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华族崛起 >

第24部分

华族崛起-第24部分

小说: 华族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西班牙人的吕宋,有了地盘之后加快发展,自身强大以后就不怕了,往哪里扩张都可以。我现在有技术,而且是西方人没有的技术,我也有钱,今年在穗城小打小闹半年时间也赚了近两百万两银子,这还只是粤省一个省的生意,一个多月前我和一个美国人汤姆合资成立了汤姆洋行,过完年汤姆洋行就要开张了,会做大清全国和在大清的洋行的生意,我有信心明年赚两千万两银子。我现在就缺人,主要缺治理地方的官员和普通老百姓。其实按我们现在掌握的先进武器,打下马尼拉没问题,不过守不住,反而会让土著们摘取胜利果实,所以我们现在隔岸观火,让土著们和西班牙人打生打死,等时机成熟了我们就出手,那样土著的人口会少很多,方便我们治理!我这次认祖归宗也是想取得崀山镇唐家的助力,我到时打下地盘了也要人去治理。我找刘伯的目的也差不多,主要是想办教育,培养各类人才,同时也给穷苦老百姓一条出路。”唐刚开门见山地说出自己的目的。

    “只要你不造朝廷的反我就可以支持你,你出钱办教育的话我欢迎,我现在虽然去职了,但我的门生故吏还很多,想办点事还不难。不过我想知道你怎么给穷苦老百姓一条出路,要知道现在农村土地兼并已经很严重了,富人越富,穷人越穷,有点象明末了,这是乱世的征兆啊!”

    “很简单,就两招,一是发展工商业,让他们去工厂上班,我会在穗城建很多工厂,可以养活很多老百姓;二是让他们移民出去,我已经在吕宋建了一些种植园,那里一年可以三熟,我们可以大量招收穷苦老百姓去搞种植,当然,我也会在种植园内修好工事,组建民兵,一旦时机成熟就夺取整个吕宋。”

    “那好,你要干的这些事我都支持,只要你好好对待咱们大清的穷苦老百姓。另外,兴华你可有婚娶?”刘坤一突然问唐刚的家事,不知为什么。

    “刘伯,我在穗城已经取了两房姨太太,其中二姨太是穗城雷家,三姨太是穗城太平镇陈家,正房暂时还没有。”唐刚实话实说。

    “兴华,我还有一个最小的女儿刘政英,今年已经十八了,她眼光很高,一般人都看不上,想许配给你做四姨太,相信你能降伏她,不知你愿不愿意?”刘坤一到底还是看上了唐刚。

    “刘伯,我求之不得,还是做正房吧,想来你的千金是大家闺秀,不做正房委屈了她!”

    “兴华,那是我小妾生的女儿,做你的正房怕委屈你了!”刘坤一对嫡出庶出还是很看重。

    “泰山大人,我在西洋长大,不看重这个,而且我希望我的女人们都出来帮我做事,现在我的二姨太帮我打理商业上的事,三姨太帮我培训技术工人,以后政英也可以帮我培养行政人才。”唐刚连忙改口。

    “那好吧,明天我陪你去崀山镇认祖归宗,顺便和唐任飞谈一下你的婚事,过完年就完婚吧!我昨晚没睡好,今天就到这儿吧,以后我们是一家人了,来日方长。”一个老狐狸和一个小狐狸三言两语就决定了一门亲事。

第25章 认祖归宗了() 
1883年2月5日,农历大清光绪八年腊月廿八日,一大早,刘坤一安排一个管事和唐四去崀山镇唐家打前站,好让唐家有所准备。吃过早餐,刘坤一、唐刚带着张年和刘府几个下人就出发了,一行人先去码头,上了汤姆一号,发动轮船就往扶夷江上游开去。在船上,刘坤一对唐刚说:“兴华,其实你以后从穗城回老家,还有另外的走法,近很多的,先从穗城沿珠江进入西江,沿西江往上游走进入漓江,沿漓江往上游走进入大溶江,最后可到桂省兴安县的溶江镇灵渠口,这样也就一千五百里水路,然后走官道经资源县也可到新宁,这样也就三百里陆路,加在一起一共一千八百里路,比你这次回来全走水路四五千里近多了,不过那三百里陆路不好走,只有七八尺宽,又弯又陡,有些地方两台马车也不好会车,这三百里路一般要走三四天,你的那个汽车估计走不了,如果你的手扶拖拉机做出来了估计能走,不过这样走运不了什么货,如果要大量运货的话还是要全走水路。”

    “是啊,我怎么没想到这样走啊,这样可就近多了,不过有三百里地不能通车也不好走!如果能修一条从兴安经资源到新宁的公路就好了!”

