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墨唐 >

第214部分

墨唐-第214部分

小说: 墨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西域商人从丝绸之路源源不断的带来大唐所没有的秘术和种子,贡献之大自然不言而喻,眼前的玻璃就是最好的例子。

    “虽然产量不高,但是足以供应老花镜的需求。”墨顿露出自信的微笑道。

    满朝重臣顿时露出满意的神色,只要不是天下仅有的一副眼睛,自然少不了他们的一份。

    “假以时日,墨家村产量增加,此物定然如寻常之物,天下老人人手一副。”墨顿再次昂然道。

    “好!看来此物并非朕一人之寿礼,而是天下老人共同之寿礼,朕替天下老人愧受这份孝心了。”李渊昂然道。

    大唐以孝治国,而且无论儒墨都对孝道异常的重视,李渊的评价可以说极为殊荣,然而所有人都没有异议,毕竟墨顿当此评价,只有冯智戴不甘的低下头颅。

    结果很是显然,在所有的寿礼之中,墨顿的老花镜独占鳌头,最得李渊的欢心,对于皇家来世,那些金银珠宝,奇珍异物又哪能放在眼中。

    冯家妄图截胡柔佛水稻来表达忠心,非但没有成功,反而偷鸡不成蚀把米,而墨家子一副老花镜则让上至太上皇,下至平面百姓受益,结果不言自明。

    

第四百零二章 极尽荣耀() 
送寿礼环节结束,寿宴正式开始。

    各种香气逼人的炒菜,各式各样的精美的蛋糕甜点,再加上一盘让人垂涎三尺的酱牛肉,最后一件件解千愁搬上寿宴,可以说充满了浓浓的墨家风。

    尤其是酱牛肉,更让人垂涎三尺,在大唐吃牛肉可以说乃是违反大唐律的,然而这一次,连魏征都没有丝毫异议,反而和众人一起心安理得的享受美食。

    因为所有人都知道,眼前的牛肉虽然是大唐的耕牛,但是却是墨家村用从草原各部运来的成年壮牛换成老迈的耕牛宰杀而来。

    虽然是十多年的老牛肉,但是对于牛肉极为稀缺的大唐,哪怕是权贵也是无可挑剔,哪怕是颉利可汗。

    要是放在之前他为草原可汗之时,这样的老牛肉他恐怕连尝都不愿意尝一口,当年他所食用的定然是不足一岁的小牛犊,那样的牛肉才鲜美多汁,美味无比。

    然而来到大唐之后,他成为了阶下囚,虽然侥幸保住了性命,但是从之前的高高在上,到如今的寄人篱下其中的滋味只有他自己知道。

    最让他难以忍受的就是在饮食方面,大唐耕牛宝贵,又岂能让他宰杀食用,这恐怕是他来长安之后,第一次吃到牛肉。

    颉利可汗三下五除二,将自己面前的面前的牛肉吃完,这才发现李渊正在玩味的盯着他。

    “让太上皇见笑了,微臣几年未食牛肉,一时情不自禁。”颉利可汗惭愧道。

    “此乃小事也,来人再与颉利上一盘牛肉。”李渊一挥手,顿时又有宫女奉上一盘牛肉在颉利可汗身旁。

    “你我共饮一杯!”李渊举杯邀请颉利可汗道。

    颉利可汗连忙起身,一饮而尽,顿时一股火辣辣的热流入肚,颉利可汗猛然满脸涨红,强行忍住,这才没有出丑。

    不少朝臣见状不由得会心一笑,他们第一次饮解千愁的时候,恐怕也是如此。

    “此酒如何?”李渊哈哈一笑道。

    “此乃微臣生平所饮最烈之酒。”颉利可汗如实说道。

    “你可知如此小小的一瓶美酒在草原各部足以换一头壮牛,日后草原之上的牛马不断涌入大唐,尔等也不用担心缺少牛肉之用。”李渊得意的说道。

    “一瓶酒,一头牛!”颉利可汗只觉得一股逆血涌上心头,刹那间顿时脸色红的滴血。

    他乃是草原之王,当然深知牛的重要性,在他统治的期间,哪怕是最贵的三勒浆也不值一条牛腿呀!然而如此一小瓶解千愁竟然价值一头牛。

    他却不知道,草原之上,虽然畅销的是整坛的闷倒马,但是随着包装更为精美的解千愁流入草原立刻深受草原贵族的喜爱,被炒成了天价,一瓶解千愁换一头牛,反而供不应求,人人争相攀比,以喝大唐第一美酒为荣。

    “草原各部能够得以品尝天朝美酒,实在是三生有幸。”颉利可汗将头低低垂下,悲鸣道。

    李渊见状畅快至极,风水轮流转,想当初他起兵之际,没少对颉利可汗卑躬屈膝,送钱送美人,如今看到颉利可汗如此,顿时胸中所有的怨气一吐而出。

    “如此盛景,美酒美食当前,又岂能没有歌舞,来人,起舞。”李渊伸手一招,顿时一队队舞女涌入未央宫中。

    “胡女?”墨顿不由得一愣,发现涌入进来的竟然是一群金发碧眼的胡女,伴随着激昂的接受,不停地旋转起舞。

    “胡旋舞!”

