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要当球长 >

第948部分

我要当球长-第948部分

小说: 我要当球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复仇,复仇,复仇……”哥萨克人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把远处一片树林里的鸟儿都惊飞了起来。

    听到这如雷般的响喊,普拉托夫心中涌现出一片豪情,他父亲曾说过,只要哥萨克人团结起来,足可踏平敌人。而现在,那就是哥萨克人最最团结的时候。

    一次次惨重的伤亡和打击让哥萨克不得不团结。

    普拉托夫手下的这些哥萨克骑兵,他们来自个个不同的哥萨克群体,如果是以往时候,那免不了要有钩心斗角的事情,而现在,他相信自己手下的这一万一千一百哥萨克人,一万一千一百颗哥萨克的心,都会拧成一股!

    鼓动完毕,一万余哥萨克铁骑分成前中后三队,直接向着图林斯克的方向滚滚而去。

    虽然他们不会向着图林斯克的中国人防线进攻,但在图林斯克之外,在伏尔加河的南部还有大片的空前来任由哥萨克纵横。

    当然,伏尔加河以南的很多地方都变得空荡荡,一个人也没有了。这当会给哥萨克的军事行动制造不小的麻烦,没有了村落掠夺,哥萨克再也不能光杆上阵,走到哪儿吃到哪儿了。而骑兵不利于携带补给,这也会大大限制着普拉托夫的行动力。

    马背上的哥萨克人全都兴高采列,他们内心中都满怀着复仇的执念。以前败在中国人的手下是之前,现在他们背靠着二十万大军,只要正面战场上联军能扛得住,那么在侧面战场上,哥萨克骚扰、侦查、搞破坏、玩偷袭的游骑兵式的战斗力就能彻底发挥出来了。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哥萨克骑兵那是一群哀兵。

    伏尔加河以南的地方也就是北高加索了。

    这里是一片肥沃的土地,有库班河、捷列克河和库马河等大河流淌其中,农业发达,是俄罗斯粮食基地,同时矿产和金属冶炼也十分,可惜现在这一切都不属于俄罗斯了。

    的俄罗斯人从北高加索地区被驱除,空出的土地,陈鸣自然不会让它们白白空着。<;>;尤其是这儿还有着七汗国各自的地盘,所以不管是陈汉,还是七汗国,都多多少少迁移了一些人来到这北高加索。

    离图林斯克西南方三百多华里左右,成群的牛羊正在啃食着逐渐转黄的青草,达木丁抽着旱烟,一边满足的看着自己的牛羊,一边监视着十余名正收割青草的奴隶,他手边放着短铳,腰间挂着军刀,马鞍旁放得还有一个弓壶。

    虽然在军队里服过役,但对比用火枪,老达木丁觉得自己用弓箭射的更快更准。

    他二三十步外的地方,儿子德力格尔与达木丁一样的做派,只是达木丁抽的是旱烟袋,而德力格尔耍的却是卷烟。而且德力格尔没有配弓箭,他不是他爹那种老古董,也不是不会弯弓射箭,但对比弓箭这种古老的武器,一样在察哈尔汗国军队里混过一阵的他更喜欢用短火枪,也就是马枪。

    两个人足以看护着眼前的十多名奴隶,因为他们并不都是青壮年,这是两个凑合在一块的家庭,各自有一名五十岁以上的老人,一男一女,还有三到四个年龄不一的孩子。

    这些都是之前的俄罗斯农奴,而现在他们成蒙古人的奴隶。曾经有个得意忘形的蒙古贵族把这些奴隶叫做‘包衣’,这件事传出来之后,这个蒙古贵族就被扔到了监狱里了。所以他们现在是奴隶!

    这些奴隶并不是达木丁一家的奴隶,两个家庭里的一个是属于德力格尔老婆家的奴隶。陈汉是只想着把俄罗斯人全都驱除走,但七汗国和奥斯曼人、波斯人等等,却都各有各的小犯规。尤其是这些被迁移来的七汗国人,他们人少,没有奴隶的话,日子过的可就没现在这么舒服了。

    而这些奴隶也是达木丁他们愿意在战争还没有结束的时候,就迁移到北高加索来的原因。

    一名奴隶动作稍慢,马上受到达木丁的喝斥。

    出身底层的达木丁现在很享受这种老爷一样的生活,他本来只是察哈尔八旗里的普通一牧民,是在战场上几次拼命,这才换来了现在的生活。

    蒙古部落阶层分明,密宗在迁移的过程中是丢掉了相当的权利,部族贵族的‘显贵’就更值得底层小民们羡慕了。

    达木丁之所以愿意上战场拼杀,那一是更好地生活,二就是能出人头地。

    和平年代,他这样的小牧民那是一辈子也出不了头的,子子孙孙也出不了头的,只有在战场上,只有上了战场,立刻战功,才是他这样的底层牧民出人头地的出路。<;>;

