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之成王败寇 >

第48部分

明末之成王败寇-第48部分

小说: 明末之成王败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五百文钱,已经很多,毕竟有五十人要去拜见知府大人,平均每个人两百文钱,就是八两多的银子,这超过了衙役全年能够从官府拿到的报酬。

    衙役的脸上带着谦卑的笑容,嘴里小声说着恭喜的话语,带着吴帆徽来到大堂后面的厢房,知府大人就在这里见诸多的学子。

    “学生吴帆徽,表字谦珏,拜见恩师。”

    吴帆徽依旧没有下跪,稽首行礼,弯腰的幅度很大。

    就算是有县试案首和府试案首的身份,吴帆徽见到了知府大人,也是应该下跪的,可惜这是他的底线和原则,在没有遭遇到危险,或者是能够避免的情况之下,他是不会下跪的。

    马懋才的脸上,带着微笑,没有表现出对吴帆徽不下跪的不满。

    确定府试案首的时候,马懋才再次看了吴帆徽的文章,越看越觉得有道理,越看越是符合他内心的想法,他几乎是毫不犹豫就确定吴帆徽为府试案首了。

    卢为标的信函,县试的文章,府试的文章,让马懋才对十四岁的吴帆徽刮目相看,面对贺氏家族徽精心的布局,从容破解,游刃有余,更是让马懋才对吴帆徽有了独特的感受,可以说很多在官府多年为官之人,都做不到这些。

    吴帆徽嘴里的那个老人,在马懋才的内心更是神秘,因为人家显露出来的是读书人的气质,挥金如土,身份肯定是不一般的,也许时刻关注吴帆徽的每一步。

    当然,吴帆徽不下跪,马懋才不可能特别的高兴,可他毕竟是四品知府,怎么可能在一个少年面前失态。

    吴帆徽迅速奉上了白银。

    足足三锭白银,也就是三十两白银。

    马懋才仅仅是伸手,将袋子拂到一边去,就知道是多少的银子了。

    眼前这个少年的出手大方,出乎了他的预料,这三十两白银,足以维持延安府城内一户中等人家的开销了,更是能够维持寻常人家五年到六年的开销。

    马懋才脸上还是不会表露出来,但他惊叹吴帆徽出手的大方,这样的人进入到官场,肯定是如鱼得水,千里做官只为财,遇见大方之人,谁不爱结交。

    “谦珏,可知你为什么成为府试案首。”

    “回禀恩师,谦珏能够成为府试案首,全部都是恩师栽培的结果。”

    马懋才忍不住再次笑了,十四岁的少年,马屁拍的滴水不漏,的确不简单。

    “非也,这都是你的学识不一般,十多岁的年纪,能够有着不一般的学识,成为县试和府试的案首,老夫都很是羡慕啊。”

    “谦珏感谢恩师赞誉,不敢自得,回去之后还要认真学习,准备参加院试。”

    “很好,院试之重要性,老夫就不多说了,你不及弱冠之年,就如此稳重,老夫相信你一定能够在院试之时,更加从容应对,老夫可要等着你的好消息。”

    吴帆徽内心有些嘀咕,怎么马懋才说话和卢为标差不多,都是等着好消息之类的,这当然是祝福的话语,可背后的含义也是不简单的。

    马懋才是延安府知府,正四品的官员,不可能青睐一名秀才,或者是童生,怕是一般的举人都看不上,但人家阅历丰富,看人是有眼光的,说出来这些话,也是为今后打下基础。

    说话不过是上嘴皮碰下嘴皮,没有付出什么,会得到什么就不好说了。

    “谦珏一定会努力,院试若是取得好成绩,专程禀报恩师。”

    “很好,老夫是看好你的,今年九月的院试,包括来年九月的乡试,你是我延安府之人才,也一定要为报效皇上,为朝廷出力。”

    马懋才的这些话说的有些大,吴帆徽差点不知道如何回答。

    “谦珏唯恩师马首是瞻。”

    马懋才笑了,这一次是真正的笑了,他是两榜进士,当然知道这句话的含义。

    通过县试的读书人,恩师为知州或者知县,通过府试的童生,恩师为知府,通过院试的秀才,恩师为学道,不过这些所谓的恩师,基本没有什么含金量,只有通过乡试,成为了举人,那个时候的恩师,才是真正的老师。