    “现在朝廷没钱,连官道都年久失修,有些地方连马车都不好过,再加上一路上到处都是土匪,想要修公路的话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了!”一说到朝廷的事,刘坤一的情绪就低落下来了。

    “泰山大人,干脆兴安和资源这两个县的知县都由我的人来当,我来投资修这条路,我把它修成两丈宽(六米多宽,相当于现代时空两个车道)的水泥路,以后你再当两广总督回家就方便了,头天早上从穗城出发,第二天中午就回到新宁了,而且粤桂湘三省的贸易也更便利了。”唐刚还有个目的没有说出来,如果运兵的话也会更便利。

    “我什么时候起复还很难说,不过你想要兴安和资源两个知县的话不难,如果想要新宁知县就很难了,因为朝廷一般不让本地人做本地官。不过你得到那两个知县的位置也没多大用,至少在银子方面会亏本,你捐两个知县只要九千二百两银子,但都要出任实缺的话要多花七八万两银子了,这样下来差不多要十万两银子,这两个县很穷,你怎么刮地皮也赚不回本钱的。如果收刮太厉害了,桂省的民风又很彪悍,肯定是官逼民反,土匪遍地,要知道长毛(太平军)就是在桂省起源的。”刘坤一对官场上的事一清二楚。

    “泰山大人,我根本就不想刮地皮,我只想在兴安、资源、新宁这三个县搞建设,培养人才,毕竟这是自己的家乡。从另一个角度说,民风彪悍有利于招兵,百姓穷苦有利于移民,这都是为以后在外面打下地盘后做准备的。”

    “如果这样的话,我帮你一把吧,回家后我给现任的两广总督曾国荃写封信,你回穗城的时候带上吧,再送点好的洋货,加上七八万两银子,肯定能拿下这两个县的知县,毕竟是穷地方,没多少人争的。”刘坤一看唐刚想做点事,决定帮一把,他也想看一下唐刚怎样做事。

    在路途中,唐刚又把电鱼工具拿出来,刘府的人知道唐刚又想捕鱼了,就主动过来帮忙,刘坤一也走过来,还从下人们手中夺过一个网兜亲自动手,由于急着赶路,也没叫张年减速,于是唐刚在前面电,刘坤一带着下人们在后面捞,倒也有些收获。一个多小时后,船到了崀山镇码头,电鱼工作正式完工,收获了两三百斤鱼,不过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鱼,只有一条二十多斤的鳙鱼还算入大家的眼。码头上已经有一大帮人在迎接了,停好船,刘坤一和唐刚走了下去,张年和刘府的人把船上装的另一台农用运输车卸下船,把刚捕获的鱼也装了上去。刘坤一先把打头的崀山镇唐家现任族长唐任飞介绍给唐刚,唐刚马上大礼拜见,被唐任飞一把扶起后仔细打量他,一米六多的个子,偏瘦的身材,五十多岁的年纪,看上去很有精神,难怪这么年轻就做上族长了。唐任飞又把他身后的人一一介绍,人太多,唐刚也没记住几个。一行人开始往唐氏祠堂走去,张年开着农用运输车带着刘府的人跟在后面,当然船上也有人留守。在路上,唐刚一边走一边把讲给刘坤一听的故事又复述了一遍,唐任飞问了几个人的姓名,唐刚一一回答,唐任飞倒还满意,而且看在刘坤一陪同的份上,唐任飞也只能接受唐刚。

    到了唐氏祠堂,唐刚按本时空的规矩一一给祖宗们磕头上香,唐任飞还按辈分给唐刚取了一个名字唐运刚,这是记入族谱的名字,唐刚总算是认祖归宗了。唐家的辈分在族谱上早就定好了,目前用得着的是“任运争光昌”,后面还有“吉祥继善长”,目前崀山镇唐家“任”字辈是最大的了,辈分更大的都去世了。唐刚在新时空上族谱的名字是唐祥刚,现在又叫唐运刚,整整差了五个辈分,自己做自己的高高祖父,想到这,唐刚苦笑起来!这时刘坤一叫了唐刚一声,唐刚才惊醒过来,轮到自己为家族做贡献了,唐刚也会做人,先给唐家族学捐了五百两银子,再给在场的伯伯叔叔们一人一套洋货作见面礼,当然,给族长的见面礼档次明显高一点,和给刘坤一的一样,结果当然是皆大欢喜。看在唐刚出手大方的份上,伯伯叔叔们都接纳了他。由于唐刚自己说父母亲都不在了,刘坤一就和唐任飞商量唐刚和他女儿的婚事,唐任飞正想加强同刘坤一的关系,立马同意了。由于唐刚过完年还要回穗城,两人定下光绪九年正月初六就办喜事,唐任飞还提出由自己做媒人,刘坤一也同意,这样连媒人都不用再请了。