    现在达木丁的愿望是完成一半了。他的生活得到了质的改变,家中有二百多只/头牛羊,十几匹马,银行里还有他家的大几千存款,朝不保夕的日子是再也落不到他和他的儿孙身上了。但达木丁的地位依旧没有改变。这很正常。无数怀揣着梦想走上战场的青年,又能有几个人能马上封侯的呢?很少,很少。

    事实证明达木丁只是一个平常人,还是一个好运气的平常人。所以他没是在战场上,他的儿子也没死在战场上,达木丁父子的努力改变了自家的生活,但他们家依旧是一个平凡的平民家庭。就像过去中原乡间的富农。

    抢先一步来到北高加索,达木丁的选择在‘老家’——哈萨克大草原上受到了不少人的嘲笑,有必要这么拼吗?你家又不是穷的连吃的都没有了。

    达木丁当时脸红脖子粗的和这些人争辩说自己是效忠汗王。

    这话引得大家一起哈哈大笑,心中却不以为然。什么效忠汗王啊,还不是贪图移民北高加索的好处?任由达木丁怎么解释,他周边的人就是不信。还把‘贪财贪婪’和‘自不量力’的标签贴在了他的身上。

    然后达木丁合着一些人一块被迁移到了北高加索,他们原先的家当都丢在老家了,因为北高加索有的是牛羊来让他们放牧,甚至还有大片的土地来等着他们耕种。

    察哈尔蒙古原来生活在宣化、大同一带,当地有很多的汉民——满清为巩固边陲在广大蒙古游牧区逐步“招垦实边”“垦荒开地”,汉地的很多失地农民都跑去蒙古开荒,很多察哈尔蒙古人都是会种地的。

    但达木丁一家人从没想过去种地,他们就是想放牧,在达木丁的计划中,这场战争最好打上三年五载的,那样就没人敢大规模的迁移过来了,自己就可以无所顾忌的随处放牧了。他眼睛能够看到的地方,都会是他的牧场。

    1

第一千零一千一十八章 威远堡() 
整个北高加索数十万平方公里,而被七汗国和陈汉迁移去的人总数不过三两万,那就像大海里撒了一把小石子,根本就是寂寥到极点。

    如达木丁这样的小牧民,眼界有限,目光能看到的只有自己的利益,他当然是希望这般自由自在的放牧的日子能够更长些好了。这样他就可以驱赶着自家的羊群牛马行走在地方,不需要去考虑这是不是自家的牧场,不需要去考虑自己经过的是谁家的土地,只要他眼睛看得到的土地,那都是他的牧场。

    虽然他这样做也是要担负着巨大的风险的,可是有了水草丰腴的牧场,达木丁敢肯定,自己家的羊群牛马会在很短的时间【三五年】内会翻着跟头的向上增加的。

    如果他能有一两千只羊,上百头牛马,每年光是羊毛和奶酪就能让他们家收获过万华元,何况还有皮革、肉类呢。这是一个巨大的诱惑,光是想一想,就能让达木丁完全忘记北方的战争。不然的话,他怎么敢作死到距离战场那么近呢?而且还说动了不少亲友跟着他们一块移动到威远堡!

    威远堡是今年春天里才开始修建的一个小堡垒,里头的驻军只有一个营,位置距离图林斯克有三百余里,是遏制俄军骑兵南下扫荡的一线据点。

    这里地势并不险峻,但既然军方能够在这个地方修筑堡垒,可想而知这里的地势还是有利于防守的。但是在城堡之外,一条河水流淌,清流所过之处进士良田牧场。

    达木丁一家人就在威远堡附近过着优哉游哉的生活,他的一些亲友也在威远堡的附近,只不过彼此的间距很有点遥远。

    胡天八月即飞雪,这冬天很快就要来了。达木丁他们走的是游牧线路,所以青贮是不能有了,但他们依旧要储备草料。万幸他们现在的‘地盘’实在很大,北高加索的北部都是平原,但过了这些平原,那就有山丘山岭,更不用说西部黑海边上的大草原了。这儿有的是躲避风雪的地方。

