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之成王败寇 >

第128部分

明末之成王败寇-第128部分

小说: 明末之成王败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蹄声响起,独行狼率领一百多人,朝着前方的营地冲去。。。

    厮杀从丑时二刻开始,一直持续到了卯时三刻。

    厮杀的双反好像是世代的仇人,都杀红了眼,没有谁后退,更没有多少人逃走,尽管他们的厮杀杂乱无章。

    厮杀的双反似乎是忘记了,他们距离清涧县城只有二十多里地,这个时候若是城里守备衙门的军士冲出来,他们怕是难以抵挡的。

    李老柴和独行狼两个掌盘子,满身都是血渍,他们各地带着起兵冲锋厮杀,刚开始是专门针对步卒,后来是两边的起兵捉对厮杀。

    他们忘记了迅速扩大的伤亡,黑夜里的厮杀是毫无头绪的,就好比是两个壮汉打架一般,你来我往,没有丝毫的套路,拼的就是力气,反正就是将对手打倒在地,还要上去狠狠的踩上一脚,内心才会解气。

    这种毫不留情、近乎玩闹的厮杀,勾起的是人内心的怒气和杀气,这种气息发泄出来之后,是难以短时间扑灭的,而黑夜的遮掩,让双反的首领也不知道具体伤亡的情况,只要还有人或者,厮杀就会持续下去。

    终于,厮杀慢慢的停止下来,天也微微亮了,能够清楚看见四周的情形了。

    李老柴获胜了,他瞪着血红的眼睛,看着四周的情形,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四周倒下的人太多了,一些人还在痛苦的呻吟,站立的人已经不是太多,就是他身边的骑兵,也不足百人了,至于说已经倒地到地下去报到的独行狼,更是不会想到。

    其实李老柴不想这样厮杀,他想亲自问问独行狼,为什么要偷袭他,两路人马井水不犯河水,没有必要拼的你死我活,可独行狼率领的骑兵恶狠狠攻击的时候,他没有开口说话的时间,只能够带着众多的兄弟迎上去厮杀。

    造反以来,李老柴还没有经历过如此惨烈的厮杀,就算是攻打金锁关和中部县城的时候,身边的精锐也没有如此大的伤亡。

    看着已经躺在地上的独行狼,李老柴的眼睛里面出现了笑意,不管怎么说,独行狼的粮草都归他所有了,麾下的军士死伤太多无所谓,反正源源不断有人来投奔的,几天时间就可以招募大量的人,钱粮才是最关键的,只要有了钱粮,还怕不能够招募更多的人。

    就在李老柴哈哈大笑的时候,四周突然响起了密集的马蹄声。

    箭雨瞬间袭来,李老柴的笑容瞬间凝固,一支弓箭穿过了他的前胸,箭头从后背的方向穿出,箭翎还留在胸前。

    李老柴瞪着眼睛,看着左右两边杀过来的骑兵,突然间明白了什么。

    其实他早就应该明白,昨夜厮杀开始不长的时间,独行狼就率领骑兵冲锋厮杀了,他已经留下了五百人,对付偷袭的骑兵,尽管说这五百人绝不是骑兵的对手,但独行狼麾下的骑兵,总是需要耗费时间的,而且独行狼的目的肯定是钱粮,这些骑兵厮杀结束之后,也是要搜寻钱粮的,为什么参加厮杀的独行狼麾下的骑兵,精神那么好。

    这是一个圈套,可惜李老柴明白这一切的时候,已经没有后悔的机会了。

第一百八十章 头脑() 
“少爷,您真的是神了,李老柴和独行狼自相残杀,都消耗的差不多了,兄弟们不费吹灰之力,就打败了他们。”

    “李老柴和独行狼之间的自相残杀,说到底就是为了钱粮,为了利益。”

    马背上的吴帆徽,看了看身边的李勇等人,继续开口了。

    “五月份的时候,李老柴和独行狼联合起来攻打金锁关,打败了行都司指挥使王廉大人,王大人也阵亡了,这场厮杀,李老柴和独行狼的损失肯定是不小的,而他们的收获也肯定是巨大的,接近四百匹的战马,就说明了一切。”

    “李老柴和独行狼的联合是暂时的,迫不得已的联合,那个时候三边总督杨鹤大人已经移防耀州,就在他们的屁股后面,他们要是不能够拿下金锁关逃出去,那就是死路一条,金锁关是行都司指挥使王廉大人,身后是杨鹤大人,李老柴和独行狼的选择肯定是金锁关的王廉大人,而且他们突破了金锁关,进入到延安府所辖地界,就算是一马平川了。”