    中餐就放在唐氏祠堂,也是全鱼宴,吃的是唐刚在途中电的鱼,一个个吃得兴高采烈。唐任飞和刘坤一、唐刚还有几个族中说得上话的人在一桌吃饭,唐刚想趁机解决住房问题,就对唐任飞说:“族长,现在有没有人要卖房?我想先买一套小一点的过渡一下,等买到地后再建一个大一点的院子,实在买不到的话先租一套也行!另外,我还想买一些田地和荒山,田地的话水田和旱地都可以,但要求成片,这样方便管理,价钱高点我也能接受,荒山也要求成片,位置偏点也无所谓!”

    “付大娘家倒有地卖,她家原来也算得上是我们唐家的中等户头,她丈夫是“运”字辈的,可今年夏天她丈夫死了,只留下一个十五六岁的儿子和一个十二三岁的女儿,孤儿寡母挺可怜的。可恨的是,她儿子好赌,被镇上另一个大家族杨家的人在赌场上下了套,把她家的银子输了个精光,还欠了杨家的高利贷。杨家的人天天上门逼债,她这个年怕不好过了!可她家的地都在黄背村,每亩中等水田只要五两银子都没人买,要知道目前的行情中田要十两银子一亩。她家也有荒山卖,有三千多亩,可那山在八角寨,就更没人买了。逼得没办法了,前两天她开始卖房,可她的院子也不大,卖一半的话没人买,毕竟寡妇门前是非多,全买的话她家住哪里啊!我们唐家的人不好出手,镇上的其他人害怕我们唐家更不好出手了,结果还是卖不掉!”说话的叫唐任义,六十岁左右,一米七的身高,挺富态的体型,也有一大家子人,在整个崀山镇唐家的话事权仅次于唐任飞。

    “义伯,为什么黄背村的地没人买啊?八角寨上面不是有寺庙吗,听说香火很灵,而且风景挺好的,为什么没人要?”八角寨和黄背村唐刚都知道,在新时空八角寨是崀山风景名胜区的著名景点,横跨湘桂两省,风景独特,每年有很多游客去旅游或者上香,黄背村在八角寨的山脚下,每年卖小吃和旅游纪念品也能赚不少钱,那里的村民挺富的。

    “运刚(唐刚按辈分取的名字),你这是哪一年的黄历了。八角寨上面确实有个寺庙,而且香火很灵。不过二十年前从桂省来了一股悍匪,为首的姓曾,名字谁都不知道,不过人长得黑,所以有个外号叫曾黑子。别的土匪都是兔子不吃窝边草,可他偏不,专门打附近村镇的主意,我们崀山镇和桂省梅溪镇都被他抢过,死在他手上的人有好几百了,在这附近,女人们吓唬哭闹的小孩就说曾黑子来了,小孩马上就不哭了,可见曾黑子的凶残。黄背村就在八角寨的山脚下,那里的村民估计有一半通匪,付大娘家在那里有一千多亩地,以前她丈夫没死的时候还能收一些租子,今年她丈夫死了,那些刁民欺负她,一粒租子也不交。现在她想卖地,可没人敢接手,八角寨上的荒山更不要说了!”唐任义详细的给唐刚解释原因。

    “那为什么官府不去剿灭曾黑子啊,我们交了税,官府不是有义务保护我们的安全吗?这是一个现代国家的政府必须办的事啊!”

    “因为八角寨横跨湘桂两省,湘省进剿他跑到桂省,桂省进剿他跑到湘省,反正官兵不好跨界。按朝廷规矩,如果是同一总督区,比如粤省和桂省同属两广总督管辖,跨省调兵只要总督府的军令就行了,但湘省属湖广总督管辖,桂省属两广总督管辖,跨省调兵就要朝廷兵部的军令了,所以没办法剿灭,除非他打下一个县城,这就属于造反,朝廷会派钦差大臣下来,那样就可以跨省调兵、跨省作战了。所以只要他不打县城,他就可以在地方为非作歹!更可能的是地方上的绿营还打不过曾黑子,当官的都不想吃败仗,吃了败仗会丢官,所以都不肯进剿!”刘坤一插话了,他对官场上的事很清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