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要当球长 >

第716部分

我要当球长-第716部分

小说: 我要当球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辈子时候的中国男人,就陈鸣这个年龄段的人,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军人梦,带领着千军万马纵横驰骋的遐想在他们还是幼儿的时候生根发芽。因为他们小的时候,战争电影、电视剧太多太多了,这个梦想到了成年或许会被深深地埋藏在心底,但绝对不会彻底遗忘。虽然真的因为那个军人梦而去当兵的人注定是少数,千军万马纵横驰骋的画面与21世纪现代战争的场景也大大的违和,但儿时的纯真的梦想就是梦想。

    陈鸣现在的心情就十分的愉快。

    他都想抵到巴尔喀什湖后向西,一路杀过乌拉尔河去。

    带领着大群大群的骑兵,在敌人的国土上横扫千里,那感觉真的很赞。

    不过这注定是陈鸣的奢望了,他是不可能真的亲自带兵杀进乌拉尔的。因为这场战争并不是只有大西北这一处战场,还有东北那一块呢。

    他在身处西北的同时,目光也在时刻着东北的战局进展。

    西北这儿,他们有土尔扈特这颗埋得很深很深的棋子。但黑龙江以北呢?八旗残兵的人物里可没有陈汉的棋子,那里的一切全都靠死拼硬打。俄清联军的策略很明确,就是防御,依靠着纵横相交的那几条绵延千里的山脉雅布洛诺夫山西南东北走向,斯塔诺夫山脉东西走向,外兴安岭,朱格朱尔山脉又是西南东北走向,三座山脉正好组成了一个严密的天然掩护体,俄清联军只需要待在三座山脉相接的山谷地带,或是一个大的豁口处,严防死守,就能给陈汉的进攻部队造成很大很大的麻烦。

    现在俄清联军已经放弃了赤塔,也放弃了尼布楚,主力部队和农庄人口全部撤到了大山的后面。他们的人数是远比西北来的少,却并不意味着就比西北要好打。

    新哈巴罗夫斯克的捷报到现在还没送到陈鸣手中的,那里头的俄清联军总共也才三千人,而要塞外头的国防军一万三千人的进攻部队已经损失了小三千了。

    邓云看着夜色里火光明亮的新哈巴罗夫斯克,眼睛里闪着恨之入骨的神光。

    他已经在这座要塞外耽搁好几个月了,手中的将士损失的人数都要比得上整个要塞里的守军了。如今是终于将要塞里的火箭弹给耗得差不多了。

    俄国人在东西伯利亚地区倒不是不能做出来火药,硫磺矿这玩意在勘察加还是有的,而且他们还能出高价从日本走私硫磺,但是要大规模的获取就相当的有难度了。况且火药原材料中还有一项硝石呢。

    东西伯利亚的俄国人从中国购买火药,并不是没有原因的。这儿就缺乏大批量制造火药的原材料。

    那么新哈巴罗夫斯克作为俄军重点驻守的一座城市,当他们的火箭弹没有了后续生产和来源后,只依靠库存来与国防军对轰,这最终的结果就只能是被消耗的所剩无几。

    深夜里,南方的天空似乎突然间的一震,地平线上一阵闪光,轰鸣的爆炸声和炮声第一时间里传进了人的耳朵中。

    “注意隐蔽!”

    一个俄军大尉扯着嗓子高喊了一声。人却依旧呆在坑道里,连往防炮洞那儿看一眼都没有。实在是这个战场上的防炮洞是很不顶用的,还很危险。

    很多时候火箭弹对着阵地的连续倾泄,爆炸并没把人炸死几个,但却把防炮洞给震塌了。里头的人没给炸弹炸死,但会被土给活埋了,伤亡不减反增。

    所以,不仅大尉不愿意进防炮洞,很多俄军士兵也不愿意进防炮洞,他们就自顾自的抱着脑袋往坑道里一蹲。

    这还是中国那面传出来的方法。对付火箭弹,不能整个人趴在地上,那是求死得快,死者的外表看不出伤来,鼻孔、眼睛、耳朵里却都能熘下黑血。所以在火箭弹爆炸的时候,必须要缩减身体与地表的接触面积,防止共振共振,别问老毛子的士兵什么是共振。他们也不需要知道地面传递冲击波的能力比空气更强大,他们只需知道防御火箭弹最方便的姿态就是抱头往坑道底儿一蹲就行了。

