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之成王败寇 >

第154部分

明末之成王败寇-第154部分

小说: 明末之成王败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乃至于李应元等人的心腹,共计近两百人,全部被毫不留情的斩杀。

    执行这个任务的是祖大弼。

    军营之中的叛军军士,已经是一盘散沙,就连队正都被带走了。

    坐在大堂上首的吴帆徽,看着李九如,冷冷的开口了。

    “李九如,本官右佥都御史、詹事府左谕德吴帆徽,今日当着诸多军士的面询问你,且看看你的罪孽是如何的深重。”

    吴帆徽的话刚刚说完,李九如突然像打了鸡血一样,猛地站起身,嘶哑着声音,对着大堂诸多的军士开口了。

    “兄弟们,不要听他们的鬼话,我们造反,已经没有活路了,你们要是不拼死的反抗,你们的性命保不住,你们家人的性命也保不住,横竖都是死,和他们拼了。。。”

    只有李九如一个人的声音,不过大堂里面不少的军士,脸色都微微变化了,昨夜他们还有近三百人,一夜时间过去,剩下的就只有一百多人,其余的人不用问也知道怎么了。

    吴帆徽冷冷的看着李九如,没有制止其开口,他不会强压,那样让别人看了不服。

    等到李九如终于闭嘴的时候,吴帆徽再次开口了。

    “李九如,你吃喝嫖赌样样俱全,为此不知道耽误了多少的事情,你自己找死也就罢了,为什么还要搭上几千人的性命,甚至是数万人的性命,你真的以为你的命那么值钱吗,你真的以为自己做的天衣无缝吗。”

    李九如看着吴帆徽,身体禁不住的颤抖,那件事情是他内心天大的秘密,这个吴帆徽是怎么知道的。

    “四年十月,登莱巡抚孙元化大人,派遣你去京畿购买战马,结果你将购买战马的银子,吃喝嫖赌,挥霍的干干净净,你自知犯下不可饶恕的罪孽,不知道如何的应对,恰逢你到吴桥,遇见了孔有德等人,于是你借机扇动诸多的军士叛乱,如此你的罪孽就被完全掩盖了,你哪里是为诸多军士遭受欺负出头,你完全是将诸多的军士拉入到火坑之中。”

    李九如看着吴帆徽,再次瘫倒,这一次他说不出话来了,吴帆徽叙述的情况完全属实,这事只有他自己知道,吴帆徽是怎么知道的,难道这位年轻的过分的大人是神仙。

    “朝廷对诸多军士在吴桥粮草不济的事宜,是知道的,登莱巡抚孙元化大人,为你们呼吁,认为你们哗变,乃是迫不得已,朝廷也是网开一面,听从了孙大人之建议,结果你做了什么,你告诉孔有德等人,已经是造反了,就要自立为王,就要做皇帝,因为你的一己之私,不仅仅断送了军士们的未来,也让登莱巡抚孙元化大人被斩首弃市。”

    “孙元化大人、刘宇烈大人,包括张国臣大人,都是给了你们机会的,他们代表朝廷招抚你们,皇上也是心存怜悯,念及你们之中大部分都是辽东汉人,当初在皮岛等地抗击后金鞑子,且你们的大帅毛文龙被斩杀,导致你们心中有怨气,故而力排众议,给与你们机会,可你做了什么,你为了一己之私,置众多军士的性命于不顾,以为的顽抗到底。”

    “攻占登州府城,你们将城内的百信几乎斩杀殆尽,攻陷黄县、平度、昌邑和潍县等城池,你们一律屠城,大肆杀死手无寸铁的百姓,被你们无辜杀死的百姓有数万人,就算是你李九如恐惧朝廷的追究,为什么要对百姓下手,难道你不知道有报应吗。”

    “本官再说你对军士的虚伪,跟随你从吴桥拼杀的大部分军士,没有得到重用,相反你相信那些海盗和海匪,你大肆培育自身的亲信,打压其他的军官军士,你们劫掠府州县城池,获得堆积如山的钱财,却舍不得拿出来赏赐军士,任由军士在前方厮杀送命。”

    “你明明知道朝廷大军已经压进,而且前方的叛军屡屡的惨败,眼见着是无法维持了,你却继续蛊惑诸多的军士,让他们继续卖命,用他们的性命,来维护你的荣华富贵,在你的眼里,麾下的军士猪狗不如,你哪里将军士的性命放在眼里。”

