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墨唐 >

第194部分

墨唐-第194部分

小说: 墨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一来,铁管持续不断散热,房间之中,既然干净又卫生,一整日温暖如春再无碳毒之害。”墨顿描绘出一个让人神往的画面。

    众人顿时心动,墨家和公输家经此一比,立即高下立判,公输家将火炉留在屋内,隐患不断不但有火灾风险,还有碳毒泄露风险。

    而墨家直接将碳炉在外,完全杜绝了碳毒的可能。

    就连公输鸿也都被墨顿的暖气设想征服,二人的设想惊人的类似,而墨家子却做到了极致。

    “此法大善,臣等认为宫中采用墨家之法为宜。”孔颖达称赞道。

    李世民心中打动,口中却迟疑道:“如此一来,是不是太过奢侈浪费了。我大唐以勤俭持国,朕岂能带头享乐。”

    孔颖达一听,顿时闻弦知意,正在再三劝谏,却听到墨顿嘴角一撇道:“小子准备先在建造一个超大锅炉烧水,这样就可以一次烧很多热水,由于水储存的热量很多,我等可以将很多的房间用管道串联起来,这样一来一个锅炉就可以供应很多房间供暖,折算下来,要比一间房一个碳炉要节省的多。”

    “水壶放大!”众人一怔。

    以小见大,从生活小事中解决大难题,果然是墨家浓浓的风格,谁能从一个烧水壶想到如此之多,还将烧水壶放大若干倍,彻底解决碳毒问题。

    不浪费反而节俭,有如此便利,不等众人再劝,李世民就点头应允下来。

    “无量天尊,铁器坚硬无比,乃是至刚之物,上善若水,至柔之物,刚柔并济,碳毒迎刃而解,墨檀越一举一动,暗合道家精髓。”长生道人稽首揖礼道。

    “不就是一个大烧水壶么,牛鼻子竟然还能扯到你们道家之上。”程咬金闻言顿时嗤之以鼻道,直接戳穿长生道人的强行加戏。

    墨顿正听得暗爽,听到程咬金这个夯货将暖气称之为烧水壶,顿时气得鼻孔出气。

    “墨侯爷此暖气之创意,实乃天纵之才,公输家自认不如。”公输鸿干脆利落的承认道。

    颜推之停下手中的纸笔,突然问道:“我等百家在此,都有一个疑问还请墨家。”

    墨顿脸色一肃道:“颜老请问。”

    颜推之想了想说道:“这等世间难题,乃是难倒无数之人,为何到了墨侯爷手中,却屡次迎刃而解,用我等生活常见小事轻而易举解决,不知道墨侯爷可有什么秘诀。”

    颜推之话音一落,顿时全场寂静下来,一个个都盯着墨顿。

    墨顿闻言一楞,顿时不知道该如何回答,难道说我承载着一千多年的知识积累么?灵机一动突然说道:“处处留心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众人一愣,顿时犹如顿悟一般,墨家子所用的方法,不就是生活中常见之事,若能处处留心,定然能够察觉,只是大多数人都熟视无睹,只有墨家子一人将其做成学问了。

    “受教了!”

    颜推之等人大有感悟道。

    “墨顿这小子,又是动不动就飚诗,”只有秦怀玉三人深知墨顿的尿性,心中暗骂。

第三百六十五章 追捧的染发秘技。() 
碳毒原因已经找到,又有了预防的方案,当然还有一些收尾工作,没有结束,碳毒中毒之后如何医治,医家还要继续研究。

    至于木炭为何在因为一把草木灰竟然能够在有毒和无毒之间转变,立志追求物质长生之道的道家外丹一脉很是感兴趣。

    至于打造烟囱火炉,和暖气设备,则要由公输家和墨家那就当仁不让了。

    “战国时代,百家争鸣让人神往,不过朕倒认为,今日之事百家之议,尤胜百家争鸣,诸君放下成见,让百家学识汇聚一堂,解开世间的难题,此等大事,定当青史留名。”李世民感慨道。

    “老臣都已经全部记载在册,回去之后,定会将今日之事写入史书。”颜师古郑重道。

    一众诸子百家顿时喜形于色,齐声道:“此乃臣等的荣幸。

    众人起身,至此百家之议,正式结束。

    走出会议室中,呼吸着新鲜空气,众人想着碳毒危害,顿时感慨万分。

    若不是今日解开碳毒之害,若是有人想要用此法暗害于人,恐怕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长生道兄!”程咬金凑到长生道长面前,嬉皮笑脸道,似乎完全不记得刚才自己挤兑长生道长的事情。

