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墨唐 >

第145部分

墨唐-第145部分

小说: 墨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是能够普及开来,那对大唐定然有天大的好处,哪怕这一次失败,知道了这个消息,要想再获得菠菜种子也不过是多费一点功夫而已。

    “此物何时试种?”李世民问道。

    “陛下,据波斯胡商所言,菠菜种子乃是秋季发芽,冬季食用,播种的时间乃是在秋收以后。”苏令侬回答道。

    “可惜时节不对!”李世民感叹道,眼下不过是夏季刚过,距离秋收还有一段时间。

    “秋收之后,一旦试种成功,朕亲自定然不吝奖赏。”李世民昂然道。

    “微臣不敢居功,此乃墨侯爷的功劳!”苏令侬推脱道,这些种子可是墨顿花费重金买来的,他也是寄人篱下而已。

    “陛下如果要奖赏的话,其他的就算了,那就多奖励金元宝吧!微臣这一次可是赔大了,倒欠了不少金子。”墨顿哭丧着脸说道,钱庄太狠了,用铜钱兑换金子简直是如同扒一层皮一般。

    “朕可是亲眼看到你在台上潇洒的很,挥金如土,怎么在这个时候哭穷了!”李世民瞪了墨顿一眼,如此多的金元宝洒出,看得他都心疼。

    “微臣这不是种下梧桐木,引来金凤凰吗?这些胡商不远万里而来,都是为了求财,没有重金的诱惑,这些人恐怕连看都不会看一眼。”墨顿无奈道。

    “菠菜种子还好,此种利国利民,那白叠子你又如何解释,此等奢侈之物,你竟然花了二十金。”李世民顿时恨铁不成钢的说道。

    虽然他知道墨顿如此花费重金的意图,显然对墨顿的大手大脚也是恨得牙痒痒的,连他自己都没有如此挥霍过。

    苏令侬也是不由得一阵抽搐,在他看来,只能制作奢侈之物的白叠子,哪里比得上能让百姓冬季吃上青菜的菠菜种子重要,而墨家子竟然用双倍的价钱买了下来。

    墨顿一咬牙说道:“陛下,如果说其他的种子,微臣不敢保证,但是白叠子,微臣现在就可以证实其价值。”

    “当真?”李世民狐疑道,

    就连苏令侬也是诧异的看着墨顿,据高昌商人所言,此时已经过了种植白叠子的时节,墨顿又如何证明?

    在二人不解的目光之中,自见墨顿急冲冲的拿过来一个鼓囊囊的包裹来,墨顿将其打开,呈现在李世民的面前。

    “这是布衾?”苏令侬问道,布衾是大唐老百姓用的布一般是用麻、葛等制成,而富贵人家称之为锦衾,乃是用丝绸制作而成,当然价格十分的昂贵。

    墨顿摇摇头说道:“此乃棉衾。”

    “棉衾?”李世民和苏令侬顿时一头雾水。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墨家村一路从贫寒走来,哪怕是微臣当年也是一席多年的布衾。每到冬天可谓是长夜难熬……。”

    “说重点!”李世民恨恨的打算滔滔不绝诉苦的墨顿,这小子就连诉苦也不忘展现自己的才华。

    墨顿顿时直接说道:“棉花乃是白叠子伴随种子的产物,极其柔软,触之温暖,微臣得到种子之后,无意中发现棉花的好处,就将棉花填充于布衾之中,制作成棉衾,其轻盈无比,却又极其温暖。有此棉衾,百姓定然再无冬夜挨冻之忧。”

    墨顿得到白叠子种子之后,这才想起棉花的好处来,就将高昌胡商所有的棉花都买了过来,专门为自己打了一床棉衾。

    也就是后世常见的棉被。

第二百七十一章 温饱() 
    “果然很轻很软!”