    “想要打败和斩杀王廉大人,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至少李老柴和独行狼的损失是比较大的,当然了,王廉大人麾下的军士,也实在不咋的,不仅被流寇打败,王廉大人也丧命了,可见他们比流寇也强不到哪里去。”

    “李老柴和独行狼收获颇大,损失颇重,你们想想,这里面会出现什么问题,谁的力量大,谁获取的钱财就要多一些,李老柴麾下有两百多的骑兵,独行狼麾下只有一百多的骑兵,这就是区别,独行狼这个时候会服气吗。”

    “李老柴和独行狼攻破了金锁关,进入到宜君县,他们没有马上攻打宜君县城,而是选择了中部县城,也是想着能够很好的调整一番,同时他们内心也是惧怕官军再次围剿的,不过我可以断定,他们在经过宜君县城的时候,地方官府没有任何的动作,甚至城门都不敢打开,这就让两人放心了。”

    “于是攻打中部县城的事情,自然而然就会发生,李老柴和独行狼都不会错过这个机会,按照两人的实力来说,攻打县城应该是以李老柴为主,那么就是李老柴攻打防守最为严密的南门,而独行狼选择攻打北门。”

    “县城的守备衙门,军士不足百人,加上巡捕房捕头捕快,县衙的衙役,最多不超过三百人,怎么可能抵挡几千人的进攻,中部县城被攻破也就在预料之中了,李老柴的功劳大,自然是首先进入到县城,劫掠钱粮,独行狼后来进入城池,能够得到的钱粮有限。”

    “攻下中部县城,对于李老柴和独行狼两人来说,是一个关键的转折点,两人之间的矛盾更深,已经无法调和,从这个时候开始,他们相互之间的戒备逐渐加强。”

    “我一直在思考,李老柴和独行狼既然拿下了中部县城,为什么不继续攻打洛川、鄜州和甘泉等城池,那样他们的收获会更多,思来想去我明白了,李老柴和独行狼这个时候已经是极度的不信任,他们不敢单独攻打城池,免得遭受对方的暗算,所以就一直朝着北方行军,计划抵达神木之后,东渡黄河,进入到山西境内。”

    “李勇擒获的两个流寇,表现出来的态度,完全证实了我的判断,李老柴和独行狼之间的猜忌,已经达到了顶峰,我们只要从中挑拨一下,他们就会迅速的爆发。”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说到底,他们还是在钱粮的劫掠方面出现了矛盾,他们从造反的那一天开始,眼睛里面看到的就是钱粮,至于说跟着他们造反的人,倒不是特别在乎,陕西各地都是大量的流民,他们想要招募队伍,再简单不过了,可是想要劫掠那么多的钱粮,就需要付出代价了。”

    “之前我说过,三边总督杨鹤大人主抚的决定是完全错误的,可以放过一部分跟随造反的流民,但绝不能放过造反的流寇首领和掌盘子,这些人从造反的那一刻开始,内心就已经发生了变化,他们想到的是钱财,想到的是今朝有酒今朝醉,想到的是过一天算一天,遗憾的是,杨大人居然还招抚,这让他们更加的蠢蠢欲动,打不赢就投降,投降之后再次反叛,毫发无损,他们的眼里,朝廷就是傻子,可以随便的忽悠。”

    吴帆徽说到这里的时候,微微叹了一口气。

    “流寇造反,是被逼无奈,他们真的是活不下去了,米脂县以前有三万人左右,可去年底只剩下了几千人,其余的人到什么地方去了,不是饿死就是被迫跟着流寇造反了,饿死也是死,造反也是死,还不如拼一把,至少不会是饿死鬼。”

    “皇上和朝中大人,心知肚明,他们对流寇心怀怜悯,故而杨鹤大人才会以招抚流寇为主,可惜他们只看到了一面,没有看到另外的一面。”

    “士大夫、乡绅和富户,都活的好好的,要钱有钱,要粮有粮,庄户人家一年到头辛辛苦苦,承担所有的赋税不说,最终还要被迫造反,要不然就是饿死,这样的情况不解决,流寇怎么可能被扑灭,今天我们杀死了李老柴,明天就会出现刘老柴,后天就会出现马老柴。”

    “所谓的剿抚并重,在我看来,应该是以剿灭流寇首领为重,以安抚地方为重,绝不是将那些钱粮拿来安抚流寇的。”

