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之成王败寇 >

第69部分

明末之成王败寇-第69部分

小说: 明末之成王败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到房间,跟进来的李佳翠和李靖飞脸上的笑容有些勉强。

    吴帆徽稍稍思索,就明白了其中的原因,这姐弟俩怕是考虑到自己娶老婆的事情了,自己的老婆也是他们的主人,要是对他们姐弟俩不好,他们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同一件事情,吴明丽、吴明芳的看法,与这两姐弟的看法大不一样,这就是区别。

    “佳翠,靖飞,你们还小,不要想那么多的事情,我不会亏待你们,家人不会亏待你们,这个家也不会亏待你们,正月过了之后,靖飞就到学堂去念书,我已经和况先生说好了,我可能过一段时间出门,你们安心在家里。”

    李佳翠脸上很快露出了笑容,她当然相信少爷的话。

    不过少爷说到出门的事情,让她一下子担心了。

    “少爷准备到哪里去啊,奴婢也是要跟着去的。”

    “我出门去游历,你们年纪太小,不能跟着去,好好呆在家里,佳翠,今后跟着大妹和小妹多学些东西,靖飞到学堂去了后,家里也没有多少的事情,我已经联系了先生,正月之后就会到家里来,专门教授文武七弦琴和古筝,你也跟着学学。”

    “知道了,奴婢一定认真跟着大小姐和小姐学习,弟弟也会努力学习的,少爷回来的时候检查,若是弟弟学习不用功,少爷尽管惩罚。”

    巳时,吴帆徽、马继刚和孙凯林,骑马朝着十里铺而去。

    这段路线他们非常熟悉了,战马更是熟悉,一路疾驰而去。

    不到一刻钟的时间,战马就到了目的地。

    吴帆徽下马之后,将缰绳递给了身边的马继刚,大步朝着屋子里面走去。

    李勇等人早就起身了,吴帆徽进去的时候,看见院落里面的李勇等人,头上还冒着雾气。

    “呵,不错啊,大年初一都坚持训练啊。”

    “少爷提议的这双臂双腿绑麻袋跑步,效果真的很好,早上没有绑着麻袋,跑步的时候,感觉到身体都要飘起来了,做杠子的时候,一点都不吃力。”

    “我也是从一本书上看到的,不过这绑麻袋跑步,至少坚持半年以上的时间,而且每个月都要增加重量,真的训练好了,就能够做到身轻如燕了。”

    “少爷,是不是这样训练了,就能够飞檐走壁了。”

    “没听说过,那都是瞎吹的,怎么可能飞檐走壁,要是腿上绑上半年的麻袋,就能够做到飞檐走壁了,这世上岂不是多了好多的飞人了。”

    “少爷说的是。”

    “其实双臂和双腿绑着麻袋训练,主要的目的还是练习灵活性的,真正到了取下麻袋的时候,身体灵活很多,譬如说原来你举刀的时候,需要五息左右的时间,解下麻袋之后,就只需要一息左右的时间,如此在战场上厮杀,你举刀比对手快,身体比对手灵活,你想想,对手能够伤着你吗。”

    李勇拍了拍脑袋,不断的点头。

    “是啊,还是少爷神,我就想不到这点,等会还是将麻袋绑上,至少要坚持半年的时间。”

    一个多月时间以来,吴帆徽和李勇等人,主要进行的还是体能方面的训练,这里面就包括了骑术和射箭的训练,让吴帆徽吃惊的是,李勇等人的骑术是非常精湛的,而且相互之间配合协调的能力也很强,射箭的准头也不错,这让他对锦衣卫有了些许不同的看法,恐怕锦衣卫不是很多文学作品之中描述的那样,锦衣卫里面还是有不少人才的。

    吴帆徽跟着也学习了很多的本事,他感觉到自己接受能力特别强,譬如说这射箭,重点在于稳定性的训练,原地射箭能够保持稳定性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在马背上能够保持稳定性,这就需要身体稳,手不抖,而且能够和胯下的战马熟悉,在移动的过程之中,能够射出犀利的弓箭,当然准确性和原地射箭的可能性是无法比较的。

    这方面吴帆徽也曾经侧面问过李勇等人,得到的答复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在马背上远距离射箭,不可能保持很高的精准度,和原地准备好射箭没有可比性,哪怕是最为精锐的骑兵,也做不到这一点,骑马射箭最为厉害的地方在于移动块,射箭的速度快,多人冲锋的时候,密集的弓箭形成了箭雨,对方根本就无法躲避。