    苏令侬拿起棉被仔细一掂量,惊喜道,虽然比不上锦衾轻若无物,但是要比硬板厚重的布衾要好太多。

    “而且很暖和。”

    李世民将棉衾披在身上,不一会竟然有出汗的感觉,保暖效果要比布衾和锦衾都要好。

    二人兴致大起,直接观察还不尽兴,直接将棉衾撕裂一个大口子,从里面掏出一团团白花花的棉花来。

    墨顿看的嘴角直抽抽,这可是当世独一无二的棉衾,还没有来得及一用,就已经出身未捷身先死。

    墨顿又道:“除了能够制作棉衾之外,这些棉花也可以填充于衣物之间,制作成冬衣,只要此物普及开来,我大唐百姓定然是再无需忍受冬季之苦寒。”

    “此物产量如何?”苏令侬追问道。

    墨顿想了想说道:“棉花此物轻若无物,不能用重量来衡量,不过以在下估计一亩地种出的棉花就足以让一家人再无寒冷之忧。”

    “好,此物别说是二十金,就是二百金、两千金,那也是物有所值。”李世民兴奋道。

    大唐冬天缺少御寒之物,富贵人家都有貂裘锦衣,贫苦人家却仅仅缺衣少物,甚至连布衾都大都填充麦秸之类御寒。

    每到冬天乃是大唐贫苦百姓最难熬的时节,一旦气温骤降,天寒地冻,每年都会因为寒冷而冻死人的事件发生。

    “而且棉籽含油量很足,能不能食用还有待考证,但是至少当作油灯点燃那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墨顿道。

    在大唐每到夜晚,都是漆黑一片,最大的原因就是这个时代照明的代价十分巨大,富贵人家大都用蜡烛花费巨大。

    而普通人家多用油灯,有的来源大都是食用油,普通百姓连吃的油水都不足,那里舍得点灯。

    据墨顿记忆所知,棉籽虽然能够能够榨出油来,但是却含有毒素,没有经过深加工那可是会产生让男人后悔终生的遗憾,再说,照明用油也同样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根本不愁销路。

    “此物全身是宝,早一日普及乃让大唐百姓早一日收益,朕立即派遣使者前去高昌国取种,在大唐立即大力推广。”李世民激动道。

    而对贫苦百姓来说,最不缺少的就是土地,只要此物能够种在土里,那一切问题都不是问题。

    “陛下不可?”苏令侬连忙阻止道。

    “怎么?”李世民顿时疑惑道,要是墨顿反对,李世民还可以理解,这毕竟是墨顿这小子花了大价钱买过来的,要是朝廷出面购买种子,墨家子的这二十金岂不是白花了。

    可是苏令侬作为大司农,如此利国利民的东西又怎么会反对呢?

    苏令侬解释道:“启禀陛下,种植庄家可与其他不同,而是根据天气土壤等,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高昌国与大唐气候各异,如果贸然推广,恐怕不妥。”

    李世民顿时恍然,也知道自己心急了。

    墨顿也是忍不住对苏令侬大加赞赏,此人才是真正的农家。

    他明白很多时候拿来主义虽然简单快捷,但是遗憾无穷,其实我们只是听说后世什么种子传入中国,却不知道这些种子也是经过数代驯化之后,才得以大唐落地生根。

    李世民缓缓舒了一口气,知道自己有点心急了,当下深呼吸一口气道:“哪怕如此,尔等手中也不过是寥寥几粒种子,如何能够试种。”

    墨顿顿时露出腼腆的表情,不好意思的说道:“陛下,小子自从发现棉花能够保暖之后,就已经向西域胡商下达了大量的订单,不过两月定然有大批的带棉籽的棉花运来!”

    此时并没有弹花工具,哪怕是高昌国剥棉籽也是一个麻烦的事情,白叠子虽然比较贵重,但是带棉籽的棉花却价格低廉。

    李世民顿时闻言一滞,恨恨的瞪了墨顿一眼道:“我是说你小子机灵还是说你小子贪财呢?”

    可想而知,当这种柔软暖和的新型棉衾一经上市,那定然在长安城受到热捧,到时候,墨家子的二十金还不是伸手就来。

    “小子这不是未雨绸缪么?小子在西域盛会不但掏空了墨家村还倒欠了不少钱,”墨顿顿时幽怨道。

    甚至他还要准备柔佛商人的五十金!还有以后西域商人源源不断送来的种子,这些都需要黄灿灿的金子,仔细一算,顿时眼冒金星。

    想到此处,墨顿不由得眼巴巴的看着李世民,他此刻多么希望李世民虎躯一震,大手一挥道:此钱我出。

    “此事交于你等二人,先行试种,务必要获得能够适合大唐种植的棉花。”李世民直接无视墨顿装可怜的表情,要说赚钱的本事,这小子在长安城要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还敢在他面前哭穷。

    “是!”墨顿和苏令侬顿时同时应道。

    “如果柔佛稻为真!那才是大唐最大的福气。”

    有了棉花种子成功的先例,证明这些胡商所言的确有真实之处,李世民顿时对柔佛商人所说的良种稻不由得期待起来,

    墨顿道:“启禀陛下,以小子看,柔佛商人没有说谎的必要,小子当然也曾明言,此稻种乃是需要在岭南道试种之后,才会付给此人金子。”

    “是双倍的金子。”李世民冷冷给墨顿插了一刀。

    墨顿顿时心中滴血,咬牙道:“如果此稻为真?墨家砸锅卖铁也会如数照付。”

    “当真?”

