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之成王败寇 >

第19部分

明末之成王败寇-第19部分

小说: 明末之成王败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泥人也会发火。

    但吴帆徽必须劝阻父亲这样做,因为如此做了,不会解决任何的问题,反而会将事情闹僵,到时候一家人只有离开米脂县,才能够得到安宁。

    “爹,这件事情还是让我来解决,不管怎么说,这都是家族内部的事情,不要闹出去了,祭祖仪式更是不能够闹事,否则吴家的祖先得不到安宁。”

    “帆徽,你、你是不是想到什么解决的办法了。”

    “办法的确是有,不管闹到哪一步,我都可以应付的,只不过家族之中的很多事情,我都不是特别的明白,况先生毕竟是外人,不一定特别清楚家族内部的事情,所以爹要将家族之中发生的所有事情都告诉我,这样我才能够从容应对。”

    “这、家族之中的事情,我不愿意去回想。。。”

    吴庆超的犹豫,让吴帆徽更加坚定了决心,他感觉到吴氏家族一定发生过什么事情,没有况严琦说的那么简单,父亲和母亲的遭遇,不过是其中的一朵小浪花。

    “爹,我知道你不愿意说,不过我已经长大了,需要知道家族之中的事情了,今年我要参加县试、府试和院试,还不知道会遇见多少的麻烦,考试的事情都不多说了,那需要我付出努力,但我不愿意家族一直都干涉,让我不能够集中精力应对考试。”

    吴庆超看着吴帆徽,脸上还是犹豫的神情。

    “爹,今天我一定要知道家族之中发生的所有事情,这样我才能够做出详尽的安排,也才能够应对即将爆发的麻烦。”

    吴庆超终于点头了,也许将家族之中发生的事情告知吴帆徽,让吴帆徽想办法解决,是最好的选择了。

第二十六章 一地鸡毛() 
(求收藏,求点击,求推荐票,感谢读者大大的支持,感谢编辑的肯定。)

    吴帆徽做好了一切的准备,充分的开动了思想,想着从父亲吴庆超的诉说之中,分析吴氏家族遇见的诸多问题,为解决自身和家人存在的危机找到出路,不过听完所有的讲述之后,留给他的感觉只有四个字:一地鸡毛。

    都是些家长里短的故事和恩怨,这个故事要是放在几百年之后,在某些电视台那类专门诉说情感的专栏播出,一定会引发嘉宾的议论和痛斥。

    吴帆徽好不容易才让自己忍住没有摇头叹息。

    时代真的不一样,吴氏家族好歹是米脂县的望族,男尊女卑的思想是异常严重的,说的不客气一些,家族那些有地位的男人,根本就没有将女人当回事。

    吴帆徽的这位太奶奶,如今吴氏家族的长辈,其实命也挺苦的。

    不到二十岁就嫁入吴家,自家的夫君是吴氏家族族长的大公子,吴氏家族的大少爷,本来以为进入了一个大家族和望族,能够享受幸福的生活,谁知道根本就不是如此,吴氏家族的那位大少爷,典型的纨绔之徒,自诩为风流倜傥,读书没有多大的用,秀才的功名都没有得到,女人缘却很是不错,在迎娶太奶奶进门之前,就逛过窑子,在外面留下了一些风流债。

    当然这样的事情,作为大家族的嫡亲子弟,不算什么事情,家族之中的长辈也不是热别的在意,只会在偶尔看不过去的时候,出面提醒一番。

    太奶奶就是在如此的情形之下,进入了吴氏家族。

    可以说从进入到吴氏家族,太奶奶就没有得到丝毫的关照,自家的夫君依旧是风流倜傥,对家中的事情不管不顾,丝毫没有收敛的意思,时常让太奶奶独自一个人留在家中,也算是殷实人家出身的太奶奶,多次规劝自家的夫君,想不到这样做没有丝毫的效果,反而让两人之间的关系急剧的恶化。

    太奶奶暗自伤悲,但无可奈何,大家族的规矩很多,与寻常的人家完全不一样,太奶奶尽管内心极其的不舒服,表面上还是要装出恩爱的样子,还要维护自家夫君的形象,毕竟人家是家族之中的大少爷,这样的情形,让吴帆徽不寒而栗,这简直就是被人用刀子捅了心窝,脸上还要带着微笑、遮住伤口不让任何人看见。

