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八极震乾坤 >

第2部分

八极震乾坤-第2部分

小说: 八极震乾坤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妻子点点头,示意赞成。丁宝荣走到窗边,打开了一道指缝大的缝。妻子抬头看看丁宝荣,丁宝荣却看着房顶,装作没有看到,妻子看到他的样子,会心地笑了。

    透过窗缝,她看到了院中欢呼的人们;如水帘般的大雨;再回神看看笑容满面的丈夫;身边熟睡的儿子,轻轻地闭上眼睛,安静地睡着了。

    “一眼了啊!关”丁宝荣说了半截话,戛然而止,望着床上的母子二人,悄悄关上了窗。

    “没想到,梦中之境,竟然会离自己咫尺之遥,佳人相伴,子嗣相随,人生足矣!”丁宝荣心中想着,轻轻关门再次沐入大雨之中。丁宝荣出门见老者站在门下,快步走了过去。

    “师傅,我当爹了,您有孙子了!”丁宝荣沉浸在兴奋当中,溢于言表。

    “恭喜啊!阿荣,如今你也成父亲了,以后要担起父亲的职责啊!”老者语重心长地嘱咐着丁宝荣。

    “放心吧,师傅!我肯定能做好的!对了,孩子还没有名字,还请师傅赐名!”

    老者习惯性地捋着胡须,面露喜色。

    “大名为师就不起了,你和他母亲做主,我就给他起个乳名吧!大旱逢甘霖,良辰得贵子,值得留个纪念,就叫雨儿,如何?”

    “雨儿,雨儿,雨儿!好!谢师傅,就叫雨儿!哈哈”

    丁宝荣开怀大笑起来,张开口接着甘甜的雨水,就如同这干涸已久的大地,大口的畅饮着天赐美酒,跟着人们欢呼雀跃,畅然开怀。

    次日,太阳初生,阳光洒向雨水滋润过的大地,已然不像往日惹人生厌。

    村中人们兴奋之情依然不减,除了骤降甘霖的喜悦,今日人们还要长街摆宴,庆祝丁宝荣喜得贵子!早饭后家家户户忙乎起来,搬桌子,搭板凳,摆起来足有五六十步的距离,虽然时逢灾年,余粮不多,但仍然看上去异常丰富。

    午时,长凳上坐满了人,为首的仍是白须老者,也就是丁宝荣的师傅,除了忙活的几人,人员基本到齐,老者起身,大声说道:“今日,是我孟村大喜之日,大旱逢甘霖,丁门得贵子,双喜临门啊!来,让我们举起面前的酒碗,敬天!敬地!敬喜神!”说完大家一饮而尽。

    “好!接下来,让咱们的喜主,老夫的徒弟,说两句!”

    在众人注视下,丁宝荣站起身来,抱手行礼,说道:“感谢父老乡亲的盛情,宝荣在这里先行谢过!承蒙恩师抬爱,昨日已经给小儿赐名,乳名雨儿。昨日雨儿降生时,有喜鹊成群盘绕,又时逢甘霖,遂与家父,贱内商量,雨儿学名就叫丁瑞羽,‘羽’有喜鹊之羽翼,又通‘雨’声,正好应了出生之时的祥瑞奇景!”

    “这个名字好”丁宝荣说完,大家七嘴八舌议论起来,好不热闹!这次长宴就这样,在欢声笑语中直到傍晚方才散去。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三章 孟村绝技() 
大雨过后,原本干涸的土地上长出了迟到了整整四个月之久的绿色,暑气正盛,青草初成,这种矛盾的景象着实使人恍惚,偶尔会分不清是春是夏。

    在老者带领下,村民种上了满地的红薯,为何要种红薯呢?此时正值夏季中下旬,种植其它作物已经来不及,可红薯不一样,红薯可以延长秋收时间至季末,这样可以使其长的比其它作物成熟,才能解决村民冬天的口粮,加上朝廷派发下来赈灾粮,或许勉强可以撑到明年秋收。

    人们和植物一样,经过雨水的洗礼,也慢慢恢复过来。沉静了数个月的孟村,一时又热闹起来,人们又抡起花枪、大刀,打起长拳,不论街道两旁还是田间地头,练武之人比比皆是,外行进村,都会以为到了把式人的老巢。

    “唉!大叔公,快去看,宝荣宝华两兄弟正在村东头的谷场(用来晾晒谷物和屯放谷物秸秆的地方)切磋呢,听说丁爷要选出一个武功更高强的人,来交村中孩子们拳法和腿法!”阿喜一边跑一边叫着在地里劳作的大叔公。