    李世民顿时脸色一凝,双倍的金子那可是百金,哪怕水稻为真,此事对墨家来说也并未有多大的好处,而墨家如此做目的又是什么呢?”

    墨顿毫不犹豫的点了点头道:“小子在墨技展中,曾经说过,墨家要带领墨家村达到小康。而在达到小康的先决条件则是要解决温饱问题。

    穷着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而棉花和稻种就是墨家大唐百姓解决温饱的礼物,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只有大唐的百姓再无饥饿寒冷之忧,百家学说自然兴盛,墨家才会重新崛起。”

    从墨家第一次出现在长安城的时候,墨顿就知道墨家注定低调不了,而且墨顿也从未掩盖墨家重新崛起的野心,作为曾经的显学,墨家如果扭扭捏捏遮遮挡挡,反而让人生疑。

第二百七十二章 三表法() 
    “温饱,小康!”

    苏令侬缓缓品味,眼睛渐渐亮了,同时心中顿时一股惭愧升上心头,其实解决大唐百姓温饱问题是应该他们农家解决的,

    然而此刻并不晚,有此良种在,天下的温饱问题定然能够解决。

    “那小康之后?”李世民问道。

    “富裕!”墨顿毫不犹豫的说道。

    李世民若有所思道:“富裕?”

    “到那个时候,人们衣食无忧、幼有所教,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人人安居乐业。到那时起,人人都能住上高瓴广厦、所有的少年都能受到良好的教育,人人都能获得免费医疗。”墨顿描绘出一幅让人怦然心动的画面。

    “这可能实现么?”

    苏令侬沉浸在其中,久久不能自拔。

    “当然能够实现,十年八年实现不了,那就八十年、一百年,总有一天能够实现。”墨顿沉声道。

    李世民心中一震,如今的墨家村不就是如此么?要是全天下都是如墨家村一般,不,哪怕达到墨家村的水平的一半,那他李唐的江山岂不是万年永固。

    农家、医家、墨家…………,诸子百家在李世民的脑海之中一一闪过,心中暗暗思量,也许百家争鸣的时代,才是真正适合大唐的存在。

    “当然最能够衡量百姓是否富裕的还是看他手中的钱财,每户能够存款十万钱大概能称得上富裕吧!”墨顿一句话直接将气氛全部破坏。

    “俗不可耐!”李世民没好气的说道。

    “你还真敢想,每户十万钱,大唐哪里有那么多铜钱。”苏令侬也是摇头失笑道,

    大唐三百万户,要是每户都存钱十万钱,苏令侬顿时算的头晕目眩,这么大的数字他们简直是想都不敢想。

    李世民也是一阵失笑,要是如此的话,那得需要多少铜呀!

    大唐历来缺铜,在日常的交易过程中,通常会用丝、娟、绸作为货币,《卖炭翁》中有一句“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值。”

    虽然刻画了宫人剥削贫苦百姓的场景,但是证实了在唐朝的确是用丝织品充当货币的现象。

    “以前是不可能,不过要是棉花在大唐普及之后,恐怕就有可能了?”苏令侬突然灵光一现道。

    “白叠子!”李世民突然灵光一现道。

    此时的白叠子那可是堪比丝绸一样的奢侈物。既然西域那样的蛮夷之国就可以织造而成,那在墨家手中又岂能是什么秘密。

    墨顿点了点头道:“棉衾和棉衣乃是小子得到棉花之后这才发现其价值,而小子最初的目的就是白叠子。”

    李世民忙问道:“这么说来,墨家已经破解了白叠子的织造方法?”

    墨顿点了点头道:“此事并不难,微臣将棉花拿到了墨家村,短短几天,从棉花剥种,到纺线,甚至到织布所有的图纸都已经制作出来。”

    “此织造墨家不能外传!”李世民急声道。

    “这是为何?”苏令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