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墨唐 >

第210部分

墨唐-第210部分

小说: 墨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人上酒?不要那些劣酒,给老子上最好的解千愁。”尉迟宝林也是豪气大发道。

    “解千愁?一贯一瓶还买不到的解千愁?”祖名君咂舌道。

    孔惠索看了墨顿一眼,幽幽的说道“有墨兄在,你还担心喝不到好酒?”

    墨顿一案桌上的铃铛,鱼二没多久就推门进来。

    “少爷,有何吩咐!”鱼二道。平时鱼师傅不在的时候,鱼状元楼就交给了鱼二来负责,目前他的手艺已经能够和鱼师傅不差上下了。

    “将火锅上来,再拿两瓶解千愁来。”墨顿道,如今他们已经从国子监毕业,喝点小酒已经并不算什么大事了。

    “还有牛肉,多来几盘!”程处默连声高喊道。

    “牛肉?”

    祖名君和孔惠索顿时眼睛一亮,对于鱼状元的牛肉,他们可是久闻大名了。

    现在整个长安城中,只有鱼状元一家无限量的供应牛肉,墨家村从大草原上弄来的成年壮牛将整个关中地区的老牛全部专门供应长安城和洛阳两大市场,今年的长安城百姓可以说大饱口福。

    “对了,你今日怎么来这么晚?”秦怀玉突然问道。

    墨顿顿时一脸痛苦的说道“哎!墨家村的产业太多了,看了一天账簿,实在是走不开。”

    刹那间五人顿时受到了一万点暴击,不由得用鄙视的眼神看着装逼的墨顿,他们从来没有听说过,数钱还有数的这么痛苦的。

    “你要是嫌弃钱多数不完,可以让墨家美食城多点分红给我们,两千两感觉有点不经花呀!”秦怀玉嬉皮笑脸道。

    “两千两!”

    祖名君和孔惠索对视一眼,不由心中苦涩,众人之中,恐怕就数他们二人最为贫穷了。

    “对!这可以,兄弟可以帮你分担一点?”程处默和尉迟宝林连连点头。

    墨顿冷笑一声道“嫌少,要是嫌少,我每人出一万两将尔等的份子买下如何,你们要想杀鸡取卵,小弟可以成全你们,一年翻了数倍,长安城最赚钱的生意也不过如此了。

    秦怀玉三人连忙脸色一变,讨好道“兄弟说笑的,两千两怎么会少呢?想当年兄弟们手头紧凑东拼西凑才不过五百两而已,这怎么会嫌少呢!”

    笑话,每年两千两的分红,五年就能一万两,要是一万两了,要是直接被一万两买断,那他们才亏大了,好歹他们也是国子监算学三甲的人物,这点小账还是会算的。

    “杀鸡取卵,这是有何典故?”孔惠索好奇道。

    墨顿撇了秦怀玉三人一眼说道“墨子密著曾言相传有一个老太婆拥有一个老母鸡,这个老母鸡每天都能下一枚金蛋,这户人家生活很是富裕,然而这个老太婆心道老母鸡能够下蛋说明肚子里的金蛋还有很多,于是贪心大作,就将母鸡杀了,想要将所有的金蛋取出来,结果肚子里只有一颗尚未成型的金蛋,老太婆后悔莫及,但是为时已晚?”

    “杀鸡取卵,果然形象无比。”祖名君感叹道。

    “杀鸡取卵其意义并不下于竭泽而渔、饮鸩止渴,墨子果然有大智慧。”孔惠索赞叹道。他虽然是孔家后人,但是对真正的学问依旧十分的虔诚,听到杀鸡取卵的故事,心中有所感悟道。

    “墨兄放心,我等三人又岂是那种短视之人,日后分红全凭墨兄做主,我等绝无二话,再说,由此美食在,我等也舍不得呀!”秦怀玉高声道。

    众人顿时齐声大笑,吃货的精神永垂不朽。

    很快,炭炉端上,一盘盘牛肉卷摆在众人面前,美食的香味顿时让人垂涎三尺。

    精美的解千愁打开,顿时房间中酒香四溢。

    祖名君举起酒杯向众人敬酒道“小弟敬诸位一杯,今日之后,小弟恐怕要回范阳老家,天高地远,日后恐怕难以再聚。”

