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梦入红楼 >

第294部分

梦入红楼-第294部分

小说: 梦入红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贾清蹑手蹑脚的走到贾母旁边,故意压沉声音道:“老祖宗你想啊,那刘家可是犯了大罪被圣上御命抄家的。马上大姐姐就要归家省亲了,这个时候要是咱们大张旗鼓的维护刘家,若是圣上因此不喜,岂不是让大姐姐面上也不好看?

    这个道理老祖宗肯定明白,可是宝二哥福气重,从小又锦衣玉食,纯真善良,孙儿不是害怕他被人蛊惑了嘛,所以当场才没答应。

    孙儿也是念旧情的人?刘家的事,因为中间出了些变故,圣上其实也没深究,等再过些时日风声下去之后,咱们家能够使得上劲的地方总得再帮衬帮衬,这才不辜负咱们两家几代人的交情,老祖宗您说是这个理吧?”

    抄家,只要没被灭族,就表示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虽然很渺茫,但只要人还在,就还有希望。

    贾母的神色,在贾清的语气变得沉着之时就变了,等他说完最后几句话,更是成了复杂之色,隐约还可见一抹欣慰。

    “好了,既然你不是诚心欺负宝玉,这件事就罢了,以后你们也别再提这事!”

    后面的话贾母是对着众人说的。

    贾清虽然做出说悄悄话的样子其实在场的人都听见他说的话了。年轻的丫鬟们不知世事,但只看贾母的神色,就知道贾清说的话“很有道理”!至于年老懂世情的妇人婆子,则看了看贾清,又看看贾宝玉,不由心中感叹这年纪差不多的兄弟俩终究不是一路人,在这些方面,贾宝玉差的实在太远。

    王夫人也神游物外。贾清那句贾宝玉被人蛊惑的话惊到了她。

    不用猜她也知道前次的事贾宝玉是受谁蛊惑的!她的逆鳞也就是贾宝玉,任何可能危害贾宝玉人身、名声安危的人和事,她都会坚决打击!

    原本对于贾母把罪臣之女买到家中来的事就不太赞同的她,现在更是添了一层担心!宝玉若是再被她教唆着去做别的,惹下了祸事,那该如何是好?!

    可是人在老太太屋里,她也不好出面处置,想了想,站起来道:

    “老太太,依我看咱们还是开个恩德,添几两银子,置办几件衣裳,送伶儿丫头出去吧。那丫头也怪可怜见的,记得她小时候我也还抱过她呢,如今她家里成了这般样子,咱们买她回来虽是一番好心,可是看着昔日的千金小姐如今只能有一个丫鬟的身份,心中实在不落忍。

    因此,想讨老太太一个示下,竟还是放她出府,过安生日子去吧。”

    “咱们又没把人当丫鬟看待,当初买她回来,也是为了尽尽当年她祖辈的情分罢了。”

    贾母只听个大概就明白了王夫人的心思。

    这是怕刘伶姝在府中生是非,想送她出去呢!

    说实话,贾母也不喜欢爱生事的人,可是,她比王夫人想的多一点。

    “要送她出去也不难,可是,你也知道她现在家没有家,这么把她送出去,让她去哪里安生?”

    这世道,若是一个女孩子无家可归,多半就只有庵堂和青楼两个去处了。

    王府人道:“清哥儿不是把她母亲送到南边去了吗,我们就多花几两银子,把她送到她母亲那边,让她们母女二人也可得团聚……”

    “老祖宗,你们不能送她走……”

    贾宝玉有些焦急。

    刘伶姝住到府中,他正高兴的每天都去找人家玩,这个时候岂能让王夫人一句话就给他送走了?

    “伶儿,伶儿都生病了,哪儿都不能去……”

    “宝玉,别胡闹!”王夫人训戒道。

    贾母看着目光殷切的贾宝玉,又看了看一旁一副看好戏模样的贾清,忽然笑道:“这样吧,既然清哥儿你那么明事理,又不会受人蛊惑,我就把人交给你,你给我好生照看着,可不准你欺负她!”

    “啥??”

    贾清脑袋上顿时顶起两个问好。这件事和他有半毛钱的关系吗?

    “老祖宗,你不是说笑的吧?”

    “谁和你说笑了,我让你把人好好安排,你不是说你是个念旧情的人吗?算起来伶儿丫头也算你的姐姐,你要好好照顾她!”