    “就你这等无耻卑鄙的小人,居然也想着自立为王,还自封为都元帅,本官不知道李氏宗祠祖先知道有你这样的败类,会不会气的从地下跳起来破口大骂,你不仅仅侮辱了家族的祖先,也连累了家族所有人。”

    “不过你这没心没肺的无赖,根本无所谓,你不会想到什么是廉耻,他人的性命关你什么事,祖先更是扯淡,反正都埋在地下了,至于说家人,你视之为破衣服,扔掉根本不可惜,想想你来到登州府城之后,夜夜笙歌,哪里还记得家人。”

    “死到临头了,你居然还在挑拨军士,想着让他们为你陪葬,本官真的想把你的心挖出来,看看黑成什么样子了。”

    。。。

    李九如口吐白沫,气息逐渐有些弱了。

    吴帆徽厌烦的挥挥手,示意将其抬走,骂死人的事情,他还是在三国志通俗演绎之中看到的,诸葛亮骂死了王朗,想不到他今日的话语,也差不多骂死了李九如。

    稍稍停顿了一下,吴帆徽看了看呆若木鸡的诸多叛军军官。

    “刚刚本官所说的话语,你们也听见了,你们跟随李九如造反,刚开始是遭受蛊惑,不明就里,可你们后来无辜的残杀百姓,行为令人发指,本官完全可以将你们全部斩杀,不过陈将军为你们求情了,本官打算网开一面。”

    “你们的罪行太严重,本官不敢保证能够护得你们周全,为今之计,唯有一个选择可以救你们,那就是反戈一击,攻打孔有德以及耿仲明麾下的叛军,若是你们能够活下来,则保全了自身,也保全了家人,本官会为你们向朝廷表功。”

    “你们若是执迷不悟,依旧死死跟随李九如之流,本官也不想多说了,那是你们自己找死,怪不得本官。”

    。。。

    扑通。。。

    所有叛军军官,全部都跪下了。

    “大人饶命,我们愿意归顺朝廷。。。”

    “大人饶命,我们再也不敢了。。。”

    李勇、祖大寿、王来聘和徐彦琦等人看的目瞪口呆,这戏剧性的一幕,他们怕是一辈子也难以遇见,想到吴帆徽区区的几句话,就让这些人完全的服气了,还有那个李九如,多么的嚣张,却被吴帆徽的几句话,气的快要死掉了。

    “好了,你们起来吧,本官放你们会军营去,告诉军营的那些军士,若是想着活命,就准备杀敌,若是不想活命了,那本官也没有办法。”

    很快,大堂安静下来。

    祖大弼看着吴帆徽,正准备开口的时候,李勇进来了。

    “少爷,叛贼李九如死了。”

    “这就死了,如此的不经骂啊,还是都元帅,本官可真的是好奇了,算了,割下他的头颅,到时候带到京城去。”

    祖大弼的脸色有些发白,忍不住开口了。

    “大人的本领,末将想都不敢想,刚才这番骂人的话语,末将也背不住,这个李九如,要不被骂死,那就真的不是人了。”

    “组参将,是不是想着本官也给你总结几条啊。”

    “不敢不敢,末将不敢,大人说什么,末将就做什么。”

    大堂里面终于安静下来了,吴帆徽的脸上,有了如释负重的神情,军营里面的两千多军士,他打算全部放出登州府城去,就在孔有德等人来到府城外面的时候,至于说这些军士继续投奔孔有德,他也无所谓了,城墙上面的火炮已经准备好,祖大弼麾下的军士之中,有人会操控这些火炮,到时候将这些军士一网打尽,他也免去了担心。

    若是这些军士真的与孔有德厮杀,那他的目的完全达到。

    ;

第二百一十七章 奇迹() 
八月二十日,辰时。

    登州府城外的官道上面,升腾起一股股的黄色尘土,站在城墙上面的吴帆徽,冷静的看着这一切,城门的下方,两千多的军士已经准备好,他们马上就要冲出去厮杀。

    孔有德和耿仲明等人自动送来情报,叛军在黄县大败,损失惨重,这次的伤亡达到了伤经动骨的地步,第一批的约两千的叛军军士,正在迅速朝着登州府城的方向而来,看样子登州府城是孔有德和耿仲明等人最后的堡垒。

    吴帆徽近乎完美的安排,让朝廷大军占领登州府城和蓬莱水城的消息,一直都是严格保密,而前日和昨日进入登州府城前来禀报消息的叛军军士,几乎全部都被斩杀,他们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消息,包括朝廷大军是如何进攻的,如何的犀利等等,也包括了叛军如何的惨败,甚至有叛军军士临阵投降的事宜出现。