    只有举人,才会进入到朝廷做官,才能够真正的帮助他人,说的不好听一些,也才有利用价值,能够被别人利用,也能够利用别人。

    当然,通过了会试,那就更不简单了,最少都是三甲进士,外派也是七品的知县。

    “谦珏,你如此的聪慧,老夫就不多说什么了,老夫还是要祝贺你。”

    对聪明人说话,马懋才也不会啰嗦,很多的话语点到为止,至于说贺氏家族算计吴氏家族,牵涉到吴帆徽的事情,他不会在吴帆徽的面前提及,但是会给卢为标写信告知的。

    马懋才端起茶杯的时候,吴帆徽连忙起身告辞。

    走出府衙,管家和两个年轻人都在府衙外面等候。

    管家的脸上带着笑容,尽管吴帆徽进入到府衙没有多长的时间就出来了。

    回到客栈,掌柜笑脸相迎,他已经知道眼前的这个少年,就是府试案首,人家可是大有前途之人,住在了他的客栈,那就是金字招牌,日后参加府试的考生,都要前来住宿了,而且这个少年住宿的是甲等上房。

    掌柜知道吴帆徽就要离开客栈回家去了,早就安排了丰盛的酒宴,这可是客栈请客的,其实连续三天的时间,客栈都是摆好酒宴请客的。

    看着掌柜的笑脸,吴帆徽明白意思,他径直走到了柜台前面。

    “掌柜,麻烦你这么长时间,怎么也要留下一些东西,我就写几个字,掌柜的可不要嫌弃啊。”

    “哪里,哪里,公子愿意留下墨宝,客店蓬荜生辉。”

    吴帆徽笑了笑,想不到客栈的掌柜,也能够说出蓬荜生辉这样的词句,看来也是有一些学识的。

    “米脂县最好的酒楼为四海楼,由此我想到了一句话,就送给客栈。”

    稍稍思索了一下,吴帆徽很快落笔了。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看见这几个字,掌柜的眼睛都笑的合不拢了。

    吃饭的时候,女儿红再次被搬出来,而且是客栈珍藏好些年的女儿红。

    吴帆徽可没有客气,穿越之后,他喝酒都是比较克制的,也是想着这副身板顶不住,不过一年多时间过去,情况早就发生变化,他没有挨饿,不仅能够吃饱,还注意了营养的搭配,身体已经很不错了,不过一年左右的时间,他的身高就到了一米六五左右,长了足足十公分,这在明末算是高个子了,他知道个子还会长,最终怕是能够蹿到一米七以上。

    管家心情好,喝酒也爽快,至于那两个年轻人,也喝下了三杯酒。

    掌柜的也专门来敬酒了,而且在这之前,已经将吴帆徽写的字拿去裱了,他要将这幅字挂在客房里面,这可是府试案首写的字。

    吴帆徽最终和管家拼酒,管家居然喝不过,趴到在桌上。

    翌日管家醒来的时候,很不服气,他居然喝不过一个少年。

    回程很快安排好了,全部都是管家出面安排,其实吴帆徽带到府城的银子,还剩下不少,一个多月的时间,他自己用去的银子不足五两,至于说父亲吴庆超给的二十两银子,根本就没有动。

    六月二十二日,吴帆徽一行从延安府城出发,回到米脂县去,这个时候,贺氏家族的人依旧在府城等候,他们还要等到贺思遥与贺思峻拜见知府大人之后,才能够离开府城的,贺思峻的名次靠后,见到知府大人的时间自然就要晚一些了。

    至于说米脂县其他的考生,早在发榜之后就离开了。

第六十七章 动手() 
米脂县再也没有以往那么平静了。

    吴氏家族的吴帆徽,不仅成为米脂县县试案首,还成为了延安府府试案首,在县城内引发了巨大的反响,这是米脂县开天辟地第一人,想不引发注意都难。

    吴氏家族的族长吴缅清是非常高兴的,此次李氏家族、刘氏家族和王氏家族是真心实意前来祝贺的,送来了贺礼,吴缅清也亲自出面,招待这些家族的族长,贺氏家族也派了贺泯宣代表家族前来祝贺。

    真正的主角吴帆徽,此刻却非常的低调,他给母亲和两个妹妹带回来不少的礼物,包括丝绸的料子,这种丝绸做成的衣服,适合在夏季的时候穿着,拿着粗布的衣服实在有些热,此外就是一些描红的饰品了,这些饰品都是女孩子学习化妆用的,要知道这个时代,大户人家的女孩子,几乎没有不化妆的,而且以淡妆最为盛行。