    墨顿定睛一看,顿时恍然,此乃西域胡旋舞,相传胡旋舞起源于西域康国,在西域各国草原各部极为盛行。更是随着丝绸之路传到了长安城,在长安城风靡一时。

    能够进入未央宫表演的胡女舞技高超,顿时不时的博得未央宫阵阵掌声。

    李渊看的兴致大发,看到一旁的颉利可汗,心中一动道:“朕曾听闻,右卫大将军尤为擅长此舞,如此美景,何不舞上一曲。”

    胡旋舞在突厥尤为盛行,当年颉利可汗更是以擅长胡旋舞而扬名,哪怕是李渊也是有所耳闻。

    颉利可汗闻言顿时心中一顿,脸色刹那间由红到白道:“微臣年岁已高,早已经忘记此舞,岂能在太上皇面前献丑。”

    他当年跳胡旋舞乃是志得意满,此刻沦为阶下囚,又有那里有心思去跳舞。

    李渊正在兴头上,又岂能轻易罢休道:“此舞简单易学,又怎能说忘就忘,没看到右卫大将军谦虚,还不请大将军舞上一曲。”

    得到命令的胡女,顿时得到命令,顿时边舞边上前去拉颉利可汗。

    顿时心中悲凉,想当初绳池之会,尚有蔺相如为赵王挺身而出,而他为阶下之囚,谁又会为他出头呢?

    颉利可汗无奈,自得随着舞女勉强舞了一曲。

    一曲过后,顿时满堂喝彩。

    “右卫大将军,风采不减当年!”李渊哈哈大笑道。

    “太上皇过奖!”颉利可汗一脸灰败道,回到自己的位置闷声喝酒,眼前的牛肉也顿时索然无味。

    所有人都知道,李渊心有两大心病,一个则是玄武门之变,另一个他的老对头颉利可汗,当年大唐初建,颉利可汗连年攻打大唐北方边境,那几年李渊可谓是憋屈至极,年年对突厥厚礼贿赂,但是依旧不能填平颉利可汗心中的贪念。

    玄武门之变,木已成舟自然无法改变,但是颉利可汗却囚禁在长安城中,今日场景恐怕就是专门为讨李渊开心。

    二人相争一生,最后还是李渊胜了一筹,笑到了最后。

    李渊尽兴之后,邀请众人共饮。

    “有酒必有诗,无诗酒不雅!”李渊放下酒杯,朗声道。

    顿时所有人不由自主的将目光投向最后靠门的墨顿,长安城的诗词大家中,墨顿风头正劲,而且篇篇都是脍炙人口。

    墨顿苦笑,正要起身,却发现李渊却将目光投向一旁的冯智戴。

    “冯爱卿虽然出生于岭南,听说极为擅长作诗,不知可否赋诗一首!”李渊带着三分醉意道。

    冯智戴闻言一喜,连忙行礼道:“谨遵太上皇吩咐。”

    “椎跣变冠裳,侏离化弦诵,”不得不说,冯智戴的确是有几分文采,写的乃是其祖母冼夫人对南越之地传播汉族文化的故事,椎跣乃为岭南之地的衣衫,如今人人都穿汉服衣冠,侏离乃是少数民族的乐器,如今人人拨动琴弦,而且将汉文化岭南的教化尽展无疑。

    冯智戴一诗做完,顿时李渊脸色大悦。

    “今朕大寿,颉利跳舞,智戴赋诗,胡越一家,自古未有也。”李渊亢奋道。

    李世民闻言举杯道:“今四夷入臣,皆陛下教诲,非臣智力所及。昔汉高祖亦从太上皇置酒此宫,妄自矜大,臣所不取也。”

    李世民言语姿态,恭敬至极,恍然犹如回到李唐并未起兵之时,当时父慈子孝的场景。

    李渊哈哈大笑,端起酒杯,一饮而尽,醉眼朦胧。

    “臣等恭贺太上皇万寿无疆,万岁,万岁,万万岁。”整个未央宫中,群臣齐声恭贺道。

    这一刻,李渊极尽荣耀。

    

第四百零三章 近视() 
“这就是老花镜?”

