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梦入红楼 >

第11部分

梦入红楼-第11部分

小说: 梦入红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佩凤怀疑的眼光望了过来,贾清忙点头道:“额。。。噩梦,对,就是噩梦。”

    佩凤更疑了,不过眼下也不是追问的时候,就过来帮着携鸾整理衣服,嘴里抱怨着:“你们两个是越来越神秘了,有事就会瞒着我!”

    待贾清收拾、洗漱完毕,拿着书袋就直奔贾敬书房而去。

第十八章 贾敬重起出家之念() 
俞渊晨走后,供他授课的院子就成了贾清的自习室,贾敬授课都是在他自己的书房。

    贾政的书房叫梦坡斋,而贾敬的书房则叫望月轩。因为望月轩地势开阔,夏日晚上在书房门口可以清晰的看到月亮而得名。

    进了望月轩,贾敬还没到,贾清就自己掏出了笔记看了起来。虽然不喜欢四书五经,但贾敬要检查功课,他还是想表现的好点。

    看了一刻钟左右,贾敬也来到了书房。看着贾清在里面认真的看笔记,贾敬是怎么看这个小儿子怎么觉得满意。

    贾清感觉到有人来后,放下笔记,待看到来人是贾敬之后,连忙起身行礼。

    “《大学》我已经通篇给你讲了一遍,今天就看看你掌握了多少,可准备好了?”

    叫起了贾清,贾敬问道。

    “回父亲,孩儿准备好了。”

    “恩,这是我拟的几道题目,你拿到那边去做吧,限时一个时辰。”说着递给贾清一张纸。

    贾清接过纸张,拿到书房偏角处,那儿有一张小桌子,一张小凳子,桌上文房四宝齐备。

    翻开贾敬给的那张纸,上面有八九句话,全是《大学》里的原话,例如: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

    这种小测试就是要看你对书中句子理解多少,需要将原句联系上下文用简单易懂的话翻译一遍,在辅以例子加以阐述。

    译文倒是不难,简单的说,全是些大道理,后世人都知道;大道理谁不会讲?况且贾敬用了近两个月给他通讲了的,《大学》全书才一千七百多字,一个月时间他会记不住?至于举例子嘛,知道了意思举个例子来说明这都是小学就会的雕虫小技,又没有标准答案。

    所以,用了约三分之二的时间,他就全部答完了。用了差不多十张宣纸,手都有点麻木了,这读书可真是个力气活!

    将答卷微微晾干,整理好,起身恭恭敬敬的递给贾敬。

    贾敬接过去,一页一页的翻看。

    这么些年,贾清的毛笔字用俞渊晨启蒙,贾敬指导,虽不说飘逸脱俗,却也是颇为可观的。加之卷面整洁,所有题目都答完了。所以贾敬是越看脸上的笑容越灿烂。

    “恩,字还得多练!”

    就这一句,没有其他评语,就是其他都很好的意思。

    贾清知道,这是贾敬看着他的年纪,对他的标准不高的缘由。他有连三个句子一时想不到好的例子,后来勉强凑了上去,自己都觉得不是很妥帖。要是换做是贾政交上这份答卷,贾敬保管每道题都给他指出不当之处出来。

    “嗯,孩儿知道了。”

    贾敬看着懂事的超乎寻常的儿子,又想起儿子的学问也较之同龄孩子扎实的太多,就起了加快他学业的念头。

    于是道:“我欲将你送往京中国子监中就读,你可有什么想法?”

    贾清听了,有些不解:“父亲为何这样想?孩儿愿闻其详。”

    你教的不是挺好的吗?专业级的教授私人免费指导,这样还不好吗?

    贾敬解释道:

    “我打算把四书剩下的两本给你讲完,后面的五经及策论写作等都让你去学院里学习。我虽然也能教授,但恐怕你整个学习过程中没有比较,不知自己与他人的优劣在何处,长此以往,易走上岔路。

    而且,学院里不但有知名的先生授课,他们大都在朝中挂有官职,而且,你也能结交一些同窗好友,须知,将来你若进了官场,同窗和同年好友将是你莫大的助力。

    最主要的是,我年纪也渐大了,感觉也没有更多的精力可以帮你完成后面的学业。最近我翻阅道家典籍,颇为向往其中之道,我打算让你早日取得举人功名,我也好早点解脱。。。。。。”

    听贾敬说到最后,贾清很难过。贾敬这是准备要出家当道士了,失去了他的支持,贾清在贾府的计划将艰难上十倍!

