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墨唐 >

第159部分

墨唐-第159部分

小说: 墨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墨顿心中一叹,不愧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果然十分的难缠。

    不过墨顿早有准备,道:“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帮助弱小,然而诸国却连年战乱,百姓日益困苦,于是墨家更改方式,秦墨入秦,至此,天下一统,兼爱非攻。”

    禄东赞闻言皱眉道:“大唐不是已经统一天下了么?”

    墨顿闻言,嘴角顿时露出一丝莫名的微笑,双手张开,伸展出广阔的胸怀,再次重复道:“天下一统!”

    禄东赞闻言不由的眉头一皱,不明白墨顿打什么哑谜。

    而满朝文武却不由得一震,他们豁然一惊,没有想到墨家竟然有如此志向,此天下,当然不是大唐的天下,估计是,整个天下。

    墨顿冷笑道:“如果吐蕃归顺大唐,那大唐与吐蕃自然再无战乱,墨者自然会入吐蕃,传播墨技,兼爱众生。”

    禄东赞这才恍然明白墨顿的意思,,不由得脸色铁青,他没有想到自己竟然被一个少年给耍了。

    “我吐蕃乃是抱着诚意而来,没有想到大唐竟然如此欺我,日后两国战乱再起,请诸位不要忘记今日之事。”

    禄东赞愤然离去,整个太极殿顿时一阵死寂。

第二百九十八章 臣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墨家子,你真是胆大包天,一日之间让大唐连续交恶两国,如果边患再起,墨家子将是罪魁祸首。”王御史脸色涨红,愤然道。

    “臣等弹劾墨家子欺君罔上,为一己之私利,擅自挑起边患之罪。”顿时有不少御史纷纷跟风弹劾墨顿道。

    一时之间,不少文臣纷纷指责墨顿,仿佛墨顿做了什么十恶不赦之罪。

    墨顿闻言冷笑道:“真是狗屁不通!两个强盗抢夺一人的妻女、财务,此人没给,就成了罪人,那岂不是天大的笑话。”

    “敢问尚书大人,以此推论此人是否有罪!”墨顿拱手向一旁的刑部尚书李道宗请教道。

    李道宗闻言,毫不迟疑的点头道:“以此推论,自然是无罪。”

    墨顿反对和亲,可谓是间接帮了李道宗一把,和亲历来都是宗室之女,而他李道宗的女儿也在备选之列,如果让自己女儿陷入如此屈辱的困境,他作为父亲,恐怕将会悔恨终身。

    墨顿一举让大唐再无和亲之可能,可以说帮了李道宗大忙,李道宗自然会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王御史鼻子都气歪了,愤然道:“此乃国事,岂能和其他事情一概而论,如果两国联合起来,大唐边关将永无宁日,。”

    程咬金闻言,露出森然的大板牙喝道:“两国如果不识好歹,十万大唐将士又岂是摆设,又不用你王御史上战场,你怕个球!”

    “哪个怕了,程老匹夫你莫要血口喷人!”王御史气得鼻子都歪了,“战争一起,定然死伤惨重,如果能用很小的代价解决边患,百姓免遭战火,那对大唐来说岂不是天大的福音,而墨家不但敝帚自珍,还言语上挑衅吐蕃。”

    王御史的话顿时得到了很多的朝臣的赞同,为了国家利益,墨家就是牺牲一点又如何。

    墨顿冷笑道:“很小的代价?敝帚自珍?简直是笑话,那是因为你们永远也不明白墨技是何等的强大。

    墨技能够让大唐鸡鸭成群,自然也能让吐蕃牛羊遍地,能够让大唐粮食倍增,自然也能让吐蕃高粱满仓,墨技能让大唐钢产倍增,自然也能让吐蕃铁器横行。

    如果吐蕃得到了墨技,其国力定然十倍增长,到时候,粮食充足,武器先进的又身处高原的吐蕃将会是大唐最大的敌人。”

    墨顿心中愤然,先进的技术乃是华夏对抗各个蛮族最强大的武器,而这些酸儒们竟然想要把中原最大的优势拱手送人,何其短视也。

    历史上吐蕃就是得到了文成公主带了各种先进技术,这才国力倍增,而大唐用来沾沾自喜的文成公主入藏却让后来的唐朝统治者尝尽了苦果,甚至吐蕃截断丝绸之路,一度打到大唐国都长安。

    以至于后来再送公主和亲也无济于事,只会倍增屈辱罢了!