    阿喜一路跑,一路叫,等到谷场时,村中除了行动不便之人,基本都聚拢过来,不过诺大的谷场站一两百人还是显得空空荡荡。

    老者站在一个谷墩旁边,左手和右手边分别站在丁宝华和丁宝荣两兄弟,丁宝荣的大嫂抱着小侄子丁瑞羽站在圈外,可是丁宝荣的妻子并没有来观看。

    老者见人基本都到了,开口说道:“各位家乡父老,我昨晚和村中几个有年纪的长者商量了一下,老夫年纪大了,身体也大不如前,故打算卸掉身上的职位,将咱们孟村的教习一职交给我的徒弟中的一位,。当然,老夫不会随随便便的就做个决定,今日让我的两个徒弟,宝华和宝荣在各位乡亲父老面前相互较量一下,谁的本领稍胜一筹就让谁来教拳,不知道各位乡亲父老意下如何?”

    孟村一直沿袭着一个传统,就是丁氏家族,每一代都会选出四位候选人,专门练习族传查拳和弹腿,并且会由上一任继承人在指定一人,来教授村民一些基本拳法和腿法,从中再选出最优秀的四人,如此循环往复。

    “我们都听丁爷的!”村民们附和着。

    “那好,比试分三局,第一局比查拳,第二局比弹腿,第三局比器械。听清了吗?”

    丁宝荣丁宝华听完老者的话,拱手施礼,示意已听明白。

    “好,比试开始!”

    丁宝华和丁宝荣走到场上,拱手施礼,目光相对,相互给了对方一个鼓励的眼神。

    “丁氏族拳第五代传人,丁宝华,请指教!”

    “丁氏族拳第五代传人,丁宝荣,请指教!”

    丁宝华前掌后拳,提腿开势,一跃而起,箭步直攻丁宝荣胸腔,丁宝荣也不甘示弱,拳脚双开,两人上来就是拳拳相接,硬碰硬地战在一起。

    “大叔公,这是什么套路,怎么大家都在叫好,我怎么没看出有什么精彩之处?”

    “阿喜啊!你看宝华,短拳长用,出手较含蓄,步武讲究扣裆,动作紧凑,节奏鲜明。再看宝荣,动作灵活,拳法清晰有力,腰胯沉稳,一看基本功就相当扎实!着实不错!”

    “那你觉得谁能赢呢?”

    “哈哈哈,才刚开始,没个一二百回合分不出胜负来。阿喜你也练拳一段时间了,你知道咱们查拳是如何来的吗?”

    阿喜摇乐摇头,一脸茫然地问道:“大叔公,怎么来的呢?”

    “想听听?”

    “嗯!”

    “说在嘉靖年间,倭寇经常侵扰我大明东南沿海,嘉靖皇帝就命戚继光将军为抗倭大将,诏书天下,聚兵东征,抗倭保国。新疆回族一个叫查密尔的出于爱国,应征东来抗倭,但是由于路途遥远,气候多变,长途跋涉就染上了疾病,后来他经过咱们沧州境内,被咱们先人所救,精心照顾,后来才逐渐的康复。查密尔为了报答咱们先人的救命之恩,就将自己的武艺悉心传授,在他逝世后,咱们丁氏先祖就将他传授的武艺命名为‘查拳’,后来经过咱们先祖的改良,就变成了如今看到的模样。”

    阿喜看着大叔公的胡须,听得津津有味。“哦,原来是这样。”

    “好!”阿喜刚明白查拳的来历,就听到一阵叫好声。

    “第一局,宝华胜!”

    “谢谢二弟承让!”丁宝华拱手道。

    “哪里,是大哥技高一筹,怎么能说承让呢?”丁宝荣为大哥感到高兴。

    老者又捋了捋自己的胡须,问道:“需要休息吗?”

    “不用!”两兄弟异口同声的答道。

    “好!双方行礼,第二局开始!”

    ????丁宝华丁宝荣行礼后,又战在了一起。

    “大叔公,大叔公!你再讲讲弹腿的故事吧?”

    大叔公眼睛盯着场内的情形,嘴上说道:“弹腿起源于山东龙潭寺,始创于唐末宋初五代时期,距今已有六百余年的历史。创始人为五代后周的昆仑大师,因战乱所逼,在山东临清龙潭寺削发为僧,此人不仅功夫了得,而且擅长医道,后来就在龙潭寺立门授徒,研练出一门偏重腿功的武技,并借用发源地龙潭寺的‘潭’字命名腿法,后来才被称为‘弹腿’。由于弹腿配合查拳会发挥出异乎寻常的威力,所以就传下来几句歌谣‘手是两扇门,全凭腿打人,弹腿四只手,人鬼见了都都发愁’。”

    阿喜惊奇的看着大叔公,眨了眨好奇的眼睛,“大叔公知道的真多,佩服,佩服!”