    “父亲大人不要孩儿了吗?孩儿不想去国子监读书,就想听父亲大人的教导。”

    贾清向前一步,跪在坐着的贾敬面前,抱着贾敬的腿,作最后的挽留。

    贾敬爱怜的抚摸着贾清的背部,笑着答道:“傻孩子,父亲怎么会不要你了,你永远是父亲的好儿子。。。。。。只是雏鹰总是要学会独自飞翔,你也不能一直待在我的身边。不过你也不要难过,以后你到了书院也可以经常回家来的,离的也不远。”

    听着贾敬话中的意思不会等他一去学院就当道士去,贾清心里松口气。

    “不过孩儿现在真的不想去那什么国子监读书嘛~”

    贾清是真的不太愿意去国子监读书,于是施展拖字诀。

    贾敬听了也只以为是小孩子念家,不想出门读书,也不介意,缓缓的道:“现在也不急,《大学》和《中庸》两书我还要花上几个月给你讲解讲解,时间还早,只是先给你说一句,也让你做好准备。”

    看来贾敬是打定主意要贾清去国子监进学了。他算是明白了,要靠住贾敬这座靠山,代价就是读书!

    不过读书也不能算是一件坏事,毕竟技多不压身嘛,万一以后考上个举人进士什么的,不就赚翻了吗?

    贾清美美的想着。

    “嗯,孩儿知道了。”

    贾敬心情很好,将儿子从地上扶起来,忽又问道:“北静王最近可曾下过帖子请你?”

    “回父亲,不曾。”

    捋了捋胡子,贾敬随口说道:“恩,想必王爷公务繁忙,一时忘了这事。你也不必惦记,王府毕竟不比别处,少去也不是坏事。”

    顿了顿,也觉得没什么好交代的了,又想起今天贾清表现很好,就对他说道:“好了,你下去吧,今天也不必到学堂看书了,好好休息一天。”

    “谢谢父亲大人,孩儿告退。”贾清高兴的回道。

    这种领导主动放假可比自己偷懒得来的时间宝贵多了。

第十九章 闻得林黛玉进京() 
贾清从贾敬的书房出来,就直接回到自己的院子,也就是一品堂。

    进了院子,也没惊动其他人,就直接到了花厅。说是花厅,其实就是一个没有顶的小院子,位于一品堂的东北角。

    现在的花厅和两个月前又有了很大的不同,两个月以前,花厅之中只有寥寥十多盆花,其中只有两盆是珍品,一盆牡丹,一盆兰草。

    而现在的花厅中,三三两两全是各种各样的花。有中国古典十大名花中的凌霜傲雪之梅花;独立冰霜之菊花;富丽堂皇之茶花。。。。。。

    也有其他珍贵稀奇的花,以其中一盆海棠最得贾清看中。

    这些盆栽花大多还只是幼苗和扦条,经过贾清和院子里丫鬟的精心培育,一个个长势良好。

    种这么多花一半是兴趣,用来打发时间,另一半的原因是他准备有大用。

    如果没记错的话,红楼中多次有各式珍奇花出现的场景,也就意味着,在这个世界里爱花惜花大有人在。而能有闲情逸致养花之人,多是大富大贵人家,这正是他欲交结的对象。

    当然,以他现在这样养出来的花,精心修剪,细心培育,最多也不过能值几两银子,于他无甚大用。

    但如果他能利用一些现代的方法,培育出一些比原花更独特的品种,甚至利用暖室,在夏天开出冬天的花,那不是就珍贵异常了?他相信古人可能也有这样的手段,但一定很浅显,不可能和他相比。到那时,不论是送人或是卖给爱花之人,都是大有用处的。

    现在想这些还早,他的花还在培育的初始阶段,离培育出‘奇花’还早,他也还在准备相关事宜。

    在花厅中折腾了一会,佩凤等丫鬟也闻讯而来了。

    她们刚进门,贾清就说道:“养花的泥不够了,你们谁再去装一桶来?”