    朝臣听闻墨顿所言,顿时不寒而栗,此时他们才突然发现,墨家随处可见的墨技既然有如此大的威力,而他们竟然险些犯了如此大的错误。

    王御史犹自嚷嚷道:“不过是危言耸听罢了,借此逃避你擅自挑起边患的罪责。”

    “墨顿所言,乃是正确,吐蕃的确是大唐的心腹之患。”出乎意料,李靖突然出列,支持墨顿道。

    顿时整个朝堂一阵沉寂,如果别人所言,李世民或许不以为然,李靖则不然,李靖作为大唐的军神,军法韬略乃是大家公认的,谁也没有想到他竟然也如此公开支持墨顿。

    “李爱卿此言当真?”李世民皱眉道,在他看来吐谷浑,西突厥,以及高句丽才是大唐的心腹大患。

    李靖缓缓点头道:“不错,突厥被我大唐击败以后,日后我大唐最大的对手并非吐谷浑,也非而高句丽。而是身处高原的吐蕃。”

    “李大人是否有点高看吐蕃,一个蛮夷小国,如何会有威胁大唐的实力。”礼部尚书令狐德棻不解道。

    礼部的最要的一个职能就是肩负大唐的外交,通常与国外打交道都是礼部出面,对于吐蕃,说实话礼部并未有多重视。

    “俗话说,只有千年做贼,没有千年防贼,吐蕃地势独特,哪怕是墨侯爷进献缓解高原反应之方,也并无太大的效果,吐蕃有能力攻击大唐,而大唐却对吐蕃做不到丝毫有效的反击,只能被动挨打。”李靖分析道。

    李世民顿时眉头一皱,面对一个不能还击的对手,怎么看怎么棘手,这也是他想安抚吐蕃的原因。

    李靖又道:“臣等听说,新任吐蕃赞普乃是如果墨侯爷一样的青年才俊,十三岁继任赞普,年纪十六,就已经统一吐蕃高原,如此雄主在世,吐蕃定然日益强盛,纵观史书,哪一个蛮夷不是统一各部之后,就开始觊觎中原。”

    李靖一经分析,顿时所有人不由得点了点头,如此说来吐蕃的确是不可小视。

    “吐谷浑伏允已经垂垂老矣,高句丽主弱臣强,西突厥远遁西漠,唯有吐蕃少年雄主,国力蒸蒸日上。所以微臣赞同墨顿所言,日后吐蕃必成大患。”李靖断言道。

    墨顿不由得一阵感叹,李靖不愧是大唐军神,一眼就能看出大唐所处形式而且分析的极为到位。

    不少朝臣顿时一阵郝然,如果不是墨顿极力反对,他们险些为大唐培养一个最强大的对手。

    李世民也是心中一阵侥幸,吐谷浑使者外表谦逊,实则狡诈,他竟然险些被其蒙骗。

    “日后和亲一事,休要再提,日后礼部密切关注吐蕃动向,若有异动,立即上报。”李世民喝道。

    “是!”令狐德棻应道。

    文官一派不由得垂头丧气,如此一来,恐怕大唐战事又将再起,武将一系强大,那对文臣来说可不是一件好事,而且战事一起,耗费钱财无数,按理说最应该反对应该是民部尚书戴胄,但是戴胄却老神定定,一言不发。

    他不知道,吐谷浑此举可以说乃是截断了丝绸之路,民部刚从丝绸之路获得偌大的利益,自然格外重视商路通畅,可以说吐谷浑同时侵犯的还有民部的利益。

    如果不对吐谷浑加以教训,日后定然商路定然会再次受到威胁。

    王御史见大势已定,顿时如丧考屁道:“和亲一事断绝,大唐边关恐怕再无宁日。”

    “陛下三思呀!”不少朝臣也纷纷建言,和亲乃是历来中原王朝和周围诸国交流的最主要的形式,如果和亲一事断绝,大唐恐怕对草原各部如同瞎子一般。

    墨顿闻言,不由的喝道:“我大唐乃是泱泱大国,岂能向蛮夷屈服,我大唐铁骨铮铮,自当以气节傲世,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臣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如果发生战事,墨家愿意亲上前线,为国杀敌。”

第二百九十九章 纵横崛起() 
    “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臣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李世民闻言一震,眼中精光四射,顿时暴喝道:“这才乃是我大唐之气节,从此以后,此条恪言将是我大唐之祖训,历代帝王行事之准则!”