    数秒钟后,他们就听见了那从空中传来的嗖嗖声,然后,大地勐地抖动起来,空气被强大的力量撕裂了,裹挟着灼热的气浪从大尉阵地的左侧传来震耳欲聋的爆炸声。

    中国人的火力压制又开始了。

    自从要塞里的火箭弹逐渐枯竭之后,中国人发射火箭弹的阵地就越来越近,要塞里的伤亡也就越来越大。这几天里,中国人的炮兵阵地都前移了,炮口直接对着要塞城门,连进出要塞都变得困难了。

    城内城外的沟通时间从之前的整天畅通,变成了现在白天不通,晚上要小心。

    兵力输送,弹药、口粮、饮用水的输送,要塞内外的联系还是很紧密的,这些都从原来的白天挪到了夜晚。。

    且新哈巴罗夫斯克不是哈巴罗夫斯克伯力城,也不是巴尔瑙尔,它的外头没有矿大的护城河的,因为周边斯塔诺夫山脉的南麓仅有的几条河流与这个要塞都不搭边,要塞旁边确确实实是有一条小溪流,是要塞的水源之一,但这条小溪流不仅很小很还是季节性的。现在已经被中国人给掐断了。

    在要塞城门通道受到限制之后,要塞外延阵地的坑道内和堡垒中的守军饮水都限量了。

    “轰!轰!”

    “嗵!嗵!”

    在炮声与爆炸声中,战壕里的人都蜷缩着身子。

    他们又不是第一次经中国人的轰炸了。士兵们在第一次经火箭弹轰炸的时候也还紧张过,包括那名大卫。那时候就觉得,火箭弹爆炸后刺鼻的硝烟味儿直让他直喘不过气来。

    但是现在,一切都是小se。

    在硝烟的刺激下,战壕里的俄军士兵也有开始咳嗽的,但那只是寥寥几个。很多人都知道找一块干净的布在这个时候捂在抠鼻上。

    早些时候,还出现过俄军士兵发疯发狂,亦或者把手里的武器都扔掉的孬种现象!

    但现在没有了,敢发疯发狂的士兵早就死了,敢扔掉手中武器的士兵不是被处死被就是被打改了。

    就在这时,爆炸声突然停歇,四周顿时安静下来,只能听见人的咳嗽声,间或夹杂着几声叱骂,士兵们开始抱怨己方为什么没有开火反击。

    大尉身子站的直杠杠的,望远镜扣在眼睛上往对面打量。只是远处的地平线上一片雾蒙蒙的,不知道是火药的硝烟,还是大炮冲击波激起的尘埃,视线非常模煳。

    唯一能看到的就是对面中国士兵阵地上隐隐可现的人头。

    国防军这次的轰击并没持续多久,拢共十几分钟。就见距离战壕两里多地的地方,旷野中出现了许多灰色的影子,正在向着要塞这边的移动。

    可不就是被硝烟尘土一遮后的中国士兵么。

    他们以散兵队形发起冲锋,每个人都猫着腰,端着上好了刺刀的步枪,以慢跑的姿势向南边的阵地冲了过来,而且速度正在渐渐加快。

    显然,他们是趁着轰炸的尾音发起冲锋的。

    炮步协同这个战术,国防军虽然早早的开始研究了,但限于时代和科学技术的限制,依旧做的不是很好。

    “中国人上来了!”有人在不远处高喊,这前线不止大尉带领的这一个连。

    “放近了打!放近了打!”

    大尉冷着脸,高声命令着。新哈巴罗夫斯克要塞中的火药储量日益减少,他们的主力部队也纷纷被中国人牵制,特别是后者的水师陆战队,绕过了鄂霍次克海,在勘察加半岛登陆,直接搅乱了俄国人的大后方的安定,也摧毁了俄军仅有的硫磺来源。

    火药这东西的珍贵性就越发突出了。

    三百米、二百米、一百米

    俄军阵地上的枪炮声响亮了起来,尤其是那一门门霰弹炮,冲着冲锋中的国防军士兵是勐烈开火。

    “轰,轰”

    “啪啪啪,啪啪啪”

    枪炮声像炒豆子一般密集的响了起来,如同割草一样收割着国防军将士的生命,贪婪又冷酷地将生命之火一个又一个地掐灭。

    一个个冲锋的国防军士兵倒了下去。他们有的是胸前中弹,有的是脑袋开花,不同的中弹部位,相同的战场命运。

    但是国防军也不会不做反击的,他们的火箭弹在距离俄军阵地二百米的位置上,再一次覆盖了俄军阵地,还有那要塞城墙。

    四射的弹片撕裂空气,那尖锐的啸声还在耳边的时候,弹片就已经收割了性命。火箭弹爆炸,灼热的弹片四下里纷飞,气浪裹挟着泥土、碎石扑天盖地而来,耳朵里再次什么声音都听不见了,大尉的唿吸也变得更困难了,整个阵地被硝烟和尘埃笼罩起来。