    吴帆徽能够在家里的时间不是很长,回到米脂县已经是七月初,八月上旬他就要再次出发,前往西安府城,参加九月初五进行的院试。

    除开回到家的当天,吴帆徽参加了族长亲自主持的庆贺酒宴,之后都是以加紧学习推辞了所有的宴请,吴缅清当然是支持的,要知道参加院试的童生,接近千人,想要脱颖而出,可不是简单的事情,就算是吴帆徽是县试和府试的案首,那也要加紧复习,准备院试。

    所以后面的诸多宴请,都是吴缅清和吴庆超出面应对。

    此时的吴帆徽,可不会完全的看书,他正在筹谋一件事情。

    成为府试案首,拜见知府大人的时候,吴帆徽很想提及贺氏家族的事情,不过知府大人没有主动提出来,他也就不会多嘴,后来在回家的路上,他突然明白了,自己既然能够成为府试案首,就说明知府大人的态度是明确的,人家不需要当着自己的面说,有些话真的完全说透,也就没有什么意思了。

    吴帆徽倒没有想着马上扳倒贺氏家族,这不现实,贺氏家族有三名举人,其中贺方振年老致仕,是家族的族长,其五弟贺方魁是京城鸿胪寺从八品的主薄,六弟贺方炳也是在山西某县担任县丞,虽说在京城的贺方魁,担任的职务不显眼,不过京官总是有些关系的,远不是现如今的吴氏家族可以对付的。

    怕是知县卢为标,也不会真正想着彻底打垮贺氏家族。

    不过逐渐剪除贺氏家族在米脂县的势力,扩展吴氏家族的势力,这是可以着手做的事情,而且必须做的彻底,让贺氏家族有苦说不出。

    七月初,酷暑季节虽已经过去,可是秋老虎更甚,干燥闷热的气候,让人很不舒服。

    吴氏家族的祠堂,厢房。

    马鞍山村里正吴庆雄,跪在地上,痛哭流涕,嘴里不断的哀求。

    事情已经非常清楚,贺氏家族派人到了马鞍山村,找到了耆老王振贵和里正吴庆雄,策划了诬陷吴帆徽的事宜,而且此次的诬陷是致命的,居然说吴帆徽勾结土匪和造反的农民,妄图谋反,这个罪名要是坐实了,吴帆徽就死定了。

    所有的细节,吴庆雄都仔细说了。

    吴庆雄是吴氏家族的成员,做出来这样的事情,明显是得不到原谅的,不过吴帆徽的想法不一样,他的目标是削弱贺氏家族的力量,至于说王振贵与吴庆雄等人,不过是小喽啰。

    当然,吴庆雄做出这样的事情,肯定是要付出代价的。

    吴缅清的脸色铁青,所有的经过他都知晓了,贺氏家族果真下了狠手,要不是吴帆徽敏锐的分析,事情真的无法收拾,怕是他吴缅清都要跟着搭进去。

    吴缅清已经和吴帆徽仔细的商议,他早就不将吴帆徽看作是少年,家族遇见的这么多的事情,若不是吴帆徽的筹谋,根本无法收拾。

    吴缅清赞同吴帆徽的想法,暂时不要与贺氏家族对着干,首要的任务是削弱贺氏家族在米脂县的根基,而且让贺氏家族无可奈何。

    “吴庆雄,你身为吴氏家族之人,更是马鞍山村的里正,做出这等欺师灭祖的事情,不仅要接受家法的惩治,还要被扭送到官府去。”

    “我错了,族长,我接受家法处置,您千万不要将我送到官府啊。。。”

    吴庆雄看见族长的脸上没有什么表情,连忙对着旁边的吴庆超和吴帆徽开口了。

    “庆超兄弟,帆徽小哥,你们在马鞍山村这么多年,我对你们怎么样,你们都是知道的,看在这么多年的份上,你们就饶了我。。。”

    还没有等到其他人开口,吴帆徽就开口了。

    “吴庆雄,你本是我的长辈,不过你做的事情,难以理解,当初你和王振贵指使吴宝贵等人捉我,可曾想过吴氏家族,后来你诬陷我私通土匪、勾结农民暴乱,可曾想过吴氏家族,你可曾想过这任何的一件事情,若是得逞了,我的性命早就不存在了。”

    吴帆徽说出这些话语,让跪在地上的吴庆雄身体颤抖,让吴缅清的脸色更加的铁青。

    “吴庆雄,你还有什么可说的,我可没有那么多的耐心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