挥不满意的潮流在涌动,然后这股力量接着匿名举报的机会,顺水推舟,推动了对总指挥的清查,还真的查出了总指挥底下一些不干不净的东西。

    于是乎总指挥的位置飞了,可是新将下的总指挥岂能让自己的内部还隐藏着‘敌人’?

    这种搞匿名举报信的家伙,在一个官员的手下都‘活’不了。

    这事儿,一定要快刀斩乱麻,决不能姑息。

    不然有了第一,就会有第二、第三。

    如果整个现象在官场上蔓延了,对于很多官员来,这就太可怕了。

    新来的总指挥是一个能力很强的铁腕人物,他选择了一刀切,把有嫌疑和作案动机,以及作案可能的人员,都打包送走。

    并且每一个人的下场都相当的不好。哪怕这当中肯定有很多很多的无辜受连累者。

    比如帕索斯就来到了南明州,除了头上还带着一个高级勘探师的头衔外,身份跟一般的探勘队队长的权利完全没有区别。

    帕索斯的嘴唇抿的紧紧地,两个拳头都不自觉的紧紧地攥成了铁锤,额头上青筋暴起。他的作为虽然没有败露,甚至过两年,等到风波平息了,他的父亲还能将他运作回本土,至少不再南极镇这个见鬼的世界的尽头。

    可是因为当初的一时冲动,他的前途已经毁了。

    别人不知道,帕索斯自己心里知道。他成功的用‘自己’表演了一处只有自己当观众观看的‘人不作死就不会死’之闹剧。

    两年后帕索斯即便回到了矿产部,回到了南京,甚至是重回成一个七品、六品官员,他也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一颗明星了,而是碾落泥土上的一芸芸凡人。(83)<;/div>;【!,。

第七百九十二章 你就是个猪猡() 
吃了一个虾仁馅儿的包子,喝了一碗味道真的很好的海鲜粥,帕索斯似乎已经忘记了之前的愤怒。.更新最快

    可是回到房间里,倒头在床上重新睡下的帕索斯真的能忘记那一场噩梦吗?

    当年苏格拉底夫人,也就是帕索斯他母亲,听到那个噩耗的时候,当时人就晕过去了。南明州并没有战争的危险,但是从中国本土驶到南明州那就是最大的危险,那需要太漫长太漫长的航程了。

    儿子之前工作的地在东北,算得上是帝国的最北端了,现在却被一下调到了帝国的最南端,那么个荒芜的地方,苏格拉底夫人有一种‘儿子要穿越地球南北’的感觉。这太荒谬了,也太可怕了。

    当时帕索斯的来爹直接将自己老婆掐醒,劝她:别着急,这事情也许还有回旋的余地。

    苏格拉底家族是最早归顺中国的一批人,苏格拉底本人虽然一直在外语学院教学,但早年也给一些人做过商业顾问,在陈汉上层社会的关系多多少少还有一些。认识的显贵不少。

    但帕索斯的母亲眼泪还是刷刷地落下,却是比帕索斯的老爹更清醒,“委任书都已经下来了,哪里还有回旋的余地。帕索斯去南明州是去定了。”这种委任书是被矿产部递交吏部,然后吏部通过审议,再下发下达,保不准内阁都有备份,苏格拉底家可没这么大的能耐再做更改。

    浑浑噩噩的从东北回到南京的帕索斯当然也不愿意去南明州,他倒不是怕沿途海路上的危险,而是自己的前途。他大脑冷静了下来,然后在‘爱卿和前途’这座天平面前,显而易见的像着了‘前途’。去了南明州他就完了。帕索斯哀求自己的父亲,我不想去南明州,父亲救救我。

    但是苏格拉底先生冷着脸道:“你不想去也得去,除非你以后不想再参与政治了。”对于这件事,苏格拉底也是一肚子的火。儿子被派去南明州这么个危险的地方,他竟然是在事情定下来后才知道的。

    现在,一艘三天后就将驶往南明州的海船就在南京码头停靠。

    帕索斯则依旧没有放弃,哀求的对父亲:“父亲,真的没办法了吗?南明州离南京太遥远了,那里是帝国最偏远的角落,我会被彻底遗忘的。”

    苏格拉底先生却告诉儿子,你知道是谁做的手脚吗?是夹皮沟的新任总指挥,还有矿产部。

    帕索斯愣了一下,他把矿产部都忘了,的注意力都放到新任总指挥身上。“怎么会是他?”他并没有露馅啊,怎么会是这样一个自己根本无法抗拒的大人物?难道他……,已经露了马脚被新任总指挥给把握到了?

    脸色一下白了的帕索斯引起了自己父亲的怀疑。苏格拉底冷着脸问儿子:“你做了什么?什么时候得罪了新任总指挥?”

