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帝子 >

第76部分

大明帝子-第76部分

小说: 大明帝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史阁部虽然忠心报国,性情耿直,但是想必诸位也听说了今日早朝之上提出“联虏平寇”之策的正是史阁部,殊不知此策乃是最下等之策,寇若平,朝廷将如何处之?闯贼存在一日,建奴八旗就不能集中全部兵力对付我们,我们也就多一日发展之计,在我看来,我们不仅不应该联虏平寇,反而应该联寇驱虏,只是可惜这条策略注定不能实展。

    眼看着对面一脸可惜的黑衣男子,五人之中最为年轻字号季衡的白衣青年疑惑的说道:“为何,既然有此上等之策,为何不能施展?”

    这次回话的并不是黑衣男子梁宏,而是坐在首位的丘祖德,淡笑一声,下颚的胡须微微抖动,“闯贼大逆不道,攻破北都,逼死先帝以及帝后,几位皇子也是下落不明,就算是当今皇上和懿安太后都是从这些闯贼的虎口之中逃生。先帝乃至当今天子至亲皇叔,当初天子之所以能够力压福王登上帝位,获得江南一众勋臣权贵的支持,靠的就是这份至亲血缘关系,季衡认为当今天子会与闯贼握手言和吗?”

    “闯贼在朝廷眼中就是一个禁忌,毕竟君父之仇不共戴天,就算是当今天子手握重权掌天下之权柄也不能提出联合闯贼之意,除非他不惧千载骂名若是登上帝位的是别的疏远藩王这个提议提提倒也可以,但是唯独当今天子不可以,因为他与先帝同是出自光宗一脉,乃是真真正正的嫡系皇脉,先帝之于当今天子如君如父,别人对闯贼是亡国之仇,当今天子对于闯贼却是有着不可化解的杀父亡国之仇,这份仇恨注定不死不休。”

    接过丘祖德的话语,梁宏接着说道:“这只是一个方面,如今内阁之中虽然不乏正义之士,但是诸位请看看,这些人虽然位高权重,下面却无人帮衬,就算是再好的政令等到真的施展下去,恐怕也会变成祸国殃民的政令。史阁部耿直报国,不结党之名早已传遍江南士绅之间,高大学士以往作为中立一派,也是从不结党的典范,至于剩下的姜大学士虽然结交朋友,但是大都是一些在野之人,对于朝堂之上的拉帮结派避之唯恐不及!”

    “三位大学时对于结党有着一定的误会,有时候,结党并不一定就营私,只要忠于国事,全心为国,结成联盟互相帮衬又有何不可?”

    朝堂之上,天下政令所出之地,从来不是凭借一己之力就能力挽狂澜之地,反观同样身为大学士的王铎,此人名列次辅,善于钻营,作为东林党的元老,在朝中的号召力绝对不是同样身为内阁大学士的史阁部三人能够相提并论的,无论是朝廷六部衙门亦或是大理寺都察院、翰林院皆有着东林党的人员,其中不乏一部尚书都御史之类的各部长官。

    在江南富户豪绅的支持下,这些东林党官员拼命地往上爬,占据朝廷的各个要害部门,等到他们站稳脚跟以后,在拼命把别的下面的东林党拉上来,如此相互提携之下,东林党的权势只会越来越重,这些人就如同主动一般无时无刻不在啃噬这朝廷的筋骨国本,直到有一天,朝堂之上,东林士子独占朝纲,到时候,就算是大罗金仙恐怕也无法力挽狂澜。

    观今日之朝堂若不拉帮结派,怎能面对东林党的层层压力!

    自始至终不发一言的青衣男子,站起身来双手抱拳,郑重的说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伯鸾,以你的智计和谋略何不在朝堂之上谋得一个好的前程,整日与我等失意之人在这里煮茶论策,可就荒废了你的大好谋略。”

    摇了摇头,黑衣青年端起面前已经煮热的茶水,轻抿一口,漆黑深邃的眼光微凝,若有所思的说道:“一路走来,我见惯了太多的人情冷暖,一路之上饿殍遍野,普通百姓易子而食,青眼怪在江北横行,大明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我在等,在观察,当今皇上是不是一个真的有心改变这一切的治世明君,若是,伯鸾舍得一身剐,定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若不是,伯鸾情缘老死山林,一腔谋略埋入黄土也不想一个昏庸之君谄媚逢迎,助纣为虐。

    一声话罢,一阵脚步声传入众人耳中,侧首望去,一个一身青衣的小厮才匆匆的向着众人跑来,边跑边说道:“老爷,老爷,不好了,锦衣卫的人不只是何缘故非要见老爷!”