    孙思邈和华元人手一个老花镜,好奇的架在鼻梁上四下张望。

    李渊大寿过后,墨家攻克老花眼的消息瞬间在长安城传开,华老和孙思邈闻讯立即迫不及待的来到墨府,亲自试验老花镜。

    二人虽然保养有方,但是毕竟年岁已大,也有不同程度的老花眼,带上老花镜之后,顿时视力犹如少年时期一般清晰。

    “此物竟然如此神奇。”孙思邈惊叹道。他年岁已高,看病写药方难免吃力,由此老花镜辅助定然大为便利。

    “谁能想到治疗老花眼的秘密,竟然隐藏在小孔成像之中。”华元也是咂舌道。他们医家一心醉心医术,讲究吃药治病,要是照此下去,再过千年恐怕也克服不了老花眼这个顽症。

    墨顿解释道:“小孔成像乃是直线映射,而我们眼睛乃是曲面折射,二人极为相近,而老花眼则是。

    墨顿嘴里说着,随手在纸上将老花眼的原因用笔形象的画了出来。

    “原来如此?”华元乃是有名的外科医生,闻言顿时了然,叹息一声道,“看来墨医院要有分出一个单独的科室,眼科!”

    孙思邈郑重的点了点头。眼乃人体最为脆弱的器官,一直以来,一旦眼部出现问题,哪怕是华佗在世,也回天乏力。谁能想到老花镜竟然不是药石可医,竟然需要外部辅助。

    华元和孙思邈不由得对视一眼,随着医家的不断兴盛,在墨医院内部渐渐的出现了一些不同的声音,认为医家已经可以和墨家分离。

    然而如今看来,离开了墨家的扶持,医家恐怕很快被打回原形,也许以后墨家好医家注定分离,至少墨家子还在一日,医家将不会和墨家分离。

    “此物售价如何?”孙思邈关切的问道。

    此物日后若是推广到大唐,若是售价过高,恐怕能够承担的没有几人。

    “一贯钱一副老花镜!”墨顿想了想说道。

    “一贯钱?”孙思邈和华元顿时惊声叫道。

    墨顿心中一愣,看着二老,不由得小心翼翼的说道:“要不五百文,实在不行,价格可以再商量!”

    华元连连摆手,点头道:“好,五百文,就五百文!”

    如此晶莹剔透,堪比玉石之物,竟然只要五百文,二人不禁犹如做梦一般,再说五百文定然可以让老人的眼睛重获新生,任谁来看,这都是极为值得的。

    墨顿可不知道他们二老竟然不是显贵,而是认为买便宜了,不过他们二老要知道墨顿的成本的时候,指不定骂墨顿奸商呢!

    很快,三人又谈论了一些曲池坊医学院修建的事宜,正要起身告辞。

    突然墨五匆匆赶来,禀报到:“二位恩师,陛下相招。”

    墨五现在同时在二位神医身边学医,共同称呼他们为恩师并不为过。

    华元和孙思邈闻言豁然一惊,连忙起身。

    “陛下特意指名,让少爷一同前行。”墨五顿了顿,接着说道。

    墨顿心中疑惑,只得跟随二人一同前往。

    马车一路顺行,很快抵达皇宫之中,三人下车,就看见李世民已经等待立政殿之外。

    “参见皇上!”三人躬身行礼道。

    “三位爱卿免礼!”李世民虚抬手臂道。

    “陛下,可是皇后的病情”孙思邈起身连忙问道。

    “多谢孙神医的指点,本宫的身体已经大为好转?”一身宫装、雍容华贵的长孙皇后走出大殿脆声道。

    “那就好!”孙思邈这才心中略微安定。

    “不知陛下相招”华元不解道。既然皇后娘娘安然无恙,不知李世民将其相招而来,有何要事。

    李世民沉吟一下道:“朕今日相招二位神医,乃是有一问题想要请教。”

    “陛下请说!”华元道。

    “想必两位神医已经得知老花眼已经被墨家攻克,老年人可以用老花镜矫正,可若是少年得了老花眼又该如何治疗。”李世民看向二位神医问道,而眼神却不由自主的飘向一旁的墨家子。

    “少年得了老花眼!”华元和孙思邈顿时面面相觑。

    华元心中一动道:“陛下所说莫非是少年常年用功读书,看远处之时,异常模糊之症状。”

    他曾经遇到过这样的患者前来就医,听到李世民如此一说,顿时恍然,此种症状和老花眼很是相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