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之成王败寇 >

第13部分

明末之成王败寇-第13部分

小说: 明末之成王败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按照吴帆徽的想法,是要连着这两个土匪一并杀掉的,做事情需要干脆利落,斩草除根,不要留下什么隐患,不过等待那两个土匪回来,还要很长的时间,而且两个土匪都是成年人,他一个少年,动起手来不一定有着十足的把握。

    危险太大的事情,还是不要做的好。

    想明白一切之后,吴帆徽准备离开山坳,回到家里去了。

    肚子这个时候开始咕噜叫,吴帆徽从包裹里面拿出两个麦饼,大口吃着,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吃饱了好赶路回家。

    感觉到体力完全恢复的时候,吴帆徽过去牵马。

    低头的时候,他才发现胸前一大片的暗黑色污渍,这是中年人喷溅的鲜血,叹了一口气,吴帆徽无奈的从包裹里面拿出了粗布的长袍,这是他最好的衣服,大都是在学堂里面才穿的,散学之后,他都要换上粗布短襟的衣服。

    包裹最下面还有一包卤牛肉和一包卤肉,这些本来是准备带回去给父母和妹妹吃的,其次就是一些布匹,给母亲和两个妹妹做衣服的,包裹里面的东西,耗去了吴帆徽近五钱银子,也是他咬牙才下决心买的,现在有银子了,看到这些东西,吴帆徽都有些不好意思,给父母和妹妹买的的东西太少了。

    吐谷浑马很是温顺,还用头蹭了蹭吴帆徽的脸,刚才吴帆徽举起雁翎刀的那一幕,马是全部都看见了,大概是感觉到眼前的这个少年够凶悍,才是它真正的主人吧。

    吴帆徽会骑马,前世他没有太多的爱好,恰巧对骑马很有兴趣,当然他没有机会骑马奔驰,大都是骑在马背上,驾驭马匹慢跑。

    准备上马的时候,吴帆徽发现马鞍有些异常,左边的位置好像高了一些,他伸出手,准备整理一下马鞍的左边,手里却摸到了一个压在马鞍下面的口袋。

    轻轻抬高一点马鞍,口袋很顺利的拿出来。

    这同样是一个锦囊,不过大很多。

    锦囊不重,伸手进去,吴帆徽触到了一块牌子,拿出来仔细看看,这是一块镀金的银牌,正面一龙一虎,云龙在上,独虎在下,背面有二十四个字:上天佑民,朕乃率抚,威加华夷,实凭虎臣,赐尔金符,永传后嗣。

    熟知历史的吴帆徽,身体微微颤抖了一下,他知道这块银牌的主人是一名千户。

    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制定了武臣金银牌制,以供在外的武臣作为随身携带的证物之用,金银牌的规格相同,金牌正面有双龙双虎,银牌正面一龙一虎,统一用红丝带悬挂。

    武臣征伐厮杀或外出办事的时候,一般都是将金牌或者银牌塞在马鞍的下面,或者是贴身收好,防止不小心遗失,很少有人将金银牌放在家里,这毕竟是身份的象征,就好比是几百年之后的身份证。

    有资格佩戴金牌的都是卫所指挥使以上的军官,或者是军队之中游击将军品衔以上的军官,佩戴镀金银牌的则是千户,或者是军队之中的守备,百户或者军队之中的把总,佩戴的则是素银牌符。

    中年人斩杀的是一名千户,或者说是军队之中的把总。

    之所以中年人没有发现马鞍下面的镀金银牌,大概是过度的紧张,从榆林边镇到米脂县,一路上都如同惊弓之鸟,这一段路程两百六十里地,快马三天左右的时间,不过依照中年人骑马的技术,至少需要六天到七天左右的时间。

    吴帆徽本来是有些紧张的,军队之中一名千户或者是守备被杀,那一定是大事情,不过想想大明交通和信息落后的状况,特别是在更加贫瘠的陕西境内,他就不是那么紧张了,榆林边镇一名千户被杀,顶多就是影响到延绥镇周边,其余地方不可能知道消息。

    榆林边军规模庞大,也不会因为一名千户的失踪,大动干戈的。

    再次走上官道,吴帆徽是牵着马的,他不想骑马,那样过于的招摇,除非是再次遇见什么危险,他才会上马疾驰,距离马鞍山村只有两里地,眨眼就可以回到家里。

    镀金银牌和雁翎刀,已经被吴帆徽埋在了地下,周围做了专门的标记,这东西可不能够携带,万一被发现,那就麻烦了,战马可以牵回去,尽管说这样做,很有可能在村子里引发巨大的轰动,那也没有什么了不起,马鞍山村闭塞落后,庄户人家都很老实,最多也就是羡慕嫉妒。