    其实不需要青衣小厮提醒,因为众人已经在不远处的九曲回廊尽头,看到十几位身着鸳鸯服腰跨绣春刀的锦衣校尉匆匆的向着自己这边赶来。

    看着惊慌失色的小厮,丘祖德皱着眉头呵斥道:“慌慌张张成何体统,身正不怕影子斜,本官光明磊落,锦衣卫他们又能把我怎么样?”

    九曲回廊虽然九折但是这些脚力强健的锦衣校尉并没有用多长时间就走到众人的面前,为首的是一位年过四十看上去孔武有力的锦衣卫百户,此人手端绣春刀,看着面前已经站起身来的五人,孔武有力的锦衣校尉脸上浮现一抹笑意,当即开口道:“巧了,找了半天原来诸位都在这里,也省的我们兄弟跑别处了。”

    说着不再理会一脸疑惑的这几人,转身对着身后的十几个锦衣校尉开口说道:“都带走!”

    眼看着面前的锦衣校尉二话不说就要把自己这些人带走,年纪较轻的白衣青年开口说道:“你们凭什么带走我们?我们一没枉法,二没通敌,你们不能这么乱来?”

    相比于白衣青年,在其身旁的梁宏无疑要镇静很多,清瘦的面颊有着前所未有的深思之意,深邃的几乎没有眼白的眼睛有着点点精光闪烁。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149章 托付() 
皇宫,华盖殿内,十几个身形各异的男子脸上均是有着不解和微怒,看着周围将近二十余手持刀柄把守在大殿之内的锦衣校尉,这些到现在还不是适合缘故被锦衣卫“请到”此处的男子纷纷对着周围如同木桩一般的锦衣校尉喊道,大致意思都是在说,无缘无故的为何会把他们带到此处。

    这些锦衣卫只是奉命“请”人,他们虽然是天子近卫,但是对于当今天子的意思他们还是无法知晓,所以面对着这些官员的质问,他们显然无法回答。

    大殿之内喧闹的场景并未持续多久,半刻钟之后,随着一阵脚步声响起,一个头戴翼善冠,身着盘领窄袖袍,足蹬白底黑靴面容异常年轻的男子出现在众人的视野之中,此人气息平淡,样貌清秀,但是走起路来,浑身上下却有着一种难以言说的气质在涌动。

    朱慈燃的出现让在场的这些官员愣了足足半晌,但是随着身旁锦衣卫的参拜之声,他们无疑惊醒过来,这个看上去面容清秀丝毫不显眼的年轻男子竟然是当今天子,毕竟是曾经在朝之人,虽然此刻不被重用,但是若要论起心思活络程度,这些人自然要比一般人高上一些。当即纷纷参拜,三呼万岁。

    走到御案之上,朱慈燃转身看着堂下跪伏在地的十几人,挥手说道:“众爱卿平身,情况紧急,锦衣卫有什么怠慢之处望诸位见谅!”

    眼看着高高在上的年轻帝王把话说到这份上,这些人原本脸上的不满一扫而空,类似梁宏一些眼神活络心思缜密之人则是陷入沉思,刚刚站起身来的这些人当即躬身,连道:“臣等惶恐!”

    并没有多说废话,朱慈燃直接开门见山的说道:“诸位爱卿曾经作为山西、山东、河南三省地方大员,定然有许多同僚、至交好友位列朝堂之上,想必今日早朝之上所议之事,诸位依然知晓,朕这次请诸位前来,实在是想诸位爱卿能够替朕分忧?”

    听到朱慈燃此言,这是几个官员对视一眼,发现面前的年轻帝王对于山东等地并不是真的没有一丁点想法,想及此处,这些人不仅改变了原本心中对于这位年轻帝王的偏见,当即纷纷请愿道:“臣等食君禄忠于国事,天经地义,只是不知如何才能为皇上分忧?”