    女人在这样的环境之中时间长了,心理肯定是会扭曲的,要知道太奶奶进入到吴氏家族,承担的最大责任就是孝敬长辈和相夫教子,要是有做的不好的地方,那就会遭受到家族长辈的斥责,毫不留情的斥责,甚至自家男人做错的任何事情,太奶奶都要承担责任。

    不可能有其他的爱好,也不可能有诉说委屈的地方,还要小心翼翼、战战兢兢的维持家族的完美形象,这种日子不是人过的日子。

    吴帆徽的奶奶,是吴氏家族的家生子,在吴氏家族长大,本来是家族之中做杂事的丫鬟,很少有机会露面的,今后也就是嫁给家族之中的下人,生下的孩子依旧是吴氏家族的家生子,可不知道为什么被大少爷发现了,也不管人家是不是愿意,霸王硬上弓。

    太奶奶刚开始是同情的,或许是知道自家男人的德行,也或许是遭受了太多的痛苦折磨,颇为同情这个丫鬟,但后来发生的事情,让太奶奶的态度彻底转变了。

    吴帆徽的奶奶,得到了家族之中大少爷的青睐,也想着鲤鱼跳龙门,希望成为大少爷的妾侍,于是在这个过程之中,施展了一些手段,也算是迷住了大少爷。

    色胆包心的大少爷,居然向父亲提出了迎娶丫鬟为侍妾的请求。

    这一下捅了马蜂窝。

    吴氏家族毕竟是米脂县的望族,家族的大少爷身份贵重,将来是会出任家族族长的,有个三妻四妾的很正常,但就算是妾侍,也需要有明确的身份,寻常人家的女孩子都是可以的,家族之中的家生子肯定是不行的,这明显是乱了规矩的。

    族中的长辈出面训斥,太奶奶也在一边规劝,甚至准备将丫鬟弄到自己的身边,作为贴身丫鬟使用,那样在家族之中的地位就不一样了。

    谁知道这次大少爷铁了心,一定要迎娶丫鬟为侍妾。

    吴氏家族丢不起这个脸,大少爷被暴怒的族长行使了家法之后,老实很多了,丫鬟本来是准备直接沉入水潭处死的,偏偏怀孕了。

    有了孩子就不一样了,毕竟是大少爷的骨血,丫鬟靠着肚子里的孩子,保住了性命。

    就在丫鬟生下孩子,也就是吴帆徽的父亲吴庆超不久,族长突发疾病去世,大少爷顺利的成为了吴氏家族的族长。

    很快,老族长的突然去世,被怪罪到丫鬟和刚刚出生不久的吴庆超的身上,因为这样的原因,吴庆超甚至没有得到家族的承认。

    已经成为族长的大少爷,倒是没有忘记这个儿子,时常给与关照。

    但大少爷和太奶奶之间的关系,更加的恶化,大少爷将老族长的突然去世,怪罪到太奶奶的身上,认为是太奶奶时常在老族长的面前哭诉,导致老族长气血攻心,突然去世的。

    大少爷甚至准备一纸休书,让太奶奶离开吴氏家族,回到桃花镇去。

    太奶奶在家族之中的表现很是不错,尊重长辈,照顾小辈,得到了众人的认可,大少爷尽管成为了族长,也不能够随便休了太奶奶。

    事情到此应该是告一段落了,遗憾的太奶奶认为这一切都是丫鬟从中挑拨的,将这个仇恨记在了丫鬟的身上。

    丫鬟本以为大少爷成为了族长,自己的命运会发生转机的,谁知道大少爷本就是见异思迁之人,不会长期将感情投放在某一个女人的身上,如此丫鬟的身份地位依旧卑微,在吴氏家族无法抬头。