    李勇等人的解释,让吴帆徽恶寒,原来好多书上描述的都是骗人的,骑马射箭百发百中不是常人能够做到的,也许有一两个神人能够做到,不过那属于怪兽级别了。

    吴帆徽最为注重的就是整体协调,尽管他对军事方面的事情不是特别的熟悉,也知道整体协调的重要性,一支训练有素、整齐划一的军队,可以被称之为铁军、洪流,进攻之时能够迸发出来巨大的能量,让对方无法抵挡,而一支各行其是的军队,哪怕军士个个都是武林高手,也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到了战场上,没有丝毫的战斗力。

    “李勇,刘方恒,戴能祥,我们进屋里去说,这游历的事情,看来是迫在眉睫了。”

    李勇等人感觉到奇怪,大过年的,少爷怎么突然想到游历的事情了,至少也要等到正月之后再来商议啊。

第九十七章 惊闻() 
崇祯三年,正月初三。

    一大早,吴帆徽就出城了,不过他们没有直接到十里铺,而是在南门外等候,马继刚和孙凯林不知道是什么事情,虽然奇怪,但还是老老实实的等候在身边,三人悉数都骑着战马,没有谁下马,吴帆徽的眼光,一直都看向官道。

    米脂县的春节一点都不热闹,吴帆徽从小生活的马鞍山村,早已经是十室九空,绝大部分的庄户人家都加入到流民队伍之中,不知所终,吴帆徽忙于县试、府试和院试,等到他从西安府城回来,再次到马鞍山村去的时候,根本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仅仅一年多的时间,马鞍山村已经看不见什么人,吴帆徽试图从记忆之中搜寻小时候的伙伴,但怎么都想不起来。

    耕地抛荒,无人耕种,这几年耕种都没有收成,谁还会种地。

    尽管吴帆徽对马鞍山村几乎没有什么感情,但出现这样的情况,他还是有些悲伤的。

    马鞍山村原耆老王振贵被官府斩首示众,原里正吴庆雄最终被流放到云南,也就是这个时候开始,马鞍山村迅速开始了衰落,村子里饿死不少人之后,更多的庄户人家为了活命,都加入到流民队伍之中去了。

    一直到亲耳听见族长吴缅清说到马鞍山村的吴家,吴帆徽才知道,马鞍山村的吴家说起来也是吴氏家族的人,不过那都是很久之前的事情了,当年家族之中出现叛逆之徒,被赶到了马鞍山村,于是马鞍山村也出现了吴家,因为距离县城不是很远,所以辈分一直都没有乱套,只是老祖宗曾经立誓,吴氏家族的子子孙孙,都不准承认马鞍山村吴家为本家。

    所以马鞍山村的吴姓之同宗出现饥荒,吴氏家族是不会伸出援手的。

    吴帆徽对这样的事情很是愤怒,都这么多年过去了,还抱着老祖宗的话语不放,这等于是活人被尿憋死了,都是吴氏家族之人,为什么不能够出手相救。

    官道上出现了两个小黑点,吴帆徽看的非常仔细,等到这两个小黑点逐渐增大的时候,他的脸上显露出来凝重的神情。

    两个头发蓬松、面带菜色的人,来到吴帆徽的面前,扑通跪下了。

    “大哥,我们给您拜年了。”

    其中一人带着哭腔开口了。

    吴帆徽早已经下马,迅速上前扶起了两人。

    “王宝福,王德才,起来吧。”

    等到两人站起身,吴帆徽再次开口。

    “去十里铺,王宝福,王德才,你们两人还可以支撑吗。”

    十里铺,吴帆徽的神色异常严肃,他看着王宝福和王德才两人狼吞虎咽,没有开口说话,李勇、马继刚、孙凯林、刘方恒和戴能祥看着吃饭的两人,同样没有开口,从两人身上破旧的几乎看不清楚颜色的衣服,可以知道两人是朝廷军士。

    终于等到王宝福和王德才吃饭的速度慢下来,看样子两人的确是饿坏了。

    “王宝福,王德才,你们遇见了什么情况,吴宝贵怎么了,详细说说。”

    王宝福站起来的时候,忍不住打嗝。

    “大哥,宝贵哥被流寇抓走了。”

    “流寇,什么流寇。”

    “总兵大人承那些暴民为流寇,军中的兄弟们都是这么称呼的。”