    贾母权衡之下,也觉得王夫人的担心不是多余。可是她又舍不得看贾宝玉不高兴的样子,因此就这么处置。

    就贾清那副贼精贼精的模样,想来也不会被一个丫头拿捏住!

    贾清此时只感觉无语。宁国府什么时候成了收容所了,什么人都往他府里塞!

    再说这个刘什么姝,明显是贾宝玉的菜啊,他这么横插一扛子算怎么回事?

    不过嘛,这也确实算不得什么大事!

    “老祖宗有命孙儿自然不敢不从,只是宝二哥怕是要不高兴了……”

    贾宝玉经过简单的利害分析,觉得要扳回原状的可能性不太大,如今这样也总比她母亲的提议好太多,心下一有决断,闻得贾清的话,立马道:“没有没有,二弟一向谨慎心细,让二弟来安顿伶儿姐姐是再好不过了!”

    贾母看过来,意思是问贾清还有何话可说。

    贾清嘻嘻笑道:“嘿嘿,我这里可是允了老祖宗一件事,现在孙儿这里也有一桩事要求老祖宗应允。”

    “什么事?”

    “明日大姐姐就要回府了,这可是咱们家的头一等大事,万万马虎不得!偏巧林妹妹这时候却生病了,这个样子,到了明日不能面见大姐姐问安不说,就是府里人到时候忙乱之中也不免要分心照看,实在不便的紧。”

    说到这事,王夫人贾母脸上的笑容果然就沉了些。贾母叹道:“是啊,玉儿打小多灾多病的,这回,又这般不巧,府里人都在忙省亲的事,到底疏忽了她一些。她又心细,到时候难免心中不顺,又生一层伤心。”

    “所以啊孙儿就想,大姐姐明日肯定要进园子和这边府中驻跸,到时候这两处地方肯定威严肃穆,容不得丝毫差错,可届时我那边府里倒是清闲的很!因此,不如请林妹妹暂时到我那边府中,由孙儿专门派人照看,一来可免去这边府里人的顾盼之忧,二则于林妹妹养病有利,老祖宗你觉得如何?”

    ……

    没出贾清的意料之外。

    贾母几乎没怎么想就同意了贾清的说法。

    毕竟,林如海对收贾清为义子一事还专门给她递上了一封信以作说明。也就是说,现在这府里,除了她之外,贾清作为义兄,照看义妹也是合情合理。

    可能更关键的还是,元春省亲的事重过一切!

    没办法,贾府不论外面如何张扬气派,有个事实府中人都不得不承认,自贾代善死后,家族确实不复往日荣光了!如今好不容易元春荣升贵妃,贾府一下子就成为外戚,这是多么大的喜事啊,元春就是贾府尊荣的保证,万事都不如元春重要!

    所以,贾母轻易就答应贾清的请求,合乎常理。

    “哥哥,我想和林姐姐一起过来好不好?”

    走在回黛玉屋的路上,惜春拉着贾清的胳膊,委婉的哀求道。

    贾清站,摸了摸她的头,笑道:“好妹妹,明天大姐姐就要回家了,你不想见大姐姐吗?”

    “想,可是”

    “好了,明天我也要过来迎接大姐姐归省,你若是过去了,到时候大姐若是问我:四妹妹哪里去了?是不欢迎我吗,我这么多年没回家都没见她来接我那时候我该怎么回答?”

    “才不会,大姐姐才不会这样问呢。”惜春虽然年纪小了点,但也知道贵妃是何等尊贵的人,岂能如一般市井的人这样唠家常。

    不过,到底打消了过宁国府去玩的念头。

    安抚好惜春,贾清抬头见宝钗盈盈的看着他,嘴角一笑便道:“宝姐姐今儿可真好看。”

    “噗”探春闻言直接就笑了起来。

    宝钗在微微一怔之后便道:“清兄弟越发口没遮拦了。”

    声音难得的少了一分镇定。

    探春笑问:“我记得不错,上次二哥哥还为这句话批评宝哥哥不会说话,今儿怎么也犯了?”

    贾清笑笑未答。说真,每次看见宝钗,都能给他一种很舒心的感觉。

    很淡雅,很靓丽。

    就如今日,一件淡黄色的菱花格子裙,上面套一件浅红色的背心,头上的珠钗也不尽华丽,却能起到恰到好处的点缀。面上未涂脂粉,只有一点点淡淡的霞晕。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

    要知道,就连惜春这么大的女孩子,都爱弄胭脂水粉来装扮自己。只有宝钗,行到何处都是浅淡的妆容。

    不过正应了那句话,天生丽质不用修饰,依旧那么美,美的无可挑剔!