    。。。

    李勇、王宝福和马继刚等人听的非常仔细,他们看向吴帆徽的眼神,早就是崇敬了,这些道理,也只有少爷才说的出来,而对于李老柴和独行狼的分析,更是少爷才能够想到,想想也是,要是以三百护院直接对阵李老柴和独行狼,人家可是有三千多人,就算是诸多护院是三头六臂,也不可能轻松获胜的,弄的不好还会被打败。

    也就是少爷运筹帷幄,让这场看上去可能异常残酷的厮杀,变得异常轻松了,而且原定的至少半个月时间的厮杀,仅仅四天时间就结束了。

    吴帆徽说完了好一会,李勇才小心翼翼的开口。

    “少爷,抓获的有两百多流寇,不知道该怎么处置。”

    “老办法,仔细甄别,其中那些不老实的,有着掌家、管队等职务的,全部挑出来,杀掉一部分,其余的交给清涧县衙,让他们去处理。”

    “少爷,这样做,那缴获的钱粮,县衙岂不是也要询问。”

    “笑话我吴氏家族护院拼命厮杀,剿灭了流寇,这钱粮与县衙有什么关系,所有的钱粮,全部都运送到马鞍山村去,一文钱不要留下,一粒粮食也不要留下。”

    李勇迅速低头了,他忘记少爷的身份已经变化,不要说县衙的知县,就算是府衙的知府,在少爷面前也不敢大咧咧的。

    清理钱粮的事宜早就开始,李老柴和独行狼,都是将钱粮严格看护的,不过在昨夜厮杀的时候,顾不上那么多,两人那个时候都是明白的,要是不将对方打败,钱粮是保不住的,打败了对方,钱粮就全部属于自身所有了。

    吴帆徽尽管分析的头头是道,不过他一样是看重钱粮的,辛辛苦苦的出征,帮助朝廷剿灭流寇,要是什么都得不到,那也太吃亏了,再说马鞍山村要维系下去,需要大量的钱粮,而这一次战斗之后,钱粮就更加显得重要了。

    且不说缴获的兵器等等,仅仅说接近三百匹的战马,消耗都是巨大的。

    如今吴帆徽拥有的战马,数量已经达到了四百多,也就是说,吴氏家族的护院,将不存在步卒,清一色的起兵了,这个力量是令人恐惧的,不要看陕西不少士大夫家族,护院动辄就是几百人甚至近千人,但那基本都是步卒,留在府邸里面护卫还能够起一些作用,拉出去就很困难了。

    战马比人精贵太多了,四百多匹战马,价值就是几万两银子,而且按照朝廷大军的配置,一匹战马需要一个骑兵、两个辅兵,平时两个辅兵帮助运送粮草和喂马,这三个军士的消耗,远远比不上战马的消耗。

    当然对于这一点,吴帆徽是持怀疑态度的,后金鞑子以骑兵精锐出名,他们的军队人数好像没有那么多,若是按照一匹战马三个军士的配备,岂不是庞大的队伍了。

    骑兵完全可以亲自照顾战马,这样也能够加深军士与战马之间的感情,到了战场上厮杀的时候,人马合一,才能够爆发出来强悍的战斗力。

    相信后金鞑子也是这样的,所以战斗力才会超级的强悍。

    这一切,吴帆徽没有亲眼见到,只是这样想,从吴氏家族护院的实际情况来看,护院照顾战马,也是完全可行的,至于说发挥骑兵长途奔袭、速度快、冲击力超强的优势,那需要平日里的训练。

    斩杀了李老柴和独行狼,吴帆徽的任务基本完成,但他不会马上回去,至少还要剿灭周遭的一些土匪,让吴氏家族护院的名声传出去,这样才会让流寇和土匪真正的忌讳米脂县的吴氏家族。

    吴帆徽没有害怕报复,这个年月的流寇,害怕强悍的官军,不敢与之对着干。

第一百八十一章 凤翔行() 


    土地是吴氏家族的,收入也就是吴氏家族的,不过这些粮食就是吴帆徽所有的,说到底也是来养活护院的。

    耕种土地的庄户人家,根本就没有想到,他们居然还能够得到粮食,要知道他们刚刚来到马鞍山村的时候,一无所有,吃了人家的粮食,那就要给人家做事。

    吴帆徽做出的这个决定,在马鞍山村引发了很大的震动,庄户人家自己手里有了粮食,心里才会真正的安稳,再说这些庄户人家,要养活的不仅仅是自身,他们还有一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