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要当球长 >

第733部分

我要当球长-第733部分

小说: 我要当球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那是一个个的国家啊,不是单纯的王室家族。要改革的是整个国家产业。

    在灯塔国牛逼,兔子崛起,北极熊渡过了最残酷的寒冬之后,老牌行业工业全握在他们的手中,新兴的产业高科技,就能被天方世界给捡到吗?何况那地方还伴随着那么多的战争。

    所以,遥远的伏尔加河流域,隔着太平洋的北美,浩大的南明州,都已经成为陈鸣的赫赫功绩。以如今的功绩已经可以被称作中国的‘万古一帝’的他,还并没有真正的满足。

    不看到整个美洲被中国红给染红,他不甘心。

    不过这封国倒也不是让他们去享福的。

    北美是真正意义上的天眷之国,无论气候、地理,发展工业、农业、畜牧业、渔业,都是优异的不能再优异了。但是这里也很麻烦,老美啊,后世大名鼎鼎的国际警察,自由的灯塔,二三百万美国人是比北美大陆上的印第安人更大的麻烦。

    倒是后世的加拿大不值一提。

    七年战争的时候,法国人经营了百十年的魁北克,法裔人口竟然才少少的六万。他们还打个鸟啊。高卢公鸡简直是在跟二战时候的意大利面比搞笑。

    所以如今的魁北克也依旧不值一提。

    人口少,战争潜力就低。这是大篷车里也点不破的真理,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而打北美往南就是墨西哥,就是拉丁美洲。那地方的印第安人有不少,混血儿更多,还有纯血的欧洲后裔,比如阿根廷那儿。

    几千万人等着他们去处理了。所以啊,南美陈鸣会拨给手下的功臣们,这么一来能鼓舞他们的劲头,也让人合同一心,就比如那遗传税和所得税啥的,就开了一个好头么。人都知道,自己交的这钱是用在自己将来的‘事业’上的。至于为什么大部分的钱不会用在美洲的开疆扩土上,这就有一个比喻了,比喻两边是做生意,陈鸣这儿是上市公司,那些功臣们就是股民。

    上司公司靠着股份股票从股民们收取资金,那目的是壮大自己的生意,自己的产业。反馈到股民手中的红利那必然是总体所得利益里的一小部分啦。

    用这个比喻来形容现在陈汉的局面,不是很恰当吗?

    陈鸣从一个父亲的角度出发,那就是给出一块好地盘,适合发展,又少麻烦,一个目的是让儿子享福的。虽然不可能完全的当撒手掌柜,可也比南美强出了太多不是?

    上上下下几千万人,同化起来艰难。杀又杀不完,遗患多多,还会影响国家声誉。所以处理这些事儿,就全都是麻烦。

    “封建藩国不是真的让你们啥事儿也不干的去享福的,你们就藩之后,每个人身上都担负着不轻的责任。”

    陈鸣跟专门跑到西安的几个小兄弟说了很多话。这些人当然不会听不进去,的人都知道,他们的未来还依旧掌握在朝廷的手中,在万里之外的北美,没有朝廷的大力,过个三五十年,他们的地盘也依旧是一片荒芜。

    陈鸣承天十五年的年末就在西安渡过了,他那几个小兄弟顶风冒雪的来到西安城,却只在这里待了两天就行色匆匆的离去了。然后皇子就藩和封建藩国的事情如同大海掀起的波浪,越卷越大,很快影响到了全国。

    以至于大西北的战事都被国内舆论和民众给遗忘了。人都在讨论封建藩国是否有益和可行,各色杂论和言谈充斥着街头巷尾。

    而民间乃至官场的力为什么会如此巨大呢,当然是因为利益。

    藩国也是国。是‘国’那就是一个利益团体,跟‘一国’时候是大大的不一样了。如果的地盘都是陈汉帝国统一统治,那么此刻国内的诸多利益团体和财阀,完全可以用‘平常’的投资手段,抢先新市场,撷取那些新土的利益。

    可要是这些新土变成了一个个崭新的国家,国内的诸多利益团体和财阀一开始自然也能撷取不少的财富利润,可时间一长,必然会受到那个国家的抵制。它们是藩国,不是洋人的殖民地,到时候国朝考虑到宗藩关系,也不见得会帮他们。