    “国子监生涯结束,小弟恐怕也要赶回曲阜老家,诸位日后有缘再会。”孔惠索也纷纷起身道。

    秦怀玉三人顿时唏嘘,国子监学业结束以后,他们就知道定然要各奔东西,没有想到这一天来得如此之快。

    “过年之后,我等三人恐怕也要进入军伍,日后俩要相聚恐怕也要难上加难了。”秦怀玉三人也是感叹道。

    作为将门世家,踏入军伍乃是必然的选择,日后无论是戍边一方,还是征战异域,相聚的时间恐怕大大减少。

    墨顿起身道“小弟恐怕日后就守着这个侯爵的位置混吃等死了。”

    众人会心一笑,众人中恐怕只有墨顿的压力最大,墨家复兴的任务压在他一人的身上,恐怕怎么也清闲不得。

    “来日方长,希望日后我等在哪,勿忘今日之友谊!”墨顿举杯道。

    “勿忘今日之友谊。”

    众人举杯,一饮而尽。

    。

第三百九十六章 太上皇大寿() 
延兴门

    延兴门乃是长安城东城门,通往洛阳的官道就是从延兴门出发,直达洛阳洛阳八百里,乃是长安城最为人流量最多的城门,每日从这里往来出发的商贾行人不计其数,繁荣至极。

    如今的延兴门已经大变样,之前黄土遍地的官道已经消失,取而代之是城门外新铺设的砖路干净整洁。

    据墨家子弟传来的消息,通往长安通往洛阳的砖路,从长安城和洛阳分别两头施工,速度大大加快,现在已经完成大半了,年底之前定然能够完成这一工程。

    宽广平坦的的转路旁,一辆辆通往洛阳的马车整装待发,年关将近,正式商业繁忙的时候,延兴门外,热闹异常,

    在其中一辆马车旁边,墨顿四人正在送行祖名君和孔惠索二人,他们二人将会一同赶往洛阳,在洛阳分手以后,祖名君将会由运河坐船回到范阳老家,而孔惠索则是一路东行,沿着官道回到山东曲阜,争取在年前赶回家中。

    “诸位保重!”祖名君心头沉重拱手道。

    在这个时代,交通极为不便,人们活动的范围极小,男人还好,经常到外地服徭役,而普通妇女恐怕一生没有出过县城的比比,皆是甚至不出乡里的都大有人在。

    很多时候,一别就是多年,甚至是永别,这不禁让人嘘唏。

    众人自然知道再聚的可能性很低,除非二人再来长安城求官,否则难以再见,不由得心情十分的沉重,

    墨顿忽然展颜一笑道:“诸位不用担心,等到日后我大唐十道的砖路修通,到那个时候,山东之地到长安城最多不过五天,若是日夜兼程也就三天左右,日后相聚并非难事。”

    “对呀!”

    众人这才想起,砖路修建已经提上日程,一旦长安城和洛阳的砖路修通,势必会再次从洛阳向东铺设,随后辐射全国各道。

    有了砖路和四轮马车的珠联璧合,整个大唐的交通定然会有一个巨大的飞跃,长途跋涉将不再颠簸而且风雨无阻,到那时候再也不会出现少儿离家老大还的现状,甚至父母在不远游这句话,也将会成为历史。

    “好,那我等就就等着那一天!”顿时众人的离愁消散了不少。

    “诸位留步!”孔惠索踏上马车拱手道。

    “恕不远送,一路顺风!”墨顿四人依依惜别。

    直到四轮马车走远,墨顿四人这才收起惆怅的心情,正要回去。

    只听见一阵喧哗,砖路上尽头,一条长长的车队迎面而来,其规格排场让人咂舌不已,两旁的百姓纷纷回避,一个个看着长长的车队指指点点。。。

    “这是谁呀!这么大的排场?”程处默不满的说道。

    众人纷纷摇头,猜测不已。

    只见车队之人,个个身材矮小,皮肤黝黑,一身葛衣,精悍异常,一看就是并非是汉人。

    “南蛮人?”一个走南闯北的行商忽然惊叫道。

    “南蛮?这么大的排场难道是冯家?”秦怀玉这才恍然道。

    “冯家?莫非是南蛮首领冯盎?”墨顿心中一动道。

    冯盎实乃是汉人,其先祖迎娶当地南越女冼夫人成为了南越的首领,其后祖孙三代经略岭南,虽为汉人,但是历代朝廷的扶持下,稳坐岭南酋长的职位,虽无王爵,但是实则岭南王也。

    李世民为了安抚岭南,不得不封冯盎为上柱国,这可是哪一个封疆大吏都没有达到的高度。

    “来者何人!”延兴门的守卫早就闻讯,连忙上前盘问。

    “我等乃是高州总管,耿国公的部下,此乃我等的令牌!”车队为首之人乃是一个黑衣壮汉,连忙掏出令牌和行验让城门守卫验证。

    “果然是岭南冯家!”墨顿四人对视一眼,冯盎镇守岭南,被朝廷封为高州总管,耿国公,极为尊荣。

    城门守卫仔细检查一番,确认无误之后,这才放下戒备。

    “此乃何物?”城门守卫看到长长的车队,每辆车上都装了满满的货物,正要例行检查。

    “回将军,此乃耿国公献给太上皇的寿礼?”黑衣壮汉连忙道。

    “太上皇的寿礼?”