    “哈哈哈,你个小屁孩,还佩服,我一把年纪了,练了一辈子的东西,再不知道出处,还不叫门里人笑点大牙。阿喜,记住,如果你想要学习这两种功夫,这两位就是你的榜样。”

    “知道了,大叔公,你看他们兄弟俩都打了大半天了,怎么还没分出胜负呢?”

    大叔公拍了拍阿喜的头,呵呵的笑着,脸上的皱纹看上去添了几分神秘,让人琢磨不透。

    “他们打这么久,快了!阿喜,你背一遍弹腿口诀给大叔公听听吧,也让大家一边看实战一边领会一下弹腿的奥妙。”

    “嗯!好!那大叔公,我背了啊!”阿喜清了清嗓子,“头路冲扫似扁担,二路十字巧拉钻,三路劈砸倒拽犁,四路撑滑步要偏,五路招架等来意,六路进取左右连,七路盖抹七星式,八路碰锁躲连环,九路分中掏心腿,十路插花如箭弹。”

    “大叔公,我背完了!”阿喜说道。

    “那你知道他们为什么打这么长时间了吗?”大叔公问道。

    阿喜丈二和尚摸不著头脑,不知道这个老头在说什么。其实也没有什么奇怪的,俗语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可阿喜也不完全算是个门外汉,他也是练过几年功夫的,此时没看出端倪,是因为他只能熟背口诀,并不能完全运用,所以说到根上,阿喜只能算半个门里人。

    “招式你都会,口诀也熟练,就没发现二人打了这么长时间少了些什么。”

    阿喜听完再那数起来,忽然眼前一亮,大声叫道:“啊!大叔公,没有第九路!可是为什么呢?”

    “算你小子长进了,不知道为什么?仔细想想!”大叔公提点到。

    阿喜一边看,一边数,突然灵光一闪。“大叔公,我知道了,他们不愿意使用第九路腿法。”

    大叔公摸着额头上的沟壑,笑了起来,“为何呢?”

    “因为掏心腿太过历害,他们俩又是兄弟,如果其中一人打出第九路,万一失手,后果不堪设想!”

    “阿喜啊,不错,孺子可教也!”大叔公夸赞道。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四章 不速之客() 
丁宝华和丁宝荣又斗了数十回合,终于丁宝荣以一招优势险胜。

    “第二局,宝荣胜!战平!休息片刻,继续比试兵器。”

    老者宣布完,村民们有的开始去旁边的小河里打水,有的找阴凉地呆着去了。

    丁宝荣丁宝华两兄弟也席地而坐,休息起来。

    “大哥,腿法若是全部用上,我自知不是大哥对手,这局算我胜之不武。”丁宝荣脸上带着一丝惭愧地说道。

    “二弟,不可这么说,这是祖师爷定下的规矩,同门切磋不准用第九路腿法,你并没有做的不妥,大哥输的心服口服!”

    “那接下来的器械是咱们两个唯一不分伯仲的地方,还请大哥使出全力,万万不可让我!”

    “放心吧,二弟,这不是咱们二人的事情,这是咱们孟村丁氏一族的规矩,我定全力以赴!希望你也是!”

    丁宝荣点头表示赞同。

    “丁爷,不好了!苏龙来了!”一中年人急匆匆跑来,焦急地对老者说道。

    老者眉头一皱,问道:“来了几人?”

    “单人单骑!”

    老者绷紧的神经松了一点,一人前来,有何阴谋呢?老者开始琢磨着。

    苏龙,方圆百里有名的悍匪,素来行事狠辣,劫财必害命!杀人必留名!官府数次派官兵围剿,每次都无功而返,不是寻无踪迹,就是折戟而归。更为要命的还不是他的狠辣,而是他有仇必报的性格,以及一身高强的本领。虽然他恶名响彻江湖,但是鲜有人知道,他还是这位孟村老者的大弟子,本来天赋异禀,天资聪颖,假以时日必成大器,可是不知为何半途而废,转投江湖恶霸韩天宝,几年前回来找老者比过武,可是二十回合不到,便被老者击倒。

    苏龙走后,短短两个月,沧州地界多了一帮悍匪,杀人放火,奸杀淫掠,无恶不作,手法凶狠,令人发指。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行凶时会坦露上体,因此他们右肩上的“龙”字赫然醒目!只要看到这个标志,不仅会财物一空,还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