    除非他们能从宗主国投资商变成藩国本国的资产阶级,不然这种抵制早晚会来到。这跟前世的日韩与老美的关系一样,政治上、国际上,两国都要严格的依附于美国,可是在商业利益上和市场经济上,那大大的不同了。

    而于官场来说,到本国的边疆搞支援和到藩国就官那也是大大的不同的。在藩国当官,当着当着那就是被永远留在藩国的结果。很多当官的都相信,这等事儿,自家皇帝是干得出来的。所以就给他们造成了很多本来没有的顾虑。

    中国的传统观念始终在深深的影响着这些官员,从感情上来讲,许多当官都过不了这道坎。

    从天朝上国子民变成藩国子民,这感觉太不好了。就像从文明城市回到了落后农村,就算他们在后者的地位会变得更高,也很少有人能够无视的。

    这就给他们添加了很多很多的忧虑。

    这些消息在接下的日子里不断地反馈到陈鸣的手中,也让他很是苦恼。当官的数量要是都满足不了,这还怎么能尽快的汉化土地?

    或者把这几个新鲜出炉的藩国当‘边疆’来用,那么,那些官员肯定会立刻大变脸,争先恐后的笑眯眯的往北美去。

    陈鸣虽然是权力至高无上的皇帝,他也不可能瞬间拿出成千上万的大小官员他们全都高高兴兴的往北美去。

    这免不了要进行一些妥协。

    “先让他们自己规划,藩国的大小官职由着他们来安排。明年开春,朕要看到他们的建国计划。”

    陈鸣放手的力度是很大的。

    西汉要朝诸侯国派遣大臣,陈鸣却没这个打算。他只要各诸侯国能递交来年的国势策略,审核一下,不跳出他给诸侯国选定的界线即可。

    承天十五年的冬季,陈汉真的要封藩建国了。(。。)请:

第八百五十六章 这就是中国皇帝的权力!() 
南京城今年过了一个暖冬,眼看着都到承天十六年了,都没见着雪花。但窗外淅淅沥沥的小雨也没怎么见停下来过,屋檐下是滴滴答答的雨幕。

    今早李小妹到太皇太后那儿坐坐的时候,老太太还埋怨了一声,说现在这天气比下雪时还要人遭罪。江南的冬天本就阴冷,如今气温虽然比之往年高出了那么一点,但更阴湿了。还有啊,受封洛阳王的陈鼎他媳妇,正房的,如今已经怀上了二胎。这南京城今冬不见雪花,更加湿冷的天气对孕妇不是什么好事。

    李小妹也觉得今年这冬天不好,他们这些当主子的再怎么不舒服也不至于遭罪,真正辛苦的还是地下的奴仆们。

    接连的阴雨天气,洗的衣服都没办法晒,只能在烤房里烘干。而且下着雨,进出往来免不了要沾染上水渍,外头的人李小妹不知道是怎么处理的,反正在皇宫里,这换洗衣服最勤的时候就是雨天和夏天了。

    冬天的衣服跟夏天可不一样,说实话,这天气里洗衣服真的很费劲的。

    把湿衣服弄干更费力。

    也不知道是从哪儿学来的法子,李小妹第一次知道他们是怎么弄干衣服的时候,都傻眼了。

    皇帝出手大方,对后宫嫔妃是没的说。

    那衣服布料从来都是最高的,宫里的奴婢们洗的时候是不敢拧的,而是平展的铺在粗布上,再覆上一层层的粗布来把水气吸走。这当中反反复复的都不知道要搞多少遍,然后再在烤房里用熏炉烘干。

    老大个的铜香炉足有半人高,磨盘那么大,里头点着做好的无烟煤,再加着香料,奴婢们就用细竹竿架着衣服,悬在香炉上方,要一直坚持到衣服烘干。一件冬衣都恨不得要两三个时辰。如果稍微不足以把料子烤坏了,那就是大罪过。

    当然,除了这个法子外还有另外一个法子,那就是用汤婆子在上面来回滚。所谓的汤婆子,那就可以看成是古代版的热水袋。但那要弯着腰不停地动,也是挺累人的。

    反正这个时代就是这样,每逢阴天下雨晒不成衣服,全宫上下的奴婢们就都要忙上一阵子。包括宫里的太监。

    陈鸣也清楚这一点,他曾经想过一个法子,用火墙。这法子的确省时省力,但一个老问题有兜了一个圈子又绕回来了这样做毁料子。

    阴雨天也很快过去了。延寿宫里传来太皇太后不好的消息。

    这可是了不得的一件事。

    太皇太后的地位决定着这件事的性,南京这边以十万火急的速度向西安报信。

    太上皇、太后都搬到了太皇太后住处,太后、皇后亲自喂汤喂药,日夜不离左右。

    宫中的妃嫔们偶尔生个病是不会引起太大的反响的,有时连就死了都不会有人知道。但她们能跟皇帝的亲奶奶比吗?