    归化中国这些年,苏格拉底本身也懂得一些中国文化,他知道中国人非常讲究斗争策略,只要不是深仇大恨,是不会这么明目张胆不加遮掩的下绊子的。苏格拉底归顺中国已经有些年了,就没有见过。

    新任总指挥和矿产部肯定是没去遮掩自己的手笔,不然自己不会这么轻轻松松的查到痕迹。

    帕索斯像一只受惊的猫儿一样,瞬间炸了起来,面部肌肉都紧张的扭曲了,矢口否认,“父亲,我没有。我见都没见过新任总指挥几面,怎么可能得罪他呢?”其实这一刻帕索斯的心里很惶恐,他都药认为自己是暴漏了呢。

    苏格拉底的心中则真的升起了恐惧,自己的儿子都吓得不成样子了,竟然还硬嘴没干过什么,这是当他老糊涂了还是眼睛瞎了?

    苏格拉底冷着脸问帕索斯:“还要撒谎,你究竟做了什么?”

    帕索斯的城府并没那么浅薄,只是因为他家中,面对着自己的父亲,潜意识里感觉是安全的,放下了警惕心,又陡然受到了惊吓,才露出了痕迹。

    可是帕索斯除非疯了,否则决计不敢把真相告诉苏格拉底先生,他只能咬牙:“父亲,我真的没做过什么不敢做的事。”

    然后苏格拉底先生就一巴掌抽在了自己的儿子的脸上。

    那一巴掌,帕索斯至今还记得清清楚楚。

    苏格拉底喊来了儿子的贴身随从,一顿严厉的呵斥和恐吓,帕索斯的随从就了实话。苏格拉底这才知道自己儿子犯了多大的错误,先前一阵闹得沸沸扬扬的匿名举报信竟是自己儿子做下的手笔。

    “混蛋,愚蠢。就是一头猪都要比你聪明。你就是个猪猡。你是要将整个家族都送进地狱吗?”

    父亲疾言厉色的声音又一次在帕索斯的脑子里回响,帕索斯一下子从昏睡中惊醒。外头春光很明媚!把内心里带着大片阴暗的帕索斯都照的灿烂起来。

    距离南极镇不多远的煤矿,产量并不是多大,在这里劳动的人力似乎也不是很多。但这里是南极镇最的核心产业,因为整个南极镇的燃烧供应,还有砖窑、水泥窑、陶窑,都依靠这个煤矿。还有日后路需要建设的冶金厂,木材处理室等,后者经过陈汉多年的摸索后总是掌握了一规律,哪怕是被蒸汽烘烤过的木材质量比起自然阴干的要差,但是制作船只的基本线是能达到的。这东西和冶金厂日后都要建立起来。如果预料不差的话,军工厂都会在日后出现在南极镇。

    如果生活燃料供给还能依靠木头,那么之后的一连串东东,可就不是一个木头就能解决的了。

    忙活在煤矿的劳改营是一个由纯粹的欧洲战俘组成的队伍,里头的人以荷兰人为主,还有部分在吕宋被俘的西班牙杂兵。

    那些西班牙人并没有被陈汉挨个挨个的砍头,陈鸣可以不甩西班牙人的面子,但他不得不卖高卢公鸡的面子,而且他相信约翰牛就算十分乐意看到中国与西班牙交战,却也绝不愿意看到几万西班牙军民和教会人员,一个个被砍头。

    但这些人被释放的也很少,除了少数一些有身份的人之外,很多人还是在劳动改造。因为中西之间还没有缔结停战协约的么。

    而之后的时间里,陆陆续续的就有一些人死去了。他们有的是真的累死、病死和出了危险事故,有的却是被死亡的,比如几个在马尼拉家族存在源远流长的人,还有一些是女人。后者的去向是很耻于被出口的。

    但是被从南洋致使到南明州的西班牙人还真是不多。

    煤矿劳改营的人也更多是荷兰人。

    比如当初的西班牙人,荷兰人要乖觉很多。整个东印度的荷兰人更多是‘商人的追求’,而西班牙人则多少还具有几分‘贵族的尊严’。

    而且荷兰人已经有了前车之签,西班牙人被俘后的教训摆在前头,他们怎么会不知道吸取呢?

    不要是干苦力,到种植园去劳动,就是去掏粪,他们也会忍着恶心去做的。再低贱至极的工作能让他们保住自己的命,那就是上帝的祝福。

    西班牙人用一条条生命证明了一个真实无比的理论只要被俘,只要进了中国人的劳改营,那就要有做俘虏的觉悟。不管你之前是高高在上的老爷,还是低贱的无赖乞丐,在这里都要遵循一条至高守则:无条件服从‘监工’的命令。

    对着‘监工’表达自己的不满,那下场是很可怕的。当初就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