    无人应声,最后一个小丫头默默的拿着泥桶和小铲子离开去荟芳园挖土去了。

    “你们一个个也太懒了,上次就是人家金儿去挖的泥,这次又叫人家去。。。。。。”

    院子里的其他四个丫鬟分别叫做金儿、瓶儿、梅儿、莲儿,都是贾清取的。

    “挖泥那么脏的活我们才不做呢,二爷要是心疼金儿,何不自己去呢?偏偏爱叫我们,哼!”

    这是佩凤的反击。这些丫鬟都很大胆,尤其是这个佩凤。

    不过贾清也习惯了,不以为忤,只是笑着摇摇头,随即又说道:“你们快过来看,这盆海棠花被我修剪的好不好?”

    这盆花是上次李衍送进来的,当时还开着粉色的花,不过就要败了,就这样还是花费最多的一盆花,足足花了一两银子才从花匠那买回来。李衍抱进来的时候还怕贾清责骂呢。。。。。。

    这盆海棠一到手,贾清就爱不释手,不过两个月就剪了两条枝嫁接了,他要扩大培养。

    众丫鬟闻言围了过来,看着原本刚抱进来时浓密的枝丫现在只剩光秃秃一条了,而且现在顶端也被剪掉了,凄惨的摆在地上。

    “二爷真是爱糟蹋花,好好的被弄成了这般。”

    “就是,真是不该!”

    “可怜的花~”

    。。。。。。

    贾清原本是要听表扬的,结果就听到一连串的抱怨,心里顿时不平衡了:“你们懂什么?这样才叫好,这叫去除顶端优势,将来才好看,真是一群头发长见识短的的生物。。。。。。”

    最后一句话犯了众怒,腰部被无数双手捉住,然后旋转。

    “呀呀,你们快住手!打了我的花就把你们卖了来赔~”

    这下子可好了,原本只是腰部被蹂躏,现在是耳朵也被荼毒。

    “啊,放手啊,疼~好姐姐们,我错了,求放过,我以后再也不敢了。”

    一场虐待儿童的好戏以某人的求饶儿而告终,丫鬟们以行动证明了她们不但头发长,而且。。。手也长的不变真理!

    和丫头们嬉闹一阵,一会儿金儿也回来了,贾清就带领众丫鬟开始了盆栽修剪、移栽大会。

    在香香的丫鬟们中间穿来穿去,一会指点这个,一会说说那个,好不快意悠闲。

    “清二爷,二门处小厮传话来,说有事禀报。”

    一个婆子的声音从走廊上传来,破坏了贾清的逸致,没好气的道:“知道了,你下去吧。。。。。。等等”,转头对携鸾说道:“你快去拿一把钱给这个婆子,她不是我们院的,没得叫人家说咱不懂规矩。”携鸾听了连忙出去了。

    贾清也收拾了下往二门处走去。

    刚出二门,果然就见王顺在那候着。见贾清出来,一溜烟的跑上来,小声说道:“二爷你要我们探听的事有消息了。”

    贾清一时没反应过来,问道:“啥事?”

    “就是西边表小姐进京一事啊!”

    贾清恍然大悟,连忙问道:“你是说林妹妹已经进京了?”

    “还没呢,听张有财说,早上有快马来报,说到扬州接人的船已经靠近京城了,预计下午就到了。”

    “太好了,走,王顺,咱们看看去!”

    贾清一蹦老高,大声的对王顺吩咐道。

    王顺没料到贾清这么激动,忙劝道:“二爷,你还没吃午饭呢,况且表小姐要到下午才到呢。”

    “你懂什么,万一错过了怎么办?饭在哪不能吃?少废话,快走!”

    说着又回头去跟守在二门处的婆子嘱咐道:“万一待会我的丫鬟来问我,就说我出去了,不回来吃午饭了。”婆子忙应了。

    随后贾清就吹催着王顺出了宁国府。

    来到车水马龙的宁荣街东头,贾清带着王顺在街边找了个茶棚坐下来,准备来个守株待兔。

    上回在扬州遇见林如海上任,没见到林黛玉,预计那时可能还在苏州老家,没有随行。

    “少爷,你认识表小姐吗?怎么这么想见她,再说待会她坐轿子过来,我们又看不见人。”

    看不见人?林黛玉一个六七岁的小姑娘,再怎么聪慧,第一次到贾府,总会好奇吧?他记得原著里就是这样!到时候她掀开帘子的瞬间,就是我贾大官人一睹芳颜的时刻。

    “你懂什么?没见过才想见到啊,见过了我来看她干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