    吴帆徽点点头,他记得崇祯四年,农民起义军离开陕西,进入山西之后,朝廷才开始称其为流寇,原来那是史书上的记载,流寇这个称呼在崇祯二年底就出现了。

    “我们、我们兄弟们全部都散了。”

    王德才也站起身来,两人站立的姿势,能够看出在军队之中呆过。

    “去年宝贵哥带着我们到了甘肃,很快进入到军营之中,到了五月份的时候,宝贵哥作战勇猛,还被提拔为队正了,我们和流寇打了好几次,不过宝贵哥和我们觉得,我们的对手好像就是流民,厮杀的时候,他们就知道逃命。”

    “十一月上旬,我们突然接到命令,说是要到京城去保护皇上,后金鞑子围困了京城,我们从甘肃出发,走到金县的时候,兄弟们忍不住了,吃不饱不说,还被催促快一些,兄弟们在军营的时候,领不到军饷,饿肚子是经常的事情,王德才和我在军营大半年的时间,就是领取了两次军饷,一次只有几钱银子,这次出征到京城去保护皇上,大伙以为皇上肯定是拿出来钱粮了,谁知道根本不是那样。”

    “在金县的时候,所有兄弟都跑了,没有谁听总兵大人的,宝贵哥无奈,也带着我们跑路了,我们本来想着,回到甘肃去看看,如果情况不行,那就回家,谁知道遇见了流寇,拼杀的时候,王德才和我逃出来,宝贵哥不见了。”

    。。。

    王宝福口齿还是不错,尽管没有什么学识,但能够将事情说的清楚明白。

    “你们在什么地方遇见的流寇,从什么地方回来的。”

    王宝福脸色有些茫然,他对地形不熟悉,根本不知道是什么地方,就知道跟着官道走。

    吴帆徽看着王宝福和王德才茫然的眼神,叹了一口气,拿出了一张简易的地图。

    这张地图是他自己绘制出来的,几乎涵盖了陕西全省,至于说一些地方的地名,则是李勇等人补充的,当然吴帆徽可没有那么好的记忆力,他也是在县衙的户房偶尔看见了一张全省的地图,类似于鱼鳞图之类的,感觉到非常重要,于是凭借着记忆画下来。

    吴帆徽的手指向了甘肃的固原州和平凉府两个地方。

    “你们驻扎的地方是固原州还是平凉府,你们驻扎的卫所叫什么名字,你们的总兵大人叫什么名字。”

    “我们驻扎的地方是甘州所,总兵大人杨大人,什么名字我们不知道。”

    吴帆徽的脑海里蹦出了杨嘉谟这个名字,甘肃总兵,崇祯二年十一月奉三边总督杨鹤之命令,率军前往京城勤王,结果所率军士抵达山东金县哗变,全部逃离,杨嘉谟不知所终。

    或许想起了什么,王宝福补充了一句话。

    “总兵大人带着我们驻扎的地方变了好多次,我们最后驻扎的地点有个名字我记住了,叫做驿马关。”

    “少爷,驿马关在庆阳府府城的附近。”

    李勇的补充,让吴帆徽微微点头,看样子杨嘉谟是率领军士从庆阳府出发,前往京城的,有一点他必须弄清楚,那就是王宝福和王德才是从什么地方回来的,这个信息非常重要,便于吴帆徽知道外面的情况。

    “王宝福,王德才,你们是从北方回来的,还是从南面回来的。”

    “是从北方回来的,我记得葭州一些地方,对了,宝贵哥和我们在一起的时候,曾经问过路,我们经过的有一个叫做河曲的地方。”

    这一下,不用李勇开口,吴帆徽也知道王宝福等人回来的路线了,从山西的河曲进入到延安府所辖的府谷,经过神木,葭州,回到了米脂县,这也难怪他们会遇见流寇,府谷和神木等地,是流寇最为活跃的地方。

    “说说你们一路看到的情形。”

    “我、我们就知道逃命,没有注意其他的。”

    吴帆徽再次的叹气,这就是没有文化的恶果,不过他不会轻易放弃。

    “你们从那个叫做河曲的地方,走了多长时间,就遇见流寇了。”

    “这我记得,好像不到十天的时间,应该是五天左右,我们在官道上碰见流寇的,他们人好多,宝贵哥也带着几十个兄弟,一下子就被冲散了,我们亲眼看见好几个兄弟被杀了。”

    “这之后你们遇见了流寇吗。”

    “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