    城门守卫闻言,这才放行。

    “太上皇过寿?”看着冯家的车队进入长安城,墨顿诧异的问道。

    “你不知道?这件事情早已经在长安城传来了?”程处默侧目看来。

    墨顿摇了摇头,这一段时间他一直在准备国子监年末岁考,哪里关心过其他事情,还真没有关注太上皇过寿这件事。

    “据说,太上皇年岁已高,身体一日不如一日,皇上想必趁此机会尽一下孝心,大办一场!冯家想必定然是为此而来!”秦怀玉压低嗓子说道。

    尉迟宝林点了点头道:“太上皇乃是冯盎的贵人。”

    想当初,李渊统一天下之时,冯盎占据岭南,李渊就派李靖前去征讨,一纸檄文而定岭南,不过李渊并未亏待冯盎,立即封为高官厚禄。

    “耿国公冯盎的确是个人物,能够在岭南那等险恶之地站稳脚跟,不过他的儿子恐怕就不一定了。”秦怀玉嘿嘿一笑道。

    “他儿子?”墨顿诧异道。

    “当年冯盎连续多年未来长安朝贡,满朝皆言冯盎已反,只有魏征出言,先派遣使者安抚冯盎,冯盎此后立即将他的嫡长子冯智戴送往长安,以安朝廷之心。”秦怀玉解释道。

    程处默接话道:“可惜,虎父犬子,冯盎一生勇武,而冯智戴竟然是一个文弱书生,整天舞文弄墨,吟诗作对,成为长安城的笑谈。”

    墨顿心中恍然,冯智戴来长安城也是质子的身份,舞文弄墨吟诗作对,未尝不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手段。

    毕竟岭南道山高地远,朝廷对其控制力极弱,之前朝廷无暇南顾,只能重用冯盎之时,又对其提防,若是冯智戴表现的英明神武,又怎能让朝廷放心呢?

    对于冯家,墨顿可不敢小觑,相传后世李白做过的最狂之事就是贵妃捧研、力士脱靴,而这里的力士就是唐玄宗的亲信太监高力士,此人正式冯盎的曾孙。

    不过这些和他们四人无关,眼下最重要的则是太上皇大寿之事。

第三百九十七章 玻璃() 
墨府。

    福伯一脸郑重的说道:“少爷,此次太上皇大寿实乃乃是在未央宫举办,长安中所有的权贵恐怕都要前去!墨府是不是也要备一份厚礼!”

    墨顿虽然没有官职,但是毕竟是开国县侯,如此大事自然不能落后。

    墨顿摇头道:“送礼那时一定要送的,不过单送财物那就太俗气了。”

    可惜之前墨顿已经将染发秘技当成礼物已经送给了李渊,否则用在这个场合恐怕极为恰当。

    福伯皱眉道:“墨家村又打磨出两颗钻石,要不用此当礼物可好?”

    要是论礼物贵重,现在整个大唐恐怕再也没有钻石合适了,墨家村的钻石一旦打磨好交货,都会引发一阵疯狂,再说,钻石乃是墨家村打造,若是藏着掖着,反而会让人认为墨家小气。

    墨顿苦笑道:“钻石的确是合适,不过太上皇早已经有了。”

    墨家为李世民打造的钻石,恐怕有不少已经落到了李渊的手中。

    福伯顿时愁眉苦脸,送礼乃是一门艺术活,若是送的礼物过于丰厚,引起其他勋贵不满不说,恐怕也会被御史弹劾。

    但是若是送的礼物过于随便,恐怕也不太好,整个大唐都知道墨家村最近风生水起,若是小气的话,恐怕后果更加严重。

    就在墨顿一筹不展的情况下,铁安突然进来道:“少爷,张叔来了,说是你要的玻璃已经试验成功了。”

    “当真?”墨顿闻言大喜。

    “张叔就在门外等候?”铁安回答道。

    “快快有请。”墨顿迫不及待道。

    不一会,一身普普通通墨家服饰老张头满面春风的走进了墨府,任谁也想不到这样朴素的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