    皇上这一整年都在外头,结果就不好了太皇太后,这要是被怪罪了,很多人都担不起的。

    虽然太皇太后都八十四岁了。这就是该死的时候,有那么一句老话么,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接自己去。这么大的岁数了,死了也是喜丧。当然,这样的话没一个太医敢明着说。他们能祈求的就是,安安稳稳的渡过这一劫。

    陈汉皇室平日里是挺尊重他们的,虽然官职跟满清时候没什么区别,可地位确确实实是更高了。

    他们唯愿皇室的‘爱护’能在这个节骨眼上也依旧保存。

    只不过黄老太的年纪真真是太大了,用后世的一句话来说,身体机能已经濒临枯竭,油尽灯枯,在现在这个年代里,绝对是药石无效在等死了。

    现在南京的御医们最大的任务就是给老太太吊着一口气,等到皇帝得到消息,从西安快马兼程的赶回南京。

    陈惠这些日子脸色黑的就像锅底一样,整个延寿宫,整个皇宫大内的人,上上下下都谨小慎微,都不敢大声喘气。就连外头军营里的禁卫军每天都不吹了,跑操也跑到城外去。

    没人会在这个节骨眼上找死。

    只不过陈鸣还是没来得及见这一世的祖母一面,他在奔到襄阳的时候就接到了讣告。这时间实在是太快了点,从发病到逝世,都不到十天。

    整个南京城哭声一片,全城缟素。大小官员、公员、士兵、警察,每个人帽子顶上都挂了白,用料之大以至于让南京城里的白布价格都飞涨了六七成。

    陈鸣夜里头也回想着自己穿越来的二十多年,这位老太太真的没给他填过什么乱,甚至还小有助益。虽然她在陈汉政坛上的存在感不是很高,几个跟她同辈的老人,比如陈鸣的舅爷,比如七叔公、九叔公,那早就咽下最后一口气了。

    老太太能活到八十四岁,真的是喜丧了。

    但人都是有感情了,二十多年的‘亲情’啊,陈鸣的‘亲情’就算打上了一个引,那也是不浅呐。

    比二十多年的老邻居感情要深的多吧?

    老太太对自己嫡孙的爱护,他是能感受得到的。

    所以,葬礼上陈鸣那双龙目里还真落下了悲伤的眼泪。嗯,然后黄家的黄松被赐予了国公才能享有的七旒冕五章服。

    陈鸣不可能提升黄松的爵位,他头上本就是侯爵了,再提升到公爵,黄家的功劳可不能与之匹配。

    这种‘感情用事’,陈鸣是不会做的。但赐黄松国公袍服、冠冕,那就不成问题了。就像当年的朝鲜君王一样,按品级他们也就是郡王,可享受的不还是亲王礼吗?

    整个南京城,整个江南,整个中国都一片缟素。这个新年过的十分平静,不闻炮竹喜乐之声,不闻欢笑热闹之音,据说连百货销售额都比之往年大大下降的一截。

    中国皇室至高无上的地位由此可见一番。

    在华的外国人,绝大部分都集中在东部沿海的港口地区。他们很清楚中国法的新年对于千千万万个中国人来说是多么的。

    结果南京一道恶讯传来,全城的大红绸缎、灯笼、红球都给摘了下来,然后一切都变白了。

    尤其是那些权力巨大的政府部门,还有那些背景深厚的国营、私营企业,不仅全然变白,连旗帜都统一的降半旗。

    这些平日里说起自家国王也只是一个尊敬的海商水手们,彻底的大开眼界了。

    他们什么时候见过‘全城缟素’啊?

    那不是一个两个人戴孝,也不是一家两家人挂起了白灯笼,而是整个城市。从城区到乡镇,从乡镇到港口区,不管是临街的还是背街的,全部见白。

    往日里风雨无阻的戏院、红楼,都关门歇业了。

    甚至市面上的酒水都一瞬间便宜了一层。因为这个年节注定是不会有人再明目张胆的大口喝酒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