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梦入红楼 >

第68部分

梦入红楼-第68部分

小说: 梦入红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到底意欲何为?”

    水溶也不清楚,自大楚建国以来,鞑子一族就从没停止过对大楚边境的骚扰。只是,以往大都不过是几千最多上万的人马出动,到大楚边境劫掠一番,然后就会被大楚边军击退,龟缩到白山黑水之间。

    “微尘怯以为,他们怕是又想效法祖先,意欲以十万之师,肆掠我中原大地!”

    “哼!”

    正庆帝冷哼一声,又道:“他们要是以为我大楚还是先时之孱弱明庭,怕是就打错了算盘!

    此事太上业已知晓,责令朕和朝廷必须要把所有来犯之敌全歼于辽东。

    不过此事你倒是不用再劳心了,为了此事,让你在那苦寒之地呆了半年,连春节也没回来,是朕亏待与你……”

    水溶连忙起身,道:“为皇上分忧,是臣等的本分!”

    正庆帝不动声色的点了点头,摆手道:“坐吧,在我面前不要那般拘谨!若是论起朕和你父亲的关系,那是诸多宗室王孙都及不上的!可惜,如今他先一步离朕而去了……

    你父亲他临去之前托付我照看你,所以,朕把你当做是我的孩子,也希望你不要在朕面前太过外道。”

    水溶刚坐下的身子,在听到这番话后,激动的热泪盈眶,就要起身谢恩,却被一个责怪的眼神看了回去……

    于是他就坐在凳子上,动情道:“皇上对臣的厚爱,臣百死难报万一!”

    君臣二人正说着话,现任大明宫总管,也是正庆帝的心腹大太监悄声的走上前来,小声对正庆帝道:“皇上,王三回来了。”

    水溶见状就要告退,正庆帝道:“无事,前段日子南京礼部举办了江南文会,朕也派了人过去。

    你不要忙着走,朕还有话要给你说。”

    “

    是”

    不一会,一个低眉顺眼的太监走进了南书房,见到当庭坐着的两人,连忙跪下行礼道:

    “奴才见过皇上,见过北静王爷。。。。。。”

    正庆帝道:“起来吧,江南文会情况如何?”

    于是,王三就把江南文会的情况捡重要的简单给正庆帝说了一遍,最后道:“奴才这次还把文会入围了的作品全部带回京了,皇上要不要审阅?”

    “看就算了,你挑两个好的说说。”

    正庆帝如此说道,然后又对水溶道:“我知你素日里也最好此道,正好也一起听听。”

    “谢皇上抬爱。”

    王三见正庆帝心情不错的样子,又依仗自己是帝之心腹,胆子不禁大了起来,竟打起了虚腔道:“要说这次文会,好的作品固然多,细想来也大都是千篇一律的东西,定然不被皇上放在眼中。但奴才要是说一个,定然能让皇上龙颜大悦!”

    正庆帝是真的心情不错,北上大军已经开拔,相信以数倍于敌方之兵力,又有强大的后勤,一定能打退来犯之敌,说不得还能彻底消灭了这个国朝的跗骨跖骨,开疆拓土……

    在这太平不易之年,这是所有帝王梦寐之事!

    所以,他闻言只是笑骂道:“你这狗奴才,还给朕打哑迷!还不快快说来,要是不像你说的那般,仔细你的一身好皮!”

    王三见状,心下就大安了,却也不敢再作,直言道:“……”

    ……

    荣国府,林黛玉的房里。

    贾宝玉午饭之后,略微歇了个午觉,就跑到了黛玉房中玩。

    此时,表兄妹两个正坐在棋枰旁边对弈。

    林黛玉执白子,贾宝玉执黑子。

    房中连一个侍立的丫鬟也没有,只有两人偶尔的敲棋之声。

    “想什么呢,该你了!”