    “程将军有话直说!”长生道人无奈道。

    “不知长生道长的染发秘技还有没有剩余,老夫最近发现白发骤然真增多了不少,实在是岁月催人老呀!”程咬金看着长生道人一头乌黑的黑发羡慕道。

    其实程咬金年龄不大,不过四十五岁,此年纪虽然年富力强,正是人白发增多最快的年纪。最为让人敏感。

    其他众人也不由自主的侧着耳朵,众人大都经历过道门大会,当然知道长生子的头发是染来的,。

    前一段时间长安城盛传的事情,就是太上皇年近七十,头发全白,用过墨顿进献的染发秘技之后,瞬间头发全黑,可以让众人羡慕不已。

    程咬金多次找墨顿讨要,可惜墨顿的存货早就将李渊给搜刮干净了,烦不胜烦之下,只好将推给长生道人。

    程咬金今日见到了长生子岂能错过这次机会,顿时上去死缠烂打。

    “长生道兄,在下也想向长生道兄讨要一份染发秘技,不置可否割爱。”出人意料的是,颜师古也上前道。

    “嗯?”

    众人顿时都将目光盯向了颜师古的满头白发,这老头最为古板,没有想到他竟然随着程咬金一样不正经了。

    颜师古苦笑道:“老夫一把年纪了,黑不黑发已经无所谓了,只是老夫的儿子颜承运从小少白头,为此老夫没少求医问药,就连两位神医也都束手无策,正好听闻长生道人的染发秘技,这才厚颜相求。”

    “原来如此?”众人恍然。

    “少白头的确是我医家的一个难题,目前尚未有效的治疗方法。令子使用染发秘技,的确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孙思邈赞道。

    “如此说来,我墨医院恐怕也要向长生道兄讨要一些染发秘技,以便再有少白头患者前来,也有个解决的方法。”华元心中一动道。

    长生道人顿时心潮彭拜,当日道门大会他的染发秘技被墨顿拆穿,简直是万夫所指,犹如丧家之犬,谁能想到,拯救他的也是墨顿。

    染发秘技如此受追捧,那定然那对他来说,简直是焕发第二春,而且这一次,他所做都是有益于世人的。

    长生道人稽首道:“诸位莫急,贫道已经和墨小友合作,委托墨家村代为生产染发秘技,目前已经开始量产,五日后即可在长安城售卖,贫道这里这只有两瓶染发秘技,二位可以拿出去先用。”

    他之所以被道家外丹派派出来,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染发秘技即将发售,他道门哪有经商的经验,这次来是寻求墨家的合作。

    “多谢长生道兄!”

    颜师古脸色一喜,连忙接过一瓶道。

    颜承运的少白头已经困扰他一二十年,现在终于有了解决的方法。

    程咬金也连忙将另一瓶拿到手中。笑得老脸都开花了。

    侧听的众人闻言也是心中欢喜,五天时间他们还是能够等得起的。

    随着李世民离去,诸子百家众人这才各自散去。

    颜府书房中。

    一个头发花白的少年正在拿着铅笔伏案练字,一笔一划格外认真。

    颜家其先祖乃是孔子的弟子颜回,颜师古其祖父乃是名儒颜之推,著有著名的颜氏家训。

    所以颜府的家教甚严,哪怕无人监督,此少年依旧自律的很。

    一个慈祥的中年妇女端着一碗黑色的芝麻糊来到了少年身边,看到少年花白的头发,顿时心疼道:“承运,不要在耗费心力了,休息一下吧!”

    在这个时代,人们对少白头并无多少认识,最通常的认为就是用脑过度。

    颜承运摇摇头说道:“母亲放心,孩儿只是在练字而已,并未费脑,而且孙神医说了,孩儿白发早生,乃是天生如此,并非用脑过度。”

    颜氏心疼道:“那也不急一时,来,将这碗黑芝麻糊喝了,据民间偏方说,不少人都是喝了黑芝麻糊,治好了少白头。”

    颜承运无奈的苦笑,这种黑色芝麻糊他已经不知道喝了多少了,却丝毫不见效果。

    不过饶是如此,颜承运并不像辜负自己母亲的期盼,顺从的端起黑芝麻糊,一饮而下。

    “咳咳!”颜师古重重的咳了一声,走进了书房。

    “老爷!”