    走到村口的时候,吴帆徽回头看了看不远处的官道。

    官道上几乎看不见什么人,想必中年人的那两个跟班,进入山坳之后,很快就能够发现中年人的尸首,依照这两个跟班的智力和能力,怕是吓得屁滚尿流,忙不迭的逃走。

第十八章 解释() 
(求收藏,求推荐票,求点击。)

    若是换做三个月之前,吴帆徽如此回到家中,肯定是过不了关的,父母的追问,一定让他崩溃,当然三个月之前的吴帆徽,也无法做出如此惊天动地的事情来。

    吴帆徽是不在乎的,他是穿越之人,对于孝道有着深刻的认识,绝不赞成古代所谓的愚孝,父母做事情有的对,有的不对,子女若是不纠正父母的错误,只会让父母在错误的道路上愈发的走远,到最后难以收拾。

    就以吴庆超对吴帆徽的教育来说,吴庆超的做法就是明显错误的,操之过急不说,还严重损伤了吴帆徽的自尊心,让吴帆徽唯唯诺诺,还没有真正踏入社会就成为废物,对待吴明丽和吴明芳也是一样,过于严格,过犹不及,让两个小女孩失去活泼,就知道遵守这样那样的规矩,这样的脾气性格到夫家去,背后没有靠山,肯定是要吃亏的。

    穿越的吴帆徽,会孝敬父母,更是会照顾家人,但他要按照自身的理解和认识来做。

    吴帆徽骑马出现在家门口的时候,正在窑洞前面歇息的吴庆超瞬间木化。

    村子外面的情形愈发的不好,前些日子有流民进入了村子里,王振贵和吴庆雄出面,组织村里的青壮,将这些流民驱赶出去,不过这意味着米脂县的灾荒愈发严重。

    不要说外面,马鞍山村就好不到哪里去,少部分人户已经断粮,一个月之前城里的衙役来收取赋税,一些人家仅存的粮食被搜刮,这不过是十月,冬麦尚未种下去,到来年冬麦收割,尚有七个月的时间,如此漫长的时间,不知道这些断粮的人家能够吃什么,看上去只有等着饿死。

    吴庆超也想着到县城的吴氏学堂去看看吴帆徽,但他忍住了,不知道吴帆徽什么时候歇息,要是上课的时间去了,不一定能够见到,再说到县城去了,无非是增加开销,眼看着灾荒愈发的严重,必须要省下粮食和钱财,保证家人能够活下去。

    大规模的灾荒,没有放过吴庆超的耕地,他同样没有收获到粮食,而且还要上缴赋税,这样的情形持续了足足两年多的时间,来年田地里面要是还没有什么收获,那家里也要陷入到严重的饥荒之中。

    家中存有的银子,吴庆超咬牙拿出来了大部分,给吴帆徽读书去了。

    “爹,我回来了,娘和妹妹在家里吗。。。”

    木化的吴庆超总算是反应过来了,满腔的怒气瞬间就要爆发出来,在他看来,这肯定是吴帆徽租赁的马匹回家的,连年遭灾,家里明年说不定都揭不开锅,吴帆徽居然还想着租赁马匹回家,这不是败家子吗。

    “你,你给我下来,看我不揍死你,在学堂里面不好好读书,还花费钱财雇佣马匹,你这个败家子。。。”

    王和翠、吴明丽和吴明芳已经冲出屋子,她们本来准备上前迎接吴帆徽的,听见吴庆超的怒吼,一时间都站在原地了。

    吴帆徽皱了皱眉,毫不客气开口了。

    “爹,你不知道情况,就不要随便开口,有什么事情,回到屋里再说。”

    吴庆超再次愣住了,到了这时候,他才仔细看吴帆徽。

    吴帆徽的确发生了变化,而且是很大的变化,脱胎换骨的变化,下马的吴帆徽,身上已经有了些须的威严,这是一种经历坎坷的威严,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