    忽而,林黛玉对久思却不落子的贾宝玉娇声催促道。

    贾宝玉回过神来,方知自己走神,随意落了一子,道:“没什么,就是算算日子,二弟该回来了。”

    林黛玉闻言没有接话,思索着落下一子后,道:“你又输了。”

    贾宝玉低头一看,果然自己的一群乌合之众已被林黛玉的“娇兵悍将”团团围住,回天无力了。

    “输了就输了吧!论棋艺,我本就不是妹妹的对手…

    呵呵,说来有趣,二弟的棋艺比我还要糟糕!满府的姐妹弟兄之中,我大概也只能欺负欺负他了,哈哈。”

    “宝哥哥好不害臊,你怎么不和二哥哥比比经义文章呢……”

    林黛玉本来只是为了嘲笑贾宝玉,并无它意。只是话一出口,便隐隐有点后悔,来了这大半年,她又岂能不知贾宝玉是个什么样的性子。

    果不其然,贾宝玉一听“经义文章”几个字,面色便有些不愉起来,好在是在这个长得天仙似的林妹妹面前,他立马收回了表情,说教道:

    “妹妹如冰似水般的洁净人儿,可不要被外面的那些混账书给糊弄了!那些话最是没有道理,是那些个读书读迂的穷酸文人弄出来糊弄世人的,自身尚且不能自圆其说,遑论安民治世了!

    二弟也不过是被大伯父逼得紧了,才不得已去学那些混账书的。”

    林黛玉闻言也不知信还是不信,撅起嘴角,反问道:“那若是二舅舅也逼你去念那些书,你待如何?”

    “这…!”

    贾宝玉一时无法言语。

    每次见到贾政,贾宝玉都要被教训,让他向贾清学习。上一次,贾政还说要把他送到国子监,和贾清一起进学,那真是把他三魂吓飞了两魂,七魄倒退了六魄。

    如今林黛玉的话,恰好击中了他的软肋,一时无措,怔在了当场。

    黛玉一见他这幅光景,心中了然,眉间一转,只见她起身走到贾宝玉身边,低声道:“我告诉你一个法子……

    你只管到老祖宗面前,就说你舍不得老祖宗,不想去外边读书。老祖宗一准高兴,就能留你继续在府里念书。

    如此,你就安生了。老祖宗的话,舅舅再没有不听的。”

    贾宝玉闻言,转忧为喜,深以为是个妙策!而且,林妹妹能给他出主意,更是让他欣喜莫名,夸张道:“好好好,妹妹果然不愧是在世诸葛,愚兄不如也!”

    “哼,谁稀罕做什么在世诸葛了!那是你们爷们想的事。”

    显然,林黛玉不乐意做什么女诸葛。

    贾宝玉了了心事,心思又开始活泛起来,道:

    “妹妹可听说了?”

    林黛玉坐回了原位,摆弄着棋盘里的棋子,不经心的回道:“听说什么?”

    贾宝玉有点气忿道:“也不知是哪些不干正事,专挑人错处的人,到处传些胡话,说二弟的名字不符合祖宗之法,应该废了,更有甚者,竟说大伯父如此起名,是不顾祖宗礼法,说二弟不算是贾家之人!

    你说可气不可气?这名字,不过是一个人的人代号罢了,哪有为了一个名字,就要把人撵出府的道理?这不是本末倒置了吗?”

    最近两府中传的沸沸扬扬,林黛玉自然也听闻过此事,只是她比贾宝玉想的深,知道这是个不小的事,她们还插不上话。

    “这种事自有长辈们定夺,你纵有万般不满,出了这门,也最好是不要再说了,不然,连老太太都要不高兴呢!”

    其他的贾宝玉都可以不在乎,一听说贾母可能也会不满,才收起了心思。到底,他也只能暗地里为贾清鸣两句不平,其余的,他也毫无法子。

第一一四章 得人助帝心留烙印() 
皇城,大明宫内。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听小太监声情并茂的念完他手中的那首诗,正庆帝思索着重复了一句,对着水溶道:“我大楚国果然文风昌盛,能人辈出,于草莽间还能有这等报国热血、赤子丹心之文人浮现,实乃我大楚强于当世,民心所向的体现!”

    正庆帝有些沉醉于他的如画江山,欣欣然不能自拔了。

    水溶恭贺道:“此乃圣上之福,朝廷之福,我泱泱大楚之福!”

    继而,他话音一转道:“不过,陛下有一句话没有说对。。。。。。”

    “哦,何事?”

    正庆帝饶有兴致的问道。

    水溶当然不会在这个时候拆台,与正庆帝唱反调,那是自取亡之势。他有他的目的:“其实,这位被陛下称赞的贾清亦是功臣之后,祖上与微臣一般,同在太祖皇帝陛下帐前效力,如此,他可不能算是民间草莽。”

    正庆帝闻言更加诧异,道:“哦,和你家祖上一样,莫非是开国十二勋臣之后?他姓贾,如此说来,他是京中贾府的子弟了。真是没想到,这些豪门大族府上竟还能。。。。。。”

    后面的话他没说完,因为不太合适,水溶还坐在面前呢。

    在自己中意的晚辈面前,他还需要保持一个帝王该具有的气度:

    口不出恶言!