    大少爷成为了族长,对儿子吴庆超也不是特别的关注,一直到吴庆超十六岁的时候,才为其娶亲,且迎娶的同样是吴氏家族的丫鬟王和翠。

    十七岁的时候,吴庆超得以进入吴氏学堂读书。

    大少爷长期流连红粉之中,身体不可能很好,不到四十岁的时候,身体就完全垮下来,刚满四十岁的时候,一命呜呼。

    家族之中的老三吴缅清接任了族长的位置,此刻吴缅清已经是秀才的身份。

    吴缅清知道大嫂遭遇的所有事情,出任族长之后,很是尊重大嫂。

    于是丫鬟和吴庆超、王和翠的厄运就此到来。

    太奶奶毫不留情的整治丫鬟和吴庆超,让已经不年轻的丫鬟做重活,吃最差的伙食,生病了也不要想着歇息,吴庆超从吴氏学堂退学,同样在家里做事情,被当作了苦力。

    丫鬟没有支撑多长的时间,弥留之际,求见族长吴缅清,恳请族长给儿子儿媳一条活路,让他们离开吴氏家族,回到丫鬟的老家马鞍山村去。

    吴缅清大概是觉得大嫂做的有些过分了,终于站出来,做出了决定,让吴庆超与王和翠两人离开吴氏家族,回到马鞍山村去。

    太奶奶异常的愤怒,想不到丫鬟临死之前找到了族长,不过族长做出决定的事情,她也不好反对,眼睁睁看着吴庆超与王和翠离开。

    吴缅清接任族长两年之后,乡试高中,不可能继续担任吴氏家族的族长了。

    于是太奶奶的大儿子吴庆昙出任了吴氏家族的族长。

    吴庆昙在父母扭曲的关系之中长大,看问题做事情本就不叫偏激,读书也没有多大的出息,仅仅是过了县试和府试,有了童生的身份,但好多次参加院试都没有高中,不到三十岁的时候,接任了吴氏家族族长之位,想着考取功名的可能性不是很大了。

    吴庆昙算是愚孝之人,很听从母亲的话语。

    太奶奶遭受多年的心理折磨,性格早就有些变态了,儿子出任了吴氏家族的族长,太奶奶觉得扬眉吐气了,母凭子贵,于是乎开始决定家族所有的大小事宜。

    也就是在这段时间之内,吴氏家族开始迅速的衰败,不到十年的时间,就一蹶不振了,在外求学做官的吴缅清回到米脂县,发现事情不对,已经无力回天。

    吴缅清非常的愤怒,好端端的一个家族,米脂县的望族,不到十年的时间,被折腾的几乎要断气了,他毫不留情的训斥了族长吴庆昙,言语之中也对大嫂很不客气。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太奶奶在家族之中的权力遭受到了制约,但这已经没有多大的作用,衰败的吴氏家族,已经没有资格与其他的家族抗衡。

    吴缅清无法拯救吴氏家族,只能够以少回家来发泄。

    吴氏家族这一地鸡毛的故事,让吴帆徽的头皮发麻,不过他也从这个听上去有些传奇的故事之中,看到了希望,看来吴氏家族虽然彻底衰败了,但真正能够做主的人,还是三爷爷吴缅清,自己只要能够真正的打动吴缅清,就不会遭受到太奶奶近乎疯狂、什么都不顾及的算计和打压。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吴帆徽很是鄙视自己那位已经去世的爷爷,其实吴氏家族衰败的根源,就在他的身上。

第二十七章 邀请() 
(求收藏,求点击,求推荐票,求读者大大的支持。)

    申时,况严琦再次来到家中,和吴庆超打过招呼之后,来到了吴帆徽的房间。

    况严琦的脸上没有什么表情,他从怀里掏出一封信函,递给了吴帆徽。

    “帆徽,这是吴大人给你的信,我已经尽力了,接下来事情会如何的发展,我也不知道,我是希望你能够参加县试的,学堂里面所有的学生,唯有你有希望。”

    “谢谢先生了,不管事情进展和结局如何,我都记住先生的帮助。”

    况严琦仔细的看了看吴帆徽,一字一顿开口了。

    “帆徽,日后我可能真的有麻烦你的地方,不过,唉,吴氏家族的人要是都固执己见,那就不好说了。”

    马上就是吃饭的时间,不管吴庆超和吴帆徽如何挽留,况严琦都坚决告辞,今日出发回家不行了,况严琦决定回到祠堂歇息一晚,一大早就离开县城回家去。

    况严琦离开之后,吴帆徽独自在方面里面,看着桌上的信函好一会。

    拆开信函的时候,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信函上面只有几个字,邀请吴庆超、吴帆徽父子参加正月十五吴氏家族的祭祖仪式,时间是上午的辰时。

    放下信函之后,吴帆徽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的微笑。

    况严琦只是帮忙送信,不可能从吴缅清那里得到什么明确的答复,甚至连信函的内容都不知道,故而到家里来的时候,脸上是没有多少表情的,再说这件事情,与况严琦没有太大的关系,人家能够在正月的时候专程到家里来告知情况,就很不简单了。

    当然人人做事情,都是有目的的,要是他吴帆徽没有任何的本事,县试也不可能有什么希望,那么况严琦是不可能帮忙的,人家想到的是两年之后的乡试,心思根本就没有在吴氏学堂,更不会关心吴氏学堂学生的任何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