    黄县已经失守,耿仲明率领两千叛军军士,朝着登州府城的方向迅速撤离,孔有德则是率领剩下的军士殿后,同样朝着登州府城的方向撤离。

    这些情报,都是送给李九如的,孔有德与耿仲明不会说假话,因为没有必要,孔有德在信函之中也说了,一定要加强登州府城与蓬莱水城的守卫,这里就是叛军最后的堡垒。

    信函是孔有德身边的谋士写的,应该是孔有德口述的,意思非常清楚,这也让吴帆徽迅速了解到所有的情况,他的决心更加的坚定,就让登州府城内刚刚归顺的两千多军士出城去厮杀,双方都是两千多人,若是归顺的军士奋力厮杀,耿仲明猝不及防的情况之下,一定是大败的,再说让这两千余人帮忙守卫城池,吴帆徽还真的不放心。

    吴三桂和刘方恒率领的八百军士,正在守卫蓬莱水城,故而驻守登州府城的只有一千五百军士,而叛军有两千多人,兵力上是有悬殊的,万一这些军士内讧了,那么登州府城就有失陷的危险。

    一百步已经走了九十九步,绝不能够在最后一步失败,吴帆徽需要绝对的安全。

    对于吴帆徽这样的安排,祖大弼等人不是很理解,他们担心的就是这些军士出城之后,马上就投奔叛军,如此会让叛军的力量强大一些。

    吴帆徽没有解释,他做出了决定。

    南门打开了,两千多军士,在一名守备的率领之下,走出了城门,在前方列队,吴帆徽甚至没有派遣身边的任何一个人去指挥战斗,也没有派遣陈光福去指挥战斗。

    这种情形,在投降的军士看来,包括祖大弼等人看来,是完全的信任,可惜吴帆徽不是这样想的,两千多军士全部在城门外列阵的时候,他长长的出了一口气,总算是勉强安全了,尽管说军营里面还有八千多的家眷。

    城墙上的红夷大炮,包括弗朗机,都已经完全准备好,一旦这两千多的军士,再次投靠叛军,那么火炮就要开炮。

    吴帆徽相信,孔有德和耿仲明已经无路可走,剩下的就是死路一条了。

    可吴帆徽也没有太大的把握,那就是朱大典是否接到了斥候送去的情报,已经两天的时间过去,朱大典要么肯定收到了情报,要么就是派遣出去的五名斥候,没有能够躲开叛军,全部都捐躯了,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孔有德和耿仲明还不知道登州府城与蓬莱水城陷落的消息,就在两千多军士走出南门之前,还有两个叛军的斥候,进入城池送情报,这份情报是耿仲明写来的,要求府城内的军士做好一切准备,迎候撤离的军士进入城池之中。

    吴帆徽是穿越之人,也是典型的现实主义者,他没有那么多的义气,迄今为止他做的很多事情,都是为今后打下基础,这一点吴帆徽不会改变,哪怕今后就算是发展壮大了,他也不会改变这样的思路,不管活在什么朝代,还是现实一些的好,读书人之间的那些所谓的生死相许,所谓的意气相投,在吴帆徽看来,那都是建立在一定的基础之上的,若是自身没有丝毫的能力,那么遭遇到排斥就是必然的。

    活在最底层的百姓,他们遭遇了那么多的灾荒,无数人饿死,好像没有谁可怜他们。

    吴帆徽很清楚,这个社会很现实,你真正的强大了,能够掌控一切了,才能够真正的站起来,当然,真诚待人,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这也是吴帆徽秉持的观点,他会真诚的对待每一个结交的朋友,可若是此人背叛了,那吴帆徽也是睚眦必报的。

    嘴皮子上的道理不要讲那么多,大明王朝所谓的弹劾制度,那么多的给事中和御史,他们没有真心为百姓呼吁,而是陷入到党争之中,成为某个党派利用的工具,这些人也是导致大明王朝轰然倒塌的原因之一。

    手持单筒望远镜的吴帆徽,看见了滚滚而来的叛军,居然全部都是骑兵。

    出城迎战的军士,全部都是步卒,其中六百人手持火铳,其余人手持长柄眉尖刀,有些人甚至手持雁翎刀,而步卒对付骑兵的最好办法,就是列队手持长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