    “父亲!”

    颜氏和颜承运行礼道,颜氏家训中,夫妻和父子,依旧要遵守礼节。

    颜师古点了点头,道:“此乃今日百家之议的内容,你先整理一下,顺便学习各个前辈的智慧。”

    “百家之议?”颜承运眼睛一亮,追问道:“墨家子也在其中?”

    墨家子现在简直是长安城所有少年的偶像,哪怕是颜承运也不例外。

    “碳毒,烟囱,暖气……”

    “处处留心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颜承运拿起父亲的速记笔录,眼睛越来越亮,百家思想的碰撞,还有墨顿经典的诗词哪一个都让他如痴如醉。

    “还有,这是长生道人的染发秘技,等你整理完了,就将头发染黑吧!”颜师古将一瓶药膏放在桌上,装着若无其事的样子,走出书房。

    很快,书房中,传来颜承运和颜氏惊喜的尖叫声,严格的家教在这一刻,也统统被被抛入脑后。

    颜承运毕竟是一个少年,整天顶着花白的头发,受尽了别人的指指点点和同龄人的冷嘲热讽,有了染发秘技,之前这些将再也不会发生。

第三百六十六章 公输炉() 
随着百家之议结束,炭毒的由来犹如飞一般在长安城传播。

    这个时候,大唐强大的统治力立刻尽显无疑,随着官吏一层层的传达,长安城所有坊市的坊正,挨家挨户的一个个告知炭毒危害和防治的方法。

    并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传遍了整个大唐,相信在短短的几天之内,炭毒的由来和防治定然会被传到千家万户。

    “炭毒竟然如此来的?”

    长安城的百姓了解炭毒的由来,顿时惊出一身冷汗。

    冬季烧炭取暖由来已久,很多人为了节省木炭,或者是不想夜间起床冒着严寒加炭,大都采用用灰覆盖的方法或者堵住通风口以延长炭火燃烧的速度。

    谁也没有想到,就是这在这个时候,炭毒就已经产生了,而且无色无味,让人防不胜防。

    “幸亏我们命大!”不少人顿时暗自侥幸,照这么说来,他们估计不知道有多少次在鬼门关走过。

    “以后再也不那样烧炭了,冻点没什么?要是小命丢了,那就亏大了。”

    “可是冬夜如此寒冷,不烧炭,我等又如何渡过漫漫长夜!”

    “那也没有办法,只能半夜起来加炭了。”众人无奈道。

    冬夜不烧炭是不可能的,要是开窗,那几乎没有什么取暖的效果,而且很不安全,不得已,那就只好任由炭火燃烧,等待快燃烧完时,再半夜起来加炭。

    如此一来,长安城木炭的消耗急剧增多,木材,木炭价格再次大涨。

    一夜苦寒过去,天刚刚放亮,整个长安城犹如苏醒起来,延康坊的一间普通的民宅中,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准备出去做工维持一天的生计。

    看到早已经冰冷的炭盆,青年得心疼的摇了摇头,哪怕是半夜加了一次炭火,依旧支持不了一整夜。

    “好在不会有炭毒,平安就好!”青年心疼之余,也只有用此来安慰自己。

    青年打开房门,走出院落,突然发现原本平常都是早早起床做饭的母亲竟然还在房门紧闭。顿时一股不妙的感觉涌上心头。

    “母亲!”

    青年大喊,连连敲门。

    只听里面微微传来母亲虚弱的回应声,青年连忙喊来左邻右舍,将房门撞开。

    果然屋中摆着一盆还未熄灭的蒙上草木灰的炭火,左邻右舍连忙将老妇抬了出来,只见老妇脸色殷红,还好没有失去意识,众人连忙按照坊正宣传的炭毒急救之法,将老妇抬到空旷之地,同时保持呼吸通畅,更有热心人从家中送来糖茶水让老妇饮用。

    “坊正不是已经通知过了,草木灰掩盖炭火极易中毒,柳氏为何还如此做。”邻居不解道。

    “还不是见烧炭过于费钱,再加上心存侥幸罢了!”一个街坊了解柳氏的为人,不由叹息道,直接烧炭实在是太过费钱,别说是节俭一生的柳氏,就连他们也都心疼不已。

    “赶紧通知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