    满意的点了点头,这些人不愧是有史可法几人联名推荐的,人数虽然不多,但却也不是朝堂之上那些尸位素餐只想着保住自己荣华富贵的达官勋贵可以相提并论的,朱慈燃在他们的身上,看到了真正忠君报国为民请命的身影。

    眼看着面前这些人询问,朱慈燃缓缓说道:“想必诸位也听说过,朕是北来之人,从小长在民间,一路南来,黄河以北十室九空,饿殍遍野,百姓易子而食,就连距离金陵一江之隔的扬州府内,还发生着人吃人的凄惨场景,朕和太后都险些成为别人口中之食,如今想想真是触目惊心。”

    “承蒙诸位大人支持,朕登上帝位,得以延续大明国祚,但是自登基以来,一路之上百姓凄惨之场景时时在朕眼前浮现,如今闯贼败退,建奴八旗入主中原,想必北方之百姓定然更加艰辛,朕有心派遣诸位前往北方,奉皇命,召集义军,举起抗请大旗,与朕一起解黎民于倒悬,挽狂澜于既倒,再造大明山河,换天下百姓一个太平盛世,诸位爱卿是否愿意?”说到此处,朱慈燃清秀的面容之上浮现一抹血红之色,这是朱慈燃第一次在外人面前吐露自己的心愿。

    此刻面前意气风发,谈笑之间指点江山的年轻帝王再也不是自己印象之中唯唯诺诺的形象,皇上有此意,也有给了这些人一展宏愿的机会,与其在金陵城中受尽白眼,不受重用,倒不如前往北方奋力一搏,虽说艰险万分,一个不小心有可能性命不保,但是若能成功,所获得的报酬无疑也是极为丰厚,若是面前的年轻帝王真的能够靖虏平乱,再造大明河山,自己这些人未尝不能封妻荫子,在青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流传千古。

    所以这些人并没有丝毫的犹豫,自诩智计不凡的梁宏等人听到朱慈燃的这么一番志气非凡的话语,也不由得心潮澎湃,男儿立于世间,十年寒窗苦读,为的不就是卖与帝王家,为民请命,留名青史,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原本壮志难酬意气难疏的他们本来以为自己一生都要如此浑浑噩噩的度过,谁能想到如今这位年轻帝王竟然给了自己这个机会,当季所有人纷纷跪下,齐声呼道:“臣等愿听从皇命,再造盛世山河,前往北方,召集义军,举起抗请大旗!”

    事情似乎出乎预料的顺利,朱慈燃走下御阶,平视着这些双眼之中满是抱负和野心的官员,点了点头,保证道:“诸位爱卿尽管放心,让诸位前往北方并不是让诸位去送死,如今黄河两岸义军遍地,各地士绅皆是奉朝廷为正朔,举兵反清,诸位本就是山东等地的地方官员,在当地士绅之间定然颇有威望,届时诸位若是能够整合这些义军,未尝不能成为抗清主力!”

    “若是时机成熟,朝廷自会以两淮之兵直逼黄河以北,会师以后,我们光复帝都驱逐胡虏定然指日可待,为了诸位爱卿的安全,凡是前往北方上任的官员,每人都会派十名锦衣卫贴身护送,至于一省巡抚或总督之类的官员则会派遣三十名锦衣卫贴身护送,这些锦衣卫即可保护你们,也可充当信使,来往传递朝廷与你们之间的信息!”

    听到年轻帝王此番安危,这些人心中一定,对于锦衣卫的身手他们可是领教过,若是有了他们的护佑,一路之上自己的安全无疑得到了最大的保障,眼中原本最后一丝担忧也一扫而空。

    眼看着再无异议,朱慈燃对着身旁的韩赞周点了点头。

    得到朱慈燃的示意,韩赞周打开绣有云纹的圣旨,开口宣读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封原山东巡抚丘祖德为山东总督,总揽军政大权,加太子少师,赐从一品官衔,封李石为山东青州府知府,封梁宏为山西平阳府知府封封王才为归德府巡抚!”

    “诸位爱卿但请放心,在你们上任之后,诸位爱卿的家眷都会收到朝廷的严密保护,至于印信以及上任文书稍后内阁会不发给你们,临行之际,朕会在承天门外亲自为诸位爱卿践行!”

    心中一凛,一张一弛方才为帝王之道,自然明白面前这位年轻帝王明为保护实则监视之意,只不过这些人并没有丝毫的方案,这样才更加证明这位年轻帝王的手腕成熟,如此帝王之才方才有可能再造山河。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150章 孝陵军营() 
出朝阳门,往东北行进十里,钟山山脚之下,不显山不露水的孝陵卫就驻军在此处,平日里人烟稀少很少有人前来的孝陵卫驻军大营正门此刻却迎来了一支二十余人的队伍。

    二十人人手一匹黑色骏马,为首的是一位身着玄衣头罩网巾的青年男子,看上去虽然异常年轻,策马而立,显得英姿飒爽,玄衣青年之后,跟随着二十几个一身劲装的青衣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