    对于达木丁这样的普通牧民来说,这样的日子过得实在是很美,唯一遗憾的是住不到房子,吃不到粮米蔬菜,烧不到暖暖和和的炕了。

    若是蒙古包里能放下一个随时随地可以跟着移动的炕就好了,正当达木丁浮想联翩时,地面传来轻轻的振动,正在吃草的牲畜群不安起来,不一会儿,地面振动的幅度越来越大,一股烟尘从远处升起。

    达木丁脸色大变,他是一个有着战场经验的老兵,嘴里呼哨一声,一匹黄标马从草地里飞奔了过来。<;>;达木丁跟他的儿子德力格尔已经分别骑上了马背,德力格尔身边也多出了一匹空马,一人双马,这是达木丁、德力格尔父子的标配。

    达木丁再凝神望了西方一眼,可惜自己手里没有望远镜,嘴里‘驾’的一声就跟儿子朝着家奔去。

    他们不知道这是陈汉的骑兵,还是俄国人的骑兵,但一切安全第一。连奴隶都不要了。这些人脚上拷的有脚镣,手中也没有吃的,才不会趁机逃走呢。

    是陈汉军队的话,这些奴隶跑不了;是俄国人的话,那就该他们倒霉。

    达木丁和儿子在刚刚遇到骑兵的时候,还搞不清楚那些骑兵是谁家的,但是在他们一家人离开自家人居住的蒙古包一段距离后,突然发现他们原先的宿营地里冒起了黑烟,他们心里头就已经有了谱了。这绝对不会是中方的骑兵,而是俄国人的。

    因为中方骑兵才不会去放火烧他家的蒙古包呢,干这种事儿的,只有俄罗斯人。

    达木丁嘴里恨恨的骂了一句:“该死的蛮子。”

    “德力格尔,快,快去威远堡报告,大群的俄罗斯蛮子来了。”对于‘野蛮粗俗’的俄罗斯,蒙古人也能喝斥他们一声蛮子。达木丁眼睛里全是深深地恨意,这一波伤害上头自然会有赔偿,但是想要领到赔偿,他们就要先从眼下的劫难里活下去。

    德力格尔的快马行进了大约半个小时,眼前已经出现一座城堡,城堡不大,里面只有百亩大小,周边呈凌形,但墙都是用钢筋混凝土浇铸而成,异常坚固,高约二丈五,炮垒高过三丈,只要将前后两个城门一闭,纵使是十倍人马也难短时间内攻下。

    也幸亏是有了水泥,不然光是靠石头的话,那是不可能在两个月里就修起来的。也不可能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在北高加索地区的河流、山岭区域修筑起大大小小二十多所堡垒。

    看到城堡,德力格尔大喊起来:“老毛子来了,老毛子来了……”这个出自陈鸣口中的成语,在北方边界区域,早已经成俄罗斯人的代名词。

    德力格尔的喊声惊动了城堡内的守军,城门上的少尉军官很到德力格尔身边,一名守军抓住德力格尔的马头,军官问道:“俄国人在哪里,他们有多少人?”

    “好多,至少有两个团。”德力格尔和他爹达木丁并不是侦察兵,他们爷俩估计也成不了一个合格的侦察兵,并没有真正看到过俄国人脸的德力格尔,选择了他耳朵伏在地上听震动估计出的数字。<;>;

    问话的守军皱了皱眉头,“两个团可不是小数目。”按照俄军骑兵团的建制,这都一千多人了,放到野外是很有威慑力的。但军官还是迅速做出了安排,发出警讯,提醒周边的牧民回威远堡来躲避,另外就是做好战斗准备。然后他让一个士兵陪着德力格尔迅速去见威远堡的营官。

    威远堡的守军一共有五百六十人,除了四个队的主力部队外,还有一个七八十人的后勤队,营部有一个满编的警卫排,再加上参谋、教导和医生、护士、工兵、骑兵、气球兵等等,一共五百六十人。但靠着威远堡的城防工事,来犯的就是有一万人,他们也能顶上几个月。

    火箭弹、霰弹和手榴弹的杀伤力不是说笑的,而且威远堡外围还有一圈护城河,这个防御点虽然小,但小而坚强,再强大的敌人也不能一击就把它砸得粉碎。

    一般来说,骑兵的攻坚能力是很弱的。

    一个队兵力的驻守,准备充分的话都能轻松的抵挡的住几倍骑兵的冲击。北高加索地区已经被陈汉祸害光光了,九成以上的土地变得空无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