    难怪能与黛玉并居于十二钗之首。

    若说黛玉是以灵秀俊逸,娇弱婀娜制敌,那么宝钗便是以雍容贵气,艳质明媚取胜。

    宝钗见贾清若有所思的望着她,面上终于露怯,脚步一抬就绕过贾清往前走了。

    走了两步又听贾清在后边问道:“今儿怎么没见姨妈。”

    “她说这两日这边府里事忙,不好打扰,就没来,只叫我过来问候。”

    “哦,前儿我伤了,多亏姨妈和宝姐姐三番两次来看我,还给我送参送药,正说要当面给姨妈道谢呢。”

    “清兄弟伤愈了便好,又用道什么谢。”

    “那可不,既然姨妈没见,那我谢谢宝姐姐也是一样”

    贾清笑着说,没再得到回应,知道宝钗恪守礼法规矩,不便和他随意玩笑。或许,以后搬到园子里,少了长辈的存在,情况会不一样。

第四九四章 驾临() 
    八月十四迎月夜,对于贾府上下人来说,注定是一个不眠之夜。

    次日五鼓起,贾府中至贾母起,凡有官爵者,皆按品大妆。

    此时若从贾府上空看来,只见宁荣两府具是灯火通明,照亮了一片天空。

    园内更是庄严辉煌。帐舞蟠龙,帘飞秀凤,金银彩焕,珠宝生辉,鼎焚百合之香,瓶插长春之蕊。

    静悄悄不闻一丝咳嗽。

    街头巷口,早用绣幕遮住。贾政领着爷们在西街外站立,贾母等在荣国府大门外静候。

    这一等就是一个多时辰,眼见就要到晌午时分还不见动静。

    众人虽拘于国体,不敢妄动,但心中已然有些不耐。

    忽然一个黄门太监骑着马过来,到了贾母跟前,行了一礼道:“老太太,娘娘未初用晚膳,未正到宝灵宫拜佛,酉初进大明宫领宴看灯方领旨,只怕戌初才能起身呢。”

    “这么说,是早着呢?”

    “是。”

    王熙凤已经出了月子,她平生最喜欢这种气派张扬的场面,又怎么会缺席?所以紧紧的站在贾母身后。闻言道:“既这样,老太太、太太还请先回房歇息,等到了时辰再来也不迟。”

    贾母点点头,和王夫人等各自去了。李纨、王熙凤则招呼太监、执事人等下去用些酒饭,又带人各自进园子挑剪灯烛花火等不提。

    贾清自也是一大早就随贾政等人一直到这边等着,在这种家族大事面前,他并没有太过标新立异的想法。此时值众人歇散之际,他却找了个空子溜回宁国府偷闲去了,直到快到戌时了才回来。

    迎接元春归省之事一直都是贾政、贾琏在操办。宁国府在园子建成之后就基本没管什么事了,所以这个时候他才可以抽身事外。

    他确实不太看重元春归省这事。他出资出力建造大观园,也从来不是为了迎接元春回来游览区区几个时辰,而在这短短的几个时辰中,大部分的时间还都给了一大堆的繁文缛节!

    这样耗费巨大的省亲,除了向世人展示皇家的荣宠气派之外,真正留给妃子感情宣泄的地方,当真是少的可怜!

    夜幕降临,宁荣街又恢复了威严肃穆。

    终于,一阵马蹄声传来,未久就见十来个太监喘吁吁的打着手板儿跑过来。两边侍立的太监都会意,越发恭肃。

    贾府中人见此,也都知道这次是真的来了。

    果然,没过多久就是一对骑马的小黄门来到西街口下了马,赶马出帷帐,然后面西站立。过了一会,又是一对。。。。。。

    如此反反复复来了十来对之后,忽闻鼓乐之声从街西隐隐传来。

    贾府众人连忙垂头屏息,静候。少时,一队队太监宫女高举着龙旌、宫扇等物率先进入宁荣街,然后又是提着销金焚炉的,里面还焚着御香,升腾起淡淡的青烟。然后又是一把曲柄七凤金黄伞过来。。。。。。

    等到这一队队的礼仪都过完,后面方是一顶金顶鹅黄色绣凤銮舆被八个太监抬过来。

    贾政贾母为首,所有贾府之人全部跪迎。

    贾清亦不列外,只是他却趁銮舆经过面前的时候,悄悄抬头瞄了一眼。

    嗯,除了看到轿子够大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