    水溶又岂能不知正庆帝的意思,不过这也是世情所致,不独他们功勋之后,所有的富贵之家,甚至是宗室,不也是如此吗?所以他毫不介怀,继续吸引正庆帝的关注:“陛下可知他现年几岁?”

    正庆帝不悦道:“你直说就是,朕哪里知道。”

    水溶连忙道:“微臣知罪。。。。。。说来陛下可能不信,贾家麒麟儿如今年不过十岁!”

    “你说什么?十岁?”

    正庆帝很难接受。若是民间出现神童,正庆帝最多称赞一句,也就放过去了。

    可是,勋贵中出现了这样的人,那意义是完全不一样的!其中,有很多文章可以做。

    何为勋贵?不讳言的讲,皇家,就是世间最大的勋贵!

    由此可见勋贵的含义,那是可以和天家一起享有国运的一个阶级。

    通俗的讲,勋贵和皇家就是自己人!

    如今自己人中出现了少年英杰,那和大楚境内出现肯定是两个概念。

    “若真如你讲的这般,这个贾清到底是不同寻常了。‘化作春泥更护花。。。。。。’好,很好!”

    水溶正要接话,忽见正庆帝像是想起了什么。只见他转身对一直微低着头,站在一旁默默无闻的戴权道:“传兵部刘大人南书房议事。”

    “是”

    戴权说着出去吩咐人传话。

    正庆帝见水溶有些不解,道:“我打算将这首佳作在北征大军中大肆宣扬,用作鼓舞士气,你觉得怎么样?”

    水溶眼睛一亮,忍不住道:“陛下圣明!读了这首诗,连微臣都有一种上阵杀敌,报答君上的悸动。若是能够在军中传咏,我军将士必能个个奋勇,以一当十。

    只是,军中士卒大都不通文墨。。。。。。”

    正庆帝道:“无妨,普通士卒不通,军中将领总是通点子文墨的,至于如何排演,等刘尚书来了再说。”

    “还是陛下思虑的周全。”

    “我观你的样子,像是认识这个贾家子?不妨给朕说说。”

    看的出来正庆帝确实很器重水溶,竟随意的和水溶交流了起来。

    “倒是有过一面之缘,还是去年在刘墉大人的七十寿宴上,当时……”

    ……

    “宾王在世,莫不如也!”

    等水溶将贾清在刘府的表现侧重的说了一遍之后,正庆帝赞扬道。

    宾王即初唐四杰之骆宾王,相传七岁能作诗,一首儿诗“鹅鹅鹅”名传后世。

    水溶因笑道:“陛下既如此说,可是要嘉奖于他?”

    正庆帝似有深意的看了水溶一眼,大手一挥,道:“赏,如何能不赏!此次他也算是立了功,等北征结束,朕还要重赏!”

    “陛下圣明!”

    ……

    “把东西全部搬到这里来……”

    京城城西码头,贾清一行人已经下了船,正在在忙着搬卸货物。

    贾清自从南京出发,中途只去了一趟林府,就一路疾行,不到半个月,就到了京城。

    此时佩凤她们已经各自上了马车,只是贾清不放心下人,留下来指挥着搬卸他自江南带回来的东西。

    其中,最多的就那几十箱黄橙橙的大芒果。

    “恩,这一箱最好,给老太太送过去……”

    “这一箱也不错,给老爷送去……唉,算了,想来老爷也不喜欢这些,不如给西边太太送过去。”

    “这几箱一色的,是分别给府里的姐妹们的……”

    “这个是西边大太太的,这个是给大嫂子的,这两厢给西边两个嫂子……”

    分配好了之后,贾清道:“都记下了?别记混了或漏了!”

    赖升在一旁道:“都记着呢,保管错不了,二爷请放心。”

    “剩下的都叫人抬进我的院子,晚上再合计合计还要送给哪些……

    还有,我那两箱子‘珍玩’都仔细着点搬,那是我给府中姐妹带的礼物。”

    贾清很高兴,这种出门给亲友带一大堆礼物的感觉真的很好,他很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