    满朝武将顿时齐声喝道:“臣等定会马革裹尸,为陛下守好国门。”

    李世民郑重的说道:“如此,朕就将身家性命托付给诸位了。”

    太极殿内,顿时出现君臣相托的庄重仪式。墨顿此话很燃,但是却所有人都知道,要达到这个地步,恐怕付出的代价极为惨重,但是这些人都义无反顾。

    良久之后,太极殿内气氛才略微平缓。

    令狐德棻出列道:“和亲一事一旦断绝,大唐与周围列国失去了制衡,只是恐怕大唐以后边患不断呀!”

    众臣这才意识到如果和亲一事断绝,大唐却缺少有效的制衡周边列国的手段,恐怕真的是边患四起呀!大唐虽然不怕战争,但是周围诸国战乱四起,大唐哪怕胜利,恐怕也会损失惨重,长此以往也不是办法。

    王御史顿时脸上露出讥讽道:“解铃还须系铃人,既然墨侯爷首议不和亲,那定然也有办法,解决此隐患。”

    满朝文武顿时将目光集中在墨顿的身上,不知不觉之中,朝堂众人越发重视墨顿的建议了,而且墨顿也从来没有让他们失望过。

    墨顿闻言顿时冷笑:“纵观史书,天下又有哪两个国家永结同好。哪怕是昭君出塞也不过和平五六十年,既然女人完不成两国和平之任务,那就我们男人上。”

    墨顿此言一出,顿时满朝文武犹如被掐住脖子一样,全部都死死的瞪着墨顿,一个个用异常的眼光看着墨顿,其中程咬金更是挤眉弄眼,一副夸张怪异的表情。

    王御史顿时气得苍白,怒斥道:“墨家子简直是不当人子,竟然有如此龌龊之想法,臣奏墨家子大不敬之罪。”

    李世民也是满头黑线,看着墨顿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

    甚至还有不少大臣心领神会,一副同道中人的目光看向墨顿,看的墨顿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墨顿四下张望,一脸无辜的说道:“先秦时期,哪个使节不是男人,当年苏秦张仪,合纵连横,纵横捭阖,哪一个不是一时风云人物。”

    满朝大臣这才恍然,原来墨家子建议乃是重新重用纵横家,看着墨顿无辜的眼睛,满朝文武不由得满脸羞愧,原来是他们自己龌龊想歪了。

    王御史更是羞愧的满脸通红,满朝重臣之中,只有他张口反驳墨顿,那岂不是只有他一人将龌龊思想暴露出来。

    “墨家子!”

    王御史顿时咬牙切齿,心中对让自己出丑的墨顿恨得咬牙切齿。

    李世民不由得意动,战国时期,纵横家可谓是大放异彩,如果大唐要是出现一个堪比苏秦张仪之人物,那定然让大唐边关安定。

    “纵横一派,朝秦暮楚,一臣事二主,纵然是口才再好,又岂能担当重任。”王御史怒火中烧,大声反驳道。

    不少文官也是纷纷点头,儒家最为重视忠诚,信奉一臣不事二主,自然鄙视纵横家的这种朝秦暮楚的行为,这也是纵横一派的学说没落的原因。

    墨顿道:“那张謇出使西域,班超投笔从戎,哪一个作出的贡献不比和亲多。”

    王御史顿时语结。

    李世民不禁点头,谁能说张謇和班超用的不是纵横之术,而且都做出偌大的功绩。

    墨顿提议道:“启禀陛下,学术不分好坏,纵横之术自然也可以为我大唐所用,朝廷可以专门选拔一些忠诚子弟,专修纵横之术,一旦学成,则可以出使周边国度,如此一来,解决了纵横朝秦暮楚一事,又能重现纵横一派的风采,向周边列国陈明利害,宣扬我大唐强盛之道,如此一来,定然能威服四海,天下共尊,这才是解决大唐边患之法,而非寄托于一女子之身。”

    李世民眼睛一亮,纵横之术其强大的威力,可是在战国时期的早已得到证实,墨顿提出如此方法,既解决了纵横家朝秦暮楚的弊端,又能发挥纵横之术的威力,要比和亲要好得多。

    王御史反驳道:“纵横一派只在先秦十分显赫一时,乃是战国七雄都是炎黄子孙,同根同源,而如今大唐面对乃是蛮夷之国,纵横空口白牙,又如何能够说动蛮夷之国。”

    在他看来,纵横一派之所以能够如此出彩,那是因为战国七雄同根同源,才有纵横一派的用武之地,蛮夷之国岂能听你空口白牙就能说动,哪里有美人财物实在。

    墨顿道:“国与国之间没有用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大唐与周边诸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