    这样的气质,吴庆超见过,很多年之前见过。

    张了张嘴,吴庆超说不出话来,看着吴帆徽将高大的骏马拴在了院落,接着进入到屋子。

    吴庆超不放心的看了看马匹,又看了看四周,要是有什么人来迁走了马匹,对于他这个家来说,那就是塌天的大祸了,根本无法承受的。

    进入屋子,吴庆超看见吴帆徽从包裹里面拿出来了布匹和肉食,一一放在了炕上。

    吴明丽和吴明芳两个女孩子,首先注意的并不是吃的东西,而是摆在炕上的花布,这些花布肯定是给她们做衣服的,两个女孩子不知道多少年没有见到新衣服了。

    吴庆超进屋之后,吴帆徽看了看两个妹妹,开口了。

    “大妹,小妹,你们到外面帮着看着马匹,我这里还有两个吃剩的麦饼,喂给马匹。”

    吴庆超瞪大了眼睛,准备再次开口了,麦饼是人吃的东西,居然喂给马匹,这小子是不是脑子出什么毛病了。

    吴帆徽接着拿出一小包的卤牛肉,递给了吴明丽。

    “大妹,这是卤牛肉,你和小妹拿着,喂马的时候自己也吃些。”

    吴明丽和吴明芳走出了窑洞。

    吴帆徽关好了门,从怀里掏出了四锭白银。

    “爹,娘,将这些银子收好,这几年到处都是灾荒,我回来的时候,路上看到了不少的流民,我想着四周怕是要出乱子了,这些银子至少能够保证接下来几年的生活。”

    吴庆超眨巴着眼睛,看着亮花花的白银,不敢伸手去拿。

    王和翠的脸色发白,她还真的没有见过成色如此好的白银。

    这四锭白银,能够在米脂县城内买一处宅子,过上好几年舒心的日子。

    “这、帆徽,你的这些银子从哪里来的,还有那匹马,是怎么回事。。。”

    “爹,娘,你们不用担心,马匹是我自己的,也就是家里的,有些事情我现在不能说,这些银子来路正当,家里尽管用,我做事情心里有数,绝不会做坏事,你们放心。”

    吴庆超看了吴帆徽好一些,他一直都盯着吴帆徽的眼睛,发现其眼神是清澈的,而且充满了睿智和自信。

    吴庆超的嘴唇开始哆嗦起来。

    好一会,他哈哈大笑,不过笑声里面带着哭腔。

    “好,好,我儿子争气,才两个月的时间,就挣到了这么多银子,还有了骏马,我吴家出头之日马上就要到了。。。”

    王和翠的眼睛里面带着泪花,她看了看吴庆超,连忙将桌上的银子收起来,这东西太显眼了,吴帆徽将吴明丽和吴明芳支出去,就是怕两个妹妹看见,不小心将银子的事情泄漏出去,那样就真的为家里增加麻烦了。

    吴帆徽没有详细解释银子的来历,包括马匹的来历,他肯定不会说。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在首位,齐家在其次,修身之事,吴帆徽相信通过自身的努力,一定能够达到目标,这齐家的事情,也绝不能够疏忽,在他看来,自己在家中有着不一般的威严,说话算数,让家人过上衣食无忧的日子,有地位有权势,那就达到目的了。

    包裹里面所有的东西都拿出来了。

    吴帆徽还是有些遗憾的,那就是两坛美酒,剩下不到一坛了,不过这些美酒,也足够他和父亲吴庆超好好喝一顿了。

    收拾好了银子之后,王和翠从屋子的角落里面,翻捡好一会,拿出来一个小袋子,袋子里面是白面,儿子回来了,一定要做最好的东西吃。

    吴庆超则是抱起了酒坛,撕开了已经有些破损的封泥,深深的闻了一口,脸上带着满足的神情。

    天快黑的时候,一桌“盛宴”终于出来了。

    一盘卤牛肉,一盘卤肉,一盆面汤,一盆小米粥,八个麦饼。

    还有一坛美酒。

    吴庆超和吴帆徽两人端着酒碗喝酒,期间吴帆徽不断的给两个妹妹夹牛肉和卤肉,他自己很少吃,不断说自己在城里吃的很多了。

    吴明丽和吴明芳两个小姑娘,这个时候也没有什么忌讳了,放开肚皮吃,哥哥回来了,爹娘都很是高兴,不会责怪她们的。

    王和翠则是看着这一切,时不时的扭头擦去眼角的泪花。

    吴帆徽歇息一夜,就要回到县城去了。

    天色完全黑下来的时候,吴帆徽已经回到了自己的小窑洞,尽管在这里面睡过一个月的时间,但他还是不习惯,穿越之前他本是南方人,从没有住过窑洞。

    吴庆超红着脸进来了,这在吴帆徽的预料之中,他也有事情和父亲说。

    “帆徽,你好好歇息,不要担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