    邓云看着闪动着赤色的前线,整个人默不作声。他肩头的压力是很大的。

    长时间拿不下新哈巴洛夫要塞,已经影响到了整个战局的进行。

    在原先的计划中,邓云部是会在两个月内啃下新哈巴洛夫要塞的。这样国防军就可以从斯塔诺夫山脉中国人叫外兴安岭东西走向与鄂霍次克海沿线的朱格朱尔山脉东北西南走向的相夹平原,外兴安岭背后北的阿尔丹山原。

    阿尔丹山原并不算是一块多么良好的聚集地,但是在勘察加半岛被中国的水师陆战队打个稀烂的情况下,阿尔丹山原山岭和高原相夹的谷地里的农庄,就成俄罗斯军队最主要的补给来源了。

    普列宁现在最期望的就是战争能拖到八月下旬,届时寒冷的风雪会将整个西伯利亚变成一片白地,中国人肯定不适应。

    战争就能在风雪中拖到第二年的三四月份,届时,圣彼得堡可能就会派来援兵了,又或者战争会发生别的什么转机。列普宁只能如此的祈祷,手中只有寥寥几张烂牌的他面对眼下的局势,无可奈何。

    列普宁的祈祷也正是邓云亚山大的最大原因,新哈巴罗夫斯克要塞攻夺战的时间已经被他延长了将近一倍,战争眼看着就要拖入冬季了。这太可怕了!

    邓云已经不奢望立功受奖了,黄捷三五天一封来信,就要把他骂死了。

    陈鸣也始终牵挂着东西伯利亚的战局。如今这态势,西西伯利亚平原的战争已经尘埃落定,就算那三座城市已经没有被国防军拿下,西西伯利亚军也始终在顽抗着,但战争形势向着胜利的重点大步迈进,却是人都能看得到的。的!

第八百四十章 中法‘友好’() 
南京城里,留守的内阁首辅大臣柳德昭满脸轻快的回到了府邸。us最快

    他的书房里摆着一张大大的世界地图,这是一块五颜六色的地图,英国、法国、荷兰、西班牙、葡萄牙等等殖民帝国的殖民地全都标注在上面,十分清晰,一目了然。

    今天柳德昭受到了一个大好消息,法国人准备用他们在印度的五块非武装殖民地作抵押,来换取一大笔贷款。不要纸票子,必须是真金白银。

    战争结束后,高卢公鸡随着财政破产,巨大的财政压力压得法兰西是举步维艰。

    本来在印度法国人还大有可为,英国人可没有取得决定性的胜利,相反迈索尔王国的军队在铁普苏丹的指挥下还压过了英国人一头。但是财政上的艰难让法国人实在无力再重返印度了。

    现在迈索尔王国和马拉塔王公们在战争平息后都大肆的从中国进购二手的枪炮军械,他们还拿到了火箭弹这项收割人命的大杀器。战争的模式从过往的排枪击毙模式一下子进化到战壕战,英国人在下一次战争中,就算在各方面占据着绝对的优势,也不见得能把这些优势转化为胜利。

    可以说,法国人但凡财政还能,他们就不会错过这个重返印度的大好机会。

    要知道在战争之处,法国人除了要报复英国之外,内心中也存着返回印度的期望的。但是高卢公鸡却在战后迅速的将这个地方遗忘了掉,似乎从美洲得来的那些好处就已经满足了他们的胃口。这怎么可能呢?

    伴随着荷兰人从锡兰的撤出,以及中国人走出靖海,占据了锡兰。

    中国赫然已经取代了法国,成对印度王公们影响力第二大的外国了。

    法国人没有趁热打铁在印度重建自己的地位,那只能是战争他们付出的代价太大,高卢公鸡自己的财政破产,筋疲力尽的法国已经无力吞下那巨大的战利品。

    要知道,这一场战役英国人真的败得挺惨的,他们不但失去了北美十三州的殖民地,受北美战争的拖累,在西印度群岛以及印度地区和法国人的战争中英国人也吃了败仗。

    可惜法国人发力太狠,拖垮了自己的身子。

    以至于本该受损更重的英国人,竟然只丢了北美十三州。他们在印度的利益,几乎没有收到实质性的损害。

    现在法国人度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